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邵氏电影七大导演

邵氏电影七大导演

发布时间:2023-11-06 12:57:31

A. 香港电影风云23:七十年代港片大导演龙虎榜

喜欢香港电影风云的影迷朋友,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上世纪70年代香港那几位大导演的故事: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以及已经提到的楚原。当然我们后面还会重点讲他。好多朋友已经在问了,这好不容易到了70年代,李小龙生与死的天才彗星时代也划过去了,就等着你讲许冠文、洪金宝、成龙呢,怎么讲了这么久,还没到啊?还在74、75 这两年打晃呢?那到周星驰得多少年呢?你这是几个意思?

我的意思啊,其实很简单,想通过我的介绍,让大家还能记得,当年香港电影还有这一批大导演,是他们奠定了港片八九十年代辉煌的基础。后来,几位开山立派的喜剧之王、新浪潮巨匠、功夫巨星、英雄枪战暴力美学大导演,都出自这些大导演的门下。但这些大导演现在有几人记得呢?

王晶最近因为新片《追虎擒龙》接受访问,当被问到怎么评价他自己的时候,王晶说:“当年,李翰祥、张彻、楚原,哪一个不是独霸一方啊,那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但现在,谁记得呢?20年之后,也没有人会记得王晶”。

王导演这话,听得我唏嘘不已啊。确实,现在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基本都是70后、80后,看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还记得王晶是谁。但李翰祥、张彻、楚原,可能就要更资深的影迷才知道了。所以,作为香港电影的说书人(我是这么自诩的啊——魏君子),真的有必要、有义务传播这些70年代的香港大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咱们不敢说让更多的人知道,起码希望现在还喜欢港片的影迷朋友们,还能因为我们的节目记住他们。确实如王晶导演所说啊,当年的大导演们各霸一方,厉害到什么地步呢?

我以前还在做媒体的时候,曾经访问过老演员刘丹。现在年轻人知道他,因为他是杨幂的前公公。但我们70后、80后熟悉他,那是因为电视剧《上海滩》中的冯敬尧,和83《射雕》中的洪七公。不过说起刘丹——“丹爷”,最早出道,其实是先在国泰做演员,后来转到邵氏,再后来才去了电视台。他在邵氏期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军阀》里和胡锦饰演的寡妇通奸的那长工。这李导演李翰祥啊好戏谑,给这角色取的名字,北方话念起来好笑。姓什么呢?姓季,季节的季;名伯长,伯父的伯,长短的长。这姓跟名合起来,就是好念不好听了。

我当时问起刘丹,就是《大军阀》,他演《大军阀》的时候,他就竖起大拇指说:“李翰祥大导演,厉害”!刘丹普通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这里边是有原因的。当时的大导演都是内地过来的,比如,张彻是带着上海腔的普通话,李翰祥则是个标准的京片子。那我们这些小演员一定要学好国语,就是普通话,好跟导演套词儿啊,想着给我们安排个角色呀。你看,这就是当时的大导演,就是这么厉害。

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他们这些,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达到巅峰。在他们之前是卜万苍、马徐维邦、屠光启、 朱石麟 、岳枫的时代,和李翰祥他们同代的陶秦,死得早一点。国泰那一批导演,像易文、王天林,随着国泰的没落,也都作鸟兽散,王天林去了电视台,去拍电视剧去了。同期的还有左派的长凤新那批导演,陈静波、张鑫炎,其实他们当时正是创作力蓬勃,可惜偏偏赶上文革,那左派电影公司就受影响了。正好那个时候是李翰祥、张彻、罗维他们最红的那十年——就文革那十年,也算是生不逢时啊,就说张鑫炎、陈静波这些左派导演。

那粤语片导演50年代,那佐姐、李晨风都是制作董事等身。到了60年代,同期的——就跟李翰祥他们同期的,只剩下秦剑能与之匹敌。毕竟,当时粤语片制作是不及国语片的。那秦剑两大弟子——楚原和龙刚,相继崛起于60年代,论创作力和票房影响都不弱于李翰祥、张彻这些大导演。可惜,60年代末,粤语片走向了没落,连秦剑都跑到邵氏拍国语片去了。可惜不久啊,他上吊自杀了。

到70年代,楚原和龙刚也都转向拍国语片,而且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虽然楚原和龙刚当时年纪只有40左右岁,比李翰祥、张彻是要年轻的,但成就和市场表现完全不熟,也可以算在70年代大导演之列。那综合来讲,从创作成就到票房表现,70年代各霸一方的香港大导演,也就李翰祥、张彻、罗维、楚原、程刚、龙刚,以及稍后的刘家良,差不多这7位左右。

另有一帮也是很厉害,但是稍微弱一点的,但非常活跃的导演,也算名导演吧,像罗臻、何梦华、郑昌和、黄枫,那还有再晚他们这一代的孙仲、桂治洪,华山、鲍学礼,午马,还有新崛起的吴思远、叶荣祖等等,就构成了70年代前期的香港导演阵营。

在那个时代,想成为导演真的是太难了,因为还是传统的做派,实行学徒制,摄影、美术甚至动作指导,都得是先从小工做起,得跟着师傅。吴宇森就曾经回忆说,当时你要在这个圈里做导演,最起码要先做十年场记,然后再做20年的副导演,才有机会让人家提拔你升为导演。这话当然夸张,那你相当于得在电影圈熬30年,你就五六十岁了。虽然夸张啊,但实际上,没个十年八年,跟着师傅从副手做起,还真是不行。

哪像现在,谁都能做导演,演员、歌手、作家。就做不了院线大电影的导演,还可以做网络电影的大导演吧,一年上百、上千部,新导演一年怎么也几十、上百吧。但当年不行,当年还是得按照学徒制,做导演必须得熬。李翰祥、胡金铨都是从演员、美工做起,熬了七八年才做上导演,这真算快了。

李翰祥是1956年第一次担正做导演拍《雪里红》,那是30岁,虽然是年轻的。胡金铨,1965年拍自己担正导演的《大地儿女》已经33岁了。那这两位,为啥你一直在强调什么担正呢?因为李翰祥拍《雪里红》之前啊,还给永华的《嫦娥》做过补戏导演,但是他没署上名。胡金铨在拍《大地儿》之前,他署名导演过黄梅调电影《玉堂春》,但那部戏的总导演是李翰祥,胡金铨只是执行,所以胡金铨他是不会将《玉堂春》算作自己导演作品的。

那我们看看这李翰祥、胡金铨都熬了七八年,过了30才做导演,这才是那个时候的常态,因为这两位都算是快的。但是有两个特殊,一个叫秦剑,一个叫楚原。这一对师徒啊,秦剑是22岁做导演,楚原是23岁,当时被称为天才,那是可遇不可求啊。

那正因为做导演太难,当有人成为有票房号召力的名导演之后啊,基本就形成了,以导演为核心驱动项目和组建班底。像邵氏这种大公司里,基本都是按导演划分阵营。这种情况到70年代前期是到达了顶峰,但随即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批年轻人出现在这些大导演的身边,一个个就是相继跳出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和影坛地位,也担起了改变香港电影的 历史 使命。

这些年轻人都是谁呢?我先一一给大家报下名。第一位出现在张彻的身边,他叫吴宇森。后来我们知道,凭《英雄本色》成为名扬国际的暴力美学大师。他在1972和1973年间,是以助理和副导演身份,跟随张彻大导演。第二位是出现在嘉禾的名导演黄枫身边,他叫洪金宝。后来他是动作片的大哥大了,在当时他是拜黄枫为干爹。1972到1977年间,以动作指导身份跟随黄枫。第三位是出现在李翰祥身边,他叫许冠文,70年代的喜剧之王。1972年,他成为李翰祥《大军阀》的男主角,就跟随在李翰祥身边偷师。第四位出现在大导演罗维身边,他叫陈元龙。后来我们就知道那是超级动作巨星了。1976年,陈元龙成为罗维的干儿子,罗维给他改名成龙,开始力捧他。当然没红,那后边的事情我会重点、作为重点讲述。

与此同时,胡金铨为嘉禾拍完《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之后,他的制作公司,来了两个年轻人给他做助理,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许鞍华,另外一位叫余允抗,后来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主力。当然,这群年轻人在这些大导演身边的时候,是根本没想到他们能改变香港电影。但他们又是如何做到改变香港电影的呢?这就是我们后边电影风云的序幕。

当导演这些大佬们开始老去,年轻的英雄们陆续登场。港片的黄金年代,这才正式拉开他的大幕。那欲知详情如何,下回咱们详细讲。

B. 邵氏出品的老电影

邵氏出品的老电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七十二家房客、江山美人、新独臂刀、倾国倾城、邪、貂蝉、变脸等。

1、梁山伯与祝英台

邵氏经典佳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李翰祥黄梅调巅峰之作。本片被视为1963年极其重要的电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称巨星乐蒂饰演祝英台,原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演厦语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举成名。

C. 邵氏四大导演之一:李翰祥,他擅长的不仅是风月片(上)

道长原计划写完邵氏艳星后写个美国凶案系列,让大家转换一下口味,不过郑浩,刘涛,一罐啤酒,夏天的风等朋友都留言说想看李翰祥和张彻这些邵氏导演的故事,那我们还是先开个邵氏四大导演系列吧!

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楚原作为邵氏名气最大的四位导演,他们的人生可能一本书都写不完,要想写进一二篇文章里更是困难,我们不如从李翰祥开始,说一说他们在影坛的一些趣事,也许会更有意思。

说起李翰祥,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风月片大师,其实,李翰祥一生拍片无数,历史、戏曲、奇情、风月、歌唱、恐怖等什么类型都有,风格多变,有着“片厂变色龙”之称,不过,他最为出色的是黄梅调,清宫戏,风月片三种,各有各的妙处。

李翰祥生于1926年,辽宁锦州人,曾在北京学习西洋画。于1948年赴港从事有关电影工作。他从演员开始,担任过各种职务,如美工、编剧、副导演等。 1954年升任导演,首部独立执导作品为1956年拍摄的《雪里红》。

《雪里红》受到邵氏赏识,经尔光促成,李翰祥离开了永华公司,加入了邵氏,进入邵氏的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主演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不但荣获了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随后还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

《貂蝉》票房的成功令老板邵逸夫对李翰祥极有信心,随后便支持李翰祥拍了《江山美人》,该片1959年公映,得到空前的卖座纪录,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影片中的一大支。

1963年,李翰祥大胆地起用当时籍籍无名的凌波反串男主角,导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影片公映后轰动了整个东南亚,首次接触黄梅调的台湾观众更是如痴如醉,据说有人看过一百三十几遍,凌波也凭着此片红了几十年。

但拍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李翰祥却对邵氏起了叛心。他想离开邵氏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在李翰祥的访谈录里,他是这么说的:邵逸夫去把岳枫、陶秦都重金挖角过来。岳枫拍《红娃传》预算16万,他导演费就三万二万的,我才八千港币一个月呢!他们拍一部等于我拍三部。可是《江山美人》在吉隆坡又得了最佳影片在内的12面金锣。算算,我替邵氏大概赚了3600万元,等于我替它擦亮了招牌。

那个时候邵氏公司的招牌真的很亮,我可以说是为邵氏打亮了招牌,也擦亮了招牌。但是在那个时候,我还是第三流的导演。我受委屈到什么程度呢?那时邵氏公司在清水湾片厂盖了四个棚,我没在棚里拍戏,没我的份,因为他们一个人占两个棚拍戏。

老实讲没有赚了钱不顾伙计的,我现在说的都是很坦白的,那个时候我一直要拍《红楼梦》,那时我可能有点功高震主,连邹文怀的话也不听,邵逸夫也都听我的。哪晓得,我到日本出外景时,他们就找了邱什么我也不记得名字,拍了《红楼梦》,找袁秋枫,找乐蒂、任洁合作。这件事我很不满,这就是我离开邵氏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是我到日本拍《梁祝》特技场面的不愉快事件。邹文怀领导我们去的,他和乐蒂、凌波住在一个五星级大酒店,把我跟助导金铨和任洁、李昆住在一个三级酒店,这也是我离开邵氏原因之一。但主要还是他们找别人拍《红楼梦》,这简直就是给我颜色看—不是你一个人会拍黄梅调,别人也会拍。

还有一个原因,我在拍《梁祝》的时候没说完,邹文怀带着日本制片赚了很多钱,现在我知道了,他带着别人,然后打报告说李翰祥做化蝶,飞天场面时增加预算,这不对、那不对的。特技结果后来都拍得不好。邵逸夫看了很不满意,不满意他也不好讲。我提议结尾重新拍,拍完了再配音,有天邵逸夫脸色铁青,他喊「翰祥,这是钱哪!」他意思是,你花了那么多钱,超出那么多预算,当时我眼泪在眼眶转:我给你邵氏公司赚了那么多钱,打响了那么大招牌,江山是我打下来的,你跟我说这种话,那时我心里很不平衡。“

可以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后的李翰祥对邵氏颇多怨言,但邵氏是老板制而不是股份制公司,对员工实行的是工酬制度,虽然邵逸夫很想挽留李翰祥,但却采取强硬的用合同威胁的方法。

“我想离开邵氏,邵逸夫并不是不知道,我跟他说我要离开了,邵逸夫说有合同啊,你一走我就告你,完全用这种方法对付我“,李翰祥说,”我就是吃软不吃硬,你就是打官司,我也死也不干。“

邵逸夫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出于恼怒,想当初是邵氏给你机会,让你出人投地,捧红了你,如今你一羽翼丰满,就想着远走高飞,要是人人都这样,那还得了?但面对邵逸夫的威胁,李翰祥却下定决心,就算合同没到期,就算毁约,就算打官司,我也要走。

邵逸夫看到来硬的不行,便让邹文怀去劝说李翰祥,他让邹文怀告诉李翰祥,不但会增加他的片酬,还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他没想到邹文怀虽然希望公司发展强大,但内心却隐隐希望李翰祥离开,所以他去劝说李翰祥并不带多少诚意。

既然没有诚意,李翰祥自然是铁定要走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一定要走,就随他去吧!“邵逸夫私下里对邹文怀说,他虽然拿合同来要挟李翰祥,但江没真正打算过和李翰祥打官司,两败俱伤的事情他是不屑去做的,但是,听说李翰祥要带凌波走,邵逸夫是真着急了,他对邹文怀下令,无论如何要留住凌波。

没遇到李翰祥之前,凌波只是一个拍福建语电影的无名演员,是李翰祥一手捧红了她, 对李翰祥,凌波是心存感激的,所以李翰祥一开口,凌波就答应跟他走。

邹文怀对正当红的凌波和对李翰祥不同,他真心不希望凌波离开,他很有办法,没有劝凌波留下,反而很贴心的对凌波说:“你年轻,那里有前途就去那里干,李导是个有本事的人,跟着他错不了,我不留你。不过,你跟他要十万块钱,他给你,就签合同,不给,就不签,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对一家公司实力的考验。你想,一家公司连十万块都拿不出,你在这家公司还有什么前途,况且你现在已经是大明星了,身价远远不止这个数。”

凌波听了邹文怀的话,真的跑去找李翰祥要十万块钱,李翰祥事后回忆说,凌波这事最好玩了,邵逸夫这人厉害,他要凌波跟我要求:“我要十万现款,有就跟你们签合同。“邵逸夫明知我拿不出钱。凌波不能来,我也骑虎难下,不能不出来,所以就组织了国联。

1963年,李翰祥在另一个电影大亨:电懋老板陆运涛的支持下,脱离邵氏自组国联电影公司。

今天先说到,明天再继续说说李翰祥离开邵氏又返回邵氏的故事,还有他如何调教演员演技的趣事。

D. 邵氏出品的老电影

七十二家租客。

《72家租客》(72 Tenants of Prosperity)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的喜剧电影,由曾志伟执导和监制,叶念琛执行导演,曾志伟、张学友、袁咏仪、黄宗泽、邓丽欣、钟嘉欣及王祖蓝领衔主演。

影片以1973年邵氏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为蓝本,故事经过再次创作,主要讲述了一对结拜兄弟为同时深爱的小桃红而成为一对斗气冤家的故事。本片于2010年2月11日上映。

电影介绍

《72家租客》(72 Tenants of Prosperity)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的喜剧电影,由曾志伟执导和监制,叶念琛执行导演,曾志伟、张学友、袁咏仪、黄宗泽、邓丽欣、钟嘉欣及王祖蓝领衔主演。

影片以1973年邵氏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为蓝本,故事经过再次创作,主要讲述了一对结拜兄弟为同时深爱的小桃红而成为一对斗气冤家的故事。本片于2010年2月11日上映。



E. 邵氏电影公司的四大导演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调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和胡金铨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楚原在70年代和古龙合作拍摄的奇诡刀剑武侠片延续着邵氏的辉煌。
李翰祥: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张彻: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港台第一导演、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楚原是第一武侠导演,在影坛掀起一股奇情武侠热潮,有句俚语,没演过楚原武侠电影的,不算电影演员。

F. 邵氏十大武侠电影

邵氏十大武侠电影如下:

1.金臂男孩:

《金臂男孩》由张彻执导,倪匡编剧,郭追、罗莽和孙建主演。上映时间:1979年。

2.五毒:

《五毒》是一部由张彻执导的动作片,由江生、罗莽、孙建、郭追、白微、冯路和王龙威主演。它于1978年发行。

3.多情剑客无情剑:

《多情剑客之无情剑》由楚原导演执导并拍摄,狄龙、董成义、艾立特·恩戈克、余安安、艾菲等人主演。上映日期:1977年10月14日。

4.封神劫:

由导演华山执导,刘雪华、莫少聪、柳永、龙天翔、王戎等主演。上映日期是1983年5月27日。

5.杀无赦:

《杀无赦》由华山导演执导,徐少强、林珍奇、谷峰、詹森狄龙等主演。它于1978年发行。

6.剑侠情缘:

《剑侠情缘》是一部由楚原执导的动作片,由狄龙、董成义、傅盛、楚湘云、李京、谷峰等主演。上映时间:1981年。

7.沾有皇室血统的剑:

《染有皇室血统的剑》由导演张彻执导,郭追、薛尔文、李京、龙天翔等主演。它于1981年发行。

8.风流断箭刀:

《断箭刀之恋》由导演执导,狄龙、傅、、等主演。1979年4月12日上映。

9.十虎与广东最后五虎:

《粤十虎与最后五虎》是一部由执导,狄龙、傅、钱小豪、等主演的港片。它的上映日期是1979年12月13日。

10.少林的传人:

《少林后裔》由导演唐佳执导,狄龙、董成义、白彪主演,黄培智、元彬、元华、李海生、姜泉等主演。它于1983年发行。

G. 谁能介绍点邵氏的经典电影

1、《七十二家房客》

导演:楚原

编剧:楚原

主演:岳华,井莉,胡锦,何守信

上映时间:1973年9月22日

该片根据上海市大公滑稽剧团同名舞台剧改编,讲述了解放前,住在广州市一幢破旧大院里的72家穷苦房客,与流氓恶霸屋主炳根夫妇斗志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2、《少林三十六房》

导演:刘家良

编剧:倪匡

主演:刘家辉,汪禹,罗烈,徐少强

上映时间:1978年2月2日(中国香港)

该片讲述的是全家皆遭清兵杀戮的书生刘裕德上少林寺变成三德和尚开始在35房学艺,之后报了家仇并为少林寺创立了第三十六房的故事。

3、《七小福》

导演:罗启锐

编剧:罗启锐、张婉婷

主演:洪金宝,郑佩佩,林正英,岑建勋,午马

上映时间:香港1988年11月19日

影片讲述京剧大师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七小福“戏班最终名扬天下的故事。

4、《破坏之王》

导演:李力持

编剧:谷德昭

主演:周星驰,钟丽缇,吴孟达等。

上映时间:1994年2月3日

该片讲述了快餐小子何金银为追求女神阿丽,欲修习武功,却不慎选择了江湖骗子鬼王达为师,一无所得,最终他在误打误撞中掌握“无敌风火轮”,并凭此征服阿丽,与之相爱的故事。

5、《杨过与小龙女》

导演:华山

编剧:谭宁,蔡乃斌

主演:张国荣,翁静晶

上映时间 1983年12月02日

该片是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杨过与小龙女相识并相爱,由于种种误会,演绎一段师徒相恋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邵氏电影七大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伦理电影黑洞 浏览:927
机械师电影插曲纯音乐 浏览:885
怎么做电影策划案 浏览:352
男人生宝宝国外电影 浏览:436
神兵电视剧全集电影 浏览:196
剪刀电影韩语怎么说 浏览:305
电影重映票房怎么分 浏览:458
美国功夫女电影 浏览:701
丽水奥斯卡电影院 浏览:783
2017成都电影节主持人 浏览:274
新唐万科电影城 浏览:626
僵尸英雄2古墓传说电影2017 浏览:581
瑞安吾悦电影院椅子怎么样 浏览:498
詹娜2018年戛纳电影节红毯 浏览:308
雪人韩国电影 浏览:464
第一部哪吒电影上面的胖子 浏览:877
擂台比赛现代电影有哪些 浏览:654
日本人看不懂的电影 浏览:185
鹿晗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59
日本古装战争电影大全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