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青峰献唱电影《缉魂》主题曲,这部电影中还有哪些好听的插曲
近期,由程伟豪执导,张震、张钧甯、孙安可、李铭顺、张柏嘉等联袂出演的悬疑犯罪电影《缉魂》曝光主题曲《不苦》 ,这首歌曲由吴青峰深情献唱。沁人心脾的歌声与直击人心的歌词娓娓道出了影片有关“执念”与“爱”的主题。这部电影中的梁文超(张震 饰)、阿爆(张钧甯 饰)的执念让他们做出惊人抉择,彼此间超越一切的终极之爱更是让无数观众动容;戏外程伟豪导演用影片与自己真实人生做和解,与父母的经历让他重新思考爱与陪伴的意义。
《不苦》这首歌再被吴青峰演唱之后,我相信现在更多观众开始对电影开始有了巨大的期待。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张震、张钧甯以及全体演员的精湛演出,在电影中,张震、张钧甯医院争执戏份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充满爆发力却又细腻至极的演技让角色真正活了起来; 阿爆精疲力竭,更是无法平衡执念与原则。这部电影关乎生死的抉择,牵动了每位观众的心。这首歌也会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现在电影还没有上映,期待这部电影能够斩获好评。
2. 电影《海兽之子》你看懂了什么
人类和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融合的。
人类离开了自然,迟早会消亡;自然离开了人类,将很难永续发展。而海和空,属于融合人类和自然的使者,或者说介于人和自然之间的产物,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更多的认识世界,并不断发展世界。
而在海和空没有改变安海琉花之前,总是发生一些令人唏嘘的事情,例如鲸落,例如深海鱼搁浅。
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反而具有其必然性。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联系当中,无论人们发现还是没有发现,无论注意到或者没有注意到,它确实客观存在着。
而当人们只看到眼前的经济联系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生态联系的时候,一切便都转瞬成空了。
剧情:
主人公的琉花是一个脾气略微急躁的普通少女,父母亲都在水族馆中工作,小的时候曾经在水族馆内见到过发光的鱼群,对其记忆尤深。
因为琉花脾气的关系,她在中学第二个暑假被参加的运动社团给开除了,百无聊赖的她在去父亲工作的水族馆中遇见了两名神秘的异国少年,“海”和“空”——据说是被儒艮所养大,可以长时间在海中生存,且不能过久离开水源的孩子,并且开始了她之后所说的“最漫长的暑假”......
故事以一名名为琉花的少女在暑假时和两名神秘少年相遇为起点,见证了生命以大海为起点和终点,诞生死去,循环往复,并从中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获得内心的成长。
3. 历届奥斯卡影帝影后
珍妮.盖诺(第一届)
二十年代美国著名女演员,原名劳拉盖纳, 1906年10月6日生于费城,逝于1984年9月14日,因患肺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沙漠医院病逝,终年77岁。她曾在1982年遭车祸而受重伤,伤势一直没有痊愈。猝然去世时,就连丈夫也未能跟她见上一面。
珍妮在第一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中,不是以一部作品,而是以三部作品优胜于格露西娅史璜逊、路易丝德华塞等强劲对手而摘取桂冠的。她的名字在提名名单中竟出现了三次,可见其演技多么精湛。获奖那年,她才22岁。领奖时她激动万分,热泪盈眶,连声向一起拍片的同行表示感谢。她事后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当然很激动,特别是见到了道枯拉斯范明克,格外激动。要是当时我能知道获学院奖几年后意义如此重大的话,那还会更加激动。”
珍妮盖诺一生共拍过34部影片。她对自己在影界的地位感到满意。奥斯卡的地位越来越高,常常被看成是国际影界的最高荣誉。自然,作为首届获奖者的盖诺,也为自己成为国际影坛的知名人物而感到自豪。她深知,获得这一历史性的荣誉是她的幸福。
1938年,这位演技超群的女伶同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服装总设计师吉尔伯特亚德里安结婚。不久,她告别影坛,和丈夫定居在纽约。
1957年,她重返银幕,拍摄了《狂妄》等影片。以后又转入舞台,在纽约等地公开演出。
1959年,她的丈夫去世,盖诺作出了永远结束艺术生涯的决定。
1961年,她和制片人保罗格雷戈里结婚,两人非常幸福,直到她不幸逝世。
玛丽.碧克馥(第二届)
默片女演员,是美国早期的电影明星,极盛时期曾是全世界美最富有、名气最大的女人,也是“联艺”影业公司的创立成员之一,1928年以《卖得风情》一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瑙玛.希拉(第三届)
瑙玛.希拉于1900年8月10日生于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1920年她在《偷窃者》中的表演引起了制片人欧文撒尔伯格的注意,1923年,在后者的努力之下,希拉与米高梅公司签定了长期协议,并与1927年下嫁欧文。1936年撒尔伯格去世后,希拉在电影表演、执导和选片方面的运气一落千丈。影星莉莲赫尔曼曾评价希拉有一张“思索着的面孔”。其兄道格拉斯希拉是资深录音师,亦是数项重要电影声效创新的先行者。
玛丽.德雷斯勒(第四届)
德雷斯勒于1868年生于安大略的考伯格,原名玛丽.莱拉。1883年,她迷上了表演,加入了一家巡回演出剧团,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
随着“提丽的噩梦”等一系列剧作,德雷斯勒步入了百老汇的闪光灯下,但1994,幸运之神的召唤却来自好莱坞。她的第一个突破是与查理卓别林在“提丽的痛心罗曼史”中演对手戏。在1930年,她与葛丽泰嘉宝合作出演了“安娜克莉丝蒂”,这部片子标志着莱拉演艺生涯的高峰,并在1931年为她带来了奥斯卡大奖。她在从艺不久就改名为玛丽.德莱斯勒,这个来自考伯格的高大方颚女子从此成为好莱坞最出色的喜剧女演员之一。莱拉于1934年逝世,死后被葬在加州的圣塔芭芭拉。但时光转逝,物人两非,如今莱拉的墓地已经不复可寻。
海伦.海丝(第五届)
海丝生于1900年,逝于1993年,堪称美国戏剧界第一夫人的海丝在电影方面同样成绩不俗——她曾获两项奥斯卡大奖,参演的获奖影片分别为《断肠花》和《机场》还是第一个获得“娱乐三重冠”的演员,除了奥斯卡,海伦还曾一揽两项托尼奖,一项葛莱美奖和一项艾美奖。如果你对她的演唱实力没什么印象,至少还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曾获1976年葛莱美最佳诵读录音奖(在“美国大档案”中的独白陈述)。
凯瑟琳.赫本(第六届、第四十届、第四十一届、第五十四届奥斯卡影后)
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于2003年逝世。赫本的演艺生涯长达半个世纪,曾4获奥斯卡影后桂冠、8次获提名,是得奖次数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她获奖的四部影片分别是《艳阳天》(1933)、《猜一猜谁来赴晚宴》(1967)、《冬天的狮子》(1968)和《金色池塘》(1981)。
克劳黛.考尔白(第七届)
克劳黛.考尔白生于1903年法国巴黎,原名丽莉.克劳黛.乔乔恩,逝于1996年。克劳黛很小时就随父母来到了美国。在高中时开始出演校园戏剧,几年后开始在百老汇舞台剧中饰演一些小角色。因喜爱表演,她决定以此为毕生追求。1927年,她在纽约派拉蒙电影工作室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无声电影。随着有声电影逐步取代默片,克劳黛在同年拍摄了“爱上迈克”。瓜子脸、生动的大眼睛和高雅迷人的举止使得克劳黛能够在不同的角色中大展拳脚。她的百变风格又使她能够在众多一流影片中出演主要角色,克劳黛成了当时的票房明星。
蓓蒂.戴维丝(第八届、第十一届奥斯卡影后)
戴维丝生于1908 马萨诸塞的洛厄尔,逝于1989年。尽管很小时蓓蒂就梦想成为一名演员,但她早期努力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她因被认为“不真诚”而被伊娃勒葛琳的曼哈顿市剧团拒之门外。后来蓓蒂被约翰默里安德森的戏剧学校录取,从此走上星途。蓓蒂的第一次正规舞台表演是在“百老汇内外” 中,而她的第一个百老汇表演却是在1929年的“破碎的盘子”和后来的“坚固的南方”中。1930年,她被环球电影工作室聘用,但后者觉得蓓蒂缺少明星天分,因而在1932年推荐蓓蒂转签了华纳兄弟公司。蓓蒂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在“饰演上帝的人”中,她的成名作是“人性枷锁”。
费雯丽(第十二届、第二十四届奥斯卡影后)
费雯丽,1913年出生在印度大吉岭镇的一个英国股票经纪人家中,母亲是爱尔兰人。1920年她随父亲回到英国,后在教会学校学习。其中她对艺术最为感兴趣。15岁那年,她随父亲到欧洲旅行。1931年,她要求进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在学校认识了温文尔雅的男青年霍尔曼,经常与之约会。1932年费雯丽与霍尔曼结婚。婚后她一度很幸福,但她执着的献身艺术,不愿意被家庭所束缚,生下一个孩子后,她就忍不住要求演电影。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在《贞洁的面纱》中的表演被舆论认为是一颗新星的出现。突然的成功使她下定决心弃家从影。1940年8月,费雯丽在拍完《魂断蓝桥》后与著名演员奥里佛结婚。婚后他们过了幸福的20年。费雯丽始终一往情深地爱着奥立佛,但奥立佛背叛了她。1960年12月,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费雯丽因此受到沉重打击。1967年7月7日病逝于伦敦的公寓中。按她的遗愿,她的角膜捐献出来,遗体火化。
琴逑.罗杰斯(第十三届)
罗杰斯原名弗吉尼亚凯瑟琳麦克马斯,她于1911年7月16日生于密苏里州。琴逑童年遭遇坎坷,11岁时父母分居,她随母亲一同搬至祖父母,其后曾两次被父亲绑架。十几岁时在凯瑟琳曾在广告片中担任过一些角色,14岁时获德州查尔斯顿舞蹈比赛冠军。当时她仍热衷于演戏,参演了一部名为《琴逑.罗杰斯》的歌舞剧,从此以此为艺名。在1925年至1928年间,该歌舞剧得以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纽约巡演时,好运降临到了琴逑头上,她在百老汇《极速》中获得了一个角色,从而能够和派拉蒙公司签订协约。
在1930年早期,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饰演小角色,直到1933年,她和弗瑞德艾斯泰尔合作主演了《飞向里约热内卢》,这部影片标志着琴逑事业的真正开始。在其后十多年中,她和弗瑞德一同出演了11部电影(其间她还拍了其他影片),包括几部稀奇古怪的喜剧,如《未婚妈妈》,《主与副》。她的最后一个电影角色是在1965年的《哈洛》中。她饰演简哈洛的母亲。其后她重返舞台,直到1984年才最终退出。1995年琴逑在加州逝世,享年83岁。
琼.芳登(第十四届)
琼.芳登生于1917,原名琼.比沃尔.哈维兰德。十几岁时,在西岸演出公司的组织下,她开始以琼.伯菲尔德的艺名走上舞台。在1935年她的第一部影片《女士不多》中,她以此艺名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在两年多的舞台生涯之后,她以琼.芳登的艺名再次出现在一些低成本的艺术电影中,其中尚值得一提的是与弗瑞德.艾斯泰尔合演的《受伤的闺女》和与小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合演的《古庙战茄声》。在1940年初期,芳登主要凭借两部希区柯克电影进入了个人演艺生涯的全盛期——“蝴蝶梦”(Rebecca,1940)和《恒久的宁芙》,使芳登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提名,之后又是希区柯克的《深闺疑云》最终把芳登送上了奥斯卡的最高领奖台
葛丽亚.嘉逊(第十五届)
嘉逊生于1903年,逝于1996年。对影迷们来说,演艺生涯后期的嘉逊是优秀的代名词,她饰演了众多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并喜爱的电影角色,如《万古流芳》,《傲慢与偏见》,《忠勇之家》,《鸳梦重温》和《居里夫人》。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我们无法一一列数她所获得的提名和相应奖项,一个事实已经足以证明她的受欢迎程度——她被11个国家授予“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和“最佳女演员”荣誉。
珍妮弗.琼斯(第十六届)
珍妮弗.琼斯生于1919年3月2日,真名菲莉丝.弗洛拉.伊斯莉。她是在电影工作室体系下由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一手捧红的美国女演员。1946年,珍妮弗出演了塞尔兹尼克制作的电影《阳光下的决斗》。珍妮弗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市,她的第一次婚姻是与演员罗伯特.沃克,并与其生有两子,两个儿子后来都成为了演员。珍妮弗和罗伯特1944年离婚,1949年,珍妮弗嫁给了塞尔兹尼克,即上文提到的大名鼎鼎的制片人,珍妮弗与大卫相守到1965年后者的逝世,之后他们的女儿玛丽.珍妮弗自杀,这双重打击几乎让珍妮弗崩溃,并企图追随亲人了结自己的生命。创伤恢复之后,珍妮弗的精神状况一直不佳,直到与她的第三任夫婿,一个身价百万的工业家踏上红毯。1993年后者再次扔下珍妮弗撒手人寰。现在珍妮弗是诺顿西蒙博物馆的董事之一。
英格丽.褒曼(第十七届、第二十九届奥斯卡影后)
英格丽褒曼是瑞典电影女演员。1915年8月29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83年8月29日逝于伦敦。幼年丧失双亲,由亲戚抚养。1933年考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不及一年便跃身为瑞典影坛新星。先后在《修道士桥的问题》(1934)、《妇女面部》(1938)等片中饰角。1939年应邀赴美主演好莱坞名片《插曲》,获得成功。她在美国主演的著名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1943)、《战地钟声》(1943)、《煤气灯下》(1944)、《声名狼藉》(1946)、《圣女贞德》(1948)等。其中,《煤气灯下》使她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50年代在欧洲几国拍片,主要有《欧洲51年》(1952)、《意大利游记》(1954)、《艾伦娜和她的男人们》(1956)等。1956年在英国主演好莱坞影片《阿娜斯塔茜娅》,并因此第二次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晚年,她在《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出演配角,再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最后又因影片《秋天的奏鸣曲》(1978)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提名的荣誉。她长于扮演忠实、理想的女性角色,40年代盛名于美国影坛,后又成为国际电影明星。此外,她在舞台剧和电视剧中的演出也同样获得成功。
琼.克劳馥(第十八届)
琼.克劳馥生于1904年3月23日,逝于1977年5月11日。琼.克劳馥并非普通演员,确切地说,她是电影巨星。个中区别非常重要:她很少出现在顶级电影中,不管取材如何,她的电影很少被称作“出色”,但是她却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演艺生涯最长的女演员。她生来魅力四射,是人上之人,明星气质简直与生俱来。她的一切,包括她从一无所有到身价不菲的发迹史,她所有为了处于闪光灯下的不懈努力,都使她成为好莱坞造梦工厂的最佳素材。她的女儿所写的关于她自传性质的揭密书,厚颜地揭示了琼的糜烂私生活,使她真正“赢得生前身后名”。琼的一生被赋予了戏剧化的细节,这个大眼睛、疯狂的女主角永远展现给人们的是电影之名、决心和无所顾忌的野心。
奥丽薇娅.德哈维兰(第十九届、第二十二届奥斯卡影后)
奥丽薇娅1916年生于日本,父亲是英国专利律师,母亲是演员。奥丽薇娅在加州的洛斯盖图读高中时便喜欢上了戏剧,她在当时由业余演员制作的《仲夏夜之梦》中饰演了赫米厄的角色。作为琼.芳登的姐姐,奥丽薇娅被著名导演马克斯.雷恩哈特发现,后者使奥丽薇娅能够出演他执导的好莱坞电影,机会由此而来。1935年,奥丽薇娅与华纳兄弟公司合作,出现在由《仲夏夜之梦》改编的电影中,并与华纳签订了长期协约。奥丽薇娅自认为是一流正统派的演员,因此拒绝了公司要求的一些传统天真女子的角色,这有些惹恼了华纳,并正告奥丽薇娅,如不合作,则必将自毁于好莱坞。
洛丽泰.扬(第二十届)
洛丽泰.扬生于1913年,逝于2000年。她是好莱坞第一批成功由电影向电视剧转型的女演员。改变发生在1953年,洛丽泰出现在“致洛丽泰的信”中(后来该杂拼连续剧被称作“洛丽泰.扬秀”)。杂拼剧是上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的主打,通过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故事,并且周周拍摄。洛丽泰主持并制作了这部连续剧,并出演了一半以上的剧目。借助影星形象的魅力,洛丽泰风格同样成为她的电视标志。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刺激了其他类似的电视剧,但是洛丽泰是最成功的。和露西尔.鲍尔一样,她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功完成自己的电视剧的女性、第一个在电视广播网上推出自己的电视杂拼剧的女性、第一个同时获得奥斯卡和电视艾美奖的女性。
简.惠曼(第二十一届)
简.惠曼生于1914年,她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在电影电视两方面都成绩优秀的女演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简的电影事业处于巅峰时期的时候,她出演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简.惠曼剧院。在1958年至1980年间,惠曼偶尔会在一些电视剧和电视电影中客串。在1981年,她因在CBS黄金时间上映的电视剧安吉拉.钱宁中的出色表演又一次在电视表演上取得成功。
PS. 她是里根总统的前妻
朱迪.霍利德(第二十三届)
朱迪生于1921年,逝于1965年。虽然她在电影中一直扮演花瓶的角色,但朱迪.霍利德却拥有高达172的智商。她痴迷于读书和演戏。虽然被耶鲁戏剧学院拒之门外,但霍利德仍致力于成为一名正统的演员。她曾做过接线员和剧院的舞台监督。随后在1938年格林威治乡村夜总会演出的滑稽剧中出演角色。霍利德和她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乐团,演出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歌曲。乐团后来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星探看中,但他们只希望雇用霍利德一人。为了她的朋友们,霍利德谢绝了这一邀请。
雪莉.布思(第二十五届)
雪莉布思1898年出生在西尔玛福特,1992年逝世。雪莉布思12岁起就在业余艺术家的剧本中出演角色。4年之后,她踏上了自己的职业演艺生涯。1925年她首登百老汇舞台,与翰弗来.鲍嘉主演了《地狱丧钟》。在百老汇摸爬滚打近十年后,布思终于等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角色。凭借1950年在舞台剧《兰闺春梦》中的演出,布思荣获了托尼奖和纽约剧评人奖。1952年的电影版《兰闺春梦》是布思的电影处女作。她凭此一举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布思出演过许多影片。而在她晚年时期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她在电视剧《黑兹》而中的女仆扮相。在出演了电视剧A Touch of Grace 后,布思便退出了演艺圈。
奥黛丽赫本生于1929年,逝于1993年。1953年以电影《罗马假期》里的“安娜公主”一角而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奥黛丽赫本虽然已经去世多年, 她高雅的气质与迷人的风采, 却至今仍令许多热爱她的影迷所怀念。赫本一生主演过的电影包括: 《龙凤配》、《甜姐儿》、《修女传》、《第凡内早餐》、以及《窈窕淑女》等许多著名影片。 1988年起, 赫本更化身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特别大使, 贡献了她的余生给许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贫苦儿童。
葛丽丝.凯莉(第二十七届)
葛丽丝生于1928年,逝于1982年。自她成为摩洛哥王妃已经过去了43年,就连她罹难于车祸也是20年前的旧闻了,但被光影凝固的她,今天看来仍有别样的味道——优雅(Grace),这也是她的名字。她生于大富之家,曾是奥运冠军的父亲为了她,向摩洛哥王室“缴纳”了上百万美元的陪嫁。她有过成功的事业,不但以《乡下姑娘》一片荣膺1955年的“奥斯卡影后”,还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御用女星。
安娜.玛格娜妮(第二十八届)
玛格娜妮1908年3月7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她的童年是和祖母在罗马的贫民区度过的。她在圣塞西里亚学习表演。起初做过夜总会的歌手,后来才开始在各类剧院演出。1933年她和电影制作人戈弗来多.亚利桑德里结婚,通过他结识了导演纽齐奥.马拉索玛。他启用玛格娜妮在他1934年的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随后玛格娜妮又出演了亚利桑德里1936年的电影《乡村骑士》和马里奥.索达蒂 1938年导演的《塔拉卡诺瓦》。1973逝世。在众多获奥斯卡奖的外籍女演员中绝大多数以性感著称,如碧姬.芭铎,索非.亚罗兰。而安娜.玛格娜妮是个例外。她外表朴实,既不漂亮,也没有傲人的人材。但是她凭着智慧成为主宰战后意大利电影的女星。
乔安娜.伍德沃德(第三十届)
乔安娜.伍德沃德1930年2月27日生于美国北卡洛莱纳州的托马斯维尔。她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读书时曾参与校园剧的演出。移居纽约后,她同时就读于Neighborhood Playhouse和Actors‘ Studio 两所表演学校。在1953年与百老汇签约成为威廉.英奇的舞台剧《野餐》中的临时演员。在那里,她遇到了保罗.纽曼,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她和丈夫纽曼被誉为好莱坞最成功的夫妻之一。伍德沃德不仅是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她在电视剧,戏剧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也备受瞩目。伍德沃德在1954年出演电影《情人》后转向电视方面发展。她在许多电视节目中都有出色表现。
苏珊.海华(第三十一届)
一头红发、活力四射的女演员苏珊.海华生于1917年,原名爱蒂斯.莫兰娜,于1975年逝世。她最擅长饰演从逆境中奋起的勇敢女性。在高中时苏珊开始为摄影师做模特,1937年,“飘”剧组公开面向公众征募能够出演斯佳丽一角的演员,苏珊和其他女演员一起来到了好莱坞。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设法成为了签约演员。尽管她努力成名,但开始接到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1947年,她终于获得机会在《毁灭》中第一次饰演意志坚强、勇敢的女性,凭此片苏珊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1958年,她以《我要活下去》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此外她曾在奥斯卡上五次获得提名。
西蒙涅.西妮奥莱(第三十二届)
西蒙涅.西妮奥莱1921年生于德国,父母是法国人,在法国长大,二战开始时举家搬到英国,在给自由法国杂志工作时,她在战时英国电影中担任了一些临时角色。西妮奥莱的成名主要依仗她的第一个丈夫、大导演耶维斯.艾里戈里特,因此在战后她被称作“堆砌起来的明星”。她主演的诸多描写爱之不幸的影片中最棒的一部是“金盔”,并凭此获得英国影业奖。之后西妮奥莱通过饰演“金屋泪”中的劳伦斯哈维的哀怨弃妇而获得奥斯最佳女演员奖。她于1985年逝世。
伊丽莎白.泰勒(第三十三届、第三十九届奥斯卡影后)
伊丽莎白.泰勒生于1932年,她是真正的影星,紫罗兰颜色的眼睛光彩照人,充满活力。尽管她不是最有天赋的演员,她却是最迷人的演员,她无与伦比的魅力永远是焦点所在。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受到爱慕,同时又如此成为奚落的对象和影射与闲言碎语的标地。在她身后,无数人声名雀起,又归于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却长久不衰。名利是她活力的源泉,公众目光是她永远的侍从。她从不知适可而止,对她来说,要么万人之上,要么一文不名。
相对媒体而言,泰勒的成功:两获奥斯卡奖,第一个薪水百万的演员,众多的慈善工作、失败:健康、体重、药品治疗及其他的悲剧、难堪:八次失败的婚姻,电影灾难,无数的丑闻,这些都已经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了。
索菲亚.罗兰(第三十四届)
意大利国宝级女星索菲亚.罗兰生于1934年,她一直是激情与魅力的代言人,她以动人的风采和卓越的演技在国际影坛驰骋了近半个世纪,不仅主演了近百部影片,还曾被多个国际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奖的称号!
在拍摄过的影片中,索菲亚塑造的大多是富于激情并略带乡土气息的女人。能够把如此普通的角色演得精彩异常,金星合海王带来的领悟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它令索菲亚的“血液里流着电影的细胞”,是它让索菲亚能够将自身对亲情的理解融汇到电影中去,从而打动所有观看影片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两个女人》一片中,索菲亚真挚感人的表演不仅使影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奖,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国女演员三项令人称羡的桂冠。
安妮.班克劳夫特(第三十五届)
安妮生于1931年,是一位朴实的黑发美人,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演员。实际上,安妮.班克劳夫特有过两次电影生涯。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总体来说业绩平平,她没能将个人才华展示于电影表演之中。她的第二次电影生涯开始于60年代初期,这次她因出演电影《神奇的工人》而倍受欢迎,并且,她因为表演的很多角色而在荧屏上树立了永恒的形象,《毕业生》中的Mrs.Robison就是她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
帕德里夏.妮尔(第三十六届)
妮尔生于1926年,她是美国舞台剧和电影届一位主要女演员,大学时专修舞台剧表演,在她1946年开始在百老汇出演《海龟的声音》之前,她曾做过模特。因其在舞台剧《森林里的另一部分》中的表演,妮尔受到好莱坞的关注,并出演1949年拍摄的轻喜剧《约翰爱玛丽》,从此踏上了荧屏不归路。同年,在《根源》中与加莱.古柏演对手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她透露加莱.古柏是她一生的挚爱。1953年与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结婚,之后从荧屏消失了几年,直到1957年复出,出演《人群中的脸》,在那以后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更俱选择性。1963年出演《赫德》,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朱莉.安德鲁丝(第三十七届)
朱莉.安德鲁丝1935年10月生于英格兰。10岁就在当演员的父母的指导下首次登台表演。1954年她在桑地.维尔森的《男朋友》剧中扮演波莉.布朗角色而一举成名。之后她在百老汇最主要的音乐剧目之一《窈窕淑女》中担任女主角。这部剧连续演了几年,朱莉从而成了国际上知名的演员。1964年朱莉初上银幕,主演《玛丽.波宾丝》,一炮打响,获得奥斯卡女主角奖。1965年她主演的《音乐之声》引起更大轰动,之后她还主演了《维克托,维克托利亚》等戏。20多年来她一直是一名重要的电影演员。1989年为表彰她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BAFTA银奖。
朱莉.克丽斯蒂(第三十八届)
朱莉.克丽斯蒂1941年出生于他父亲在印度Chukua的茶园里,她在英国和法国完成学业。她的舞台表演学习是在伦敦音乐与戏剧中央学校完成的。1957年她在一个表演剧团首次演出戏剧。1962年开始出演一些小角色,第二年,在约翰.施莱辛格导演的《说谎的比利》中扮演主角。1965年,正是施莱辛格在电影《亲爱的》中给她提供了一个量身订做的角色,使得她成为一个国际巨星以及诸多类似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纽约电影批判奖等奖项的得主。
芭芭拉.史翠珊(第四十一届)
好莱坞第一位先后囊括葛来美奖、艾美奖、奥斯卡奖及东尼奖等各大奖项于一身的超级巨星芭芭拉史翠珊。史翠珊生于1942年,她很年轻就已经活跃在舞台上,上世纪60年代末凭着银幕处女作《妙女郎》一鸣惊人,且与影坛传奇凯瑟琳.赫本分享当年的奥斯卡影后殊荣。之后史翠珊一直歌影双栖,拍过不少让人难忘的好电影,也唱过很多教人一听钟情的电影主题曲,谁会忘记那首浓情化不开的《The Way We Were》(《俏郎君》主题歌)和片中金发俊朗的罗伯特.瑞德福。史翠珊比同辈大红大紫的女演员更具野心之处,是她很早便有演而优则导的野心和准备。《恩桃》、《岁月惊情》和《离谱恋曲》未必是人见人爱的所谓经典电影,但绝对能表现出史翠珊作为一个女性导演的坚持、喜恶和韧力,尤其是她对女性面对人生转折点的变数和波折,最终都是以伟大的爱去化解一切危机和怨恨。单凭这个史翠珊电影的共通主题,便值得我永远钟爱和期待她的导演作品了。
玛吉.史密斯(第四十二届)
玛吉.史密斯是英国表演事业中的瑰宝,具有同时驾驭舞台与影视事业的深厚功力。她戏路宽广,演技精湛,尤以演喜剧和正剧角色著称。她不仅在英国和百老汇的舞台上取得了无数的成功,而且在银幕上的表演也是出类拔萃,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近50年的演艺生涯多次被奥斯卡奖提名,成为唯一一位1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次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英国女演员。1934年12月28日,玛吉.史密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特(Ilford)。其父是牛津大学的病理学教授,她自小就酷爱表演,在牛津幼儿园里接受了启蒙表演训练,后在牛津戏剧学校接受专业演技训练。
格伦达.杰克逊(第四十三届、第四十六届奥斯卡影后)
格伦达.杰克逊生于1936年,她是英国舞台剧、电影演员,因主演《情妇》及《接触社会》,两度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后来从政。对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真可笑,我埋头苦干了那么多年,可在此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好莱坞是个制片人说了算的密封型王国,我不想置身其中毁了自己。”
简.方达(第四十四届、第五十
4. 一个父亲开着巴士,带着全家去旅游是什么电影
中文片名
休旅任务
原片名
R.V.
更多中文片名
假日专车
更多外文片名
RV
影片类型
家庭 / 冒险 / 喜剧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评级
Rated PG for crude humor, innuendo and language.(涉及粗鲁的幽默讽刺方式和粗口)
拍摄日期
2005年5月24日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巴里·索南菲尔德 Barry Sonnenfeld
编剧
Geoff Rodkey .....(written by)
演员
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Bob Munro
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切瑞·海恩斯 Cheryl Hines
克里斯汀·肯诺恩斯 Kristin Chenoweth .....Mary Jo
Joanna 'JoJo' Levesque .....Cassie Munro (as Joanna 'JoJo' Levesque)
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Carl Munro
Chloe Sonnenfeld .....Moon
Paul Anthony .....Maynard
威尔·阿奈特 Will Arnett .....Todd
Alex Ferris .....Billy Gornicke
布莱登·佛雷切 Brendan Fletcher .....Howie
制作人
Warren Carr .....co-procer
Bobby Cohen .....executive procer
Bobby Cohen .....procer
Lucy Fisher .....procer
Dan Maag .....line procer: IMF
Aslan Nadery .....executive proce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RV Camping Proctions Ltd. [美国]
Red Wagon Proctions [美国]
IMF Internationale Medien und Film GmbH & Co. 3. Proktions KG [德国]
Intermedia Films [英国]
发行公司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国]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国] ..... (2006) (USA)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2006年4月28日
英国
UK
2006年6月9日
比利时
Belgium
2006年6月21日
德国
Germany
2006年6月29日
瑞典
Sweden
2006年7月26日
芬兰
Finland
2006年7月28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6年8月31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爆笑家庭旅行
工作狂老爸鲍勃(罗宾·威廉姆斯),总是为了工作牺牲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而终于全家计划要前往夏威夷度假,好培养一下疏远已久的家庭情感,但没想到,鲍勃的工作又出现状况,非他亲自前往参加一个国内会议不可,眼见家庭团聚计划又要跑堂!
抓破头皮的鲍勃急中生智,决定不告诉孩子们这个坏消息。他租下一台长相怪异的移动房屋休旅车,好不容易说服全家将出国旅游的行程从热带改成了科罗拉多州的野外露营,当然,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就是鲍勃必须开会的地点。拖着极端不情愿的妻子杰米、15岁的女儿凯茜和12岁的儿子卡尔,一家人磕磕碰碰上了路。
可一路上,一切能出状况的东西全冒了出来--从未使用过这样的休旅工具,让活宝老爹手忙脚乱不断闹笑话;而休旅车上不舒服的生活更是让习惯享受的孩子们抱怨连连;而途中出现的怪朋友高利克一家,更将让全家人陷入啼笑皆非的窘境!究竟工作狂老爸究竟能不能同时完成他拯救家庭和公司大业的双重高难任务呢?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On A Family Vacation, No One Can Hear You Scream.
诙谐、风趣,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看完这部电影,无论你是否驾驶房车出游,你都会立即产生一种出游的冲动,驾驶着房车,体验一种奇特的生活。
——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论
电影是一种用来享受的物品。《休旅任务》就是这样的电影。
——Reel电影评论
在所有的家庭喜剧片中,《休旅任务》显得独特而又有魅力。
——BBC电影评论
编辑本段影片看点
可爱老爹罗宾·威廉姆斯
俗话说得好,演悲剧容易,演喜剧难,而演喜剧要让人真正开怀大笑更难!这年头咯吱人乐的喜剧片不少,可要保持金字招牌、老少咸宜还能时时保你咧嘴大笑的十个指头就能数清楚,54岁的老爹罗宾·威廉姆斯就算一个。虽然近年来有些厌倦了逗乐,开始拓展别样天地,甚至连《儿女一箩筐》那样的圣诞存钱罐他也不愿意碰,但喜剧盛名在外的他,还就能让家庭观众认他那张脸。
这次老罗宾终于同意继续本色搞笑出演,观众和发行商自然都乐得清闲。不过显见罗宾这次钞票也赚得不容易,又是狂飙山地车,又是解救落难休旅车,一会儿被甩来摔去,一会儿又被淋上满身泥浆,大量的惊险动作表演一共报废了5辆休旅车(水淹、铁砸、替身、土埋、挖空,全部下场凄惨)。就冲着老罗宾这奋不顾身冲向前,老骨头差点没摔散的份上,不给可爱老爹捧场也说不过去啊!
黑超特警组转战休旅大房车
在2002年用《黑衣人2》取得了1.9亿多美元的北美票房之后,沉寂了4年的导演巴里·桑尼菲尔德这厢终于杀出了回马枪。这一次,冲上屏幕的不再是黑色西装加墨镜的黑超特警组警探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而是一辆在海报上飞到洛基山顶的大房车,歇息了4年的桑尼菲尔德,本次没有表现外星人再度入侵地球的野心,只打算用家庭旅行温馨一把。当然,虽然题材转行,但《休旅任务》里比比皆是的家庭惊险镜头,倒也不会埋没他擅长的华丽特技。
除了家庭喜剧金字招牌罗宾·威廉姆斯来保证老少咸宜,流行歌坛小“天才”乔乔的亮相也着实增添了亮丽的风景。这位从两岁起开始唱歌,六岁起开始演戏,如今还没成年的未来小天后,不仅是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榜最年轻的冠军,也是MTV音乐大奖最小的提名者,首张唱片就销量达白金,还是多个TV秀女主角,俨然明日之星的她如今显然是打定了影视歌全面发展的雄心。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关于导演]
这是美国好莱坞导演巴里·索南费尔德在默默地沉寂4年之后才吐血推出的新片《休旅任务》。这次,他不再拍打斗警匪之类的片子,而是选择了家庭喜剧类型,但是却套上了公路片的外衣。
在此之前,索南费尔德的几部影片均遭到了评论界的严厉批评。或许是遭受批评的阴影还在心头挥之不去,尽管他对这部新片保持着比较乐观的态度,但他在接受《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时,仍然言语谨慎,表示无论这部影片好坏与否,都如同他自己的孩子,符合“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这句古老的原则。
索南费尔德的上一部影片是2002年上映的《黑超特警组2》(又译《黑衣人》),尽管这部影片在美国国内取得了总额为1.9亿多美元的票房,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影评人的多少好评,甚至连他本人也不满意。这也说明那部片子本身也的确有许多不尽人的地方。
在《黑超特警组2》上映后的几年内,索南费尔德都没有新片问世,他选择了与家人一起四处旅游,打发无片可拍的时光。或许正是因为和家人一起度过的那些闲暇时光激发了他拍摄《休旅任务》的灵感。他向外界表示,这本片其实是一部自传体的影片,因为他想拍摄一部描写他和女儿之间关系的影片。他的女儿克洛艾在《休旅任务》中饰演了一个角色,也算是一种证明。
[关于演员]
一部喜剧片的成功关键不在于导演,而在于演员。俗话说:演悲剧容易,演喜剧难,而演喜剧要让人真正开怀大笑更难!在以大制作大音量影片冲击人们的视听神经的这些年头,咯吱人乐的喜剧片也还不算太少,可是要保持金字招牌、老少咸宜而且时时能让观众咧嘴大笑的演员,十个指头就能数的一清二楚,今年五十四岁的老爹罗宾·威廉姆斯算得上首屈一指。虽然近年来,他有些厌倦了逗乐生活,开始拓展另外的世界,即便是连《儿女一箩筐》那样的圣诞抢钱片,他也不愿意碰一碰,然而喜剧盛名在外的他,就是能让家庭观众认看着他那张老脸就忍俊不禁。
这一次,在制片人和导演的好说歹说之下,老罗宾终于同意继续本色搞笑出演,观众和发行商自然都乐得合不上嘴。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罗宾这次的钞票也赚得确实不容易,一会儿是狂飙山地车,一会儿又是解救落难休旅车,一会儿被甩来摔去,一会儿又被淋上满身泥浆,大规模的惊险动作表演甚至一共报废了5辆休旅车:水淹、铁砸、替身、土埋、挖空,全部下场凄惨,这些休旅车的结局一点也不喜剧。
罗宾·威廉姆斯成名以来,一直保持着一年二至三部戏的产量。但出于对艺术多样化的追求,加之年纪渐长,近年他的喜剧片产量大大下跌,因此他的喜剧新作也就更值得大家关注。54岁的年纪虽然在好莱坞的老戏骨中只算得上一个中间水平,但参看预告片中大量的惊险动作表演,也知道罗宾这片拍得不容易。善良老实的好男人罗宾,这次的辛劳无奈老爹又是本色出演,虽无转型的噱头,但也能让观众看得舒心,发行商少些担心。
此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演员中还有两位歌手,一位是扮演女儿的乔安娜(JOJO),作为一名刚刚16岁的天才小歌手,她的单曲一发行便已登上流行歌榜的前十名。JOJO从8岁开始便参加各种儿童比赛并受到瞩目,至今已是各种TV秀的女主角,还曾经上过脱口秀节目,可以说是美国又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2006年是她进入大屏幕的第一年。与之不同的是,片中与鲍勃一家同行的奇怪家庭中妻子的扮演者克里斯汀·肯诺恩斯,则是一名过气歌手。在唱片卖不动之后,凭借傲人身材和甜美脸蛋转战大荧幕,走上了花瓶的不归路。总之,这部融合了喜剧大牌,两栖童星和性感花瓶的喜剧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关于休旅房车]
尽管在外国人看来,这部以房车作为噱头之一的电影显得新鲜有趣,但是房车在美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给美国人当头一棒,打击非常大,于是,视生命为上帝的美国人决定不再离开自己亲爱的大陆,而是计划开着自己的房间来征服美国。这应该算是美国梦的延伸、扩展和壮大。于是,他们向购买或租赁房车,此类休闲车辆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20%。他们急于去西部探索、重新发现美洲,美国人的心底燃起了先辈开拓者潇洒走天下的豪情。
在袅袅的炊烟中,房车的铝制车身映衬着夕阳的余晖,它们一个个活像烤面包机的外形、圆滚滚的线条已成为美式生活方式的标志之一、更成为了美国梦的一个有机载体!
《休旅任务》正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至,让观众通过大银幕圆了一回休旅梦。除了一干欢闹的主演阵容外,片中色彩鲜艳的可爱房车也会让你欢喜万分!
其实,在以前的电影,比如,《X档案》、《完美世界》、《世界末日》等等商业作品中,房车同样“扮演”过亮眼的重要角色,许多好莱坞大腕也都是房车的粉丝,西恩·潘、汤姆·汉克斯、罗伯特·德尼罗都各自有自己的房车收藏,蒂姆·波顿在拍竣《火星人进攻!》后也是犒赏自己一辆房车,而帕米拉·安德森订购的房车则全部奢侈地用真皮装饰。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杰夫·丹尼尔(Jeff Daniels)编写了“休旅车”的词曲,并且把它用在自己的慈善专辑中。这首在电影主题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驾驶休旅车的凄惨遭遇。
·杰夫·丹尼尔是一个野营爱好者,老早就驾驶着房车到处游动。电影中的关于房车的怪异经历很多都是他自己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经历。所以,他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本片导演巴里·索南费尔德也在本片中扮演了一个没有任何台词的角色:埃尔文房车租赁销售员,他出现在房车广告的图片上。
·在电影开始不久的一个场景里,鲍勃正和他的老板托德说话。当摄影机对着鲍勃的时候,能看到托德的头部。在那个镜头里,托德说的话跟他下巴的运动不匹配。
·当特拉维斯邀请鲍勃一家吃早饭的时候,他穿着一件黄色格子衬衫。接下来的镜头,我们看到所有人都穿着同样的衣服,特拉维斯却穿了一件蓝色的条纹衬衫。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Bob Munro: Great news...
鲍勃·蒙诺:伟大的消息……
Cassie Munro: I'm adopted?
卡西·蒙诺:我被收养了?
--------------------------------------------------------------------------------
Cassie Munro: Mom, some idiot parked this ugly RV outside our house!
卡西·蒙诺:妈妈,一个白痴把这么丑陋的房车停在了我们的房子外面!
Jamie Munro: What?
佳米·蒙诺:什么?
Cassie Munro: Oh, my God! It's your husband!
卡西·蒙诺:哦,我的天!是你的老公!
--------------------------------------------------------------------------------
GPS system: You are not on any marked road.
GPS系统:你没有在有任何标志的道路上。
Bob Munro: I know that, Lola!
鲍勃·蒙诺:我知道,劳拉!
--------------------------------------------------------------------------------
Bob Munro: Whenever a big white man picks up a banjo, my cheeks tighten.
鲍勃·蒙诺:无论啥时候当一个大个子白人拿起五弦琴,我的脸就会绷紧了。
--------------------------------------------------------------------------------
Cassie Munro: This is the worst I've ever been treated.
卡西·蒙诺:这是我做过得最糟糕的东西。
Jamie Munro: Wait'll you get married.
佳米·蒙诺:直到你结婚后。
Bob Munro: Thank you!
鲍勃·蒙诺:感谢你!
-------------------------------------------------------------------------------
Carl Munro: You have no idea what you're doing.
卡尔·蒙诺:你都不晓得你再干些啥。
Bob Munro: Damn straight.
鲍勃·蒙诺:说得真他妈对!
--------------------------------------------------------------------------------
Marie Jo Gornicke: Do you wanna hear about the time Jesus saved us from a tornado?
玛丽·乔·格尼克:你想听到耶稣在一场龙卷风中拯救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