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前面几代的导演都由谁领军
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和黄建新,我认为这是前4代的领军人物,他们应该和张艺谋有同等的地位。
㈡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导演的成就如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思想领域逐步开放,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电影也开始走向世界,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五代,以张艺谋、陈凯歌最为有名。
1990年,张艺谋的新作《菊豆》入围威尼斯和奥斯卡,开中国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先例。1991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度入围威尼斯,获银狮奖;并再度入围奥斯卡。1992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又一次入围威尼斯并一举夺得金熊奖。接着,谢飞的《香魂女》也分享金熊。此外,陈凯歌1993年为香港汤臣公司制作的《霸王别姬》凯旋戛纳,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入围奥斯卡。张艺谋的《活着》在1994年夺得了评委会特别大奖,在《霸王别姬》和《活着》里担当男主角的葛优更是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1994年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风月》、《荆轲刺秦王》都相继来到戛纳参赛,并且都有所斩获。2000年华语电影《花样年华》、《卧虎藏龙》在戛纳电影节上大获全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间,田壮壮的《蓝风筝》于东京电影节夺魁;第五代女导演李少红的影视片《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太平公主》、《橘子红了》、宁瀛的《找乐》和《民警故事》、刘苗苗的《杂嘴子》相继在欧洲、亚洲、中国电影(视)节上参赛、获奖。
20世纪90年代电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荣誉,实现了中国电影的突破。第五代导演90年代的电影进行着新的艺术个人化多元化的翻新和调整:他们背负着的沉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批判,在20世纪90年代转化为对现实人生的感悟;他们以叙述平常人的悲欢离合为主,把20世纪80年代理性客观的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90年代的主观个人化的历史经验故事。
㈢ 大导演徐克和曾志伟合作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1、《泡妞》:曾志伟、徐克、洪金宝、黄百鸣主演的电影。
2、《最后胜利》:曾志伟、徐克、李丽珍、李殿朗主演的剧情片;徐克在片中饰演为人凶狠残暴的黑道大哥“大宝”,凭借该片获得了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3、《我爱夜来香》:林子祥、林青霞、徐克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剧片。于1983年3月31日在香港上映。影片讲述了各国间谍云集香港,广泛收集战争情报的故事。
(3)中国电影史上经常合作的导演扩展阅读:
徐克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武侠电影导演群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的武侠电影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徐氏品牌。他在继承与发展香港传统武侠电影的同时,也为香港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克武侠电影所取得的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引领了武侠电影发展的新潮流,扩大了香港甚至华语武侠电影的影响。
㈣ 中国大陆电影学派的六代导演,你们知道是谁吗
第一代导演: 他们都是默片时期的导演,活动的时间为上世纪处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代表人物分别是: 郑正秋 、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张小光等。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演活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了,他们 却是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缔造者,代表人物有: 费穆 、蔡楚生、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程步高、史东山、汤晓丹等。
第三代导演: 他们被称为建国后走向影坛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 谢晋 、凌子风、成荫、水华、郭维、王炎等。
第四代导演: 这些就是真正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了,他们活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 谢 飞 、吴天明、黄蜀芹、滕文骥、丁荫楠、郑洞天、颜学恕、张暖忻等。
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就是这一代人,他们打破了戏剧的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具有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匹配性,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挖掘人生哲理。他们寻找历史的底蕴,更多的表现对历史文化和现实主义、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对历史底蕴的延续,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的延伸,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第五代导演: 80年代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电影最辉煌的一代,代表人物有: 张艺谋 、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顾长卫、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冯小宁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的特点,经历了十年的浩劫,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浪潮,他们思想敏锐,最广泛的接触过人民群众,聆听过最底层人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并且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 、镜头处理和画面语言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第六代导演: 90年代开始执导的一批导演。代表人物有:贾樟柯、王全安、 姜文 、王小帅、张元、陆川、张杨等。
他们极度追求影象本体,偏执于 写实形态,关注与草根人群,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在影响分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更加真实的反映。
希望大家看后能够有所了解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