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戏剧导演艺术家都有谁
中国戏曲演剧传统是融歌、舞,乐、诵于一体的舞台艺术,其本身先天具有综合艺术的形态和特色。20世纪初,话剧传入中国,导演制度也同时传入并渐渐提高和加强。也造就了一些著名的导演艺术家,如欧阳予倩、熊佛西、洪深、应云卫、焦菊隐、黄佐临等。
⑵ 中国有哪些著名导演
先说内地吧。
张艺谋
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早期执导的作品,艺术成就很高,并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电影《红高粱》斩获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且斩获了银狮奖最佳影片、费比西奖,《秋菊打官司》斩获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活着》斩获4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并获得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一个都不能少》斩获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魔法时刻奖,《我的父亲母亲》斩获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英雄》斩获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阿弗雷鲍尔奖,此外还有《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入围各类国际电影节。
张艺谋国师之名,当之无愧,据我统计,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他累计提名20次,获奖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奖、两座座金狮奖,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当前在国际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导演。
此外特别提及一下蔡明亮导演,因为不是中国国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累计获奖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三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文/星夜行)
⑶ 中国早期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是谁
中国早期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是谁?
郭筠
导演、演员。1916年12月1日出生,河北辛集市人。曾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演员或导演,代表作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全国话剧汇演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⑷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女导演
中国著名的女导演有杨洁、马俪文、张婉婷、黄蜀芹、胡玫、陈冲、许鞍华等等。
1、杨洁
陈冲,著名华人电影女演员,1961年1月3日生于上海,现定居美国。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分别凭借《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意》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执导的影片作品有《天浴》、《纽约的秋天》、《非典情人》等。
⑸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和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冯小刚:作品:《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1、2》《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
张艺谋: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
杜琪峰:作品:
《夺命金》《高海拔之恋》
喜剧:《瘦身男女》《单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呖咕呖咕新年财》《大块头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龙凤斗》《柔道龙虎榜》《蝴蝶飞》
动作:《PTU机动部队》《铁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会1、2》《全职杀手》《大事件》《文雀》《枪火》《复仇》《暗战1、2》
新片:《盲探》《毒战》
徐克:作品:《蜀山传》《七剑》《铁三角(合拍)》《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
陈可辛:作品:《如果爱》《投名状》《武侠》
刘伟强:作品:《无间道1、2、3》《拳神》《决战紫禁之巅》《头文字d》《伤城》《游龙戏凤》《精武风云》《不在让你孤单》《血滴子》
李安:作品:《卧虎藏龙》《色戒》
国际作品:《绿巨人》《断背山》《唇红齿白》《制造伍德斯托克》《初来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王家卫:作品:《2046》《东邪西毒修复版》《一代宗师》
国际作品:《爱神》《蓝莓之夜》
吴宇森:作品:《赤壁上、下》《剑雨》《生死恋》
国际作品:《飞虎群英》《碟中谍2》《记忆裂痕》《夺宝群英》《希曼》《小夜刀》
姜文: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陈德森:作品:《特务迷城》《十月围城》《童梦奇缘》
⑹ 中国的女导演都有
1、李玉。
出生于山东省,中国内地电影女导演、编剧。1996年执导首部电影《姐姐》踏上导演生涯。2001年执导电影《今年夏天》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女性题材电影奖。2016年3月8日在首届金羊奖澳门国际电影节凭借《万物生长》获得最佳编剧奖。
2、罗敏。
197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酷爱绘画,200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在校期间开始从事剧本创作,毕业后从事电影剧本写作,并担当MV,广告和电影导演。
2016年执导的电影《为爱放手》上映。
3、刘苗苗。
1962年出生于宁夏银川市,中国内地女导演、编剧、剪辑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5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远洋轶事》。
4、李芳芳。
1976年出生于中国,中国内地女导演、编剧、作家、制作人,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系。
5、苏伦。
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国内地女导演、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15年,担任喜剧电影《港囧》的执行导演。
⑺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
孙维世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导演。她与焦菊隐、黄佐临并称为新中国三大戏剧导演。孙维世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引入中国,导演作品《保尔·柯察金》(1950)是新中国第一次规范地、规模地运用“斯坦尼”体系排演的一部话剧。
孙维世导演的《钦差大臣》(1952)是建国后第一次上演的外国古典剧目。孙维世担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的班主任(1954),为新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导演人才。孙维世是新中国儿童剧的奠基人,儿童剧《小白兔》轰动全国,后拍成电影。
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次在中国戏剧领域完整地架构起导演、表演艺术的斯塔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她创建中央实验话剧院,并在“斯坦尼”的基础上融入戏曲的表演手法,摸索戏剧民族化道路。
她导演的《初升的太阳》(1965),是新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专家与群众合作的艺术创造,是第一部反应大庆精神的戏剧。
(7)中国戏剧电影导演扩展阅读: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李畅认为,孙维世推广的保留剧目制度对演员的培养功不可没。“现在能有很多好的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也和这种制度有关系,这是我们的一个法宝。”
著名文艺批评家杜高提醒人们,孙维世不但奠定了青年艺术剧院和实验话剧院的基础,还是中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她导演的儿童剧《小白兔》轰动全国,后来还被拍成电影。
网络-孙维世
⑻ 中国最知名的二十四位导演,你知道哪几位
有:陈凯歌 、张艺谋 、冯小刚、 李安 、姜文、王家卫、 侯孝贤、 徐克、 吴宇森、何平、徐峥等。
1、陈凯歌
陈凯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执导的《霸王别姬》被认为是中国文革后最有艺术价值的一部电影,诠释中国半个世纪风雨变换人物命运。至今仍为唯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5 、姜文
姜文,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8年7月13日,自导自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公映。
⑼ 焦菊隐和徐晓钟、林兆华
焦菊隐,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奠基者之一。在中国第一个把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搬上舞台。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原则融汇于自己的导演创造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导演学派。主要戏剧论著有《焦菊隐戏剧论文集》、《焦菊隐戏剧散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曾担任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兼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黄佐临,我国著名的戏剧,电影艺术家,导演。执导第一部影片是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1950年,黄佐临调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上海电影局顾问,同时从事戏剧、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布谷鸟又叫了》、《黄浦江的故事》等。1980年他曾将话剧《陈毅市长》搬上银幕,任总导演。此片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黄佐临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共导演了话剧、电影百余部,1988年 获中国话剧研究所颁发的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 黄佐临不仅在艺术上卓有成绩,理论上他也很有研究,著作有《漫谈戏剧观》、《导演的话》等,其论著《漫谈戏剧观 》在戏剧界有广泛影响。他是中国剧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徐晓钟, 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际剧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1980年导演话剧《麦克白》,大胆运用象征手法,感情激烈、诗意浓郁,还曾经导演的话剧有《麦克佩斯》、《培尔·金特》、《桑树坪纪事》等。著有《导演基础知识》、《导演艺术的特性与导演职能》等。
林兆华,林兆华戏剧工作室艺术总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前副院长)、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著名戏剧导演、现代京剧导演,至今已导演60余部舞台作品。
从知名度来说,知道焦菊隐和黄佐临的较多,他们的作品受众广泛。徐晓钟与林兆华更多的是专业范围内的知名,从已取得的成就及获得的社会认可来说,我支持你的观点。
⑽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