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大唐玄奘在拍摄地
大唐玄奘拍摄地点:
中影、印度、新疆、横店
《大唐玄奘》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球浩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霍建起导演,黄晓明、徐峥、赵文瑄、罗晋、谭凯、楼佳悦等主演的历史片。
Ⅱ 大唐玄奘里的雅丹地貌在哪里拍的
丹霞地貌,甘肃,江西都有
Ⅲ 黄晓明不是在北京拍大唐玄奘吗
不是,中印合作史诗电影《大唐玄奘》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开机。
Ⅳ 大唐玄奘的介绍
《大唐玄奘》1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霍建起导演,黄晓明、徐峥、赵文瑄、罗晋、谭凯、楼佳悦22等主演的历史类题材电影。该片讲述是历史上的唐朝高僧玄奘历时19年,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本片将于2016年4月29日上映。
Ⅳ 如何评价电影《大唐玄奘》
一部有亮点但更多是令人遗憾的作品。
本来,玄奘取经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充满了波折和惊险,而且之前没有人拍过电影。如此有利的起点加上王家卫顾问,邹静之编剧,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成果,但成片让人感觉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优点:1,摄影。可以说这是一个无争议的优点,几乎全部的实景拍摄让整个电影心旷神怡,广袤的瀚海,起伏的沙漠,一望无际的草原,冰封万里的雪山。。。。看来很是舒服。仅仅当风景片看也不错
2,对史实比较高度的还原。玄奘所经历的大事还原的都还算可以,有的对话甚至直接翻译史书,有的细节如玄奘在高昌讲经时,从高昌王身上踏过的礼遇;玄奘拜师戒贤的拜师礼(跪在地上,用胳膊肘和膝盖前进)还原得非常到位。除了那个西域美女和印度奴隶,好像还没有什么虚构的东西。挺不容易
3,黄晓明,还算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态度还算认真。其次在某些细节,比如听闻高昌王放他西行时,表情由平静到惊喜再转为欣慰,比较细腻而传神。最后回国前的眼神百感交集,以及站在长安城外涕泗横流,不能自已地快速转动佛珠(但度把握得不好,仍然太过火),都算不错的表演
4,印度实拍的风土人情。
缺点:1,本片最大的缺点是定位模糊。从黄晓明 徐峥 汤镇业 罗晋等人的阵容来看,应该是一部商业片。但要命的是,全片几乎没有一处高潮,几乎没有一处扣人心弦 让人欲罢不能之处。须知商业片的定位就是好看,赚钱,没有这些,恐怕连成本都难收回。全场本来就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还不时有人退场,剩下的几个也不停在唠叨“咋没有孙悟空猪八戒”“这tm看了个屁”“不好看”。你可以在心里骂他们sb,但不能否认这些连玄奘和唐僧都分不清的普罗大众是票房的主要保证,抓不住他们电影的票房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如果是小众片,也说不过去,因为片中的史实和佛教常识的错误实在很多。
2,史实错误。
开头玄奘的身世,居然弃郑善果慧眼剃度幼年玄奘的传奇故事于不顾,却用了《西游记》的江流儿故事,实在不该;
李昌,王祥的态度没有片中那么纠结,他们一开始就非常敬佩并支持玄奘;
莫贺延碛中,玄奘一开始就打翻了水袋,之后整整4天5夜滴水未进(真心牛逼。一般人在正常环境下也很难这么久不喝水)。而不是片中演的大水袋后又有小水袋,还下雨;
高昌虽然是西域国家,但高昌王麴文泰本人却是地道的汉人,可片中似乎是胡人的气质;玄奘第一个徒弟石槃陀是地道胡人,片中演员却没有胡人的体貌特征;
佛教徒不能亲手从女人手里接东西;
土豆和苹果在唐代还没传入中国;
十八天无遮大会的辩题根本不是“大小乘的区别”(这在佛教里是很基础的东西,怎么可能世界级名校那烂陀只有一个玄奘能阐述??),而是另一个精深的多的命题——“真唯识量”。至于具体怎么回事,我这点墨水就解释不清了。不过大家可以记住:玄奘是佛教重要宗派: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
如果在沙漠里没了条件理发也就罢了,怎么到了高昌尤其是到了印度还不理发,一直是寸头?说不过去了吧;
玄奘回到长安时受到热烈欢迎不错。但玄奘本人当时并没有出现在欢迎现场,而是一直在客栈。
作为商业片不好看,作为小众片又各种错。票房没拥有,口碑也没搞到,这才真叫尴尬。
3,黄晓明的表演,仍然是遗憾远大于惊喜。霍建起说历史上的玄奘就是高大俊美的,而且很执着,黄晓明很符合。玄奘是如此不假,可玄奘不是只有这些啊!黄晓明首先先天条件就不足,他那线条过于曲折的脸型、杀气和油滑过重的气质、明亮有余而沉潜儒雅超然不足的眼神都完全不是高僧玄奘的感觉,在佛学和整个传统文化方面也没听说他有多高的修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演员能真正吃透玄奘。此外,他对玄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很成问题。历史上的玄奘非常沉着成熟,多数情况下喜怒不形于色,虽然大风大浪不断,但表达感情的次数屈指可数。反观黄晓明的表演,可谓是“喜怒常形于色”:几乎从头到尾都眉头紧皱,动辄大呼小叫,时或涕泗横流。不是说玄奘没有激动的时候,而是没有你这么多,高僧的幅度也不可能如俗人一样大,尤其是放在区区2小时的片子里实在显得太过密集。高僧的坚韧是根植于心里的,而不是要那么用力地刻在脸上的。这样一个玄奘,让人分分钟跳戏就不是意外之事了。
4,几乎毫无高潮和精彩处。即使是小众片,也不能是枯燥无聊的代名词。尤其玄奘之路,更是充满了刺激和惊险,大到和木叉的龟兹辩经、印度的全国性辩经(期间还有纵火案和刺客)、高昌的先忧后乐、遇到强盗时的千钧一发(这段无比传奇)、晚年的辩机事件,小到和李大亮、李昌等人的交锋,本来都有转折点、精彩处可拍。可编剧似乎有一种能把一切精彩处都写得平淡如水的本事。那种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纪录片《玄奘之路》时发自内心的震撼与崇敬之情,看钱文忠讲《玄奘西游记》时的欲罢不能之感,在这里几乎找不到分毫。作为一个对玄奘有较多了解的观众尚且如此,大多数还期待着看到猴哥八戒的观众对此片无感、昏昏欲睡就更是情理之中的事。
5,情节详略不当。有的情节如玄奘取经的缘由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否则玄奘誓死取经就让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似乎没有多大必要,可是片中却一笔带过;高昌后的国家居然全部一笔带过,直接到印度,太草率了。玄奘所途径的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东)、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不应该略过;还有印度辩经是非常精彩的戏份,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差点为了玄奘兵戈相见,这些全都没有,却在一个虚构的印度奴隶身上花许多时间。
6,一些不太认真的地方和删减。比如玄奘在印度的戏份,据传是黄晓明梵文配音,但很多片段他明显就没张开嘴。还有汤镇业的木叉鞠多、赵文瑄的唐太宗就露了个面,毫无存在感,估计相关戏份是删了。
7,字幕问题。片中除了玄奘和唐太宗,基本都是不怎么知名的历史人物,打出字幕更好。一些对于玄奘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虽然有字幕,但太小且停留时间太短,一般观众根本注意不到。
总之最大的问题是:
1,定位模糊,
2,选角失败(综合形象演技和票房的考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冯绍峰),
3,缺乏高潮。
玄奘的生平非常丰富,如果缺乏高超的剪裁功力就容易拍成这样既掉了这那又显得平淡的流水账。人物传记仅仅靠堆砌史实是拍不好的。片子遗憾大于成就。当然,在一个娱乐片喜剧片横飞的年代,有这样一部反映高僧大德的影片已属不易;但似乎我们也不能“有奶就是娘”,只要是个这类的电影就只能支持不能批评,这或许不是对影片乃至对中国电影的负责态度。非常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反映玄奘法师事迹的电影出现。
Ⅵ 那些在新疆取景拍摄的电影都有哪些
在新疆取景拍摄的电影有很多,追风筝的人,飞驰人生,卧虎藏龙,无人区,三枪拍案等。
一、追风筝的人张艺谋导演的三枪拍案惊奇,是由闫妮,孙红雷,小沈阳主演,这就是在新疆取景。这部电影在新疆的鄯善等地取景,这里的文物古迹特别多,很多拍西域题材的电影都来这里拍摄取景。还有很多影视剧组都来新疆取景,说明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地方,希望有机会去那里看一看。
Ⅶ 大唐玄奘的幕后制作
为了展现片中玄奘法师参加“无遮大会”的盛况,剧组的服化道部门精心准备了印度女演员的沙丽、男演员身上的金色配饰。在拍摄玄奘带着经书乘船过河的场景时,剧组还按照古籍记载,制作了特别的窄型船。
影片《大唐玄奘》力求真实地还原玄奘大师西行寻求佛法的艰苦过程,因此导演霍建起坚持实景拍摄。剧组转战戈壁沙漠,冰封雪山,明明可以在绿幕前完成的表演,却不惜车马劳顿地到实景去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