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弘一大电影

弘一大电影

发布时间:2023-04-24 13:29:47

① 半世繁华半世僧,不负如来却负卿——《一轮明月》

电影《一轮明月》讲述的是民国大家李叔同的一生,故事平淡无奇,但李叔同的人生却波澜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李叔同,著名画家、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书法造诣非凡,精通书文篆刻,对法学颇有研究,涉足的众多领域都有不凡成就,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1918年秋,是李叔同的人生转折点,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法名演音,号弘一,专修律宗,律宗乃佛门轮让之最严戒,而弘一法师却无所畏惧,终成一代宗师。真可谓事事认真,事事精通。

儿时的李叔同并不快活,父亲在自己五岁时就已去世,自己的母亲又非正室,处处受排挤,李叔神迟同自此变得内向。成年之后,又受长辈封建思想的控制包办婚姻,母亲去世后,东渡日本,在话剧方面有所进展,并认识自己的日本妻子,李叔同携日本妻子回国后,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院任教音乐、美术,对当时的学生丰子恺、刘质平二人影响深远。

1918年秋,李叔同决意出家,任亲朋好友相劝,“已经决定了的事,怎么还会再改?”。自此,俗世间少了一位大家,空门中多了一位大师。在电影中,日本妻子心痛不舍,让他去日本出家,因日本的僧人可携妻室,可李叔同却说:“我是中国人,只做中国人的和尚”。并寄给妻子书信一封,以表心态。从此他国明月,两心相隔,纵是有缘相逢,你是红尘中一位过客,他是空门里一服海青。电影中有这么几段对话:李叔同与日本妻子分别站在两条船上诉别,“叔同”,“请叫我弘一”。妻子哽咽,“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弘一闭眼,“爱,是慈悲”。一句话,从此天涯海角,弘一法师将小爱割舍,将大爱播撒世间。

那皎皎月光,洒满人间万点亮。那时,日军大举侵华,弘一法师率众僧声援,并成立战时救助会,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于佛门里,寻救国良方,病榻之上,遗恨含言:我们一心向善,敌人却向恶!好友夏丏尊及学生丰子恺等多次出财救济他的生活,弘一法师却将钱物尽数捐给前线。1942年,一代传奇大家、宗师,就此别世,享年六十三岁。

电影的最后,弘一法师于江河乘小舟向月光驶去,从此,一轮明月永远的在天空中散发光茫。张爱玲如此评价:“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如此游桐李的谦卑。”

“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② 有关弘一法师的电影有哪些

余秋雨《庙宇》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芦耐敬、文学于陪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亩肆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③ 好看的佛教电影

《达摩祖师传》,《慧能大师》,《百年虚云》,《玄奘大师》,《观世音》,《了凡四训》,《地藏王》,《释迦牟尼佛传奇》,佛祖传,释迦摩尼佛的一生,超越轮回,念佛灭罪,佛说长寿灭罪经,逆缘,讨债鬼,十八玉罗汉,现世报应,阿修罗城之瞳,解怨,。。。
搜索“佛教电影电视剧精选专辑”,土豆网有的看

④ 讲述弘一法师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片名:一轮明月
导演:陈家林
导演:路奇
编剧:杨捷 武华 于洪洋
领衔主演:濮存昕
主演:徐若瑄
李建群
类型:剧情
片长:105分钟
出品:北京一轮明月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泉州广播电视中心
奖项: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优秀男演员奖
上映日期:2005年8月

《一轮明月》是一部以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名人、佛学高僧李叔同的出家生涯为轨迹,衍射出一代高僧倡导佛学,精研戒律,孜孜复兴律学的伟大精神的爱国爱民情怀高尚的故事影片。弘一大师的一生是充满传奇与艺术至臻的一生,他以诗赋文章、金石书画、戏剧音乐的无所不精……

⑤ 重病的僧人:没有积蓄、没有亲人,他们生存的希望在哪

当我们到偏远地区,看到一些孩子,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而他们有时一个小小的愿望,往往让我们泪流不止。


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寻找别人丢弃的食物时,这一幕幕情景让我们内心受到触动。

但是,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这些状况很少出现,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世间的温暖。


提起僧人,让我们不禁想到香火旺盛的寺庙和得道高僧,还有网上说高学历人才出家、僧人开豪车、香火钱收入高达上亿元等等的报道,让我们心里对僧人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印象。


可是呢?这些毕竟都是少数的,而大部分人出家,都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我们稍微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如果这些僧人都是一群有钱的僧人,那么还会出现辽宁大悲寺僧人化缘乞食、86岁的意求老法师放弃治疗、张久(化名)是青海省一家寺院的僧人无钱治病的状况吗?

在一部纪念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电影《一轮明月》里,病重的弘一法师说:“大病从死,孙念小病从医”。


这正是对现实生活中重病的僧人真实的内心写照,试问一下,连一位著名的佛教得道高僧都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又何况是一位普通的僧人呢?

纵观佛教 历史 ,在古代,曾设有如意寮、安养堂、往生寮等等,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当僧人生病就会得到妥善安置。


如果无法治愈的,都会送到往生寮,然后僧众一起助念,让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可是,现在呢?虽然条件得到了改善,还有医保,可是这些重病的僧人却境况堪忧,他们没有任何的积蓄,更没有亲人和子女守护在身边。

虽然医保可以报销,但是这只是少部分的,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就是慢慢的等待生命的逝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 社会 ,我们往往认为出家是一种职业,认为没有真正的修行人,以为僧人都是有钱人,过着富贵的生活。


据中国宗教调查(China ReligionSurvey,CRS)2015年报告显示,中国宗教教职人员经济收入远低于当地民众平均水平,人均月收入仅为397元, 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谓是让我们所料未及的。

而且还有一些寺院并没有为僧人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那么以后这些僧人生病了,又如何去得到保障呢?

佛教自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播,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佛教僧众更是把弘法利生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去引导人们断恶修善,让人们保持自己的初心和平常心。

可见佛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和智慧,而僧众更是其发展和传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果他们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又如何去修行,怎么去弘法利生呢?长此以往,这种文化将会被淹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寺庙3万余座,在册佛教教职人员约24万。

我们所不知道的,在这些僧人中,不知道有多少僧人已经年迈,甚至在忍受病痛的折磨,他们一生以苦为乐、慈悲为怀,可是到最后,还要为晚年的生活和病痛所折磨,最后无奈来选择自生自灭。


而东北辽宁的大悲寺,在妙祥法师的住持下,他们持金钱戒,更是不接受人们的供养,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过后,就会行脚,开始苦行、化缘、乞食。

他们用自己的那颗虔诚之心,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一心向佛,也让我们见证了佛门的一片净土。

可是岁月无情,如今他们已经走向年迈,而且还清苦一生,他唯凯迅们会一直走下去,可是他们面临病痛时,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妙祥法师曾说:“佛法的戒律就是不摸金钱,那不摸钱就是我们的粮食,就是我们需要的一切甘露,就是我们的生命”。


听起来,这不正是佛教的真实意义所在吗?当我们在质问那些酒肉和尚时,却往往真实的忽略了这些一心修行、弘扬佛法的僧人。

这些真正修行的僧人,他们一心向佛,过着清苦的常伴青灯古佛的日子,更是不会去争取自己生活的保障,他们只指此有一些很少的收入,可是当身患疾病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

而一些僧人,则认为这是修行中的一种考验,到最后会选择圆寂,但是在世俗人眼中,他们则是被误解和忽略的一个群体,更是一种悲哀。


在我国各地,有一些师父曾经身患重病,最后得到善心人士的救助,使他们能够得到生活和生存的保障。


比如:麦桑师父,是四川某寺院的堪布,因罹患糖尿病引发肾衰竭和尿毒症等并发症,住院一个月花了8万多元,因为没有积蓄,最后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还有86岁意求老法师,他身患三种癌症,由于没有多余的积蓄,不愿动用重建寺院的启动资金,选择默默的承受这种病痛的折磨。

这样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他们是僧人,寻求帮助的道路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可是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还是杯水车薪。


佛教曾说:“心中有爱、处处皆是爱”,只要我们理性的去对待,放弃心中的偏见,用我们的大爱精神,去伸出援助之手,必将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体会爱的阳光,感受爱的真谛。

⑥ 在线求2005年陈家林执导的电影《一轮明月》的免费百度云资源

《一轮明月》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u8kr

《一轮明月》是由陈家林/路奇执导,濮存昕/徐若瑄VivianHsu/李建群/尹治/胡光子/刘伟明主演的电影。于2005年8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在日本留学多年的李叔同(濮存昕饰)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时正置辛亥革命成功,他为共和欢呼,并出仼《太平洋报》副刊主编,憧憬国家美好未来。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国家陷入军阀混战,李叔同也从穿洋装的主编转变为懦雅的布衣君子,以教授书画为业。其间,培养了丰子恺(尹治饰)、刘质平(胡光子饰)等一批日后的艺术名家。此时的李叔同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遁入空门,法号弘一。闽南佛学院太虚院长(刘伟明饰)与弘一法师都有宏大的志愿,虽门派不同,最终却殊途同归。抗战爆发后,身患重病的弘一法师仍坚持抗日救亡运动,并谱写救亡歌曲鼓舞士气,1942年10月13日,一代大师驾鹤西去。

⑦ 李叔同的世梦讲的是什么

Yes娱乐6月12日综合报导为纪念弘一大师(李叔同)诞辰135周年,第一部「送别」主题的新媒体电影《世梦》在北京完成后期制作。该片由北京瀞华文化艺术传播中心与北京光影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讲述了一段颇具佛家意味的爱情别离纤薯故事,在女主角「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的意境中影片缓缓结束,并伴随着「送别」的曲调,使观者顿生「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之感。低吟一阕,哀婉惆怅!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所作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蔽竖清家犬童球溪采用其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曲,在日本传唱不衰。1914年,李叔同在浙一师执教期间为此曲重新填词,便是如今耳熟能详的《送别》,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在百年中触动了无数国人的内心,其中也包括漂泊海外的游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便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1982年吴贻弓导演将其搬上银幕,依然沿用《送别》作主题歌曲,令观者回味不已。

影片的导演袁健说,《世梦》是他和朋友创立北京瀞华文化艺术中心之后,拍摄的第二部「李叔同文化题材」的短片,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他最为尊崇的文化巨匠,百余年来少有人及,而《送别》又是大师在俗期间创作的家喻户晓的歌曲,以「送别」为主题的情感故事更易打动观众的内心。作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启蒙者,其创作的许多音乐也都会恰当的渲染在影片之中。

作为一部「李叔同文化题材」的影片,不仅有着凄婉可诵的别离故事,而且传统文化意蕴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弘一书法与佛教写经也作为其中的叙事线索与文化符号,更深层次的展现了影宏前片的情感基调与美学内涵,使其成为一部值得品味的新文人电影。

⑧ 一部讲述日本遗孤在中国长大当上和尚,后来访问日本母子团聚的电影

你好!
一轮明月
总导演:濮存昕再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片名1992
《清凉寺的钟声》
2005
电影
《一轮明月》
李叔同(弘一大师)
《一轮明月》:路奇
编剧:濮存昕
主演:杨捷
武华
于洪洋
领衔主演:陈家林
导演
打字不易,采纳哦!

⑨ 《一轮明月》: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半世风流半世僧

在他39岁那一年,“李叔同”成为了“弘一法师”,而此时,他的结发妻子为他养育了一对儿女,他留学时娶的妻子,随他远渡重洋而来,已陪伴了12年。

他们各自站在小船上,日本妻子雪子不甘心地问:“叔同……”

话音未落,他即打断,“请叫我弘一。”

这是电影《一轮明月》中的画面,由此将弘一法师波澜壮阔的一生,分成上下两半场。

上半场,他是一年光零花钱就30万大洋的天津豪门贵公子,他师从蔡元培先生,留学日本,诗文、书画、篆刻、油画、音乐、戏剧,无一不通,精彩绝艳。他办过报纸,在浙江第一师范做信族谨过老师,都因为时局而受挫,报国热情一次次被熄灭。

下半场,他一心向佛,复兴了失传多年的南山律宗,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为传佛法他开办佛学院,并且“念佛不忘救国”,用一颗悲悯之心渡世上苦难之人。

电影以4岁的小李叔同玩陀螺开始,以63岁的弘一法师看另一个娃娃玩陀螺结束,似乎在说,生命就是一场轮回。

这部电影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主演濮存昕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那年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是《新警察故事》中的成龙

这部片子以白描的方式讲述了弘一法师的一生,情节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但是每一章节都用精彩的镜头语言、音乐、和恰当的表演,铺排得很紧凑,娓娓道来,贯穿人心。

弘一法师的一生太厚重,他的佛法修为我不懂,只能仰视。但是他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并且这部平铺直叙的电影,也因艺术气息的加持而增色不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最为现代人熟知的音乐作品应该就是这首《送别》。

但其实,作为中国第一位用五线谱谱曲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非常多,有爱国歌曲、抒情歌曲、哲理歌曲。他在1905年就编辑出版了《国学唱歌集》,后被当时的滑基中小学取为教材。

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音乐,是他在母亲葬礼上弹唱的一首《梦》。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72岁去世,这年他只有5岁,他是父亲的第四房小妾所生,上面还有三位“母亲”管着。

他虽出身富贵,但不自由,高墙大院里的日子并不好过。要读书考功名,要念经礼佛。

婚姻他说了不算,他爱津城名伶杨翠喜,但这种出身的女子怎么能进天津巨富之家的大门呢。他听从母命,娶了门当户对的盐商之女俞氏为妻。

他有一腔报国之心,支持戊戌变法,可是不久变法失败,六君子亡的亡,逃的逃,他被造谣是六君子同伙,被迫带着母亲妻儿逃往上海。

母亲在上海病逝,在弥留之际对他说:我知道你一直都不快活,我死后,你尽管做你喜欢的事便好。

他将母亲的灵柩从上海带回天津老家,不顾二哥和叔叔的反对,打破礼制,给母亲办了一场西式葬礼。

他和妻儿不披麻戴孝,来吊唁的宾客也不用跪拜大哭,只需着黑衣,恭恭敬敬地给母亲敬个礼即可。

他特地为母亲创作了一首歌,在葬礼上他没有流一滴眼泪,只是唱了无数遍: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泊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连一向和母亲不合的三娘都不禁潸然泪下,说:“三郎,等我葬礼的那天,你也给我弹一曲吧。”

李叔同的音乐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儿女情长,都是有感而发的大爱,对亲人、对故园、对祖国,成为弘一法师后,还有对佛法。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学习油穗尺画,他的日本妻子雪子(徐若瑄饰),就曾是他的裸体模特。

2011年底,中央美院在整理库房藏品时,发现一幅晚清时期的半裸女体油画像,十分惊讶,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裸体油画,经过鉴定发现是李叔同的手笔。

他还是第一位将人物裸体引入西画教学的老师,这在保守的民国可谓惊世骇俗。

在杭州师范任教期间,因为这个教学理念的冲突,李叔同受到官方打压,这也是促成他遁入空门的原因之一。

也许是为了应和弘一法师的美术修养,《一轮明月》的画面很有油画的质感。

电影中很多镜头是对称构图,用四周的静物形成天然的取景框,然后把主体放在中间,一束光打下来,突出明暗对比,即便是一个空镜头,也能很好的衬托剧情的情绪。

没有取景框的时候,就把人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上,用辽阔的背景,深沉的色调,体现人物的渺小、无力感。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后,他将过去种种才艺都一概摒弃,从此没画过画、没弹过琴,甚至也不再作诗。唯独对书法一道,他不曾丢弃。

弘一法师曾说:佛法不能当人情,但书法可以是。

他出家后,把书法视同佛法,既借此修身养性,但并不刻意研习“书法”,而以“写字”名之。有人求字也不轻易送之,而只送有缘之人。

弘一法师的书法是有禅意的,这种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书法史上别具一格的“弘一体”。

“李叔同书法”和“弘一体”是不一样的,前后判若两人,没有对佛法的修行,就没有“弘一体”。

电影开场有一副“悲欣交集”的字,是弘一法师的绝笔,与他平时书写的淡然之气也不相同。

这四个字写得更有力量,更加苍凉,即有他自身前往极乐世界、此生无憾的洒脱,又有见世人还在苦海挣扎,不忍国家积贫积弱的悲怆。

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审美,有人欣赏弘一体的禅意,也有人说他的字寡淡,了无生趣,像小孩的字。

我们已经无法用“书家”的标准去评判他,他的境界早已超越了书“家”。

电影中,李叔同和雪子最后于西湖相见,各乘一叶小舟,相对而望。

雪子想要最后挽留他,问;“弘一大师,请问什么是爱?”

他答道:“爱,就是慈悲”。

雪子潸然泪下,说,“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然而回应她的,只有西湖上缥缈的雾和岸边的柳。

如果李叔同没有出家,继续活跃在文化领域,不知道会有多少伟大的作品传世。

林语堂曾感叹,李叔同是他们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

可是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一条用佛法济世的慈悲之路。

也许在他15岁诵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句话时,就已经注定了一生都将与众不同。

无论是“李叔同”还是“弘一法师”,他的这一生,活得肆意,活出了自己。

#齐帆齐2022年写作营 第38篇 2329字 总56258字#主题文

⑩ 一个和日本和尚有关的电影。

2005
电影 《一轮明月》 李叔同(弘一大师)
剧情介绍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豪门富户,因为是庶出,加上幼年失怙,于是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残缺。当年奥国公使送给父亲的一架钢琴,伴随他走过寂寞童年。李叔同初涉人生,探求中华文化底蕴,悲悯国家民族苦难,创作《祖国歌》,传颂大江南北。
李叔同在音乐、诗词歌赋、篆刻、书法、绘画、表演诸方面造诣颇深,才华满身,一腔忧愤,常寄托于风情潇洒间,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诗妓李苹香以艺事相往还。
李叔同考取上海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邃觅群科,钻研法学。与黄炎培组织沪学会,宣讲进步思想。不久,蔡元培遭到通缉,黄炎培逃亡日本。李叔同寻求济世之途的梦想化为泡影。
母亲去逝,李叔同运灵回津,反陈规陋习,采西式丧礼,自弹钢琴,唱悼歌,感人至深,轰动津门。李叔同了无牵挂,遂东渡日本。
李叔同在日本学习油画,从事音乐、戏剧创作。创刊《音乐杂志》,发起组织春柳社,演出话剧《茶花女》。其间与日本姑娘雪子相恋结婚。
李叔同回到阔别六年的祖国,正值辛亥革命成功,填《满江红》词,为共和欢呼,主编《太平洋报》副刊,尽情施展才华。旋即,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报社停刊,李叔同移席杭州浙江一师,由西装革履的翩翩公子,变为恂恂儒雅的布衣君子。是以艺术狂狷,裁成众多。创作了以《送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歌曲,在美术课中引入西画系统,首开裸体写生先河。言教之余,益以身教,莘莘学子,翕然从风。培养出丰子恺、刘质平等一批优秀学生。其间与夏丏尊为友,马一浮为师,刻意于自身修养,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于虎跑寺断食十七天,身心灵化,飘然出世。李叔同告别好友、门生和妻子,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弘一从寂山师,闭关修律,数年写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从印光师仅七天,其“惜福”和“救世”的嘉言懿行,深刻影响了弘一以后的修行生涯。弘一律已至严,治学至勤,操行至苦,云游四方,恒跣足芒鞋,孑然一担。当他站在马一浮面前时,俨然是一颗充盈的般若种子;当他与夏丏尊重逢,不能不令其感动落泪;他与中外学者比肩而坐,僧俗殊途、尘净两致造成的矜持,使气氛寂寞凝注;门生丰子恺、刘质平奉上《护生画集》和《中文名歌五十首》,他以一颗深大的心谆谆教诲,指点迷津。
弘一应闽南佛学院邀请前来讲律,太虚院长正准备去欧洲讲学。太虚希望弘一和他一起创建更伟大的佛教事业,如同当年弘一把西方的音乐、美术、戏剧引入中国一样,把佛教引向世界。弘一认为两人虽然门派不同,却是殊途同归。太虚推迟行期,期待弘一对闽南佛学院的颓势有所改变。弘一偶得太虚旧作《三宝歌》,欣然为之谱曲。《三宝歌》在佛学院传唱开来,对学僧起到教化心灵的作用,太虚深为感动。两位大师的合作传为千古佳话。
弘一来青岛湛山寺讲律,受到僧俗两界热烈欢迎,报上还登了消息。专程从南方赶来听弘一讲律的青年学僧妙莲,见此情景,大失所望,当面指出弘一喜欢闻名利养、风光场面,不适合讲律。其实,弘一早已和湛山寺住持约法三章“不为人师、不开欢迎会、不登报扬名”,无奈亦然既成事实。弘一从善如流,不仅接受妙莲的批评,还和妙莲一起探讨佛教教育的未来。弘一在妙莲身上看到了佛教的希望。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弘一年近六旬,身患重病,依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讲“念佛不忘救国”,亲自谱写抗战歌曲。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伟大的爱国者、中国近代艺术的先驱、南山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在悲欣交集中吉祥生西。
赵朴初题诗: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阅读全文

与弘一大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本最撩电影 浏览:117
给孩子看的英语电影的观后感 浏览:160
么么电影院午夜网站 浏览:851
爱情相关电影 浏览:849
小时代演员表电影图片大全 浏览:917
u盘里的电影怎么播放出来 浏览:771
类似阿凡达科幻电影推荐 浏览:642
哪里有不用版权的电影下载 浏览:205
国外恐怖电影app排行榜 浏览:972
韩国科幻动作悬疑电影排行榜 浏览:893
日本姿势电影 浏览:810
儿童电影名大全 浏览:780
电脑上有什么软件可以免费看电影 浏览:216
电影的观后感感 浏览:684
美国电影专业怎么样 浏览:673
以悲催结局如何电影 浏览:802
爱情电影推荐2019华语 浏览:499
韩国电影变身是翻拍美国的么 浏览:616
杨幂上海电影节红毯 浏览:430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电影app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