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导演和剧本一般有几种关系
剧本分为文学剧本和导演剧本。
文学剧本就是编剧写的,主要有人物个性描写和故事情节。小说经过编剧修改能成为文学剧本,有对话格式。一般演员拿到的就是这样的文学剧本。
而导演剧本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创作的分镜头脚本,分镜头是指每一步要拍哪些画面,具体内容布景是怎么样的都在导演剧本上有所体现。
导演对于一部戏的重要性:
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能体现出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㈡ 导演和剧本有关系吗
没有直接关系。
编剧的最终的作品是剧本,而剧本,一剧之本,自然是最重要的。剧本是基础,是核心,是骨架。导演是在剧本的基础上,二次创作,重新焕发生机的艺术处理。
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动画剧本,微电影剧本,微动漫剧本,小说剧本,相声剧本,小品剧本等。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
㈢ 电影剧本的写作要求
一个宗旨:为了电影的呈现效果。
所以剧本要:
1,分场景叙述
2,画面呈现
3,符合电影分幕的结构设计
写剧本难,签约也难。可以参考这本书
㈣ 导演对剧本构思的含义是什么
导演构思的含义是多元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导演手中,会产生不同的构思,作出不同的阐释。每个导演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哲学观点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艺术见解不同,以及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对文本都会有各自的独特发现和见解,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影视导演在对剧本构思时应该首先确定未来影片的主题思想。所谓主题思想,就是剧本想要表达的某种观点和看法。这种观点不是编导外加或强贴给剧本的,而是剧本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身就蕴涵的。故此,无数创作实践证明,剧作家在创作时,必须忠实于生活,从生活出发去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而不能搞“主题先行”,从某种抽象的概念出发。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正式编导之前,导演要像评论家那样,极其客观地、冷静地对剧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中概括出主题,用以统驭全剧。 影视导演把握剧本的基本步骤: 1.导演在构思时要有运筹帷幄、统观全局的思想,要具有对影片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的能力 这就要求导演既要考虑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要协调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情节方面,既要考虑纵向发展的深度,又要考虑横向联系的跨度;在人物方面,既要考虑“这一个”人物与演员的独特气质和个性,又要考虑各个人物与演员之间的气质、性格、形象的搭配是否雷同与协调;在节奏、气氛方面,既要考虑“这一个”场面或这一场戏的节奏与气氛,又要考虑到它与整部影片的节奏与气氛是否合拍与融洽。 2.导演在构思时还必须具有电影思维的能力,必须按照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则,运用符合电影特性的电影思维方式来进行构思 3.导演在构思时必须注意场面的调度 场面调度是导演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它包括导演对摄影机的方位、角度的调度,以及演员动作和位置的调度。导演对场面调度的构思主要应以生活为依据,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发现与设计,既不要单纯地模仿生活又要在立足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突破。有创造才有艺术,有突破才能创新。在进行总体构思时,应该将声音的时代感、运动感、空间感、空间的混响与人声的关系,声音参与戏的作用等等,一并纳入艺术构思之中。既想到画面,又要捕捉声音。声音具有较大的空间表现力,没有声音就显示不出空间的立体感。名师提醒 导演构思是导演运用电影语言对剧本作出的形象阐释。导演构思决不是为了用形象图解思想,而是通过银幕运动、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以及声画结合的方式来表述内容、揭示思想、反映情绪、渲染气氛、强化节奏。具体来说,导演的艺术构思,就是运用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和音响造型,按照蒙太奇的逻辑和功能将其影视思维活动体现在银幕上。
㈤ 电影剧本怎么写
电影剧本的改编必须要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头脑,我所指的是,你除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外,对电影的拍摄技巧、镜头语言的应用、场面调度、声乐色彩等都要有所涉猎因为写剧本不是写小说,你不能像小说那样平铺直叙。特别是你绝对不能像小说或其他文学体裁那样,进行浓墨重彩的心理描写,那样就完全违背了视觉造型的初衷。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表现一个任性的小孩,你要是在剧本里写“这是一个被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所宠坏的孩子”,那就不行。首先要想想这样的东西让导演怎么将之变为画面?太抽象了点吧?娇生惯养是怎样的娇生惯养?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必须要用具体的实例和场面来构成。
总之,推荐你先补习一下电影知识(如果你是达人,就算我没说),剧本方面,推荐你去看<广岛之恋>和<魂断蓝桥>,这都是很优秀的剧作范本! 网上搜搜就能找到.写剧本时最好能和你的那位朋友一起探讨,叫他帮帮你一起完成.
一点小建议,你那篇文章如果要改编电影,有绝对的难度.这种靠对白支撑的电影很没有市场.观众既然选择去看电影,就主要是为了看电影的声画结合,而不是去看你卖弄对白讲故事,像前一阵徐静雷的<梦想照进现实>,我就认为很失败.电影已经失去了导演的思想,完全是凭着原作小说的套路讲故事.(至少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就睡着了...)所以,请一定记住"每一部电影里面都有一个导演灵魂的呐喊"
最后,祝你成功!
㈥ 如何写一个电影剧本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电影梦,想要当电影的编剧,可是电影的剧本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写一个电影剧本?
1、选材
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选材是极其重要的。在选材方面一般容易犯两个失误:其一是跟风,见什么题材最近比较火,便跟着创作什么题材的电影。其二是贪大,总觉得自己可以写出一部足以轰动世界的电影,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能够创作出一部经典名剧来。
这两类选材方式,都容易让一个编剧走入死胡同,而且以这样的态度创作出来的剧本,如果说跟风在某种情况下或许还可以赶上一班末班车的话,那么贪大往往只能是让自己栽一个大大的跟头。所以常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世界一流剧本”、“经典大剧”之类的,估计都只是自我欣赏而已。一个编剧可以适当宣传自己,但是不能太夸张。
所有优秀的电影都只是告诉人们,它们是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者是一个什么人的故事,而从没有人告诉你是在讲一个什么道理,什么思想,因而,在电影创作前立意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讲一个积极的故事,一个好故事,一个足以吸引大众的故事,而不是一个什么思想。
3、避免主观臆测
电影剧本创作最忌讳的是编剧在创作的时候以主观臆测作为事实进行讲述,当你把某件事件以自己“认为”的形式进行讲述的时候,事实上已经陷入小我而不能自拔了,而这个小我,往往会让你钻进牛角尖中,自以为是,在别人看来却非常可笑。
总的来说,写一个电影剧本真的并不容易,还很难,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电影的剧本选材,立意方面慎之又慎,才能继续走下去,写出一个好的电影剧本。
㈦ 导演、编剧、制片,三者是什么关系啊
导演:
拍片时的老大,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作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摄制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摄制组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
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
编剧:
是剧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个别须获得授权),一般创作好剧本后,编剧会将剧本交付导演审核,若未通过审核,则可与导演一同进行二次创作(剧本的修改权归编剧所有)。编剧为整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核心与灵魂。不仅故事要靠他,剧本要靠他,演员对白都要靠他。
制片人:
投资方的直接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决定影片生产的制片方案、主创人员组成及影片销售方式。并监督影片全部制作过程,而且参与到组织撰写剧本或文学版权的购买。同时,要筹集资金,决定此资金的预算及最后的利润分配,同主创人员谈判并签订合同,批准制作开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销售。,是一部影片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制片人一般指电影公司的老板或资方代理人。负责统筹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
制片人大多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电影生产中有时把制片人称为监制。 通俗讲“制片人”就是投资者或者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制片人要擅长市场推广,收回投资。 制片人最怕的是亏本和超出预算,所以要精打细算。
(7)电影导演剧本扩展阅读:
张纪中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制片人”是怎么一回事。他说,制片人是剧组的第一负责人,就像一个工厂,制片人是厂长,导演是总工程师,他只对艺术负责,制片人对一切负责。制片人的素质、心态直接影响到一部电视剧的品格。做制片人不需要你是专业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够发现优秀的题材、本子、演员。
㈧ 电影剧本方面的
专业的编剧是不写“场”的,因为那是导演和摄影的事,至于影片分场,那是最后剪辑的事情,编剧只介绍,年代,季节,天气,时间,地点,人物。编剧只要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写明确。有些编剧自以为可以把人物的内心都加在最白的后面,可真正拍的时候,导演都不按那个拍,因为最终的影片是导演在跟你讲故事。
标准的电影场记号:片名,拍摄时间,场,镜,次数,卷,声音(同期或后期)导演名,摄影师名。
㈨ 电影创作中,导演的即兴创作重要还是剧本重要
不能这样比的。剧本是前提,基本的骨架,即兴创作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㈩ 电影筹备阶段,导演一般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剧本
前期工作,和导演最亲近的是编剧和制片人。前期是,剧本初稿出来以后,给影片气质定基调,修改剧本。同时和制片人一起定主创团队,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动作导演、视效监督。主创团队的构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之前合作过的,对对方工作能力、进度,有所了解的。一个是参与拍摄过同类型影片的。定下来主创,那就把文本基调影像化,比如影调整体暖调、冷调,参考影片是什么。哪个场景是要特殊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