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导演需要掌握怎样的基本素养
给你个建议,学好编剧(好莱坞的那一套),命运就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以后不愁就业。作为一个毕业生来说,你拿着自己写的剧本去找电影公司,人家愿意看,剧本写得好你就有机会,而你拿着毕业作品去说跟人我可以给你们做导演,人家只会觉得你好奇怪…… 还有,不要因为国产商业片很烂就认为商业片不好,今后都是网络购票,影院对文艺片会更加不留情面。如果你喜欢文艺片,那你还不如做个影迷更好。我认为一个电影导演需要的基本能力:编剧、表演、摄影、剪辑。对现场的掌控能力都包含在这四项里了,然后就是经验的问题了。当然,现实中电影公司并不需要导演掌握这么多,可能会更看重名气。
Ⅱ 请问中国哪些导演的电影在文字语言方面很有代表性
冯小刚(北京话),太有代表性了
Ⅲ 你都喜欢哪些电影导演
我最喜欢法斯宾德,他就是电影界是巴尔扎克,他是当时德国社会的书记官。他从不吝惜他的嘲弄和讥讽;他也从不吝惜他的关爱和同情。他在描述社会中各色人物时,将自己的冷静和深刻藏在了镜头后面,观众看懂时,会得到一种找到所罗门宝藏似的惊喜。代表作《城市流浪汉》、《小混乱》、《爱比死更冷》、《死亡之河》、《美国大兵》、《当心圣妓》、《四季商人》、《玛塔》、《恐惧吞噬心灵》、《寂寞芳心》、《铁丝上的鸟》、《畏惧与恐惧》、《我只要你爱我》、《撒旦的一击》、《中国轮盘赌》、《站长夫人》、《德国之秋》、《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一年十三个月》、《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莉莉玛莲》、《萝拉》、《维洛妮卡•福斯的欲望》、《雾港水手》。
Ⅳ 一个电影导演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我们常说“真正意义上的导演是将电影文学剧本转化成视听语言的总的负责人,是影视艺术的创作者”,在这个层面上,导演是具备一定艺术修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对剧作、摄影、照明、音响、剪接等电影每一环节了如指掌的技术家。
李安导演毕业后失业在家,36岁时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电影《推手》。
Ⅳ 真正的电影导演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往期精彩内容:
淘梦完成9000万B轮融资导演,有人骂你影视圈的潜规则电影剧组构成珍爱生命,远离剧组诺兰电影分镜副导演的职能《颐和园电影剧本周星驰电影分镜“杀青”的含义黑泽明电影分镜4位天才导演20个经典拍摄手法成为导演需要拉多少片影史上无法超越的1994年徐克分镜手稿17部电影分镜奥斯卡88以来最佳摄影一个制片团队的构成史上最美100帧画面敦刻尔克故事板导演的对话场景《阳光灿烂的日子》分镜10部最佳配色电影电影分镜表3种表现类型剧组人值得被尊重世上大多是副导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导演
更多影视干货请点击菜单栏或历史消息
(添加备注职业城市)
真正的电影导演到底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认真看完这篇文章,你不会失望!
我们常说“真正意义上的导演是将电影文学剧本转化成视听语言的总的负责人,是影视艺术的创作者”,在这个层面上,导演是具备一定艺术修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对剧作、摄影、照明、音响、剪接等电影每一环节了如指掌的技术家。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导演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丰富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感悟会培养一个导演独特的思想意识,让导演创作出富有灵魂的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这个层面上说,导演是一位思想家。
细数知名的大导演,他们背后都有道不完的故事,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去阐释自己的作品当导演没有成名前,需要在生活的艰苦中磨练,需要在孤独中创作,而当顶着压力终于将凝结了全部精力、心血的电影作品推上银幕之后,收获的可能也不全是观众的掌声......所以成功的导演还必须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必须是一位能够忍受孤独、敢于逆流而上的哲学家兼勇士。
李安导演毕业后失业在家,36岁时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电影《推手》
当年冯导只是提出想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并没说取消电影管理制度,就遭到很多人的口诛笔伐。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畏惧导演道路的遥远而艰辛?
其实,并不是非要具备以上条件才可以做导演,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导演,而现在市面上二流的“导演”也很多,他们可能只是为了博得导演的头衔圈钱,拍摄了某部不成情节的烂片、短片就自诩为“知名导演”。
在很多拍摄现场,你很容易认出他们来。他是现场最白痴的一个,一屁股坐在监视器前从开工到收工,通常不懂摄影,不懂分镜头,不懂表演,叫声"cut"和"ok"就是他的全部工作。
你可以选择成为二流导演,也可以选择成为一流导演,至于成为哪一种导演,视乎你的选择,天分,毅力,还有运气。但是,我们相信,每个想做导演的人,都是怀揣着做一流导演梦想的人。
库布里克:导演如果能够处理就去处理,如果不能就去选择
库布里克曾经说“导演如果能够处理就去处理,如果不能就去选择。”这个看法说明了两点:一是导演要具备电影导演的创作能力;二要有判断能力,特别是叙事和造型表达的能力;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艺术感受力和直觉。
但是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很笼统,究竟好的导演需要什么样的创作能力呢?在你拍片之前,还是不要急于下手,看看成功导演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这些能力出发,培养自己,才会离导演越来越近。
1、叙事能力
这里指的不是讲故事的剧作能力,而是用镜头内部信息和镜头之间关系的组合来形成故事信息量的能力。这里涉及到剪接思维,是比较大的剪接观念的体现。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分镜头阶段,当然,实拍和后期也会有所运用。
2、组织情节的能力
在剧本给定故事的情况下,不同的导演会有不同的情节组织方法,当然,编剧也可以给定明确的情节。这里推荐去看《辛德勒的名单》,其中有个独臂工人被杀的段落,这一故事段落被导演分成4个情节,相互穿插,体现了导演非常强大的对情节理解和组织的能力,叹为观止。
其实仔细研究经典作品的话,你会发现,能够经久流传的好电影,其故事情节组织的都比较严密,这也是中国电影目前亟需提高的地方。
3、现场能力
斯皮尔伯格说过,自己是美国导演中镜头位置感最好的人,对于这点,很多低级导演会认为摄影师可以帮助你,他们会找到更好的机位。摄影师也许会有更合理准确的机位感,但是,他仍然达不到你对全剧的理解高度和全面性。
一个成功的导演,不要指望摄影师、美术师等等做更多,你可以不会摄影技术,不会美术设计,但是你一定不能不懂怎样用摄影画面表达某一特定内涵,怎样的色调可以帮助加强电影主题......成功的导演,需要具备较强的现场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导演对摄影、美术、音乐等艺术素养积累的基础上的。
4、文学感悟能力
这里的文学能力不是文字写作能力,而是对电影作品中人性、情感的把握,我们暂且称为文学感悟能力。最高明的艺术作品是做感觉的,一部电影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中大都反应了人类生活中值得记忆的事件,触动了人们内心共有的情感,这些情感的表达或悲或喜或励志,无不从人性出发。
导演要有能力把握这种人性,感悟情感,并且准确的表达,丰富的生活阅历及文学阅读、导演个人的思考可以帮助导演培养这种能力。
5、“造型”表达能力
摄影师和美工都是很据导演的要求去工作的,导演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类似“感觉再唯美点,你再弄的狠点”这种似是而非的语气。如果这样,那么,执行者将不能准确执行,有时候甚会曲解你的要求。
所以,如果你不具备这种造型表达能力,当你感觉不好时,也会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是导演对影片失控的表现。
6、剪接能力
这是后期剪接的技术性工作,导演不必有很高的剪接技术,但是必须有敏锐的剪接思维,只有具备这种思维,导演才知道现场该如何拍摄,拍出的素材怎样才能在后期进行有效剪接组合。
当然还有进一步的剪接技巧——镜头辩证关系,这是剪接深入强化叙事的表现,例子很多,很多大师都有精彩的处理,安东尼奥尼,斯通、岩井俊二,杨德昌等都有了不起的辩证关系。
看完这些,您是否真正找到了培养导演能力的方向?而如果一开始能从这些方面去培养自己的导演意识及能力,只要能坚持下来,相信距离导演梦一定不会太遥远!
【相关书籍推荐】戳二维码即可购买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分镜头脚本《阳光灿烂的日子》分镜滑动变焦反转情节分镜表3种类型电影片头成龙喜剧电影主题形态第四面墙摄影大全CG特效镜头30式黑泽明色彩讲故事用构图讲故事调色大全角色爱喝牛奶大导最爱的焦距剧组人诺兰电影剧本鸟瞰镜头安东尼奥尼视觉喜剧教父三部曲今敏剪辑手法《鬼子来了》剧本电影中的暴力元素电影史上的25个特效剧本分解表奥斯卡大导顶级分镜大全动作片大卫芬奇电影中的悬疑宫崎骏分镜权利的游戏剧本秘密
Ⅵ 导演是怎么学会用电影语言,隐喻,借喻 隐晦表现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如果说电影学院有教,那那些没上大学
用电影语言去隐喻,隐晦一些导演所想表达的思想:
从表层上来说是用某些话音手段来传递这种想法;根本上是要导演内心有种比较深刻的认识,不然出发点就有问题,也就难以让观众接受;同时你的表达手段让人无法接收到所表达的也是很可能出现的。所以两者都很重要。
关于表达要注意的问题:
1,思维过分跳跃性,姜文的电影隐晦得个人感觉有些跳跃,隐晦的很多时候不好理解,个人不大赞同。
2,表达太矫情,演员的表演太矫情;桥段太露骨。
3,影片是一个整体,记住点是连接线的支点,必须整体上保持流畅性,点为线服务,点上的隐晦是为整部影片主题服务。
有些时候一部电影,很多思想,创作者也许没有那种想法,但观众评论出来了,如果影迷能接受这种意外的电影非主题思想,也未尝不是好事。但是作为你说的这种电影的创作者,必须自身要有足够的思想深度,不然只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者幼稚。
从根本上说这种电影最主要的是创作者思想成熟,阅历丰实。而表达手段是可以学习借鉴的,所以上大学与否?是不是科班出身都不好拿来判断的。
Ⅶ 3.卓别林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同时代导演有哪些区别
卓别林的喜剧是采取“错位”营造笑果,演员的肢体语言的寓意推动叙事,其它导演更多是以故事为主。
Ⅷ 电影史上著名导演及其作品有那些
1.世界十大电影导演排行第一位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是毫无争议的,再难找到一位导演在商业与艺术间游刃有余,把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天衣无缝.他的电影不失娱乐,同时兼备极高的艺术性,而更多的则是人文关怀,这就是他区别于好莱坞另两为超级大导卢卡斯和卡梅隆的地方.
2.乔治·卢卡斯 这是对各位大导演的访谈记录.星战公映那年,郎·霍华德23岁,“当电影结束时,我一句话没说,走出剧场,又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买票,又看了一遍。”他后来成为卢卡斯的弟子,出师后导演了《魔茧》、《阿波罗13》、《美丽心灵》等科幻影片和科学家传记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岁:“看《星球大战》让我惊喜得要尿裤子。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哪,谁做的?我告诉自己,嗨,伙计,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我就这样辞去了卡车司机的工作。”7年后他导演了科幻巨片《魔鬼终结者》,又过10年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彼得·杰克逊只有15岁:“看《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多么神奇,又多么贴近我们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一样脏兮兮,很亲切。”众所周知,长大后,他导演了《指环王》三部曲。
那年,斯皮尔伯格31岁:“那些特效跟真的一样,让我眼花缭乱。我爱死它了。故事好演员也好。”他本来就是卢卡斯的好友,两年后,他接连导演了《第三类接触》、《E.T》、《侏罗纪公园》、《迷失的世界》、《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世界大战》等等.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岁:“看了《星球大战》,我傻眼了。我对我的制片人说:‘我们还等什么?这么棒的东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两年后导演了《异形》,又过三年拍了《银翼杀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一。
3.雷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是位才华横溢的大导演,他的《银翼杀手》和《异形》位列影史最经典科幻电影第一和第四.近年他的《角斗士》掀起了史诗片浪潮,《黑鹰坠落》其高超的镜头语言,剪辑水准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他带动起好莱坞的史诗风潮,也亲手用《天国王朝》毁掉了史诗片.然而,有多少人看过导演剪辑版的《天国王朝》?
4.彼得·杰克逊 《指环王》成就了杰克逊,杰克迅造就了《指环王》.他的《指环王》达到了既巧夺天工而又浑然天成的境界,完美这个词也许最适用于《指环王》三部曲.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懈的他成为铜臭的好莱坞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不可饶恕》开始,佳作不断,给影迷们带来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6.马丁·西科塞斯 随便挑选他的几部代表作中的一部就能使他名留影史.但是每每在奥斯卡搬奖典礼上看见他失落的背影,总是有些悲伤.
7.奥利弗·斯通 最倍受争议导演恐怕非他莫属了.
8.詹姆斯·卡梅隆 将老詹排这么后也非本意,只是他近10年不拍故事长片实在另人失望.
9.吕克·贝松 他的电影总给人以似好莱坞而又非好莱坞的感觉.诡异这个词我觉得最能形容他的电影.
10.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毕竟他多年没有佳作问世了,但是《教父》影响至今不衰
Ⅸ 电影语言的发展史就是有成就的导演不断探索新的电影语言表达方式是对还是错
相对来讲应该是对的,但总觉得电影语言的发展不仅仅是导演电影一方面的发展探索。
Ⅹ 导演对电影具体有何作用
在中国现行电影环境下,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编剧只是辅助导演完成电影的工作人员。 (任何国家的好导演,都会重视编剧的作用。但在国内环境下,编剧对最终电影的形态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美国,好莱坞制片体系中制片人对一部电影的作用最大。导演和编剧都是实现制片人意图的工作人员。独立制片中仍然是导演作用更大,不过这种独立制片电影一般导演都会兼任制片人和编剧。
毕竟,电影是一门影像的艺术,而文字构成的剧本是一个影像成型的基础。导演需要通过对视听语言的掌控和艺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自我的主观表达、蕴藉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象的活动影像表达出来。所以导演之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当然,编剧、摄像、美术、演员等都是构成导演影像基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