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中国第一部特效武侠电影

中国第一部特效武侠电影

发布时间:2023-07-22 19:22:16

⑴ 武侠片的历史发展

先秦之后,以武术和侠客为主角的小说逐渐兴起,至唐代,形成第一个高潮。当时的《红线》、《聂隐娘》等等,皆已有武侠小说的影子,但还未全面成熟。到了明代,《七侠五义》、《英雄儿女传》等等开始流行,此时的武侠已经摆脱了唐代武侠中侠客依附政治、并为政治效力的窠臼,呈现出“游历于江湖、行侠于社会”并与政治对抗的角色特征,这种精神和春秋时期的“侠客”相吻合。到了明末清初,武侠小说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并取得了大众的认可,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
电影传入中国以后,以武侠和武侠精神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开始慢慢与其融合。第一部中国武侠电影,是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该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执导,林雍容,粉菊花,吴素声主演。讲述了一个女侠凭借武功成他人爱情之美的故事。影片虽已有后世武侠电影的雏形和精神气质,但未脱胎传统戏曲故事结构,结尾亦落入俗套,故未有太大影响。真正使武侠电影进入世人视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电影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的《火烧红莲寺》。
该片根据“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是第一部根据原版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影响力巨大,观者如潮,制片公司赚尽了票房和口碑。此后,续集连拍,一共拍摄了十八部,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续集最多的单片电影。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开始进入中国电影史。
从30年代开始,因为《火烧红莲寺》的火热,中国开始出现了无数奇奇怪怪的武侠片,这些武侠片良莠不齐,大多取材于稗官野史,或追求新奇,或热衷旧思想,文化质量不高,技术水准也没有突破。1937年后,全面抗日中断了武侠电影。
一直到了60年代,中国武侠片在题材和拍摄风格与技术两方面,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邵氏从五十年代开始拍摄武侠电影,但不受欢迎,只好与“黄梅调”结合。此时的武侠片仍旧根植于传统戏曲中,在服饰、台词、剧情等等方面保留了较大的戏曲痕迹。
1965年,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对泛滥老套的武打片厌烦,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张彻在1967年拍摄传世之作《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张彻获得“百万导演”的名号。这部影片奠定了张彻在影坛的重要地位,被人称为新派武侠电影。张彻的电影中,男性演员才真正有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黄梅派作品,男性演员在其中只是陪衬。张彻的电影中,男主角是性格刚烈的侠客,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标准,看重男人间的情义,儿女情长是陪衬。
新派武侠摆脱了老派武侠的套路,在技术上也有了巨大的尝试和突破,一些风格化和接近生活化的人物装扮及审美情趣开始呈现,但,真正引起巨大轰动、标志武侠电影成熟起来的是,1971年由台湾导演胡春搏金铨拍摄的《侠女》。
这部改编自《聊斋》的中国武侠电影扛鼎之作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冷静悬疑的气氛、熟练精准的技巧和渗透其中的禅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评,一举夺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推向了顶峰,这是中国武侠片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它标志着武侠片扒改祥这种类型正式获得世界承认并载入世界电影史。
该片在画面和剧本两方面确实颇有新意,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铸就了它的成功。竹林、斗笠侠客、政治迫害、轻功、射箭、野外拍摄等等影响后世巨大的武侠元素,皆由此片独创。而源于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深刻契合中国长久农业社会的思想根源。尤其是该片女主角——徐枫(现台湾汤臣集团总裁)扮演的女侠,轻灵飒爽,扮相利落,几乎成为后世所有女侠的定格。而她飞身上树时,惊人的一剪(剪辑特技),艳惊四座歼吵,被冠以“中国武侠第一刀”的美誉,在70年代影响力巨大。后来崛起的徐克、程小东等人,皆受此片巨大影响。
至此,中国武侠已经全面成熟起来。
此时,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开始凸现,并最终于武侠片分道扬镳:功夫片。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电影崛起,一批新人开始崭露头角,谭家明、王家卫、张曼玉以及后来出现的四大天王。其时,邵氏电影停拍,香港电影呈现巨大市场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以徐克、程小东等海归派带来的年轻创作活力和视野,开始掀起武侠电影的第三个高潮。
1992年,程小东取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拍摄了同名电影,他大胆取舍剧情,创新动作和叙事技巧,在剪辑方式和拍摄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威亚技术的成熟与飘逸审美的运用,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审美情趣,在这里,金庸描写的剑气、轻身术等等都有了极为完美的视觉展现。而由黄沾作词的“笑傲江湖”也传唱一时,并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该片完全延续了《侠女》的拍摄风格,主打元素依旧是竹林、斗笠侠客、阴谋等等,徐克事后说明他确实是向胡金铨学习了,而该片动作的方向所指:侠义精神中的超然脱俗与世外情结,第一次将武侠片的精神内涵做到了极致!!
此后,程小东再接再厉,又拍摄了续集《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这部电影引发的争议和观影狂潮更加超过前者,大陆港澳台几乎万人空巷。电影中,不仅兵器能杀人,飞花、落叶、针线、铁钩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林青霞装扮的东方不败,则成为了新派武侠人物形象的一个巨大突破。
在该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因为修炼葵花宝典而挥刀自宫。徐克和程小东第一次吸收了黑泽明电影中的日本幕府时代风情,将和服扮装与林青霞的美丽气质结合得无与伦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准,则成为“东方不败”标志性形象。
以这部电影为准,香港和大陆都第三次兴起了武侠片的狂潮,拍摄了诸如:《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侠片,并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后数年间,武侠片渐渐式微,无限制地复制类型导致观众视觉疲劳,而票房左右的市场因素也克制了投资人的拍摄欲望,九十年代末,几乎没有人再拍摄武侠电影。
2000年,一部横空出世的武侠电影,再度引发了这个类型片,那就是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这部由香港安乐影业投资、根据王度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是迄今为止,华人投资、华人执导的华语电影唯一一次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也给武侠片注入了鸡血针。
该片从元素、拍摄手法等等上并无巨大的突破,但,在导演水准、镜头设计、剪辑、服装、画面节奏等等方面,一反程小东徐克模式,采用了“剑走轻灵”的审美,其中,章子怡扮演的“玉娇龙”形象轰动一时,而李安的导演水准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东方不败》中和服的引入,华语武侠片越来越脱离本土文化,种种莫名其妙的风格、装扮等视觉设计,强行扯入西洋元素,为讨好当时兴起的美国大片观众。徐克拍摄的《断刀客》等等电影,完全把武侠与美国西部片结合起来。莫名其妙的大漠风情、奇奇怪怪的盔甲装扮、所谓的玄幻风格等等,割离了武侠片与中国农业社会的关系,歪曲了武侠片的文化内涵。加上此时香港的漫画风,更加加剧了这种不严肃的“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李安大胆回源,重新将武侠片定义为农业社会风情(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沙漠哪里有侠客?侠客必然伴随着社会和江湖,甚至美女),虽然在该片中仍旧有一段沙漠戏,但从历史和情节上都予以了磨平,几乎看不出痕迹。影片重要的仍旧是青山绿水、断桥小楼式的纯中国风情。
该片大侠扮演者:周润发,他扮演李慕白,其写意大度的动作设计所蕴藏的“大侠”意味,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出现了。而玉娇龙和俞秀莲在屋顶上横飞的一段轻功,则看得观众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国观众,华盛顿邮报甚至贴出头版评论: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几乎所有的元素都源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说,包括“气”、“穴位”、“轻功”等等,而原小说也是民国早期撰写的,电影基本上忠于小说,并抓住了小说的精神实质。
但是遗憾的是,当时大陆电影市场极为惨淡,第五代尝试商业屡屡失败,第六代又拒绝商业模式,导致好莱坞电影大肆侵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这部极为优秀的商业武侠电影被引入大陆,引发了一定的观影潮。这种情况为大陆电影公司和老板极为嫉妒,他们出于各种心理,雇佣了一批所谓的评论家、影评人,对该片大肆歪曲,评价该片为:讨好美国,讨好票房,内涵不足等等……
实际上,这部电影美国人几乎看不懂,因为美国人根本无法理解“轻功”是什么,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文化中有普通人飞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飞天,等于神!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以“讨好美国人”为借口来打击该片的艺术地位,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凸显出大陆当时电影产业的急躁和危机感。
至此,中国武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后,引发了中国电影产业化的第一部纯商业片《英雄》,便是对该片的借鉴,之后的《十面埋伏》等等,中国武侠电影正式走入了好莱坞。

⑵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1928版《火烧红莲寺》。

相关介绍: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故事讲述了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2)中国第一部特效武侠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之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烧红莲寺

⑶ 武侠电影的电影简史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从1965年开始,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对泛滥的老套武打片感到厌烦,他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之后,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张彻和胡金铨绝对是武打片教父级的导演,他们2人的风格迥异,张彻喜欢渲染暴力,武打动作比较写实,经常拍摄一些诸如盘肠大战之类的场面,总是血流成河,据说张彻每拍一部电影用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两大汽油筒。而胡金铨则偏重于写意,对武打的气氛爱做渲染。他们2人对武打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这方面的演员和导演人才。参加过胡金铨电影演出的徐枫、白鹰、田鹏等人都成为台湾武打片的顶级明星。而经张彻之手培养出的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象王羽、罗烈、狄龙、李修贤、姜大卫、陈星、陈观泰、傅声等都是整个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导演方面张彻还培养出吴宇森、午马等人才,尤其是吴宇森更深得张彻真传。与张、胡2人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港台武打片著名导演除了张、胡2人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罗维一生拍片无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导演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捧红了李小龙这个国际驰名的功夫巨星。来自台湾的郭南宏原来是台语文艺片的导演,在60年代末期武打片开始流行的时候转拍武打片,他导演的《一代剑王》和《鬼见愁》在台湾轰动一时,《鬼见愁》更是捧红了在里面扮演大反派鬼见愁的性格演员易原,易原后来成了郭南宏班底的御用演员之一。郭南宏拍摄的武打片内容丰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少林十八铜人》这样的经典,也有《火烧少林寺》之类的失败之作,他在70年代有段时间和张彻竟相拍摄少林题材影片,张彻喜欢拍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郭南宏则偏爱机关布景,这种竞争在1976年以郭南宏《火烧少林寺》票房惨败而告结束。下面再说说楚原,楚原是香港50年代著名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之子,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经拍摄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名片,后来也加入武打片拍摄行列,导演了《爱奴》以及一大批改编古龙武侠小说的影片《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等,一时间古龙+楚原+明星成了古装武侠片的铁三角,楚原的作品情节诡异、悬念性强,布景豪华。
还有几个台湾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如《弹指神功》、《风铃中的刀声》等奇情古龙电影,张曾泽于1971年导演的描写民国时期侠客歼灭土匪的功夫片《路客与刀客》(主演:杨群、孙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现了铁头功和辫子功等奇特的武术招式,颇具传奇色彩。还有丁善玺导演、杨群、甄珍主演的《落鹰峡》,结合了美国西部片的枪战拍摄手法和中国式的武打,也很有看头。以上两部影片都在台湾金马奖获得了重要奖项。
中国武打片在70年代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很多人都认为是李小龙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其实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不过倒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拍摄过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还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戏》,但是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他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好莱坞许多硬汉明星如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龙门下学过功夫。李小龙离奇暴毙之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吕小龙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后期,港台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各种武打片的内容无非是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类。胡金铨属于慢功出细活,数年没有新作。张彻也在不断的重复自己,作品渐无新意。到了1978年,终于出了几部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出现了几个驰名国际影坛的人物。成龙,曾在罗维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却一直半红不黑,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武打片的新片种——谐趣功夫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刘家良,正宗南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在张彻手下担任武术指导多年,他于1978年导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他导演的《中华丈夫》、《18般武艺》都是当时比较卖座的影片,他导演的《长辈》让女主角惠英红成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成龙的师兄洪金宝在70年代也已经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独立导演并主演了喜剧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卖座片。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了,这是一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影片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卖座超过了成龙的《龙少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已经大大下降,除了《弹指神功》《英雄无泪》、《少林寺》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影圈新人徐克出现了,他曾经在美国的大学学过电影回港后在佳视拍摄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就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他导演的《蝶变》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不过市场反应冷淡。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等,为武打片闯出一条新路,武打更讲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间还加入些幽默元素。这段时期,成龙在戏班学艺时的 “七小福”里面的其他的师兄弟们如元彪、元奎、元华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术指导领域也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仙鹤神针》、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其中程小东可以说是武打片导演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导演的《生死决》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的风格。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一个老的民间武林传奇人物题材加以创新,影片里把武林纷争加入到大的动荡时代里,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使武打片提高了一个档次。一时间模仿跟风之作频出,大家纷纷争拍古装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铁猴子》和《火云传奇》还算有些创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趋于没落了!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武打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他敢开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1990年,何平导演拍摄的《双旗镇刀客》可谓是大陆武侠电影的扛鼎之作。此后,武打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但是整体水平感觉要落后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进入了新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使得中国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瞩目!中国的一些著名导演如大陆的张艺谋、何平,台湾的侯孝贤都在拍摄或者筹划拍摄武侠片。在新的世纪,中国武打片要出现新的辉煌!

⑷ 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是什么

1928年旧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火烧红莲寺》的电影,成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由于票房火暴,从1928年到1931年,3年内拍了18集,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拍摄记录。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 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武侠电影胡金铨成为了武侠电影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是第一个把武侠电影当作艺术电影来拍的导演,他将京剧的韵味融入到武侠电影当中。无论《大醉侠》似醉非醉的浊世清醒,或者《侠女》竹林里的飞腾跳跃,还是边疆关外《龙门客栈》的殊死搏斗,还有禅意十足的《空山灵雨》,胡金铨的武侠片都贯注了中国古往今来剑客侠士通过救人、救世来完善自我的理想。

麻烦采纳,谢谢!

⑸ 中国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3d大片是什么

《龙门飞甲》(英语:The 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是一部于2011年12月上映的华语动作片。

导演为徐克,元彬任动作指导,李连杰、周迅、陈坤领衔主演;桂纶镁、李宇春、范晓萱及樊少皇主演;刘家辉特别客串;盛鉴特别介绍。故事延续1992年的电影《新龙门客栈》的情节,但主要角色名字全改。

该片采用三维电影技术拍摄而成,为首部华语武侠三维电影。此片所占比例不高的文戏部分由张之亮导演与徐克共同执导,因此在片尾名单上,首先打出特别感谢张之亮的字样。

剧情

明宪宗年间(应为公元1487年)宦官弄权。侠客赵怀安在营救忠良行动中,将恶贯满盈的东厂督主万喻楼一剑毙命,引来西厂督主雨化田派人追杀。

雨化田和后宫万贵妃勾结,阻止后宫宫女怀孕。宫女素慧容怀孕潜逃,在即将被捕时被化名赵怀安的侠客凌雁秋解救。凌雁秋试图以赵怀安之名行侠,引出赵怀安与之相见。

赵在暗处见到这一切,但拒绝出现。雨化田带队前往边关追杀素慧容和赵怀安。赵怀安携友途中刺杀雨化田未遂,暗中跟踪。

在西域的龙门,凌雁秋带着素慧容投店。之后客栈来了谭鲁子带队的便衣西厂密探,凌雁秋带着素慧容躲进密道。西厂密探和客栈里的鞑靼商队起冲突。西厂试图投毒反被对方下毒。江湖人顾少棠及绰号“风里刀”的卜仓舟投店。风里刀的相貌和雨化田酷似,谭鲁子不敢确认,派手下去找雨化田的大部队。

凌雁秋在密道中见到顾少棠、卜仓舟和客店老板、鞑靼商队谋划,原来他们是一伙儿的,企图夺取60年一现的西夏王宫里的宝藏。

谭鲁子的手下见到雨化田与之确定分辨真假的暗语,返回客栈。赵怀安跟踪而至,通知冒充雨化田的风里刀已被识破。赵怀安和凌雁秋相见。赵怀安、顾少棠、鞑靼人联手对付西厂。

风里刀猜出暗语,再次冒充雨化田,导致谭鲁子和率大队追兵来的真正雨化田、马进良互斗,赵、顾等人趁机出击,凌雁秋去而复返,协助赵。

此时龙卷风忽至,西夏王宫从黄沙中出现。赵怀安、顾少棠、风里刀、鞑靼人、凌雁秋、素慧容、雨化田进入王宫,协议暂时停战搬运财宝。

关键时素慧容出手刺伤凌雁秋,原来素慧容是西厂的人。她的出逃是为了引出赵怀安。经过殊死搏斗,素慧容、雨化田被赵怀安等人联手杀死。凌雁秋重伤不愿赵怀安看到她的垂死而独自离去,赵追随。

最后,风里刀冒充雨化田带着钟情于他的鞑靼女首领回到皇宫,毒杀万贵妃。

主要演员

1、赵怀安(李连杰饰)

吏部尚书(受东厂迫害)的属下,专事追杀东厂宦官的侠客。

2、雨化田(陈坤饰)

统领宫中,权倾朝野。长臂一挥,围捕侠士千里之外;马鞭一指,追杀妃嫔大漠之间。论身手,世间几人出其右;论心智,狡黠布局谁人察。怎奈何,一点骄傲全盘皆输,十分野心尽付黄沙。

3、凌雁秋(周迅 饰)

侠女(曾假扮赵怀安),与赵怀安有情感纠葛。(角色源自《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 。

4、风里刀(陈坤饰)

大盗,顾少棠之前男友兼拍档,于龙门客栈遇上常小文后与其互相爱慕。

⑹ 龙门飞甲的导演

龙门飞甲的导演是徐克和张之亮

徐克(Hark Tusi),1950年2月15日生于越南西贡市,祖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香港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
1977年回港,在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担任编导,参与长篇剧《家变》制作。1978年随同大批无线电视员工一起转往佳艺电视,编导武侠剧《金刀情侠》。1979年指导首部电影《蝶变》。
1981年他凭《鬼马智多星》赢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1983年指导拍摄特效武侠片《新蜀山剑侠》。1984年与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电影《英雄本色》等片,开始拍摄香港武侠片。1991年,指导武侠电影《黄飞鸿》获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徐克走进好莱坞,指导两部动作电影《双重火力》和《迎头痛击》。
2004年,指导电影《七剑》获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2009年,徐与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合作,拍摄了《龙门飞甲》等动作片。2010年徐克执导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13年,徐克获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2014年,执导拍摄国内首部3D战争动作片电影《智取威虎山3D》。
2015年凭借《智取威虎山》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张之亮,1959年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1986年,执导个人第一部历史片《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获得第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和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奖的提名。1989年,凭借执导的爱情片《飞越黄昏》获得第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92年,执导剧情片《笼民》,该片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作品奖。1994年,监制喜剧片《背靠背脸对脸》。1997年,拍摄剧情片《自梳》。1999年,执导喜剧片《流星语》。
2001年,执导爱情片《慌心假期》。2003年,执导爱情剧《街灯》。2006年,执导动作片《墨攻》,凭借该片提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以及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2011年,执导魔幻爱情片《肩上蝶》,该片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2014年,执导武侠奇幻片《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

⑺ 中国大陆第一部武侠剧是什么

1925年上海天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女侠李飞飞》被郑君里称之为武侠电影巨流的先导的影片《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才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而不同于”武打片“

⑻ 中国内地第一部武侠片【电影】是什么

中国内地第一部武侠片是《神秘的大佛》!!!
70年代末的作品。比李连杰的《少林寺》还早呢。至于《双旗镇刀客》,那是90年以后的作品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第一部特效武侠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 浏览:437
魔兽世界电影哪个公司拍的 浏览:954
全国电视剧电影免费大全 浏览:860
2019十大超能力动作电影 浏览:906
关于第一例艾滋病发现的电影 浏览:322
长春哪个电影院有包厢 浏览:108
电影院楼顶怎么上去 浏览:32
韩国古装农村电影 浏览:162
电影沪上风云观后感 浏览:388
范冰冰电影节服装价格 浏览:634
博纳怎么看电影 浏览:672
印度史诗电影排名 浏览:905
儿童益智电影推荐中文 浏览:425
交换协议动漫电影 浏览:2
电影票正价 浏览:535
劲松电影院2018年12月23日电影 浏览:181
全程在打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72
第二届海南国际电影节主持人名单 浏览:924
韩国电影欧美 浏览:719
在微信卖电影票怎么买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