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片是哪部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第一部:《庄子梦蝶》拍摄于1928年,中国最早的科幻片,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令很多人震惊吧。这部片子太早了,好像说的是一个人做梦,梦见啥啥了,忘了。名字叫《庄子梦蝶》吧。好像拍摄于1928年吧,忘了,确切年份查不到了。
第二部:《六十年后上海摊》 1939年拍的,时空穿梭题材的.主要讲1999年的上海如何在发达的现代科技下生活.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片.该片由当时两大笑星韩兰根,殷秀芹出演.
第三部:可能令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科幻片了。最早的一部好像是《外太空的小太阳》拍摄于1952年吧。当时由陈佩斯他老爸演科学家。
第四部:应该是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讲未来的十三陵水库。
第五部:很经典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上海电影制片长厂出品:编剧:童恩正 沈寂。导演:张鸿眉
那就是1979年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那时运动刚结束,在那种条件下,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片中那些带有神秘色彩和奇异景象的海底工厂、海底长廊、水下电梯、新型实验室、威力强大的空间放电、激光大炮无不引起当时中国观众的很多遐想;而新奇大胆的布景也给当时的观众很大的惊喜,影片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第六部:《潜影》,导 演:郭宝昌 黄玲 。编 剧:计红绪 计三猛 。主 演:韩月乔 李萍 迟志强 苑 彭 铭燕 。上 映:1981年
《潜影》改编自八十年代早期的科幻小说《王府怪影》,讲的是一个古代王公贵族的宅院拥有“自然录影”的功能,其带有磁性的墙壁保留着古代侍女的活动画面,并在雷雨天气下放映出来。一个不被人理解的青年科学家推测到其中的原因,并发明了仪器,想在另一个雷雨天再次唤起这个影像,但以失败告终。
第七部: 《异想天开》(1986),珠江电影制片厂。原著:张贤亮。导演:王为一
用梦来逃避对幻想的心虚及对科学技术的责任,是80年代科幻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这种手法在这部片子中得到了应用。本片当初的宣传定位是荒诞片,很准确,展现科幻之神奇确实不是本片的核心。而本片中出现的机器人,那种幻想中的物体仅仅是为达到夸张的搞笑效果的道具而已。也许,那份在片中点到为止的"大陆宇航计划"才是该片真正的吸引科幻迷的科幻点。
第八部:《错位》(1987)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黄建新。主演:刘子枫 杨昆 牟红
这是一部很有科幻味的片子。影片对那个在现实生活浸染下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机器人的科幻沿袭传统的科幻主题。当然,本片未能突破此类故事的传统框架,那个机器人的结局也因此注定是悲剧性的。另一个角度看,赵书信解决困境的方法也真正是科幻式的,也是一种科幻状态下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得到了基本叫人满意的尊重。影片的现实主题就是片名那两个字--错位,那是官僚主义导致的人格错位。对这一点的嘲讽,给本片以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于是,这也是一部与现实相嫁接的道路上出现最好的一部片子。
第九部:《霹雳贝贝》(1988)。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场。导演:宋崇 翁路明。主演:张京 王莹 章萍 张弛
《霹雳贝贝》曾获第3届儿童电影"童牛奖"可以说是最具知名度的的一部国产科幻片,它的深层主题是个人的异化导致的与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它是一部儿童片,但是它却因紧紧地将自己禁锢在儿童片的范畴之内,而少了一点《第3类接触》式的大器与宽阔的视界。
Ⅱ 我国的科幻电影逐渐崛起,第一部科幻电影是哪一部作品
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不久后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依靠太阳为生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出太阳系、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这一宏大的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2)第一部公认的科幻电影论文扩展阅读
《流浪地球》主要角色介绍:
1,刘培强
国际空间站中的中国航天员,中校,因为执行任务,他不得不做出选择,使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导致父子关系疏远。刘培强在心底深爱着他的儿子,却无法亲口表达他内心的歉疚,最终与儿子解除隔膜。为给地球提供燃料,把空间站推向木星。
2,刘启
由于幼时父亲不在身边,对于父亲的离开刘启并不理解,而且妈妈的死,他怪于父亲。在一次和姥爷韩子昂开车回家的路上被王磊以流浪地球法案强制征召进171-11救援小分队。
3,王磊
地球联合政府的军人,171-11的队长,有着很强的使命感,他的工作是带领着救援队去修多能推进发动机,在途中会遇到很多惊险的困难,有很多人放弃,但是他特别坚定自己的目标,要去完成他的任务。
Ⅲ 中国第一部科幻片
《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中国电影)
本片是著名配音大师邱岳峰先生主演的唯一一部彩色电影,也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故事片。
楼主请参考下回答时间
Ⅳ 很多人都喜欢看科幻电影,那么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
月球旅行记
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是一部1902年拍摄的法国黑白无声科幻电影,英文名为A Trip to the Moon?。这部电影大致上基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乔治·梅里爱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全片全长14分钟,16帧/秒。
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其创新的动画效果也非常著名。
Ⅳ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月球之旅》。
该片片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位文学天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科幻写作,他所著的经典之作《月球之旅》,以及《不可思议的旅程》被法国电影大师级的制作人乔治·梅里斯搬上了银幕,虽然这部1902年版的《月球之旅》只有21分钟的影片长度。
但在科幻电影史上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影片融合了两位科幻大师的作品,除了《月球之旅》,还有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类》。
(5)第一部公认的科幻电影论文扩展阅读
《月球之旅》剧情简介:天文学院院长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
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
Ⅵ 阿凡达对科幻电影的进步 写一篇论文3000字以上
这个行不行?我自己写的,当然不登大雅之堂了
一些感悟-----阿凡达
82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詹姆斯喀麦隆携《阿凡达》完败给了自己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拆弹部队》我没看过,所以无资格评论其深度及艺术性!当凯瑟琳·毕格罗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手中接过最佳影片奖的时候全场一片欢腾,此时镜头闪现在詹姆斯喀麦隆表情上,也是微笑鼓掌,究其心中所想,不得而知!想来是遗憾的,奥斯卡没有给喀麦隆再一次在柯达剧院高喊:我是世界之王~的机会!
后来在新浪的一次网上投票中,一选项称《阿凡达》虽未获奖,但若干年后,绝大多数的人只会记得《阿凡达》而不会知道《拆弹部队》,因为它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投票认同率高达80%以上!
真该建议罗伯特·泽米吉斯多看几次《阿凡达》,同样是先进的3D表情捕捉动作捕捉,为什么他的《极地特快》《贝奥武夫》就相差那么大,估计他看了得羞愧死!终生不敢再提3D表情捕捉,这两部电影完全耗费了他之前拍《阿甘正传》《荒岛余生》所积蓄的一世英名!如果有看过的,可以对比一下!
说实话,阿凡达我都看了快两个月,只不过今天才想起要写点东西!
我一直是詹姆斯.喀麦隆的忠实粉丝,无论<异形2><深渊><终结者12><真实的谎言>,抑或《铁达尼》,更是如同电影工业的《圣经》一般,或许这么说肉麻之至~在所有喜欢电影,喜爱他的影迷来说,詹姆斯喀麦隆已经上升到了神的高度,可望而不可及,号称"詹神"!
至九八年《铁达尼》以后,喀麦隆像铁达尼沉入海底一样,跟着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只是偶尔在娱乐新闻的边角找到一丝他的消息,时隔十二年,一剑初成。
是的,他的电影总是能让我眼界大开,沉迷其中。每一部电影总是引领电影工业技术革命,神乎其技!套用第十放映室对于《一石二鸟》的影评就是:让人肝胆俱裂!只是在这里,肝胆俱裂是褒义的形容词!
我就把我第一次的3D观影献给《阿凡达》了,还好,没有出现头晕的症状!
公元2010年1月27日,合肥解放电影院,当晚七点上下和朋友去买票,结果排队已经卖到晚上0点以后,没办法,买了!然后回去,睡觉,睡到11点又赶车去电影院,真不容易啊。难为我朋友了,她不是电影迷,结果硬撑着陪我去看!结果她在电影院睡着了,太累了吧!估计她是第一个在电影院看阿凡达睡着的!
喜欢电影的朋友应该大多都已经看过了,所以剧情也无必要再说!在这两个多小时华丽的视觉轰炸下,能不被震撼的观众朋友估计是少数了!关于这些画面,剧情,深度,表达等等这些已经早已被人说得太多太多!
N多好事者试图在《阿凡达》中找出各种各样詹姆斯喀麦隆抄袭的影子,抄袭魔兽世界,抄袭千与千寻,抄袭.....不一而足!那《三枪拍案惊奇》是不是抄袭《血迷宫》?《疯狂的石头》是不是抄袭《两杆大烟枪》?那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还抄袭了李小龙呢?他的很多电影都抄袭了香港电影的桥段....
什么叫抄袭?什么叫借鉴?可口可乐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果要套用到詹姆斯喀麦隆身上,应该改成:一直在模仿,总是在超越!
Ⅶ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片”是什么
根据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科幻大片《三体》宣布电影定档2016年7月。这一消息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看惯了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中国的科幻大片能否满足我们的胃口呢?无论如何,科幻电影都是引爆沉寂的本土影坛的关键力量。那么,科幻电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魔力,关于它,有哪些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呢?
科幻电影的诞生时间比你想象的早很多
从法国里昂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出发,向东南方向走上大约4千米,便是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的故居。1895年,这对兄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摄了他们的第一卷电影胶片《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电影能够在法国诞生并不是偶然的。19世纪末的法国,诞生了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技术成果,比如以蒸汽动力驱动的“蝙蝠飞机”、模块化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以及电影这种有效记录人与物活动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电影胶片中,我们已经找到些许带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科技成果为科幻电影创造奇迹
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科幻片导演往往会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整合到影片当中,或者以此为基石研究影片所需的特技,如此这般,科幻片的技术含量一日千里,并时常成为整个电影产业的“开路先锋”。在《2001:太空奥德赛》里,反派角色超级电脑HAL9000奏出的关机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首由电脑演奏的歌曲。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公司,奠定了电脑动画在影视制作中的位置。《终结者》里的绿幕特效,《阿凡达》里的动作捕捉技术等,将这些重要的电影特技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了给计划于2017年年底上映的《阿凡达2》搜集素材,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打造了深海潜水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为这部影片增添了更多科学色彩。
但电影特技的进步,也为科幻片带来了另一种隐忧:炫目的特效,有时也会暂时掩盖影片本身的空洞,《侏罗纪公园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科幻片来说,在视觉效果之外,影片的“灵魂”仍是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元素。
看科幻名作与电影如何相互“接驳”
科幻电影的成功,与优秀的科幻作品是相辅相成的。100多年来,被搬上银幕的经典科幻作品数不胜数,而电影的卖座,又反推原著小说的流行。
将文字转化成不失作品原意的图像,也是电影人面临的挑战。从早期科幻电影人改编《弗兰肯斯坦》的尝试,到《三体》的电影化,这些挑战一直存在。毕竟,玛丽·雪莱并没有描述那个利用人类尸块制造的怪物的每一处细节,而刘慈欣更没有精确塑造“三体人”的形象。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然而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形象,难免会削弱作者苦心营造的神秘感,如何最多地保留“原汁原味”,显然需要更多的思量。科幻作品如何搬上银幕,着实是让电影人“烧脑”的问题,但正是不断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才使他们灵感迸发,倒推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优秀科幻作品的涌现。
(作者:苗若玖)
Ⅷ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科幻电影是那部
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当推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这部片长仅一分钟的短片的漫画式场面,向人们展示的是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数秒之内,在另一端就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猪肉食品。该影片预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这种讽刺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的题材,后来成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永恒主题,欧美的电影制片商效仿者甚众,使这个主题显得异彩纷呈。
1897年问世了一部预见20世纪末叶人体器官移植医学的科幻片《一位20世纪的外科医生》。在这部仅2分钟的短片中,一位失掉双腿的乞丐进入一家外科诊所,很快就植上了一双活生生的腿,自然欣喜若狂。外科医生是个科学怪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切掉乞丐那颗丑陋的头,代之以一颗具有古典美的头,甚至连他的躯体都更换了。于是,乞丐摇身一变,成了风度翩翩的绅士,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诊所。
科幻电影的创立者,法国电影制片商梅里斯于1897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关于X光的电影。这部滑稽短片只有一个场面,发生在实验室里。教授由梅里斯亲自扮演,,他给一位病人照X光。X光仪器一打开,病人的骨骼便显现,接着,居然从肉体中走出来,而肉体失去了支撑,倒在地板上。随即,手术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将教授炸得粉身碎骨。该片采用了两种特技:一是双暴露,即骨骼与肉体分离显现,二是定格摄影,将教授分离出来,炸成粉碎。
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始于20世纪之初。1902年,电影大师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这部影片可称为史诗性的科幻电影,放映长达21分钟,大大超过了其它影片,内容也令观众眼花缭乱。《月球之旅》的情节借鉴了当时两位科幻大师的作品,即凡尔纳于1865年发表的《从地球到月球》,威尔斯于1901年发表的《月球上的头一批人》。威尔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长有甲壳的土著,同样,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将外星人搬上银幕。凡尔纳则提供了那门向月球发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亲自扮演电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厂里铸造出巨炮。接着,宇航员们坐进炮弹,巨炮轰然一响,炮弹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观众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险家们走出炮弹,从月球上观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险队躲进一座环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长满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们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国王面前,地球人设法逃了出去,并且发现追赶他们的土著一旦遭到打击,就会爆炸成一道道清烟。探险家们找回炮弹,返回地球,从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来,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险家们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市长亲自为一座纪念人类登月的铜像揭幕。
《月球之旅》被誉为科幻电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后,表现太空旅行的内容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经久不衰。
继《月球之旅》后,梅里斯于1904年又推出一部当时堪称最奇特,最富于想象力的太空旅行影片。只是其中科学成份少了些。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太奇异了,乃至于在英国放映时,放映商无法为其命名,只好公开招标,最后由公众从《穿越不可能之旅行》、《一次不可能的旅行》和《太空旋风》这三个片名中选定《太空旋风》。在这部影片中,梅里斯再次亲自饰主角--马波洛夫工程师。工程师设计出一辆由火车、引擎、汽车、飞船、和潜艇组合而成的列车。在巴黎万民的欢送下,列车载着12位教授及其夫人出发了,旅行路线是巴黎--阿尔卑斯山--太阳。列车穿过白雪茫茫的瑞士,抵达阿尔卑斯山脉脚下的一座车站,然后改乘汽车,以500公里的时速冲上山峰,终于坠下2000英尺高的悬崖,被向导救起。伤痊愈后,探险家们又乘奇特列车,借助于系在车顶的飞船作用,掠过漫漫夜空,最后与太阳相撞,列车坠毁。太阳表面不断喷发火焰,探险家酷热难忍,只好躲进冰盒里,结果被冻成冰棱。马波洛夫将冰熔化,解救了他们。然后,他们从列车残骸中刨出完好无损的潜艇,借助潜艇的推进器,升空返回地球,却不幸坠入大海,潜入水底。不久,一根蒸汽管破裂,导致潜艇爆炸,幸而探险家们被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搭救。最后,他们凯旋归来。
这部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轰动,乃至于观众请求梅里斯再拍续集。于是,续拍的电影中出现了一座奇大无比的电磁场,以其强大的磁力将探险家们在太阳之旅期间失去的奇车异船统统吸回了巴黎。
到了20世纪一十年代,电影制片商和观众不再满足于仅仅是瑰丽的想象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厢情愿。梅里斯的魔幻式科幻老套路过时了,而更富于科幻色彩、更具有刺激的未来战争片纷纷粉墨登场,诸如《宇宙驱逐飞船》、《英国受到威胁》、《如果英国遭到侵略》等。这些影片将幻想的可能性变为或然性,从而触动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如科幻电影领域里描写太空大战、人类与外星人大战的战争题材,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源头。
这时,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也被搬上银幕,如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其中,《科学怪人》熔科幻与恐怖为一炉,成为电影史上这两大题材的滥觞。《化身博士》和《隐身人》(电影名为《隐身液》)首次以生动逼真的视觉电影场景将人性中恶的一面分离去,还原成肉身,或将人性恶借隐身外衣掩盖起来。它们不仅仅是娱乐片,同时还警示人们:人性的魔瓶一旦被科学打开盖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首批科幻侦探片也诞生了,如《困惑女人与神探》、《黑匣子》和《危险之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吸取了早期特技电影的手法,情节紧凑,节奏极快,场面惊险。这些影片所开创的科幻侦探传统在本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更趋繁荣,风靡一时。
1908年,电影史上第一部描写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影片《月球人觅地球妻》在英国诞生。电影中,月球人发明了一台巨型望远镜,并借助它远眺地球,看到了伦敦,继而又瞧见圣保罗大教堂,进而又观察到街上的人群。月球上的孤独寂寞,使月球人萌发了到伦敦觅妻的念头。于是,主人公又发明了一种抗重力的气体,凭借其飘下月球,穿过大气层,最后落在地球上的一座女子学校的烟囱上,并借着月光爬进女子学校的宿舍里,但被姑娘们的惊叫声吓跑。月球人又飘浮到街上,终于遇上他的意中人。他让姑娘服了一剂抗重力气体,于是他俩双双飘到屋里天花板,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他的奇巧特技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最后,他俩飞往寂寥的月球,共度蜜月。电影结尾,这对异星新婚夫妻依偎在一轮弯月的角峰上。有趣的是,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的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几乎都需要地球女人为伴。
Ⅸ 第一部科幻片叫做什么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
《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是一部1902年拍摄的法国黑白无声科幻电影,英文名为A Trip to the Moon。这部电影大致上基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全片全长14分钟,16帧/秒。
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其创新的动画效果也非常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