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中国百年电影史有几代导演

中国百年电影史有几代导演

发布时间:2025-09-14 20:29:21

『壹』 代际导演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有趣的概念:第几代导演。用“划代”的方式来概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依据一定的标准,将不同时期的导演划分为不同的代际,从而评价不同时期的电影风格,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创举。但是这样的划分标准通常缺乏科学性和缜密性,所以代际划分只是一些学者的约定俗成,并没有被学术界和电影界正式认可,加之中国电影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影理念的不断创新,艺术手法不断多样化,导演个性的突出表达,都使得代际导演的划分标准难以确定,基于此,中国的代际导演划分可能会就此结束。

有人曾说过:“与其说诸多关于电影导演‘代际’的话语构造了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地形图,不如说,其自身便是当代中国电影文化重要的景观之一种。”由此可见,代际导演的划分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上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到目前为止,中国百年来的电影导演被划分成六代,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一一介绍。

第一代导演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等。这一时期,电影刚刚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电影的形式以黑白默片为主。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合拍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尝试突破戏曲舞台的限制,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一块基石,从此,中国电影开始有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等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由于缺乏电影理论的支撑和电影拍摄的经验,在电影技巧、电影内容和电影的艺术性方面显得粗糙幼稚。电影镜头基本固定,并没有丰富的视听语言,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在表演和布景方面仍然具有强烈的戏曲舞台的痕迹。在思想方面,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紧密与时代联系,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无论如何,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

第二代导演的主要活跃时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代表人物有程步高、费穆、袁牧之等。这一代导演相比于上一代导演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上,他们将电影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对戏剧的模仿也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转向对故事的戏剧悬念感、冲突感等戏剧内涵的吸收和应用,导演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讲述了上海纱厂女工和夜校教师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穿插了抗日的内容,将家和国、个人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升华了电影主题。

第三代导演指的是建国后活跃在影坛的导演。这一代导演又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文革十年和文革后,代表人物有谢晋、凌子风、水华。这一代导演经历了中国两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丰富的阅历是他们对电影的思考更加深刻,表达的内容和手法也气势磅礴,他们以现实主义为原则,反映时代,深入展现矛盾冲突,在电影艺术的追求上不断探索。凌子风导演了《中华儿女》,激起中华民族的抗日热情;水华导演的作品《白毛女》则是痛斥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以其沉静的电影风格,反思了文革。他们承前启后,在特殊时期依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第四代导演比较特殊,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一些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才的人,代表人物有谢飞、吴天明、吴贻弓等。受到文革的影响,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电影创作。他们的理念是:“丢掉戏剧的拐杖”,这里的戏剧不仅是形式意义上的舞台式拍摄手法和表演方式,还有实质意义上的强雷的戏剧悬念和冲突,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学院的培养让他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相对规范和成熟,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乃至中国现代化进程被他们提升到诗意化和浪漫化的高度。但可惜的是,文革耽误了他们太多青春,在他们将要大展身手时,第五代导演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冯小刚等。1983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一些同学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青年摄制组”并且陆续创作出属于他们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风格和特色的电影,渐渐为人们所熟知。他们不仅接受过专业训练,而且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大多都经历过上山下乡,一帮年轻人带着激情闯入中国影坛,追求电影表现手法和内容的突破和创新。《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获得国内外认可的第一部电影,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担任摄影,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

『贰』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

『叁』 中国电影有多少代导演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哗空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瞎丛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磨芦樱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注意:

其实到今天为止的七代导演名号的又由来是第五代导演所作的《黄土地》,陈凯歌1985年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面砸了一个坑,业内把这个坑叫第五代导演,而后几年,第五代导演源源不断地往坑里填料。

直到1988年的《红高粱》出现,因为实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满了,坏的是坑给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导演的辉煌艺术创作时期结束,开始步入体制化的商业片,虽然后有《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三部影片为第五代导演出彩了一手,但个人化、艺术化的第五代导演时代已经于1988年结束了。

但是正是因为第五代导演的出彩,在首拿国际三大奖中的金熊奖(1988·《红高粱》)之后,业内开始捋了捋中国导演的辈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区分的,这全是靠时代的划取和整体的创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导演开始80年代,第五代也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脱个人性而类型化,当代商业片最为成功的当属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处美国洛杉矶)。

『肆』 中国电影的导演发展

六代导演仅是针对大陆电影学院派的学术概念
第一代导演: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杨小仲等。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代表人物:费穆、蔡楚生、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程步高、沈西苓、史东山、桑弧、汤晓丹等。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
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代表人物:谢晋、谢铁骊、凌子风、崔嵬、成荫、水华、郭维、鲁韧、王炎等。
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四代导演:60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代表人物:谢飞、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滕文骥、丁荫楠、郑洞天、颜学恕、张暖忻、胡柄榴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他们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第五代导演: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中国电影最辉煌的一代。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顾长卫、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冯小宁等。
作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经历10年浩劫的磨难,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中。他们的思想敏锐,接触到人民大众,聆听最低层人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他们既遵从传统,又有所创新。
第六代导演:80年代中、后期进入电影学院,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王全安、姜文、王小帅、张元、娄烨、陆川、张杨等。
他们极度追求影象本体,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典型特征是“叛逆与反思”。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阅读全文

与中国百年电影史有几代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给迪士尼动画电影配音 浏览:450
美国电影精灵女主 浏览:950
中国现代特种作战电影有哪些 浏览:585
超帅女生动作电影 浏览:308
日本特级电影 浏览:146
赛罗奥特曼大电影3 浏览:913
鸿福电影院 浏览:977
2021年有哪些抗美援朝电影 浏览:224
睢宁哪个电影院好点 浏览:914
大大哥电影网 浏览:333
同性微电影国外 浏览:33
2016德国电影海帝和爷爷雅酷 浏览:693
尺度大电影百度云盘 浏览:896
实时排名第一的电影 浏览:537
电脑可以直接下载电影到苹果手机铃声 浏览:517
电影爱法国完整版2015 浏览:313
俄罗斯黄金笼子电影 浏览:306
印度电影动作片从头打到尾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862
中国百年电影史有几代导演 浏览:939
2018新电影7月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