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电影剧组里面都有那些职业
制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负责人(寻找资金,建立剧组)
制片主任:管理整个剧组
导演:创作组中最高负责人(调动全剧组的积极性,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拍片计划)
监制:后期制作中的最高负责人(后期剪辑中做监督工作)
策划人:对制片人负责(负责影片的除剧本以外的案头工作)
编剧:对制片人和导演负责(创作剧本和在第一时间里修改剧本)
艺术指导:对导演负责(负责影片中整体的影调定位)
导演组设有导演、副导演、场记、动作导演、特技导演等。
摄影组设有摄影师、副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灯光师、灯光助理。
美工组设有总美工师、美工设计及服装、道具、化装等小组,根据场景制作需要和拍摄时对服、化、道的要求安排适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员。
录音组设录音师和录音员。
剧务对制片负责,处理制片部门的杂务。场务也叫场工,现场杂工的总称,为现场各个部门服务,如铺设轨道、管理操作升降机,现场的清理与搬运等,相当与工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特技师,有的划为导演组,武侠剧里的动作导演,还有的划为美术组,负责影视剧中特技造型。现在特技师的概念有很大变化,因为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特技内容也变的多样复杂。很多是在后期制作时出现。
编剧作词作曲演唱顾名思义就能理解,一般作词作曲演唱者不算作剧组人员。
2. 导演和制片人各自职业是什么,谁权限更大
制片人就是将投资人(出品人)的钱合理规划和使用,要找到适合的导演和演员,还有剧务等等,将这些人一起组织起来,合力将电视剧或者是电影拍摄完毕,要是优秀的话,出品人拿回来投资,制片人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拿到自己的钱,当然,也要分给导演和演员,还有剧务等方面的人。
导演是好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亏钱的,当然了,制片人要是给了一个太差的剧本,就是天王级别或者艺术家级别的演员也救不了的。所以,一个好的影视剧,一定是很多方面的结果,而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功劳!你说是不是?
3. 八大门派的介绍
台湾电影《八大门派》1977年出品,由郭南宏黄家达导演、嘉凌、龙君儿主演。
4. 中国导演如何分代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在上世纪初叶到二十年代末,人数约100人)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1905年到30年代初:
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现存最早的中国影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较成功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第一次武侠神怪热 《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夏衍开始了左翼电影创作,代表作:《狂流》30年代 “诗人导演”孙瑜拍摄了《大路》《野玫瑰》等作品,在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上达到成熟30年代新秀导演吴永刚《神女》袁牧之《马路天使》《儿女风云》《桃李劫》(《马路天使》一经问世,即被誉为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也为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高峰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2、【第二代导演】(继承中国电影叙事传统发展)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1934-1949左右:
蔡楚生和郑君里合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形式—家庭人伦的悲欢离合故事来透视社会,该影片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杰出水平,它的出现即是1947年度的最佳作品,也是中国电影艺术成熟的标志。)
沈浮《万家灯火》,费穆《小城之春》石挥《我这一辈子》。
3、【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谢铁骊、郑君里,1949-1976左右:
谢铁骊的作品《早春二月》、《包氏父子》、《红楼梦》等都是编导合一。水华是第三代导演中艺术精致的追求者,他的作品只有7部,但基本都是精品:《白毛女》《林家铺子》《土地》《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兰色的花》。
郑君里代表作:《林则徐》(特点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在叙事造型上呈现浓郁的民族特色)、《乌鸦与麻雀》。李俊代表作为《农奴》、《归心似箭》等。
谢晋代表作为《女篮五号》(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等;谢晋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
4、【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张暖忻,1978-1982左右:
吴贻弓在70年代末期导演的《巴山夜雨》中已经体现了散文化表现和诗意塑造的风格特点。除此之外,他还有代表作《城南旧事》。郑洞天代表作《邻居》、《鸳鸯楼》、《台湾往事》。
张暖忻是第四代导演中女性导演的代表,其代表作为《青春祭》、《沙鸥》(本片在表演手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用非职业演员担当主角,大量使用实景拍摄,较多运用长镜头,探索电影新语言,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等)。颜学恕代表作为《野山》。
5、【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
张艺谋代表作:《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英雄》、《十面埋伏》等;
陈凯歌代表作:《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风月》等;
黄建新代表作:《背靠背,脸对脸》、《求求你,表扬我》、《说出你的秘密》、《埋伏》等;
霍建起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赢家》;
田壮壮代表作:《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
吴子牛代表作:《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
冯小刚是世界交接时期都市影像表现有成就者。擅长商业片制作,被誉为贺岁片之父。代表作《天下无贼》、《甲方乙方》、《手机》、《一声叹息》、《非诚勿扰》等。
6、【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陆川:
贾樟柯:《小武》《小山回家》《山河故人》等;
陆川:《可可西里》《寻枪》等。
5. 中国电影史的7代导演各是无法归入代系的导演都有谁
第一代:张石川 《啼笑姻缘》郑正秋《姊妹花》
第二代: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三代:谢晋《牧马人》水华《伤势》
第四代:谢飞《黑骏马》张暖忻《沙鸥》
第五代:陈凯歌《霸王别姬》张艺谋《红高粱》田壮壮《猎场扎撒》
第六代:王小帅《冬春的日子》贾樟柯《站台》
第七代:具体有谁我还不清楚
无法归入代系的导演:姜文《红高粱》顾长卫《阳光灿烂的日子》《菊豆》冯小刚《甲方乙方》
6. 中国电影导演可分为几代各代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代表导演 谢晋 谢晋,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自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凌子风 凌子风(1917年—1999年)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 谢铁骊 谢铁骊(1925年)江苏淮阴人,从影五十余载,编导影片二十余部。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红楼梦》(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把鸿篇巨制《红楼梦》分为六部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 崔嵬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成荫 成荫(1917年—1
7. 重要的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形式主义Formalism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
法国新浪潮New Wave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意象派电影 Imagist film
实验电影 Experimental film
8. 拍电影时,导演,监制,制片人,等等等等,都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啊里面谁是老大
导演是全片的统筹,片子如何拍,在艺术上是总指导。制片是投资方,资金上的支持。
还有摄像,场记,服装,道具等等,相信你挺容易理解的。
要说谁是老大,还真挺难说的。
导演吧,拍摄时,一切服从导演!
9. 八大门派的简介
电影《八大门派》由擅长拍摄武侠剧的郭南宏导演,黄家达、嘉凌、龙君儿主演,宏华国际影片公司出品。
10. 电影导演世家有哪些
我只知道王天林 王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