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演员陈晓旭(林黛玉)除了《红楼梦》,还有没有出演其它影视
1、简述:
还有电视剧《家春秋》《家风》和电影《黑葡萄》。
2、拓展:
陈晓旭,1965年10月29日出生于辽宁鞍山,中国大陆女演员,商人。
陈晓旭1984年参演央视电视剧《红楼梦》并在该剧中饰演林黛玉一角 。1991年开始从台前转至幕后,弃演从商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1999年皈依佛法,学佛7年。2006年5月,被查出罹患乳腺癌。2007年2月23日,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出家,法号释妙真。
2007年5月13日6时57分在深圳病逝,享年41岁。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久前刚在央视拍摄完电视剧《红楼梦》的陈晓旭和张莉。《红楼梦》的明星效应实在太强大了。在林黛玉与薛宝钗后不久,人们再次看到陈晓旭与张莉出现在《家春秋》中。张莉的角色从雍容富态的宝钗变成了美丽丫头鸣凤,角色的反差稍微大一点。而陈晓旭,则完全令人们陷入梅表姐就是林黛玉的联想中无法自拔。一样的忧郁,一样的病态,一样的欲得未得……我们甚至还能从某些相对静止的画面中读出一些尖酸刻薄,或者洞明犀利来。很明显这一部《家春秋》中,渲染梅表姐与觉新的爱情戏比较用心。当陈晓旭站在梅花丛中微笑时,有比葬花更动人的效果。
② 陈晓旭的个人生活
陈晓旭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演员毕彦君。陈晓旭和同属鞍山话剧团的毕彦君自少年时就相识,1983年正是在男友毕彦君的鼓励下,她才鼓起勇气向《红楼梦》剧组投递了自荐信。1987年拍摄完《红楼梦》不久,二人就结婚了。但如此快速的结婚反映了他们在感情上的“仓皇心态”,结婚毕竟不是恋爱,很快他们就离婚了。2003年陈晓旭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的离异经历时说“婚姻应该是非常严肃的。我自己呢,是因为拍摄完《红楼梦》之后,真的有了家庭的生活,才发现很多的东西,是大家互相以前没有发现而不能适应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性格,我自己那个时候的性格,棱角太多吧,不能包容别人,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然后很难相处,实际上我演林黛玉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1991年,陈晓旭认识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郝彤,后者邀请她参加拍摄他的毕业作品《黑葡萄》。陈晓旭在郝彤三顾茅庐之下答应拍摄,二人在拍摄过程前后互相了解,拍完戏后,剧组东拼西凑几千元钱给陈晓旭作报酬,可她觉得学生不容易,只留下了1000元,这个举动打动了郝彤,郝彤开始追求晓旭,于是两个人就此结缘。郝彤毕业后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了一年,随后他辞职和陈晓旭一同投身于商界。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剃度出家,3月8日郝彤也正式出家,陈晓旭去世后,有传言说其已还俗,晓旭父亲说”他和我们一直没怎么接触,他也是挺悲痛的,怕见这个事,就不怎么接触,不好回答。“
拍摄完《红楼梦》和《家春秋》两部电视剧之后,陈晓旭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成为一名演员,不过此时的她一直在北京过着并不稳定的生活,当时流行出国热,陈晓旭也想去美国,但被认为有移民倾向而拒签。后来想去德国转签到美国,但是在德国呆了三个月,陈晓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国外生活,于是最终还是毅然回到了北京。1991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长城广告公司在征集承包经营,陈晓旭拿出买股票积攒出来的钱组建制作总部,自负盈亏,开始了从商。一年后,男友郝彤(陈晓旭第二任丈夫)也加入到公司中。
陈晓旭说闯入广告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公司创始之初,陈晓旭可以说一无所有。既无广告从业经验,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也没有得力助手,没有办公地点,就在一家酒店租了间客房,业务举步维艰,房租和人员工资压得她透不过气来。经过努力,一个月后,终于迎来了转机,一家药厂慕名而来,“我知道林黛玉是不会骗我的。”厂方代表说。
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从1991年到1993年,在陈晓旭的带领下长城广告公司制作总部发展很快,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起初“林黛玉”的名气为她到带来了不少好处,当时的市场环境,客户不知道该信任谁,于是名人效应产生了作用,从来拉来了一些客户资源。但真正合作之后,她发现不能简单吃老本,靠以前的知名度,那是非常幼稚的一种想法。“有理性的人绝不会因为你是'林黛玉’就多给你一单生意,如果真有人为了这个找上门来要做生意,我还信不过他呢。但我还是喜欢被唤作'林黛玉’的,这能勾起我青春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可是我不会陶醉于此,我是一个理智的人,我不认为有人因此喜欢跟我交往或者追捧我有任何意义。我希望做更实在的,有价值的事情。”后来在客户和企业前面,靠的是诚信、敬业精神。
但公司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他们为一家北方医药企业代理央视投标垫款数百万。同年,公司选择了多元化投资,代理德国洁具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当时正逢国家经济调整,公司业务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客户解体,投资失败,公司陷入债务危机。生死存亡关头,陈晓旭决定贷款经营。贷款的压力,迫使陈晓旭从国外买来一批经营管理书籍,埋头苦读。她尝试放弃多元化投资,改革公司内部结构,完善了17项客服程序与合同漏洞。这些在当时的广告环境下的作为,已成为广告管理学的经典案例。
1995年,长城广告公司制作总部业绩达到4000多万元,旗下有十多个签约品牌,银行贷款全部还清。
1996年,陈晓旭在原公司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世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时年31岁。
1998年,世邦广告代理了五粮液、五粮春、报喜鸟、罗蒙等一系列中国著名品牌,在业界建立了自己的优良的口碑。当时国际4A广告公司正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扩张速度,进军内地市场。具有一定实力的本土客户也对4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晓旭凭直觉感到,未来的本土市场竞争,将在4A公司与本土大型广告公司之间展开。
陈晓旭对世邦进行了第二次改革。3个月内,调整了公司组织结构,引入了一批来自国际4A公司的港台员工,这些“外来和尚”带着半生不熟的大陆话和一套成熟的运作理念,让世邦的客户和员工感受到全新的服务方式和广告流程。
4A式改革,为世邦迅速带来了更多的广告片制作。然而,一个月后,这些广告片都陆续遭到否决。客户反映,创意不本土,效果不理想。有些经销商和消费者甚至看不懂。陈晓旭带领公司一班人逐一拜访客户,客户的经销商以及终端消费者并与他们真诚沟通。他们意识到,国外企业先进成熟的管理模式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但中西方强烈的文化差异也是造成中国企业照搬西方管理模式导致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的大多数公众仍然很难理解个人主义和个性创造力。因此,美国和欧洲那种推销能从产品中满足个性和个人享受的广告创意在中国根本行不通。我们更多的立足于慷慨大方和宽宏大量。即使是年轻人也不想显得自己自私自利。所以我们在设计广告时,就淡化产品这方面的价值趋向。”
在经过冷静思考后,陈晓旭思路逐渐清晰,“我们不会比企业更懂得本土市场,但是,我们一定要比4A更懂得本土企业。”她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学习国际广告的先进手段和手法,但一定不能脱离中国本土的文化构建与深层消费洞察。这一年,世邦开始了内部员工的4A教学培训与中国儒家文化学习,并开始建立针对中国酒水行业的专业调研数据库。此次整改后,世邦营业额开始冲入亿元大关,一些移情4A的本土客户又回到了世邦的怀抱,业务步入正轨,公司迅速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用陈晓旭的话说,即是“儒家思想确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源头,它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客户。”
1998年,陈晓旭创建了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开始涉及传媒和影视业。2000年投拍的电影《爱上新世纪》获“百合奖”提名,2002年投拍的《冬日细语》获第9届上海电视节国际评委会特别奖,2005年投拍的电影《租期》或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奖、东京SKIPCITY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奖。
到2004年,世邦广告已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此时的陈晓旭也名利双丰收,还获得了“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2005年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等荣誉称号,在商界享有盛名。
2006年,陈晓旭首次担任制作人投资拍摄了电视剧《红衣坊》,作为2006年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开年戏,取得了不错的收视与口碑。
2006年,自1991年进入广告业界,经过15年的发展,世邦广告公司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两亿元的4A广告公司。1999年~2003年,世邦广告连续4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广告代理公司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生产力学会颁布的“中国十佳诚信广告机构”和“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中国广告协会“广告人中国案例”品牌策划金奖。
陈晓旭2006年3月6日在北大演讲中谈到自己商业上的成功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时说:“大家知道我现在是个企业家,很多人依然说我和林黛玉的性格有很多契合之处。有的记者问我是如何处理林黛玉的柔弱和企业家的果敢之间的矛盾。我没有觉得林黛玉是柔弱的,她很坚强。如果说林黛玉这个人和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是'创意’。广告是很有创意的,而林黛玉是个很有创意的人,比如'葬花’的行为显出她非常有灵性。她看到落花,把花当作生命一样的尊重,把花埋起来,葬了,像悼念一个人。还有跟贾宝玉吵架的方式也特别有原创性。所以说,如果林黛玉到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人。”她是一个喜欢冥思的人。传统的头脑风暴法很有效果,但对于她,大多数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独处的时候产生。“这印证在我为'五粮液’——中国著名的酒业集团做广告的时候。作为中国'酒业之王’,他们想推出一种新产品:'五粮春’。并希望在前期以'五粮液’的品牌来带动新品牌。我采用了中国古诗中的经典词汇'系出名门’来做推广。以'秀其外绝无奢华,慧其中内蕴悠远’的诗句赋予物化产品以鲜活的形象感。 现在,这个品牌连同广告语:'名门之秀五粮春’已经几乎和五粮液老品牌一样知名。” 散文诗歌时间作品名称备注1983年《给十七岁》《无题》1983年《我是一朵柳絮》《梦里三年已是秋》1987《梦里三年》与邓婕、欧阳奋强等合著
③ 请问一下陈晓旭的简历
姓名:陈晓旭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鞍山市
公司: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
生日:1965年 性格:内敛诚恳、个性鲜明
最大的心愿:和父母一起生活
演艺经历:《红楼梦》 饰演 林黛玉
《家春秋》 饰演 梅表姐
简历:
1979年进入鞍山市话剧团;
1985-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饰演林黛玉;
1988提电视台《家春秋》剧组,饰演梅表姐;
1989-1991年成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
1991-1993年加盟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创建制作总部并任制作总部经理;
1993-1996年任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兼制作总部经理;
1996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1998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2004年在“中国广告风云榜”评比中,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2005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作品:《我是一朵柳絮》等林黛玉《红楼梦》
陈晓旭,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时为鞍山话剧团演员,后扮演过电视剧《家春秋》中的梅表姐。曾从商。2007年2月23日在长春百国寺出家。
38岁的陈晓旭 作为世邦广告公司的董事长,陈晓旭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除了室内缭绕着轻缓的佛乐阿弥陀佛”外,有两样东西最为醒目一件是正对着门的地方立着她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的经典剧照,一件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立的佛堂。佛堂桌上摆着一位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他是我的师父,净空法师。”陈晓旭介绍说。 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和重新开始。”陈晓旭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说。
尽管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陈晓旭见到陌生人仍显拘谨,但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别人都不欢迎我,记者对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理你,或者说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中的陈晓旭颇为低调,极少接受采访,更不愿意谈及私生活。不过她还是告诉《时代人物周报》,如今她跟父母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演妙玉的姬玉老住在我们家。”还有就是,她的丈夫郝彤与她一起经营着世邦公司,他很健康很阳光很帅。” 只演两部戏的名演员 陈晓旭一共只演了两部戏,即《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当年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因为她演了林黛玉。
拍《红楼梦》时,我已经读过两遍原著了。给王导演写自荐信时,我还附上了14岁时发表的那首歌颂柳絮的小诗。” 陈晓旭说,她那时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长得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于芭蕾。
18岁的陈晓旭
1985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18岁的陈晓旭听到这个消息后,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诗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导演,毛遂自荐,要求饰演林黛玉。 开始导演怀疑我是否能演好。问我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导演觉得演林黛玉的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所以最终我得到了这个角色。” 接到试镜的通知,她没有告诉鞍山话剧团的同事和领导,而是请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在《红楼梦》剧组里一待就是三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
《红楼梦》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前后重播了700多次。 她和那部戏里的十多位以前默默无闻的男孩女孩一起一夜成名。那时,她只有21岁,我不觉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为我长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气质与她很像。”
《红楼梦》热播后,陈晓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为她争取到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无论她怎么用功”,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梅表姐,都只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过这么两部戏。一是我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别人有天赋;二是由于起点太高,我之后就没有再遇上什么合适的戏了。事实证明,这是我的幸运,要演就该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吗?” 浮华散尽是落寞。此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十多年前还没有漂一族”的说法,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一拨人之一。没有租房中介,没有酒吧和迪厅,不知道往下该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得她几乎得了房子恐惧症——她害怕拖着行李飘零街头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出国热,我也盲目地心动过,想去美国,被拒签了。”为了出国,她雇了保姆,并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攻英语,她的孤僻性格竟然把保姆给吓跑了。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先去德国,想转签去美国。然而,她在德国呆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回国之后的陈晓旭,仍不确定自己该做什么,直到1991年阴差阳错地转入商界。 不懂广告的广告人 广告人陈晓旭 假如有广告客户要跟你谈广告代理,你会怎么谈?” 跟我谈?”陈晓旭显出非常吃惊的样子,我不知道,没有客户直接来找我谈的。我们各个部门都有总监,他们比我专业,我需要做的是坚持诚信经营的宗旨和为有志之士提供广阔的舞台。” 不跟客户谈广告的陈晓旭,于199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那年,她29岁。
陈晓旭说,闯入广告界只是个偶然,说白了是为了生存。1991年,一个朋友告诉我说,长城广告公司在征集加盟承包经营,可以自己组一套班子单干,他们觉得我应该去试试。没想到公司竟同意由我组建制作总部,自负盈亏,我就大着胆子签了字。”
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公司初创,顶着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制作总部经理”头衔的陈晓旭,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外,几乎一无所有。她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间客房当办公室,业务举步维艰,房租和人员工资几乎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她的第一个客户出现在一个月后。那是慕名而来的一家药厂,客户对她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另一家药厂也让她记忆犹新。那是湖北省一家制药厂,当时几乎就要倒闭了,与她签订了150多万元的代理合同,通过她的宣传,制药厂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兼并了一家小厂。 ‘林黛玉’的名气对生意没有什么帮助,有理性的人绝不会因为你是‘林黛玉’就与你合作。”陈晓旭说。话虽这么说,林黛玉”仍无形地为陈晓旭带来了一些宝贵的机会。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规模都不大,客户不知道做广告该信任谁,纷纷慕其名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1993年,我们都是很顺利的,稳步发展。我进入的时机好,客户盈门。如果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想象,行业都已成熟、竞争也日趋激烈,不懂行的人哪有机会?” 如果说有困难,那就是在1994年。当时,全中国的经济都比较低谷,我们的业务稍微冷清一些。我从演员的角色转到负责一个小企业,不太懂得维系客户,到了1994年,我们失掉了一些客户,进入低潮,处于维持运转的状态。这完全是因为我自己的粗心大意。”
现在每一个人都懂得,除了对客户的专业服务外,一定要跟客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教训,1995年,我重新结识了一批客户,尤其是五粮液,一直跟我们合作了11年。” 9年之后,世邦已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
如今,陈晓旭投入1200万元,与中视传媒筹拍一部28集的电视连续剧,希望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电视剧暂名为《红帮裁缝》,写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上海西装行业的发展史和风雨飘摇时代的恩爱情仇。 过着一种平和的生活 以代理酒类品牌广告发家的陈晓旭却喜欢吃素,从不喝酒。受她的影响,世邦公司有几名员工也养成了素食的习惯。 弃影从商后,陈晓旭曾经很专注于赚钱,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她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 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现在每天早上,陈晓旭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 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陈晓旭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语言、思想上有意无意中的过失。
看上去,陈晓旭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而她却说,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不止100岁了”。 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当年的“林妹妹”是鞍山话剧团演员培训班的成员,偶然看到《红楼梦》招聘演员的启示,就写了自荐信。难得的是她看过两遍原著,18岁的小丫头凭着对原著的熟悉打动了导演。之后,谁也没想到,瘦弱孤独的林妹妹竟磨砺成干练独立的女强人,八年商海拼搏的她已在广告业占有一席之地。《红楼梦》后,陈晓旭只在《家》中出演了梅表姐,其后不愿意被定型、又找不到合适角色“转型”的她便陷入了迷茫,最终选择了放弃演戏。
如今陈晓旭显然更钟爱广告:“做广告完全由我自己掌握,演员却需要时机,《红楼梦》那是碰上了,也可能一辈子碰不上,机会性太大了。”陈晓旭的商场战绩不俗:1995年她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和先生协力打拼数年,如今广告客户囊括了酒类、服装类和皮鞋等。1998年她成立一家文化公司,致力于对影视剧的投资。5年来她的公司已经拍了7部电视电影,明年打算投拍长篇电视剧。她说:“如果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快乐的事。”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法号妙真。陈晓旭落发几天后,陈晓旭的丈夫郝彤也将在深圳一家寺庙完成剃度出家的仪式。
④ 最早版的红楼梦林黛玉扮演着真的是入戏太深而死
最早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不是因为入戏太深死的。
最早版本的《红楼梦》当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是陈晓旭,陈晓旭1965年出生在辽宁省的鞍山市,是中国内地女演员,也是一位商人。
1982年的时候,陈晓旭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家风》从此正式进入了演艺圈,在1984年的时候,陈晓旭参加了《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培训班,并且扮演了林黛玉的角色。
1991年,陈晓旭离开了北京军区的文工团开始下海经商,并且加盟了长城国际广告公司担任了制作部的总经理,五年以后,陈晓旭创立了北京市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并且担任了董事长。
2007年的2月23日,陈晓旭在北国兴隆寺中剃度出家,同年的5月13日,因为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4)陈晓旭第一部电影扩展阅读:
演完林黛玉之后,20出头的陈晓旭居然并没有超越这个角色的愿望。她甚至不认为自己适合做演员,仅仅因为自己与黛玉太相像、太相通,才有了这样的表演因缘。
她发现生活并不容易。林黛玉已成为她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她生命中的苍茫时刻。
虽然她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她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三年的时间,她无事可做。她北京漂泊,多次面临搬家的窘境。
因林黛玉得名,陈晓旭自然成为公众人物。但自小只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的她,完全不热衷于社交活动。
看到身边一些演员生活非常丰富,八面玲珑,她既然不是到处交际的人,竟然干脆就在家里读书陈晓旭几年前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说,她当时就认为自己作为演员缺乏激情。
职业演员应该有的天赋她并不具备,除了林黛玉这个角色,其他时候过于理性,很难动情。既然无法超越,就彻底抛离。
没有机会的时候陈晓旭可以在家里静下来读书,很快,陈晓旭就感慨道,《红楼梦》为她打开了一扇窗。
让她发现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却又向她关上了一扇门,使她不能继续演艺事业。为此,她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⑤ 有一部红楼梦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哪位看过的朋友告知一下。
最早将《红楼梦》故事搬上银幕的是梅兰芳。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出的5出京戏片段,拍摄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
1927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陆剑芳 贾宝玉-陆剑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它的结构十分巧妙,以刘姥姥为全剧结构的主线,颇有点“后现代”意味。上海复旦影片公司。
1929年,夏佩珍,殷明珠,严月娴版电影《红楼梦》上海孔雀影片公司
1936年,有声故事片,李雪芳,冯侠魂版《黛玉葬花》上海大华影业公司
1939年,顾兰君,梅熹,白虹版《王熙凤大闹甯国府》上海新华影片公司
1942年,《红楼梦》伪“中联”影片公司
1944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周璇 贾宝玉-袁美云 薛宝钗-王丹凤 此时正处于中国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演员都是当时红得发紫的大明星。上海昆仑公司
1951年,言慧珠,林默予,路珊版《红楼二尤》上海国泰影片公司
1952年,李丽华,严俊,陈娟娟版《新红楼梦》导演:岳枫,香港长城影片公司
1962年,童芷苓,王熙春版《尤三姐》(京剧)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62年香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乐蒂 贾宝玉-任洁。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林黛玉-王文娟 贾宝玉-徐玉兰。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这部片子一拍出来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1975年香港无线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汪明荃 贾宝玉—伍卫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里有个跑龙套的后来成了巨星,他就是扮演蒋玉涵的周润发。
1977年香港佳视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毛舜筠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米雪。
1977年香港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黛玉—张艾嘉 贾宝玉—林青霞 薛宝钗—米雪。香港邵氏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上春》:林黛玉-黄杏秀 贾宝玉-张国荣。这是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三级片。香港思远电影公司
1978年,余莎莉、思维《红楼梦》导演:牟敦沛,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性质同上)
1978年香港电影《新红楼梦》:林黛玉-周芝明 贾宝玉-凌波。
1987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林黛玉—陈晓旭 贾宝玉—欧阳奋强 王熙凤—邓捷 薛宝钗—张莉 鸳鸯—郑铮 贾琏—高宏亮 贾母—李婷 史湘云—郭宵珍 贾探春—东方闻樱 贾赦—李颉 尤氏—王贵娥 王夫人—周贤珍 邢夫人—夏明辉 贾惜春—胡泽红 贾迎春—牟一 贾珍—李志新 香菱—陈剑月 袭人—袁枚 晴雯—张静林 尤三姐—周月 薛姨妈—李凤英 薛蟠—陈洪海 平儿—沈琳 巧姐—李端 秦可卿—张蕾 李纨—孙梦泉 贾元春—成梅。最经典的红楼梦版本,影响力非常大,之后的许多红楼梦片子向它看齐。导演:王扶林。
1989年北影版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陶慧敏 贾宝玉-夏钦 薛宝钗-傅艺伟 王熙凤-刘晓庆。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版本,当年曾经获得多项金鸡奖,现在也偶尔能在电影频道发现它的影踪。
1996年,钟本伟饰宝玉,张玉嬿饰黛玉,73集电视剧《红楼梦》,导演不明,台湾华视
2002年,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浙江省文联浙江长城影视公司
2007年筹划拍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并于北京台进行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名角色将最终选出饰演者,公众对此有众多争议,广泛认为新人不可能超过旧版。
⑥ 陈晓旭36年前采访视频曝光,陈晓旭除了林黛玉还演过哪些经典角色
除了林黛玉,陈晓旭还出演过《家风》中的刘大妹、《家春秋》中的梅表姐、《黑葡萄》中的细妹等经典角色。但是大多数人只知道陈晓旭出演的林黛玉,其他三部却很少有人知道。
之后的陈晓旭就彻底退出了娱乐圈,开始从事广告行业,后来事业方面越做越大,俨然成了女强人。
所以陈晓旭除了林黛玉这个经典角色外,还有就是《家风》中的刘大妹、《家春秋》中的梅表姐、《黑葡萄》中的细妹了。之后陈晓旭就下海经商了,但是成功后的陈晓旭反而是选择皈依佛门,最后因患乳腺癌去世。如今陈晓旭已经离开我们13年了,但是她塑造的林黛玉却依然活在每个人的心中。
⑦ 陈晓旭之后最适合演林黛玉的就是张子枫,对此你怎么看
陈晓旭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一个才女,她在电视剧《家春秋》中塑造的梅表姐和她演的林黛玉没多大区别,恬静、秀美间有种淡淡的忧郁,而看完这些照片,你就知道陈晓旭把林黛玉演得有多极致了,无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