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三个男主人公后来干什么了吗
1、电影版《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大结局是,男主角兰彻成了一位科学家,而且还成了乡村小学的校长,但还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教育更多的孩子要合理学习、不死读书,这一点很值得尊敬,他用自己的理念教育着学生们。拉朱是兰彻的兄弟之一。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副局长,现瘫痪在家,母亲经常抱怨,还有个姐姐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后来经历一次自杀,摔断了16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思考人生。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法汉 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为了拉朱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公室偷卷子。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朱为兰彻抢走新娘。
2、兰彻和自己的初恋女友皮娅最终有情人郑成眷属。
3、兰彻的两个好朋友也都找到了工作,三个人再续友情。
⑵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几个主角分别属于什么种姓
1、法罕是穆斯林,和种姓制度无关;
2、兰彻是首陀罗,因为是佣人的孩子;
3、拉加是吠舍等级;
4、皮娅是婆罗门,因为她的父亲是大学的教授。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的印度宝莱坞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阿米尔·汗、马德哈万、沙尔曼·乔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联袂出演。2011年12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
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
十年之后,事业有成的“消音器”归来,要兑现当年的诺言,他找来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
(2)三傻有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
1、兰彻
真名叫冯查·旺度,他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已故园丁的孩子,从小学习很好,六年级可以做出十年级的题,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兰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他非常惧怕接吻,怕鼻子被撞到,最后与皮娅重逢时亲吻才发现不会碰到鼻子。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的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是查尔图乃至全世界争着要合作的对象。同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2、皮娅
电影中唯一的女主角,与大部分电影一样,与兰彻的相识有点“不打不相识”的意味。最初是在她姐姐的婚礼上偶然认识兰彻——拿薄荷酱倒在未婚夫苏哈斯的皮鞋上,告诉她这个未婚夫会毁了你的人生。
与兰彻的感情也在一次的斗嘴中升温。最终在拉杜的说服下,面对自己的真心,逃婚和兰彻在一起。
⑶ 以前有部黑白好玩片,讲的是三个傻子。这片名字叫啥
《活宝三人组》?又叫《三个臭皮匠》。
⑷ 《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什么叫作《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翻译由来,缘起于早期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引入时的随意性。其中“三傻”二字源自原名《3 idiots》,直译即为“三个傻子”,与电影主题内容紧密相关,简单明了。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因对印度电影市场的认知不足,添加了“大闹宝莱坞”四字,旨在提升翻译的吸引力。"宝莱坞"一词频繁出现在印度电影译名中,可能是因为中国观众对宝莱坞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这样的添加看似增添了电影的地域特色,实则与原名“三个傻子”在语义上有所偏离。
如《宝莱坞生死恋》,原名《Devdas》,改编自同名印地语名著,讲述主人公Devdas的故事。此名与译名间并无直接关联,显得既俗套又难以引起观众兴趣。
此外,还出现了将非宝莱坞生产的电影翻译为《宝莱坞机器人》的现象,该电影原产于南印度电影基地,与宝莱坞无关。这些翻译问题体现了早期翻译工作中的不严谨与随意,对电影原名的不尊重,以及对目标市场观众认知的忽视。
综上所述,《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译名,反映了早期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引入时翻译的随意与不专业。正确的翻译应保持原名的直接与精确,而非过度添加地域性标签或俗套名称,以避免误导观众并影响电影的原汁原味表达。
⑸ 三傻大闹宝莱坞脱裤子表示敬意,为什么印度有脱裤子表示敬意的,这是什么意思是习俗还是别的
这不是印度的习俗,只是影片里的一种恶搞手段。就是大学老生想出的恶搞新生的手段而已。
《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是一部高分印度喜剧片,即便其中充满了异域色彩,但是其内核与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相似的,所以才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法汗在出生之时就被自己的父亲认定以后会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考入了皇家工程学院。舍友拉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学校的新生欢迎传统是,入学第一天,新生必须穿着内裤,向高年级学长表示敬意,其实就是恶整新生。
但是兰彻却不想参与这种恶俗的活动,用通电的勺子把学长教训了一顿。皇家工程学院的院长外号病毒,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生活极度自律,相应的则是极度的教条主义,行事刻板不知变通。
在新生入学的演讲上,他说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想要成功,就要时刻有着竞争的意识。然后病毒拿出一只太空笔,炫耀自己的成功。兰彻在他演讲完之后提问“如果其他笔在太空无法使用,宇航员为什么不用铅笔。”
(5)三傻有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以兰彻为故事主线,讲述的确实他周围这些人的改变,可以说每个人物都塑造的十分饱满。
法汗从出生开始就被父亲认定是一位工程师,但是他却真心热爱摄影,展现的是父权与自我的冲突。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出,成为一名工程师就意味着成功,这样的情节或多或少都会在我们的家庭中出现。
电影并没有把这份冲突激烈化,而是用父子之间的一段对话来作为化解,这一点也很符合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拉朱展现的是自我的突破,他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恐惧让他只能用求神拜佛这种方式来化解心理压力。
他仅仅是一个大学生,尚未踏足社会,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家庭的问题。在这样情况下,将问题推卸给神佛虽然是一种逃避的态度,但是却无法指责。电影里面改变最大的其实是校长病毒,在孙女诞生的时候,生命的奇迹让他放弃了自己的偏见,他的价值观也是在此时开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