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近几年哪些电影构图经典

近几年哪些电影构图经典

发布时间:2025-07-20 15:55:45

㈠ 5部帮助提升摄影审美的绝美电影大作

本文收集了5部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特别出彩的电影,认真刷一遍会对培养审美和摄影美感非常有益。

以前看电影更多差或的是关注剧情,去年一年迷上摄影后,逐渐的对一张图片的构图,色彩,主题更加敏感。后来就有意去寻找那些画面出彩的电影学习构图,调色。个人比较喜欢偏复古一点的风格,尤其钟情法式style,如果你也好这一口,那应该会喜欢的。

这部电影展示了浓浓的法式风情,最喜欢它复古的色调,浓烈却不艳俗,整部电影都是温情的暖色调。其中艾美丽的穿搭也很值得一看,慵懒小女人的味道,波点元素的V领上衣,还有各色裹胸裙。

剧情简介

在希腊一个小岛上,男孩扬尼斯失去了母亲与父亲(库斯图里卡饰演)关系疏远。偶让间他救下了一只受伤的鹈鹕,并为虚弯伍它取名“尼可斯特拉托斯”。和这只体型巨大的白色鸟儿在一起,扬尼斯成了小镇上的明星。

剧情很暖,故事发生在一个海边小镇,画面精美养眼。走的也是复古色调,与艾美丽不同的是色调为冷色系。

这部电影无论风景还是故事都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展示了阿尔卑斯山区的绝美风光,取景地貌似就在瑞士境内,看完以后简直又新增了一个旅行目的地。画面光线极佳,给人一种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温暖和宁静感。

乡村生活的典范,可以说是普罗旺斯地区的代表作了闹派。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部电影里的演员各个颜值爆棚。整个电影色调为乡村暖阳色,哈哈这个色调是我自创的,但是很贴切有木有。记录日常生活的家庭照时可以参考下本片。

此片证明了电影不一定要靠剧情才撑的起来。生活在城市久了,很多人都会有个田园梦。导演透过镜头将我们不易察觉的那份平凡之美放大,搬到了我们面前,撩拨起对生活的热爱。全片食物,以及人的构图都特别美。话说看完这个我也去做了李子果酱和面包呢,参见最后一张图。

㈡ 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路西法》看电影中圆形构图妙用

《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要拍成圆形画幅?冯小刚已经被一拨拨媒体问过同一个问题。他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曾温和表示观众怎么理解“都行”,也爆过粗口说“我TM就想拍成圆的”,也曾巧妙绕过话题:“你不说是圆的我都忘了。”

其实,把影片拍成圆形的道理很简单,《潘金莲》的故事有小说原著, 电影《潘金莲》要自成一格,当然要忠于原著的同时还得高于原著,使电影这种艺术手段可以最大化地表现人物与故事之间的真实与荒诞。

一、想与张艺谋《秋菊打官司》区别开

张艺谋导演拍过《秋菊打官司》,而表面上看题材两者有一点像。一个非常写实的、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现状的一部电影,但是整部电影又让你觉得很荒诞,纪录的方案在形式上,现在很流行的就是把摄影机扛在肩上,跟着演员随便跑。

而冯小刚看了加拿大导演多兰拍摄的电影《妈咪》使用了1:1的正方形画幅,表达青少年压抑的生活空间,而当剧情发展到全片最欢快的阶段时,男主角在飞行的单车上冲着银幕用自己的双手将画幅缓缓“打开”,这一巧妙的设计轰动了戛纳电影节。他也因此受到启发。

最终,冯小刚选择了圆形画幅,或许正是希望提醒被宽银幕宠溺坏了的观众,现实主义的故事不是童话、不是寓言,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那个圆就是要明确观众在这个电影中扮演的中立角色——观众既是上帝视角(知道所有),又是路人视角(目击所有),既不在此中,又身在此中。

画幅变小了,内容变少了,观众会不自觉地更专注和聚焦于方寸里发生的故事。同时让影片多了一份精致感。

二、圆形画幅从视觉上来看更加中国

画面中的构图往往可以将画面中的韵律、节奏、聚散、疏密、幅度等方面对物象的形态进行描述。

圆形构图通常指画面中的主体呈圆形。而在视觉上给人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因此,在国画中圆形构图经常出现。如果说单讲在绘画中的应用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早在商代就出现的团扇,则将圆形构图实实在在的应用到了生活中。

中国古代那些文人画是圆的,圆形画幅很有中国味道,会使李雪莲的故事从视觉上更中国。为了让圆形构图中的内容更丰满,更具有中国韵味,剧组选择在南方古镇进行拍摄,使影片,加上后期的调色处理,让古典的绘画意味更加浓厚。

在结构上,宋朝的潘金莲和现代的李雪莲通过画面感相互叠交在一起也颇有趣味。

冯小刚认为,“中国会用方圆两个字来形容规矩规则,所以我觉得用方圆的转换来表现这个故事特别好。中国过去几千年来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个圆就是要把所有的事做得很圆滑,不像法律是带有很强的约束性和规则、是硬线条的。李雪莲的故事就是中国社会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期出现的故事。 ”

农村与城市(圆形与方形)构图在实质上是对不同地点的印象。

随着李雪莲去了北京,画幅变成了正方形,以此表现权力中心地的“规矩”。

探讨了,中国风的圆形构图后,再来说说这部影片却是在2014年10月份上映。比《我不是潘金莲》要早,但是风味上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 第一部采用圆形构图的剧情片 。

一、故事内容与展现方式紧密结合

这是导演Gust Van den Berghe的"宗教题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为了深入未知领域,影片采用的了圆形镜头的新技术,这种镜头是专门针对这部电影与布鲁塞尔大学联合开发的。

用物理方法打磨镜头,生成一种360°反射/折射的光学锥形反射镜头来表现,美其名曰“圆形(Tondoscope)”,像一个虹膜图像,完全将导演心中对于封闭式天堂的概念转化成影像。

二、西方美学传承与表达

说起这个封闭式天堂的概念,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堂天顶画,圆形的构图更显恢宏的景象和多维度透视空间。且形式更适用于教堂本身的核心价值,同时让教堂比较严肃的背景下多了一些浪漫色彩。

而后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圆形浮雕(tondo,——室内装饰画的常见样式)。画家们在绘画时使用的工具是这种镜头的主要灵感来源。

依照导演的说法是他想象上帝造物之前的样子,于是只用一个圆来展现。这种方式具有哲学思维,来连接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我们从天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它就应该是一种星球的样子。同时,也是一种通过显微镜来看世界的方式,可以体验世界的分子结构。

和《路西法》更是全部使用了圆形画幅来拍摄不同,《我不是潘金莲》是用后期圆形遮罩式的拍法,即使是圆形画幅,画面依旧是完整的,而《路西法》则更像是方形画幅被强行裁成了圆形画幅,经常出现人物的一部分出现在画面外的情况。作为艺术影片,这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哲学观点暗中呼应。

不论影片的形式如何变化,首先,内容是主线,一切变化要跟内容更好的结合,两者互相作用表达。二、文化积淀最终会影响你,甚至你的作品。除了,这两部以圆形构图为主的影片之外。

我还有几部电影有着很不一样的构图方式。从最早的1.33:1,如格里菲斯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到沉迷构图和画幅的“强迫症晚期患者”安德森,层层递进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从小女孩在作家雕像前打开小说开始,然后作家出现,开始引入Zero这一人物,紧接着Zero开始讲述他和古斯塔夫的故事……也是使用了各种比例的画幅。

㈢ 求几张电影中的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谢谢急用

封闭式构图指画面中不需要借助画框外的空间进行叙事,其叙事所需的元素都已包含在画框之中。比如下图《华盛顿邮报》中的一个聚餐场景,主角、配角围绕着餐桌并对某事件进行议论交谈。



(3)近几年哪些电影构图经典扩展阅读: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区别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新秩序时,就把这种构图方式称为封闭式构图。把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

封闭式构图比较适合于要求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抒情性风光、静物的拍摄题材,对于一些表达严肃、庄重、优美、平静、稳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场面,用内向的、严谨的、均衡的封闭式构图也是有利的。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画面上和人物视线和行为和落点常常在画面之外,暗示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与严谨,不要求画面内的形象元素完成内容的表达。

㈣ 你看过哪些构图特别精妙的电影截图

‍‍布满式构图让画面主体,充满画面当中。这样的构图,可以展示更多细节,如图中,人物情绪展示的淋漓尽致,眼神,脸上的雪花,擀毡的发型。

‍‍

㈤ 构建出色的故事!细数经典电影场景中藏着的魔鬼细节

构建出色的故事,经典电影场景中的魔鬼细节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经典电影中藏着的魔鬼细节分析:

  1. 《公民凯恩》中的深焦镜头与内心独白

    • 深焦摄影:如同一把钥匙,揭示了主角查尔斯·凯恩的复杂内心。每一帧空间都像是他的内心世界的一扇窗。
    • 场景布置:通过精心布置的场景,如白色冷光与深邃空间的对比,揭示了他内心的疏离与矛盾,展现了凯恩的孤独与追求。
  2. 《2001太空漫游》中的人工智能与人性交织

    • 飞船内景设计:精心选择的色彩和飞船内景设计,构建了一种科幻与现实的冲突。
    • 色彩隐喻:白色冷光象征着人工智能的冷酷无情,红色的警告则预示着未知的危机,这种视觉冲突隐喻着科技进步与人性的挣扎。
  3. 韦斯·安德森电影中的视觉诗篇

    • 对称美学:如《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对称构图和粉色调,展现出导演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 视觉语言:简单的故事背后,是精心构建的视觉语言,每一帧都像是精心设计的构图,传递着深刻的哲理。
  4. 华语电影中的象征与情感

    • 张艺谋的《红高粱》:红色成为勇气与反抗的象征,超越了单纯的色彩意义。
    •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家庭场景成为展现文化碰撞与情感纠葛的舞台,如《饮食男女》中的厨房,细微之处揭示了主角身份与家庭纽带。
  5. 家庭场景的隐喻与情感交织

    • 李安的电影:从《推手》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到《饮食男女》的厨房,都成为情感的载体,展示着文化碰撞与家庭成员间的微妙关系。
    • 情感催化剂:家庭场景在电影中成为情感的催化剂,通过细节描写揭示家庭的复杂情感。

这些魔鬼细节不仅塑造了情节和角色,还展现了导演的隐喻和风格,是构建出色故事不可或缺的元素。

阅读全文

与近几年哪些电影构图经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文成电影院今日电影 浏览:973
春节期间电影票哪里购买划算 浏览:169
电影院蒸菜馆 浏览:112
电影世界的导演 浏览:823
俄罗斯一战电影有哪些 浏览:124
中海电影城影讯 浏览:24
唐人街探案电影女主角名字 浏览:63
2017年聪明的一休电影 浏览:425
西部男孩国际影城有什么3d电影 浏览:128
飘花电影网伦理手机版 浏览:3
国外电影都能看的App 浏览:37
电影男主角本头部受伤 浏览:323
日本短片电影电视剧 浏览:437
电影第一灯光师 浏览:248
美国日本战犯的电影 浏览:999
光棍电影院波多野结衣 浏览:685
电影院座位选择 浏览:743
韩国电影侍女 浏览:46
电影节影迷交流 浏览:500
小小的我们电影演员有哪些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