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五部电影的有关礼仪的影评
五分钟改变一生
《看电影学礼仪》看《华尔街》学拜访礼仪
人际之间、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都少不了拜访。拜访,是商务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拜访之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拜访获得成功,成功的拜访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也许,拜访的这点时间在我们的生命中只是沧海一粟,但请千万不要忽视它带来的巨大能量。
“五分钟改变一生”这句话出自《华尔街》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福巴德之口。其潜在的含义就是,利用好五分钟的拜访时间,你就将走到积极正确的康庄大道上。
五分钟的拜访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
能!《华尔街》这部电影回答了这个问题。
《华尔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年轻人:业务平平,却不甘平凡的年轻的业务员福巴德,通过周密的安排,耐心的守候,运用出色的沟通技巧以及彬彬有礼的态度,最终获得了和他的目标VIP客户盖葛先生5分钟沟通的机会,继而抓住这难得的五分钟从而也就获得了一个由此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机遇。对福巴德而言,“五分钟改变了一生”!《华尔街》这部电影也因为在金融营销、业务方面的出色演绎从而成为金融客户经理的营销教学片。
《华尔街》既是一部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为背景,描写翻云覆雨的股市大亨盖葛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结果却败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轻营业员福巴德手上。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的片段来分析、学习拜访礼仪,完全是因为福巴德在拜访礼仪前的用心设计、在拜访过程中的彬彬有礼、不卑不亢、他的种种表现都堪称经典,以至于让他自己获得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能像福巴德一样,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只是,每个人面对自己的渴望,选择了不同方式。但当属于你的那个机会来临时,特别是那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某个你生命中的贵人的相遇、拜访,你能不能在那也许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全面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娴熟地运用拜访礼仪的技巧,这些也许还需要修炼。
在拜访礼仪中常见的容易忽略或混淆的问题
在当今商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娴熟地掌握拜访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在拥有丰富的产品知识、营销技巧的同时,若能拥有全面的拜访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往往会使事业更如鱼得水。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卡耐基对商务交往的重视程度基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商业往来业已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
在全面地分析学习《华尔街》这段7分24秒关于拜访礼仪片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一般在拜访礼仪中常见的容易忽略或者是混淆的问题:
如果您要拜访的是VIP客户,您觉得客户档案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您觉得VIP客户的客户档案很重要,那么它的内容应该有些什么?
您会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客户资料,充实客户档案,使其更加贴近客户的真实情况。
如果首次登门拜访客户,恰逢客户生日,您需要带礼物给客户,您将如何选择?
您觉得您会怎样做好拜访前的礼仪准备?
您将如何应付门卫、秘书这些可能成为您拜访时的“障碍”的人物,如何技巧地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拜访客户在等候时的表现,怎样才能做到彬彬有礼?
您觉得首次拜访递上名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您觉得赞美拜访对象时该怎样把握赞美的尺度?
拜访时间的把握以一个怎样的礼仪尺度为标准?
拜访时的介绍及自我介绍应遵循什么礼仪规则?
拜访客户时座位的选择有什么讲究?您了解吗?
作为一个接待者,接待访客时有什么要尤其注意的地方?
拜访礼仪涉及到的受访者及拜访者,在礼仪上的要求有何不同?
以上问题,我们不能从《华尔街》这部电影里一一找到关于拜访礼仪的所有答案,但起码我们能从一个拜访者的角度来思考、学习拜访礼仪,从而使拜访双方的交往更融洽、拜访更有效。
Ⅱ 有一部电影叫做《拜访者》,是2014年加拿大的纪录片,我看了一部分实在看不下去了。谁能告诉我,这部
《拜访者》是一部讲述人类恍惚状态的电影纪录片,它聚焦于每个人的脸,让观众以最亲近和最直观的视野贴近、观察人的脸。高佛雷·雷吉奥利用4K电影技术拍摄此片,全片采用黑白色调,并辅以2.35:1的宽荧幕电影比例,向观众呈现了人类极端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精神恍惚对人性的影响和关系。
纪录片大师Godfrey Reggio推出最新作品《拜访者》(Visitors),解读人类内心深处的未知领域。
如同曾经 Reggio 发人深省的 Qatsi 三部曲 ,《拜访者》伴随着作曲家Phillip Glass的配乐,同样是一部直戳人心的作品。奥斯卡最佳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以4K超高清画面呈现了本片精髓——74张“动态剧照”。
大屏幕前的观众聚精会神的审视着片中人脸特写、大猩猩、机器人、建筑和废弃的游乐园等等。本片从头至尾未出现任何故事情节和对话,但和片中人物的对视仿佛一下到达了观众的灵魂深处,静谧中衍生出了深刻的精神交流。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和始末,我们专门采访了本片幕后主创Reggio和他的导演兼编剧助理Jon Kane等,并制作了纪录片供大家观看。
据他们透露,一些列高科技和拍摄工具帮助他们达到了Reggio想要的效果,其中4K超高清银幕更是将影片呈现得完美至极。
“4K水平相当于投影尺寸,能够呈现更多我们想表达的内容,”Reggio说,“通常,每个人的面部特征、表情、眼神和动作让人们记住了我们是谁,4K清晰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分辨率。”Jon Kane接着说,“Reggio渐渐发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辨率才真正表现了一部电影的精髓”。
每60秒闪过的黑白超高清晰度画面,令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和画面中的人物对视,而对视的时间越久,人们就越能体会到“没表情”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人是十足的情感动物,就算他或她只是对着镜头,不做任何表情,也能流露出他们内心世界里的明暗。
和片中人物对视,让观众产生一种临场感,和互相抗衡的心理,如此深刻和真实的的体验,证明了人类和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
“科技对我来说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Reggio说,“我们总是想象着科技会像经济、种族,甚至战争一样如何如何发展,但它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或许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会与其它不同,又或许它就是Reggio前几部作品的延续,影片的内涵在观众走出影院后开始发酵。“每个人看完后应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体验,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感受。”Reggio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