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那
北京电影制片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简介:
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文化区,是一座大型电影制片厂。1985年有艺术创作人员、影片制作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共1000余人。厂内除设有文学部、导演室、演员剧团等创作部门之外,还设有摄影、美术、录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等工作车间及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电影经济研究室。厂区建有4个摄影棚、1个特技棚、2个对白录音棚、1个音乐录音棚、1个效果录音棚、1个混合录音棚,并设有电视节目制作部。年生产量为20-25部故事片。
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电影事业的成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并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
建厂初期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以拍新闻纪录片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纪录片为《毛主席莅平》,随后又拍摄了大型纪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拍摄的故事片有《新儿女英雄传》、《智取华山》、《龙须沟》等。1956年原建制中拍摄新闻纪录片的部门分出,另行组建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改为拍摄故事片的专业厂,汪洋继续担任厂长。
1956年改为故事片专业厂后,在影片创作和生产管理上开始大胆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洪湖赤卫队》、《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影片。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多部传统戏曲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电影制片厂受到摧残,大批艺术家、技术专家遭到迫害,厂房、设备被搁置,除拍摄少量"样板戏"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开始恢复故事片生产,但受到"四人帮"多方刁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电影制片厂重获新生。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知音》、《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双雄会》、《边城》等多部历史及文学名著题材影片,同时也拍摄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小花》、《泪痕(1979)》、《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受到观众好评。为配合国家改革形势,先后拍摄了《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乐队》等多部改革题材的影片,受北京电影制片厂多年来在漫长的影片创作、生产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影片清新、质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编文学名著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在改编、导演、摄影、音乐、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
1949-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共拍摄故事片180部、舞台艺术片58部、新闻纪录片17部,共计255部。此外,还译制了外国影片10部,协助各兄弟电影制片厂拍摄、加工影片多部。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80年代以来,还与国际制片厂、商合作,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建厂以来有14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20次,23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3次。
北京电影制片厂培育了许多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及其他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批青年编导、摄影、美术、录音、特技人员正在崭露头角,茁壮成长。到国内外观众称赞,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北影厂的具体位置就在北三环路蓟门桥东北角
❷ 有哪些好的关于精神病题材的电影
刚看了一个2017年上映的《疗养怨》,相当悬疑,拍摄地为全美知名猛鬼禁地艾洛丝疗养院(Eloise Asylum),是一个与美国曾经最大的精神病院相关的故事,带有悬疑类电影一贯的色彩,不过影片到最后才进入了高潮与精彩的部分,解释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不过含义很深,越琢磨越有东西,更多的细节大家通过下面这个视频来了解吧,相信你90%的疑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了。
❸ 大众电影的封面
《大众电影》1979年第一期(复刊号)是粉碎“四人帮”后《大众电影》复刊的第一期,内有茅盾先生书写的祝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追悼会通知,电影《祥林嫂》、《蝶恋花》、《哪吒闹海》的介绍,《红河激浪》的平反纪实以及杨丽坤的公开信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从侧面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电影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电影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那些历久弥新的影像。
1980年《大众电影》第二期
该项期封面李仁堂在影片《泪痕》中扮演朱克实,获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上海电影文汇奖最佳男主角奖。
《泪痕》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8年拍摄的彩色故事影片,于1979年春节公演。该片描写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朱克实针对县里存在的严峻现实和复杂的历史问题,顶住“四人帮”余党设置的重重阻力,大刀阔斧平反冤假错案的艰难过程。影片以“疯女人”孔妮娜为主线,围绕着被迫害致死的前县委书记的历史疑案,以及现实中大干快上、劳民伤财的“土石岭工程”,把七十年代末期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工作浓缩到了一个基层县,是当时拨乱反正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品。
1980年《大众电影》第三期
该期封面取自影片《归心似箭》剧照。下方是斯琴高娃,扮演剧中山民玉贞。
《归心似箭》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1939冬,抗联连长魏得胜在激战中负伤与战友失散,并被捕。他设法逃出,并到金矿干活,伺机找部队。后又被日寇抓获到煤矿做苦工。魏再次逃出,被山民玉贞所救。两人产生了感情,但为了抗日魏得胜毅然告别玉贞。踏上了归队的路。
1980年《大众电影》第四期
该期封面女郎程晓英,在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樱》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较为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含蓄多情,内心丰富的日本知识妇女形象。
1980年《大众电影》第五期
该期封面女郎张瑜,在《庐山恋》中扮演女一号周筠。
1980年电影《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不仅完美地呈现出了庐山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多个纪录。比如《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并且出现了当时罕见的吻戏;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过《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庐山恋》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1980年《大众电影》第十期
该项期封面女郎邵慧芳,在影片《幽灵》中扮演女主角夏征兰。
1980年《幽灵》轰动了影坛,影片的女主角夏征兰是由邵慧芳扮演的。邵慧芳身材高佻,紧身的喇叭裤穿在她身上,衬托出了她的“魔鬼身材”,不夸张地说,在没有服装模特的80年代初,邵慧芳首先让人们知道了身材美的标准。《幽灵》中女主角是一个文革期间被迫害的芭蕾舞女演员,邵慧芳以她纯熟的肢体语言和茫然哀怨的眼神,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角色特有的外貌。这个角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演员的气质与外貌和角色的要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非邵慧芳莫属。
1980年《大众电影》第十一期
该封面取自影片《苦恋》一张剧照。从这张剧照上我们看到了演员黄梅莹年轻的面孔。
民众谁也没有看过《苦恋》。因为该片当时在中南海遭禁。
《苦恋》的剧本由白桦创作,剧本写了归侨画家凌晨光的遭遇。在美洲的某个国家,凌晨光享受着有别墅、汽车、画室的豪华生活。祖国解放后,凌晨光夫妇返回祖国。在轮船驶入祖国领海看到五星红旗之时,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并取名为“星星”。回到祖国享受了短暂的快乐时光后,“文革”开始,凌晨光一家被赶到没有窗户的昏暗斗室。女儿星星觉得在这个国家已经不能容身了,决定到国外去。凌晨光表示反对,女儿反问父亲:“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凌晨光无法回答。此后,凌晨光被迫逃亡,藏身芦苇荡,成为一个靠吃生鱼、老鼠生活的荒原野人。剧终时,雪停天晴,文革刚结束,凌晨光的生命之火已经燃尽,他用最后一点力量,在雪地里爬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问号”,尸体就是那个问号的点。
电影基调沉郁,画面反复出现大雁在天空写成人字,从开头贯穿到晨光的死去,像“电影诗”一样含蓄、隽永。电影圈内人士普遍看好,所以当时的《大众电影》在封面重点推荐。
1980年《大众电影》第十二期
该期封面女郎高英,在影片《燕归来》中扮演女主角路燕。
1980年的影片《燕归来》,是一部描写右派的故事片,影片虽然是控诉“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的有悲剧色彩的电影,但电影拍摄的很美,一经上映,立刻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作为影片的女主角,高英的表演自然、流畅、深沉、细腻,把一个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达到了高英表演生涯的新的高峰。男演员达式常,因成功出演主角林汉华这个角色,一举获得了1981年百花奖的最男演员奖。
1981年《大众电影》第十一期封面人物——白杨(影片《祝福》剧照)
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杨1956年主演的影片《祝福》,1957年获第十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1984年《大众电影》第一期封面人物——潘虹(影片《寒夜》剧照)
《寒夜》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1944年,在大学教书的汪文宣带全家逃到陪都重庆,靠当小职员的微薄收入供养家庭。妻子曾树生(潘虹饰)不甘于这样的清贫生活,主动出去做“交际花”来贴补家用,但最终受不了汪母的冷嘲热讽而离家出走。抗战胜利后,曾树生回到家中,丈夫却已经不幸病故。
1984年《大众电影》第十期封面——攀登
1984年10月是令人难忘的。国庆当天,北京举行了隆重的35周年庆祝仪式,我和我的同学们训练了半年时间,为的就是能在国庆之夜到广场去表演集体舞。而这一期的《大众电影》也破天荒地将封面与封底连在一起,刊登一批当时活跃在银幕上的中青年演员照片。
1987年《大众电影》第一期封面人物——宋佳
宋佳,1962年生于山东青岛。 198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荣获第十三届、十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1993年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学习戏剧, 1998年正式回国重返演艺圈,成功塑造了电视剧《嫂娘》中张敏的角色。获第二十届“飞天奖”最佳女演员、“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神农奖”。
1987年《大众电影》第五期封面人物——张晓敏
张晓敏,1963年9月13日生,北京人。198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非常大总统》是张晓敏表演最为突出的一部影片,她在该片中饰演国母宋庆龄,她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一个眼神,一个运作等细枝末节上与宋庆龄靠拢,影片上映后,观众居然认定了张晓敏就是宋庆龄,在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选中,四项表演奖有三项被影片《芙蓉镇》夺去,唯独最佳女配角奖落在了张晓敏的头上,张晓敏凭实力击败了在《芙蓉镇》中有上乘表演且夺魁呼声很高的两位女配角,这在当时一时传为佳话。1998年张晓敏去了美国。
1989年《大众电影》第三期封面人物——钟楚红
1986年—1989年钟楚红主演影片《秋天的童话》(1987)、《月亮·星星·太阳》(1988)、《流金岁月》(1989)、《伴我闯天涯》(1989)。
1989年《大众电影》第四期封面人物——盖丽丽
盖丽丽,1967年10月4日出生,山东青岛人。1986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深造,影片《瀚海潮》(1985)是盖丽丽第一次走上银幕的影片,随后,她分别在《金鸳鸯》、《老少爷们》、《断喉剑》、《滴血黄昏》、《天朝国库之谜》、《天出血》、《山神》、《月落玉长河》等影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989年《大众电影》第七期封面人物——陈冲
陈冲1981年赴美留学。只身勇闯好莱坞,出演《大班》(Tai-Pan,1986)、《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
1989年《大众电影》第十期封面人物——巩俐
巩俐1987年主演《红高粱》,1988年主演《一代妖后》、《代号美洲豹》,1989年主演《古今大战秦俑情》。
1990年《大众电影》第三期封面人物——周洁
周洁主演的影片《杨贵妃》、《垂帘听政》、《解放大西北》等使她获得了电影“百花奖”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学士奖”的殊荣。
1990年《大众电影》第七期封面人物——贾宏声
1990年主演电影《银蛇谋杀案》、《北京你早》。
1990年《大众电影》第八期封面人物——张艳丽
1990年在电影《龙年警官》中饰演女模特阿玲
❹ 1980年《大众电影》封面,经典的银幕剧照,一代人的怀旧时光
1961年,祝希娟在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有《无影灯下颂银针》 《啊!摇篮》《模范丈夫》 《法人代表》《寇老西儿》 《再婚家庭》等影视作品。1962年,祝希娟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啊!摇兰》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支由延安撤退的保育院队伍冲破艰险,撤出包围圈的故事。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1980年《大众电影》2月刊封面:《泪痕》中的朱克实(李仁堂饰)
1979年,电影《泪痕》荣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及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两项殊荣。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这是一部反四人帮题材的电影,表现形式是政治破案片,内容充满了中国人熟悉的阴谋、暗斗。
影片中,李仁堂演得很不错,得百花影帝也算实至名归。
1980年《大众电影》3月刊封面:《归心似箭》中的魏德胜(赵尔康饰)和齐玉贞(斯琴高娃饰)
《归心似箭》讲述负重伤被俘的东北抗联某部连长逃出敌人的关押后,与一名救他的农村妇女产生了感情,正确处理了革命和爱情的关系,冲破重重难关,胜利回到部队,重上抗日前线。斯琴高娃饰齐大爷的女儿玉贞,丈夫去世后,带着儿子在深山里艰难度日。她美丽贤惠、通情达礼。《归心似箭》1979年上映。
1980年《大众电影》4月刊封面:《樱》中的女主角森下光子(程晓英饰)
程晓英,少年时代是上海市少年宫红领巾广播台的广播员。粉碎四人帮后,程晓英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程晓英第一部故事片《樱》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较为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日本知识妇女形象。这部影片在日本放映时,得到日本广大观众的好评。1979年《樱》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0年《大众电影》5月刊封面:《庐山恋》中的周筠(张瑜饰)
《庐山恋》这部电影,相信很多70后、80后十分熟悉。《庐山恋》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爱情故事片,该片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剧中的周筠自小生长在海外,是一位对祖国怀有赤子之心的美丽活泼的少女。回到祖国后,在庐山 旅游 时与耿桦相遇,并彼此产生爱慕之情。但因老一辈家族曾经的怨恨,两人恋情遭受双方家长的反对,但经过一番波折,两人最终终成眷属。
因这部电影,在庐山建了个电影院,只放映《庐山恋》,截止到1999年,放映了6300多场,创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0年《大众电影》6月刊封面: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陈冲
陈冲,一位具有 探索 精神的著名演员、编剧、导演、奥斯卡金像奖评委,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她参演和编剧、导演的影视作品获得许多奖项,其中电影《天浴》获得很多奖项。
封面为1980年,陈冲凭借电影《小花》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1980年《大众电影》7月刊封面:最佳配角奖获得者刘晓庆
刘晓庆当年可以说是红得发紫,在影视界成就很高,获得各种奖项也很多,她从一名小演员到一位大牌明星的背后是付出的辛勤汗水。她的银幕形象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忆。
1980年出演《瞧这一家子》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
1980年《大众电影》8月刊封面:《今夜星光灿烂》中的何战云(唐国强饰)和杨玉香(李秀明饰)
该片讲述淮海战场上,李秀明饰一个受苦受难的农村姑娘,弟弟被地主打死,父亲不幸死去,她走投无路只得寻死时被解放军战士救回,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唐国强饰解放军某部连长,是一位经验丰富、作战英勇的解放军青年指挥员,,待人真诚,爱护战士。在最后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1980年《大众电影》9月刊封面:《红牡丹》中的红牡丹(姜黎黎饰)
《红牡丹》于1980年上映,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姜黎黎因为拍了《红牡丹》后红极一时,《红牡丹》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有名的电影红遍大江南北。
姜黎黎饰演王莲,卖身到马戏团,后出落成一位色艺双全的马戏红角——红牡丹。
1980年《大众电影》10月刊封面:《幽灵》中的夏征兰(邵彗芳饰)
1980年邵慧芳因在《幽灵》中扮演夏征兰而轰动影坛。
邵慧芳在《幽灵》中饰演一个文革期间被迫害的芭蕾舞女演员,以她纯熟的肢体语言和茫然哀怨的眼神,成功刻画了人物角色,得到观众的认可。之后,邵慧芳参加了《街上流行红裙子》《绞索下的交易》《R4之谜》的拍摄。
1980年《大众电影》11月刊封面:《苦恋》中的凌晨光(刘文治饰)和绿娘(黄梅莹饰)
黄梅莹1977年出演首部电影《万水千山》。参演影视作品有《瞬间》《风雨下钟山》《一往情深》《巍巍昆仑》《渴望》《孔雀》《大瓷商》《山楂树之恋》《玫瑰炒肉丝》《青年医生》 《囧妈》等。
刘文治1964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兵临城下》 ,主要参演的影视作品有《芒果之歌》 《熊迹》《水晶心》《高山下的花环》《孙中山》《杨贵妃》《京都纪事》《苏武牧羊》《汉刘邦》 《王中王》《雪狼》《闯关东中篇》《建党伟业》等
1980年《大众电影》12月刊封面:《燕归来》中的路燕(高英饰)
《燕归来》于1980年上映。讲述了路燕被打成“右派”后,20年后,获得平反的路燕拒绝调回大城市,而是决心回到草原去,回到牧民中去,把余生献给边疆的医疗事业。
1979年起高英先后主演《她俩和他俩》《燕归来》等电影,2016年参演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曾获得1979年度文化部青年演员优秀创作奖等奖项。
❺ 能介绍几部反映文革时期或者知青生活的电影吗
1. 芳香之旅 (2006)
2. 电影往事 (2004)
3.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2001)
4. 天浴 (1998)
5. 红提琴 (1998) [非中文]
6.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
7. 活着 (1994)
8. 霸王别姬 (1993)
9. 蓝风筝 (1993)
10. 芙蓉镇 (1986)
11. 张家少奶奶 (1985)
12. 他们并不陌生 (1982)
13. 牧马人 (1982)
14. 苦恋 (1982)
15. 小街 (1981)
16. 枫 (1980)
17. 皇天后土 (1980)
18. 天云山传奇 (1980)
19. 巴山夜雨 (1980)
20. 戴手铐的旅客 (1980)
21. 苦恋 (1980)
22. 苦恼人的笑 (1979)
23. 瞬间 (1979) [未公映]
24. 泪痕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