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电影界全新四大天王诞生,他们电影全程无尿点,你最喜欢哪一位
说到“四大天王”,大家想到的都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他们四位都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他们的名气大到演唱会一票难求,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全场的焦点。而且“四大天王”不仅歌唱得好,还多才多艺,参演过很多经典的影片,成为那个年代最美好的回忆。当年的青春风暴已经结束,“四大天王”的时代终将落下帷幕。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娱乐圈的一线,但在很多人的心里,他们依旧是难以超越的存在。提到香港电影。
徐峥虽然吴京、黄渤和沈腾各有利弊,但徐峥无愧于第一,徐峥的作品应该在质量、主题、表演和票房方面获得好评。徐峥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和导演,他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象征,他创造的模型也是一个里程碑,《泰囧》给泰国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泰国总理会见徐峥时,徐峥态度随和,细节处理得当,令人钦佩。
『贰』 四大天王,刘德华有哪些经典之作
这个要看哪方面的作品了,如果是歌曲作品的话,像《一起走过的日子》《忘情水》《谢谢你的爱》这些都是刘德华经典的歌曲,也是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金曲,如果说影视作品的话那就更多了,《旺角卡门》就是刘德华早期的著名代表作,在这里面刘德华的造型也是非常的帅气,《暗战》则是刘德华的颜值巅峰期,《无间道》这一部优秀的作品,刘德华和梁朝伟两人的强强合作,也证实了刘德华的演技实力。
而刘德华的电影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成就,刘德华进军影坛比较早,在1982年就已经进军电影行业了,当时的刘德华虽然扮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是能看得出刘德华还是一个潜力股,1988年的《旺角卡门》,刘德华通过这一部电影也在影坛上面奠定了自己的影响力,90年代更是刘德华在电影方面叱咤风云的年代,比方说《五亿探长雷老虎》也是刘德华早期的代表作品,00年代的《暗战》和《无间道》也被誉为是刘德华的颜值巅峰期,《无间道》也是一部神片,在里面梁朝伟的演技相当的精湛似乎盖过刘德华,但是刘德华也不差,通过这一部电影也让大家对他的演技有了认可,如今的刘德华依然在不断的发行新的作品,以及热心于公益活动,可以说也是一位相当敬业的明星。
『叁』 四大天王合作的电影有哪些
黎明and刘德华 龙腾四海 无间道之终极无间
张学友and刘德华 旺角卡门 江湖 阿飞正传
郭富城and刘德华 雷洛传之父子情仇 真假威龙 91神雕侠侣
黎明and张学友 妖兽都市
张学友and郭富城 我的野蛮本色
黎明and郭富城 天涯歌女
张学友and郭富城and刘德华 超级学校霸王
黎明and刘德华and张学友and郭富城 豪门夜宴
『肆』 四大天王的电影合作
四大天王四人各有所长,表演风格迥异,四人曾一起合演过同一部电影《豪门夜宴》,也相互间均有合作。
1988年,王家卫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张学友与刘德华合作;
1990年,《阿飞正传》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二次合作;
1991年,《豪门夜宴》中,张学友主演,其他三位客串;
1991年,《九一神雕侠侣》是刘德华与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电影;
19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真假威龙》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三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黎明和张学友合演《明月照尖东》;
1992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龙腾四海》;
1992年,《妖兽都市》中,黎明和张学友第二次合作;
1993年,王晶电影《超级学校霸王》,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合演,缺黎明;
1996年,《废话小说》,张学友主演,黎明客串;
1998年,《安娜玛德莲娜》中,郭富城和张学友合作的电影;
2003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无间道3》;
2003年,张学友主演的《金鸡2》中,刘德华、黎明都在片中有客串演出,缺郭富城;
2004年,《江湖》张学友与刘德华在曾志伟的牵头下,第三次合作;
2009年,《建国大业》中,刘德华客串俞济时,黎明客串蔡廷锴;
2009年,《十月围城》中,张学友客串,黎明有演出;
2012年,《寒战》中,郭富城主演,刘德华客串;
2015年,《澳门风云3》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四次合作。
『伍』 四大天王一起出演过哪些电影
1.超级学校霸王
这部影片完全是导演王晶迎合市场的应时之作。影片改编自街头流行的电玩游戏“街头霸王”。为了能迎合这个游戏的年轻人的口味,王晶请来了香港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一起上阵。
2.豪门夜宴
如满意,还请及时采纳
『陆』 四大天王一起演过什么电影
四大天王都获得过“影帝”头衔,四人各有所长,表演风格迥异,但四人从没一起合演过同一部电影,颇为遗憾,但相互间均有合作。
1988年,王家卫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张学友与刘德华合作;
1991年,《九一神雕侠侣》是刘德华与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电影;
19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真假威龙》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三次合作的电影;
1992年,黎明和张学友合演《明月照尖东》;
1992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龙腾四海》;
1993年,王晶电影《超级学校霸王》,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合演,缺黎明;
2003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无间道3》;
2003年,张学友主演的《金鸡2》中,刘德华、黎明都在片中有客串演出,缺郭富城;
2004年,《江湖》张学友与刘德华在曾志伟的牵头下,第三次合作;[14]
2009年,《建国大业》中,刘德华客串俞济时,黎明客串蔡廷锴;
2009年,《十月围城》中,张学友客串,黎明有演出;
2012年,《寒战》中,郭富城主演,刘德华客串;
『柒』 说出来你别不服气,四大天王各选一部电影代表作,刘德华最突出,真的吗
一个知名演员的代表作到底是哪一部,一般来说或是有公论的,全部影视剧放到一起,哪一个在互联网上点评最大,得分最大,应当不容易有太大偏差。就中国香港四大天王而言,很多年来她们都各自参演过许多 影片著作,实际代表作是啥,实际上一看有关得分就可以了解。对于在本人心中中哪一部著作最好,那很有可能因人有所不同的。四个人比起来,刘德华的影片造就不仅并不是最烂的,并且正好相反,他是最好。下边各自说说四个人的代表作。
最开始喜爱她们的粉丝和粉丝,如今都早已踏入中老年,她们的小孩也逐渐关心大牌明星,在其中也不缺再次赏析四大天王已婚男人的人。
『捌』 四大天王刘德华 郭富城 张学友还有谁
香港四大天王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相比四大天王之间的实力。著名学者申宝峰曾经评价四大天王说:“刘德华是总体魅力最大的天王,郭富城是舞跳的最棒的天王,黎明是个子长的最高的天王,张学友是歌唱的最好的天王。”话中很精确地表达了四大天王各有的优势和长处,在当时群雄并起的香港演艺圈四个人都凭着自己的优势与实力打下了各自的一片天下。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