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热爱祖国的电影
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也有很多,但我介绍几部战争时期的教育影片,也是我少年时期影响比较深刻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为了新中国,冲啊”,“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等等歌词和口号还犹在耳边,张口就来。
第一部:《上甘岭》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影片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时期,双方在板门店进行和谈,但为了争取最有力的筹码,中美在上甘岭进行了多次的激战。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可以说每一次听得时候都心潮澎湃,《我的祖国》这首歌现在也被誉为第二国歌,大家耳熟能详。
第二部:《闪闪的红星》
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参加革命红军,母亲在与反动地主的斗争中牺牲,11岁的潘冬子从小受革命思想熏陶,立志参加红军,他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做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这也是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第三部:《红色娘子军》
1930年,海南岛五指山区,一支由劳动妇女组成的革命武装队伍——红色娘子军成立了。吴琼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头,几次逃跑都被抓回,受尽折磨;吴琼花逃脱并决心走上革命道路,率娘子军解放了椰林寨,枪决南霸天,然后,带领娘子军踏上新的征程。
第四部:《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第五部:《地道战》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第六部:《董存瑞》
董存瑞炸碉堡的镜头·,死都忘不了,力量的真正来源是信仰;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生命的,有血性的男孩才是我们最崇拜的偶像。
② 有没有海南抗日的电影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海南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南岛风云》。该片讲述海南岛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反扫荡的故事,著名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和孙道临主演了片中的符若华和韩承光,使海南岛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及其壮美的自然风光,首次在全国电影观众心中留下了烙印。
1957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椰林曲》,影片表现了海南岛人民武装部队在海洋中与日寇展开惊险搏斗的故事,雷州半岛、海南岛和浩瀚大海成了影片中的亮点。
196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经典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上映,红遍了全中国。该片在海南琼海等地拍摄,历时3个多月,这部影片让饰演吴琼花的祝希娟、饰演洪常青的王心刚成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大明星。
1962年,田华与任影片副导演的丈夫苏凡一起,来三亚大东海拍摄表现海南军民木船打军舰的影片《碧海丹心》。影片描写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197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为《歌舞》的舞台艺术片,执导过《椰林曲》、《南海潮》等片的著名导演王为一不忘海南情,把广东省歌舞团和海南歌舞团请进摄制组,拍成了中国式的歌舞片。其中,海南歌舞团演出的《胶林晨曲》、《开山歌》等永远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海霞》摄制组来海南拍摄,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在继出演《红色娘子军》之后再次来到海南演电影。
197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南海风云》也选择来海南拍外景,著名影视演员唐国强就是从这部影片走上表演艺术之路的;青年影星洪学敏也从《海霞》开始,到《南海风云》,连续多次来海南拍片。
197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以五指山下的美丽传说为蓝本,拍出了木偶美术片《歌声飞出五指山》,讲述黎族人民解放前后的生活变化。
1979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在海南兴隆华侨农场拍摄了著名影片《海外赤子》。影片首次将海外归侨作为电影主角,讴歌他们的赤子奉献之情。
在刚刚上映的电影《非诚勿扰》中,细心的海南影迷会看到,世纪大桥、滨海大道、美兰机场等海口标志性的风景出现在这部贺岁大片里。远不止《非诚勿扰》,据了解,如今每年在海南拍摄选景的影视剧超过50部,“天然摄影棚”的称号在影视圈内不胫而走。
③ 关于海南岛的歌曲有哪些
1、《请到天涯海角来》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提到海南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经典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该作品由郑南作词,徐沛东作曲,沈小岑演唱。歌曲自推出时起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多年来传唱不衰,更被人们封为海南岛“岛歌”。
8、《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是海政文工团青年词曲作家陈道斌、杨一博献给海南省建省30周年的一份礼物。该作品是一首热闹欢腾的赞歌,歌颂了祖国母亲的掌上明珠——海南省的美丽风光和飞跃发展的新面貌。
(3)解放海南岛电影插曲扩展阅读:
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海南省陆地主体,平面呈雪梨状椭圆形,长轴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40千米,宽210千米,面积约3.54万平方千米,为国内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④ 红军歌曲
1,《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
2,《映山红》
《映山红》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歌曲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3,《人民军队忠于党》
《人民军队忠于党》是一首由著名军旅作曲家肖民与词作者张永枚合作完成的军队队列歌曲,创作于1960年。其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刊于《解放军歌曲》后在全国流传开来。
4,《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由刘斌首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首唱为刘斌,阎维文等人曾多次翻唱。
5,《我的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是小曾于1996年演唱的歌曲,由小曾、颂今作词,小曾作曲,音乐风格:军歌,军营民谣,收录于专辑《我的老班长》。该歌曲发布后迅速登上全国各大城市电台排行榜,并获得1996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⑤ 《解放》的主题曲和片尾曲
1、主题曲——《浪淘沙·北戴河》
歌手:廖昌永
填词:毛泽东
谱曲:佚名
歌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知向谁边
知向谁边,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换了人间
换了人间,换了人间
2、片尾曲——《解放海南岛(解放海南岛之歌)》
歌手:游洋
填词:郝瑞
谱曲:程大兆
歌词
大风起兮帆飞扬,壮士战兮凯歌唱
对海放歌人生几何,对海放歌人生几何
琼州海峡血脉相合,看我壮士红装素裹
唱一曲解放海南岛之歌
琼州海峡血脉相合,看我壮士红妆素裹
啊,唱一曲解放海南岛之歌
大风起兮帆飞扬,壮士战兮凯歌唱
对海放歌人生几何,对海放歌人生几何
琼州海峡血脉相合,看我壮士红装素裹
唱一曲解放海南岛之歌
琼州海峡血脉相合,看我壮士红妆素裹
啊,唱一曲解放海南岛之歌
(5)解放海南岛电影插曲扩展阅读
1、《浪淘沙·北戴河》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徐沛东影视作品集》中,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发行于2009-08-31,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解放海南岛之歌》该歌曲收录在专辑《2016华语流行集锦一》中,发行于2016-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⑥ 《解放海南岛》的主题曲和片尾曲是谁唱的
片头曲:《毛主席一声令》 演唱闷茄:金波 词或罩配;郝瑞 曲;程大兆片尾曲:《解放海南岛之歌》 演唱;游洋 词衫指;郝瑞 曲;程大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