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词,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北国风光,与影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电影
1960年,上海东湖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这也是我国银幕上第一次放映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我国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宝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专门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1948年,为了消除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华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欢迎的影片《夜半歌声》,这是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它不但在当时制造了轰动效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其价值和魅力依然能够得到验证。
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国第一部与国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共同摄制了儿童故事片《风筝》,这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
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电影金鸡奖是由专业电影人员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担任评委。在这一类别的电影奖中它不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它也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电影奖
1932年,由当时中国教育界和电影界热心人士共同倡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影片评选活动,《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评为优秀影片。此后又举行了几次评选。由于当时协会的领导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党政高层官员身份,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电影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由政府部门设立的电影奖问世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设立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对1949年-1955年以来所生产的优秀影片予以评奖。
㈡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时长只有30分钟。
中国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晚了十年。《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录制内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家谭鑫培表演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拍摄地点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馆——丰泰照相馆。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年。
谭鑫培身着戏装在摄影机前,扮演黄忠,随着锣鼓点,唱念做打,神气十足。刘仲伦用手摇动把柄,摄影机对着全景,拍摄时连续不断。200尺一盒的胶片很快拍完,然后停下来装胶卷,演员休息,装好胶卷再拍,谭鑫培接着往下演。就这样停停拍拍连续3天,拍下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 3个片段,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㈢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㈣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麽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2010年,中国电影年产量高达500余部,全年总票房超过100亿人民币。
㈤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 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㈥ 中国最早的一部电影是哪一部
1905年
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诞生。影片记录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中“舞刀”等几个片段,由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为实际上的导演,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谭鑫培也成为第一位中国电影的演员。
㈦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什么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
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的历史。所以《定军山》被公认为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是依据《三国演义》第70回“……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和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改编的京剧传统剧目,叙述蜀老将黄忠,当曹操攻打西蜀重镇葭萌关时,发挥老当益壮精神。
(7)中国第一部活电影扩展阅读:
故事的情节:
三国时魏蜀交战,曹操派大将张郃攻打葭萌关,被蜀汉老将军黄忠、严颜打败。张郃逃到定军山,投奔夏侯渊,准备共同对抗蜀军。诸葛亮为增加黄忠取胜的信心,假意说黄忠年纪太大,打不过夏侯渊,准备换人出战。
黄忠听了很是生气,称自己年龄虽大但力气不减当年,并立下军令状,发誓十日内攻下定军山。诸葛亮见激将法成功,便欣然同意黄忠出战。两军交战中,夏侯渊把黄忠的部将陈式擒去,而黄忠也生擒了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
于是双方商定,在两军阵前互换人质。可当夏侯渊放回陈式后,黄忠却将夏侯尚射死,激得夏侯渊出阵较量。黄忠又施展拖刀计,斩杀夏侯渊,夺取了定军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定军山(京剧定军山)
㈧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㈨ 中国第一部电影什么时候诞生的
百年前,电影传入中国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国影片,直到1905年,中国人才尝试自己拍电影。开山之作第一人,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一个缙绅之家。)
建造“大观楼影戏园”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放映了首场电影,当时称之为西洋影戏。一年后,电影成了北京民众的新兴娱乐,任庆泰也是看电影的常客。他发现放映电影很容易赚钱。那时电影放映尚无固定的场所,而是借用茶楼、酒肆、溜冰场等。任庆泰寻思:影戏前途无量,何不自家造个园子专放影戏?于是,他拨巨款,在前门外的大栅栏,购买了一块土地,于1904年破土动工,建起了“大观楼影戏园”。
爆竹声中,大观楼影戏园开业,租赁西洋影片放映。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购买摄影机尝试拍电影
一天,任庆泰与刘仲昆、刘仲伦等几个徒弟议论经营情况,发现大观楼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他问大家这是什么原因。
“尽是些西洋的影片,看得乏味了。”照相师刘仲昆说。
“一语中的。”任庆泰点头说道,“时下放映的西洋影戏都是风景、戏法、滑稽笑料,而且时间甚短,观众的兴趣消减在所难免。”其实,任庆泰已萌生了自己拍电影的念头。而且他认为拍电影与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坚信定然成功。对影片的内容,任庆泰主张:“时下京戏盛行,男女老少都爱看。若拍成影戏放映,必能吸引大批看客。”
说干就干,任庆泰带着刘仲伦,去东交民巷德国人开设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向洋行职员请教了使用方法,又现场作了试验,然后带回家投入拍摄。
为祝寿谭鑫培拍戏《定军山》
拍谁演的京戏呢?任庆泰把目光瞄准了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任庆泰是京剧名票友,与谭鑫培私交深厚,便与谭商量,拍他最拿手的《定军山》,作为对他明年六十寿辰的寿礼。对谭鑫培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祝寿方式,于是,欣然答应。
1905年夏秋之交,《定军山》开拍。任庆泰挑选馆里技术最好的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自己则干起了相当于后来导演的工作,比如指点摄影机摆布的角度、演员表演的位置以及开拍叫停等。由于照明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光拍摄。拍摄的地点放在照相馆前后进之间的院子里,两根廊柱上挂一大方白布幔,摄影机固定在后墙观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因是初次尝试拍电影,条件简陋,又无经验,拍摄时常常会暂停一下,商量商量,遇有云遮太阳时便只得叫停。就这样拍拍停停,这出一共十来分钟的戏,前后拍了3天,方才拍完。
《定军山》在大观楼影戏园首映。北京的另几家茶楼、戏馆也紧跟着映出。没几天,“谭老板真功夫上影戏”的消息几乎传遍了北京城。大家呼朋唤友,纷至沓来,放映场一时人满为患。一炮打响,任庆泰兴致更高,当年下半年,为谭鑫培又拍摄了第二部戏曲片《长板坡》。至1908年,任庆泰共拍摄了八部影片,且质量步步攀升。
1930年,任庆泰因病不治辞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