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闪电麦昆是什么
闪电麦昆是一个速度飞快的赛车新手。《Cars》影片开头是他正参加Piston Cup(活塞杯),活塞杯的大赛主持人对他的评价极高,说麦昆成名很迅速,很有可能是第一个赢得活塞杯并加入恐龙石油的新手赛车。他一心想成为很棒的赛车,于是努力并奋斗着。
情节介绍
在一次活塞杯比赛中,主角闪电麦昆、路霸、和车王同时到达终点,于是主办方决定加一个附加赛,闪电麦昆也同时以“赛场新星”的头衔成为媒体的焦点。
他在做专属载搭闪电麦昆的一辆卡车向附加赛赛场驶去过程中,卡车出了小意外,睡着了,麦昆被遗落在马路上。麦昆追错拖车而迷失方向,最终狼狈不堪跑到了水乡温泉镇(Radiator Springs),几天时间里在这个小镇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他结识了一群新朋友,并且也让他重新改变了自己。
2. 赛车总动员20号车叫啥
赛车总动员20号车叫新一代赛车黑风暴杰克逊。
黑风暴杰克逊造型酷炫、速度奇快无比,是新一代赛车中的领跑者。赛场上麦昆常胜将军的地位遭到新生代车手的挑战,意气风发的杰克逊风暴含着金汤勺出生,认为世界尽在掌握之中,他天生神速而且全身上下均为顶级配置他在与闪电麦坤的较量后夺得了冠军头衔。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是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影业出品,布莱恩·菲执导,欧文·威尔逊等配音的动漫系列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代传奇赛车闪电麦昆通过背水一战。
努力重返巅峰并由此领悟“车生”真谛的故事,该片于2017年6月16日在北美上映,2017年8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闪电麦坤(欧文·威尔逊配音)走到了赛车生涯的十字路口,他刚刚在与一位年轻选手黑风暴杰克逊(艾米·汉莫配音)的较量后失去了冠军头衔。
在被风暴打败后,麦坤打算在训练最后一个赛季后就退休。他的合作伙伴是顶尖训练基地的老板斯特林(内森·菲利安配音),和他的王牌教练科鲁兹拉米雷斯(克里丝特拉·阿隆佐配音)。
最后麦坤意识到,斯特林之所以对他感兴趣,不是想让其复出,而是希望他退休,以便能在产品中获得授权使用闪电麦坤的形象。麦坤拒绝退出,跟斯特林定下协议,如果他能赢得本赛季的第一场比赛,他便可以等到自己想要时再退休,但如果他没有取胜,就必须立即退休,老实去当斯特林的品牌代言人。
3. 给我推荐几部关于跑车电影,刺激点滴。谢谢!
风驰电掣的刺激 盘点电影史上十大赛车电影 能看上这部被奉为经典之王的赛车电影,得感谢无所不容的BT时代,不然这比我年龄还大许多的老古董,不知要上哪找去。故事讲的是一位美国赛车手辗转参加蒙地卡罗及欧洲多国的比赛争夺世界总冠军的故事,对某些影评家来说这就像一锅国际性赛事的大杂烩。 ★《霹雳神风》(1966年/美国)能看上这部被奉为经典之王的赛车电影,得感谢无所不容的BT时代,不然这比我年龄还大许多的老古董,不知要上哪找去。故事讲的是一位美国赛车手辗转参加蒙地卡罗及欧洲多国的比赛争夺世界总冠军的故事,对某些影评家来说这就像一锅国际性赛事的大杂烩。可赛车电影本来就不在乎什么故事情节,让观众体验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在当时尚不能借助CG技术的情况下,剧组不仅到世界上最著名的赛道上取景拍摄,还请来了32名职业车手为影片保驾护航,汗!影片当年的票房成绩自不必说,67年的奥斯卡三项技术大奖还被其揽入怀中。对我来说,光是开场用交响乐模拟营造出的汽缸轰鸣声就能成就其在影史上的不朽地位。 ★《阿朗的故事》(1989年/中国香港)当鲜血满面的阿郎驾着赛车风驰电掣冲过终点之后摇摇晃晃摔倒在地的时候;当波仔和波波从喜悦瞬间转为满脸泪水继而疯狂奔入赛车跑道的时候;当阿郎的脸在赛车爆炸的火光中若隐若现的时候;当年少的我在录像厅里与那帮兄弟一起偷偷抹眼泪的时候——《阿朗的故事》就注定成为我心目中最悲情的赛车电影。严格意义上这是一部讲述父子情深的电影,赛车元素其实只是为悲剧性的结尾作铺垫,故事情节也简单到无需多讲,但感动我们的电影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故事也许用一句话就可以讲完,但看完电影后留在你心中的那份浓情却会让你久久回味。曾经英气逼人的发哥也已老去,但那个风趣乐观、与儿子其乐融融的阿朗和片尾罗大佑的《你的样子》,都成了永恒的经典。
★《霹雳火》(1995年/中国香港)赛车运动很男人,很男人的成龙大哥自然不会错过。想想看,令人眼花缭乱的成龙式打斗与紧张刺激的赛车糅合在一起,《霹雳火》还有让人喘息的机会吗?这是成龙大哥仅此一部的赛车电影,老东家嘉禾影片公司自然是不敢怠慢,2亿港币的投资在今天看来也足以让人咂舌。影片的制作阵容更是豪华到有点夸张的程度,成龙自己是总监督,洪金宝负责动作部分,陈嘉上负责文戏,唐季礼负责开场时的那场赛车,元奎也应邀到现场帮忙,5位大腕合作指导一部影片,也可为世界影史上一件罕事吧。★《速度与激情》(2001年/美国)如果习武之人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那么好车之人的最高境界就可以用《速度与激情》来形容了。找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警察当卧底应该不算太难,可要找一个既有胆识,又能街头飚车的卧底就不是易事。布莱恩是名警察,他需要潜入一个飞车党,以侦察公路货车抢劫案;他帮助大哥逃脱警察的追捕,赢得了大哥的信任;他爱上了大哥的妹妹,引起了情敌兼帮派副手的妒忌;他徘徊于工作的职责和对飞车党成员的友情之间……精心设计的剧情与风驰电掣的飚车桥段比起来,简直太苍白无力,光是那些酷到极点的赛车就把屏幕给炫爆了。“在这10秒里,我是自由的!”,看《速度与激情》,这句台词是最佳的观影指南:关闭大脑,停止思维,让马达的轰鸣肆虐你的听觉,让高速驰骋的“极品飞车”挑逗你的视觉!(两部续集就不多说了)
★《极速竞赛》(2001年/美国)对于F1方程式赛车的粉丝来说,本片绝不容错过,因为上一部同类题材的电影已经是40年以前的事了(就是前面说的<霹雳神风>)。史泰龙花了四年的心血才把影片搞定,回忆起这段经历他是这么说的:很多人都劝我说它的难度太高了,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我没有放弃,现在我们终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这部片子了,这真值得庆幸。据说影片的DVD版本有这样的功能: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选择他们喜欢的视角观赏影片,可以从上空欣赏,也可以从赛道的一侧观赏,更可以进入到赛手的座位上,来体验这场时速超过200英里的极速竞赛。呵呵,这辈子开不上F1的兄弟们,看看片自慰一下得了。★《车神》(2003年/法国)★《车神》(2003年/法国)印象中法国好看的电影都要跟吕克·贝松扯上关系,这部《车神》也不例外。影片改编自法国著名的同名漫画系列,据说本片编剧吕克·贝松还是这套漫画书的忠实读者,从电影里可以看出他对漫画的真实想法和渴望梦想成真的虔诚。尽管漫画迷们认为影片效果远不如原来的漫画,有大杂烩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从娱乐角度上还是一部十分养眼的电影:酷车、俊男、美女、干净利落的画面和动感十足的音乐·····当然,还有那有点变态的勒芒赛道。
★《头文字D》(2005年/中国香港)Drift,中文的叫法是“漂移”。漂移产生的条件归咎到底就是一个:后轮失去大部或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能保持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产生漂移。《头文字D》翻成中文就是“漂移第一”的意思。拓海成就了周杰伦的第一个银幕形象,也让我等这些不把日本漫画当回事的“落伍人群”明白了2006年电影世界里最流行的一个名词。在九曲回环的秋名山车道上,这帮年轻人已经把赛车当成演绎生命的载体,生命的意义似乎只能通过手中的方向盘和飞驰的车轮来诠释,在用激情宣泄青春之火的同时,他们也在触摸着死亡。瞧瞧电影的宣传语——“酷尽青春、飙出梦想”,对年轻人来说,实在是煽情的很。★《塔拉德加之夜》(2006年/美国)看《塔拉德加之夜》之前,还得先了解下美国的汽车文化。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禁酒令期间,私酒贩子常常驾驶飞车在南部的乡间小路上飞驰,以躲避美国联邦税务稽查员的追捕。随着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不断升级,私酒贩子们想方设法地提高汽车马力、改造汽车结构以使车子更好地控制、更容易地逃脱联邦政府的追捕。更有意思的是,私酒贩子们本着“交流心得、互相促进”的精神,也在内部开展一些非正式的赛车比赛,比比谁的车跑得最快、谁的车技最好,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项赛事,而影片题材选取的是这项好莱坞少有涉猎的NASCAR赛车。NASCAR赛车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可能远不如F1,但在美国却是一项无限风光的赛事。它的收视率甚至高过了NBA比赛和棒球联赛。NASCAR是采用改造后的房车进行比赛,速度也没有F1快,但由于使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车辆,在美国,不是每人都会扣篮,也不是每人都能挥舞球棒击中高速飞来的棒球,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开车。这就是NASCAR赛车有着惊人魅力的原因,拥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塔拉德加之夜》连夺两周北美票房冠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赛车总动员》(2006年/美国)皮克斯的动画似乎与“总动员”三个字杠上了,除了赛车之外,还有玩具、超人和海底的鱼。但是仔细想一想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中文译名了,看来咱中国人还是熟谙也“人海战术”的魔力,毕竟“人多力量大嘛”!瞧瞧,代表着美国造车精神的“道奇蝰蛇”是男主角闪电麦昆的原型车、女主角莎莉脱胎于保时捷911、退隐车王来自于1951年的经典车Hudson Homet、轮胎店老板是意大利的的菲亚特126、看台那对可爱的粉丝双胞胎应该就是日本产的马自达MX-5吧·····在享受皮克斯动画幽默的同时,车迷们更是饱了一回眼福。★《SS》(2008年/日本)在我完成这篇帖子的前几天,这部电影才刚刚在日本上映。原谅我还没看就把它列入我的十大经典,可看完片花之后的冲动让我还是这么做了,就算自己的一份期待吧。赛车电影长久以来都是年轻人唱主角,本片却是让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唱大戏,有点另类吧??它似乎是那些不愿随波逐流的大叔们的有力宣言:你们年轻人虽然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但同时也是我们的!据说影片中的所有赛车镜头全部是真刀真枪的实拍,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电脑处理!深夜山道上的飞驰,差之分毫即可致命的缠斗,分秒必争的极限竞速……最重要的是,又可以看到迷人的酒井法子喔! 以上赛车影片绝对经典的经典!!!我可一部没落!!!还等个啥!!!~~~赶紧去看吧!!!眼福可不等闲!!!脚步可不能停!!!轮子可不想歇!!!一起疯狂驰骋在急速的癫狂状态!!!
4. 闪电麦昆的情节介绍
赛车总动员1情节介绍:
在一次活塞杯比赛中,主角闪电麦昆、路霸、和车王同时到达终点,于是主办方决定加一个附加赛,闪电麦昆也同时以“赛场新星”的头衔成为媒体的焦点。他在做专属载搭闪电麦昆的一辆卡车向附加赛赛场驶去过程中,卡车出了小意外,睡着了,麦昆被遗落在马路上。麦昆追错拖车而迷失方向,最终狼狈不堪跑到了水乡温泉镇(Radiator Springs),几天时间里在这个小镇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他结识了一群新朋友,并且也让他重新改变了自己。
酷车酷评:
他是最快的4轮物体,不信问问他!| He's the Fastest thing on four wheels. Just ask him.
口头禅:
我就是速度,我与速度同在!Speed,I am speed!
演艺生涯
赛车总动员 | Cars | 2006 赛车总动员2丨Cars2丨2011 闪电麦昆为一个手工打造的普通赛车,零件都为人工制造。他的最高时速是322公里(200英里);0-60MPH 加速时间 4.5 秒;车体配备V-8 引擎,750马力;95号,赞助商为除锈灵(Rusteze Medicated Bumper Ointment),又译锈必清。
闪电麦昆本来的号码是57号,为了纪念导演 John Lasster 先生的出生年,后来号码改成了95,为了纪念《玩具总动员》(Toy Story)首映的1995年。
闪电麦昆的轮胎是 Lightyear (光年|莱特异)牌的,这个牌子和真实的轮胎品牌 Goodyear (固特异)相呼应,而且和 John Lasseter 的上一部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的名字相呼应。
闪电麦昆(Lighting McQueen)这个人物参照了 Glenn McQueen ,他是2002年去世的皮克斯著名动画师。他曾经是《玩具总动员》的动画师,还有《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2》以及《怪兽电力公司》的动画监督,2003年的《海底总动员》就是纪念他推出的。 Okay. Focus. Here we go. Speed. I am speed. One winner. 42 losers. I eat losers for breakfast. Breakfast? Sounds good. Maybe I should have had breakfast? Breakfast could be good for me. No no no. Focus. I am faster than fast, quicker than quick. I am Lightning. (影片开头,麦昆即将开始比赛在拖车里自我激励的自白)
Ka-chow!【经典之一。麦昆的前车轮轮眉上方贴有闪电形状的反光贴,麦昆称之为Lucky stickers。每次反光贴反光的时候就会说“Ka-chow”之类的拟声词】
Holy Porsche...She's gotta be from my attorney's office.【在水箱温泉镇惹了麻烦后在法庭上第一次见到Sally时的自白语】
I create feelings in others that they themselves don't understand. 【法庭上见到Sally后与Sally的对话之一,语气有点调侃和傲慢】
5. 闪电麦昆为什么跑得这么快
闪扮旅电麦昆跑得快的原因是它是最快的4轮物体。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闪电麦昆出自动画电影《闪电总动员》,闪电麦昆为一个手工打造的普通赛车,零件都为人工制造,最高时速是每小时322公里。闪差缺厅电麦昆是一个速度飞快的赛车虚隐新手,成名很迅速。它的口头禅是:速度,我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