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电影是讲美国总统的女儿
还有两部
第一女儿
剧情介绍:
女主角萨曼莎(凯蒂·赫尔姆斯饰)青春美艳,她只是想过一种正常人的简单生活,离开父母和那个戒备森严的家。但这对她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她的家就在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美国白宫,而她的父亲就是约翰·麦肯兹(迈克尔·基顿饰)--美国总统。
萨曼莎从一出生就被烙上“第一女儿”的身份,处处受人保护监督,她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自由身。大学给了她新的生活,离家千万里之遥的情况下她终于可以成为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员,但是她发现自己连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来。萨曼莎的室友米娅处处捉弄她,在一次野外骑脚踏车的活动中把她一个人扔下,萨曼莎慌得乱了手脚,就在她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了年轻帅气的学校宿舍管理员詹姆斯(马克·布鲁卡斯饰)。
一见钟情的爱情就此展开,浪漫而汹涌,萨曼莎在肆意享受爱情的时候却吃惊的发现,她的情郎居然是被老爸派过来保护她的私人保镖。世界从此变幻了模样,以为有了普通人的普通爱情,却还是没有逃过“第一女儿”被监督的命运,萨曼莎伤心之余开始重新考虑问题:她属于哪里?她想要什么?她到底是谁?
=================================
逃出洛杉矶
剧情介绍:
本片的上集《逃出纽约》设定于1997年,这时的纽约变成一个与文明隔离的大监狱。
本片描绘洛杉矶成为一个黑暗暴力的世界充满动作、惊栗及刺激的场面。201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9.6级大地震,并与美国大陆分裂,成为小岛。美革命分子在岛上成立一支叛变军队,而美国总统更将所有罪犯放遂在这三不管的九反之地,并以铁腕手法将自由社会变成一个黑帮都市。
然而总统女儿亦被叛军掳走,拉塞尔再次扮演独眼龙角色,被新总统委以重任。15年前,他在纽约救回美国总统一命;如今新总统也找来斯内克潜入城内,救回女儿并将开启核弹的钥匙夺回……
㈡ 爸爸在麦田找到失踪小女儿的电影名字
从18年前,我开始用影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结婚、孩子出生、家庭旅游、工作学习、朋友聚会等等。一切关于生活的片段,我都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记录在影像中。
拍摄工具,也从最早期笨重的磁带式摄像机,到后来的刻录式光盘摄像机、数字式硬盘摄像机,直到今天的智能手机。
我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被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复制下来,并永久保存在虚拟世界中。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这些视频资料数量越来越多,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也越来越大。
在这些视频中,我看到了家庭的建立、孩子的成长;看到了父母的老去、自我的成熟,也看到了朋友的聚散、时光的流淌。
因为记忆力的局限性,许多珍贵的人生时刻,我都需要借助早期视频来回忆。这意味着它不仅仅代表了我曾经度过的人生,甚至已经替代成为我真实的人生。
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那个存储于虚拟世界里的人生,和保存于我头脑记忆中的人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2018年,有一部特别的影片在美国热映。
说它特别,是因为在全片的两个小时中,电脑操作界面充当了摄影机镜头,在视频播放器、语音对话框、文字聊天窗口等各种界面的来回展示和切换中,讲述了一个父亲寻找失踪女儿的悬疑故事。
有网友调侃到,看完影片,感觉就像铅枣在电脑前坐了两个小时。
当真实与虚拟在荧幕之上发生碰撞交错,观众会有什么样新奇的观影体验?又会引发什么样独特的人生思考呢?
它就是美国影片《网络迷踪》,豆瓣评分8.7。
影片开始的画面,就是WINDOWS XP的经典桌面背景,而前五分钟,通过一段段电脑操作视频、家庭录像的穿插播映,清晰地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的身世背景。
韩裔美国人大卫·金,和美丽的妻子、聪明的女儿,组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带女儿玛戈学钢琴、夫妻俩参加玛戈的音乐会演出、一家三口嬉戏玩耍。
幸福家庭的一切快乐,这个家庭都拥有。
但不幸的是,妻子患淋巴癌住院,虽经积极治疗,但复发后还是不幸去世。从此,大卫与女儿玛戈相依为命。
这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少了欢笑,多了沉默。
一转眼,玛戈已经15岁,是一个漂亮成熟的高中生了。而大卫,也苍老憔悴了许多。
大卫每天忙于工作,玛戈则天天自己上学放学、参加兴趣小组、学钢琴。父女俩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是通过短信、即时通讯软件、邮件等工具来进行。
直到有一天,大卫发现玛戈失踪了。
玛戈头一天深夜给大卫打过三个未接电话,但他没有听到。
大卫立刻报警,并开始通过玛戈的邮箱寻找线索。随着一步步深入女儿的网络世界,大卫才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女儿,竟然是那么陌生,而在属于女儿的网络世界里,烂亮才看到了她真实的人生和秘密。
影片拍摄手法新颖独特,被业内称为“桌面伪纪录片”。意思是指导演利用电脑中各种软件的操作界面为镜头,来实现剧情的推进、主人公情绪的变化等等过程。这部影片演员的拍摄时间只有13天,但后期处理长达两年。
随着人们对于手机电脑的依赖程度加重,看似简单的操作界面,却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镜头语言。
观众虽然看不见主人公的表情,但随着画面中鼠标的移动和点击、聊天对话框中一段文字的输入和删除,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主人公此时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怕。
比如影片开始时,交代大卫的妻子患癌症的情节时,屏幕上显示的饥激宽,就是在谷歌搜索栏中输入“淋巴癌”字样时的搜索界面。
比如女儿玛戈对妈妈的病情由希望到绝望的情绪转折,也是通过她将电脑日程表中妈妈的出院日期一次次后移,直至最终删除来表现的。
还有大卫与女儿聊天时,在对话框中输入“妈妈也会为你骄傲”,但停顿两秒钟后,这句话又被删除。这个操作过程,细致深刻地表现出了大卫内心的复杂纠结:不愿意在女儿面前提起过世的妻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设备的更新换代,影像记录的便捷性也不断提高。在各种社交网站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展现在虚拟世界中。
在一个人的朋友圈,陌生人可以迅速地了解他(她)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等等几乎一切私密信息。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即便是面对亲人,都有可能没有一句话交流。
慢慢地,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究竟虚拟世界里的人更真实,还是真实世界里的人太虚拟。
我们都愿意在朋友圈里各种晒。晒自己努力、晒自己成功、晒自己幸福。即便拔牙剃头修脚也不忘发张照片,仿佛自己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让公众了解自己的一举一动是一种责任。
除了单向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虚拟世界。
家人沟通亲情、朋友交流友谊、领导安排工作、老师布置作业、客户发展业务。现实中一切人与人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习惯彼此在现实世界里的相处。就算是物理意义上聚在一起,也是低头玩手机,各自躲避在精彩纷呈的虚拟世界里。
其实,这恰恰是一个普通人缺乏真实交流和恐惧孤独的表现。
我们害怕在喧闹浮华的世界里被孤立、被遗忘,于是拼命把关于自己的一切真实生活展现出来。这种营造出来的虚假关注感,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出于心理安全的需要。
影片中,玛戈与父亲缺乏沟通,于是依托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来与陌生人进行情感交流,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状况的真实展现。
大卫在网络世界里一步步搜索寻找玛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女儿。
他以为玛戈每周去学钢琴,谁知道她早在半年前就退课了。
他以为玛戈在学校人缘很好,但当他联系女儿社交账号中许多好友时,对方却表示与玛戈并不是那么熟悉。
他一直以为玛戈活泼开朗,但当他看到女儿的直播间后,却又发现一个孤独忧郁的女儿。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女儿?
而在虚拟世界里,人性自私丑恶的一面也展现殆尽。
当玛戈失踪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时,其他在学校冷落她的同学,纷纷蹭热度博关注。
那个自称与玛戈不太熟悉的好友,便立刻上传了她边哭泣边回忆玛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的视频,获得了无数的浏览量和点赞数。
一个暗恋玛戈的男孩,也一直在冒用另一个账号,与她亲密地交流沟通,时间长达半年却从没有被发现。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具有自由意志和独立意识,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但越来越模糊的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使人们真实的意识开始转移到网络世界里,加之网络世界放大了人性丑恶的一面,所以逐渐产生出众多与现实世界发生分裂的“两面人”。
在网络上污言秽语脏话连篇的键盘侠,现实世界里,也许只是一个羸弱单薄内向的眼镜少年。在直播间里粉丝百万媚态丛生的柔弱美女,现实世界里,也许只是一个自己房间卫生都脏乱差的普通女孩。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们呢?
好的影片,表现形式和拍摄技巧并不一定最重要,只要它关心的是每个人真实的遭遇和困境,彷徨与挣扎,那它就一定可以打动人心,获得掌声。
相反,一些热衷于花巨资玩数字特效、用弘大叙事来震撼人心的影片,往往会费力却不被观众认可。
因为导演明星的影响力,这些影片不一定票房不高,但观众看过之后,却不会留下震撼心灵的情感激荡,和感同身受的情绪共鸣。
因为它假大空,因为它不关注个体的困境,因为它认为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
于是,小故事、小人物、小悲喜,从来都不是它关心的重点。
《网络迷踪》最终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我就不剧透了,希望你自己去看。
影片里,大卫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发现了真实的女儿,并最终寻找到了自己。这是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与我们大多数人有关的故事。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最终能否找到真实的自己,以及真实的人生呢?
㈢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
第一章: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第二章: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北平街上就流传爆发战争的消息,一天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客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
第三章: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
第四章: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里,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从此他便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他强打精神,回到人和车厂。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有个女儿叫虎妞。祥子将卖骆驼所得除掉路上花费剩余的三十元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第五章:祥子仍然省吃俭用,但他的思想和为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杨家拉上“包月”只四天就被折磨得不得不辞掉了。
第六章:离开杨家回到人和车厂,虎妞请祥子喝酒。酒后,在迷迷糊糊中祥子被虎妞骗上了床。事后,祥子心里万分矛盾,对虎妞既愤恨又想念,同时还夹杂着害怕。
第七章: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第八章:同在曹家帮佣的高妈劝祥子把钱拿去放高利贷或者存进银行来生利息,祥子都不敢;高妈劝祥子起会,他也不敢。年关将到,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并要回寄存在那里的钱,这时虎妞却找上门来。
第九章:虎妞把祥子寄存在刘四爷那儿的钱拿来还他,并跟他说她怀孕了,要求他娶她。她还为祥子设计了一条讨好刘四爷骗取刘四爷同意他们婚事的计策。祥子心乱如麻,借酒浇愁。
第十章: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买来十个包子请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吃。老车夫的遭遇给祥子以沉重的打击,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第十一章: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了,曹先生让他改走左先生家,然后要他到曹家报信。他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祥子把闷葫芦罐里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孙侦探来“保命”。
第十二章:祥子逃离曹家,走投无路。重新回到曹家,遇着高妈。高妈要祥子留下来看家,自己去左家投靠曹先生。祥子担心在曹家不安全,就翻墙到隔壁的王家找车夫老程。在老程的屋里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曹先生是个进步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的学生阮明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阮明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第十三章:天亮了,祥子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见他回来,虎妞很高兴。刘四爷正准备庆寿,就叫祥子帮忙。虎妞偷偷给祥子两块钱,让他去买一份寿桃,还要他勤快一点给四爷好印象。
第十四章:刘四爷庆寿那天,吃早饭时,车夫们把对刘四爷的不满都发泄到祥子身上,祥子气得差点和他们打起来。看到祝寿的人携妻带子,刘四爷感到自己的孤单,心情变得很郁闷。他看到虎妞对祥子的亲热劲儿,火上心头。当着众人的面,父女俩吵得不可开交,虎妞索性公开了她和祥子的关系。刘四爷把祥子也臭骂了一顿。
第十五章:虎妞让冯先生把祥子带到天顺煤厂去,她在毛家湾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准备了结婚的一切物事,定了喜日,给钱让祥子去买了新衣,他们俩就这样结合了。新婚之夜,祥子才知道原来虎妞的怀孕是假,是专为骗他的。祥子气愤难当,第二天,他真想一走了之,可是走到哪里去呢?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虎妞那里。他希望虎妞拿钱给他买车,而虎妞却不要他继续拉车,她让他去向刘四爷陪罪,希望重新回到刘家。
第十六章:虎妞和祥子租住的大杂院里住的都是穷苦人,虎妞喜欢在他们面前显摆自己的富有。元宵节过后,祥子再也忍受不了清闲的日子了,他不声不响地拉起了车,而且决心不论虎妞怎么反对他都要拉车。虎妞想回到人和车厂,又担心刘四爷不接受。祥子偷偷到人和车厂附近观察,发现车厂的招牌换了。
第十七章:祥子打听明白,刘四爷把人和车厂卖了,带着钱外出看世界了。虎妞依靠父亲的希望落空了,无奈之下只好拿钱买车给祥子拉。同一杂院的二强子卖了女儿小福子,买了车;不久打死老婆,为给老婆埋葬,把车卖给了虎妞。小福子被军官买走当小老婆不到一年,军官不声不响地走了,把她给丢下;她只好又回到家中,她和虎妞成了好朋友;小福子的父亲逼她卖淫,虎妞主动把房子租借给她用,从中获利。
第十八章:二强子看着女儿卖淫,心情矛盾痛苦。虎妞真的怀孕了。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午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在这冰火两重天里,祥子都拉着车,他终于病倒了。
第十九章:祥子病了一个月,还没完全康复就拉上了车,没几天,他又病了,一病又是一个月。祥子生病期间,小福子来和他说说话,虎妞醋劲大发,有意破坏小福子的“生意”,小福子忍受屈辱拉着弟弟来向她赔罪,两人重归于好。为了维持生计,祥子拼命拉车挣钱;虎妞怀孕之后,不运动又贪嘴。最后因难产而死。
第二十章:祥子卖了车,埋葬了虎妞。正当小福子向他表示愿意和他结合时,二强子却突然出现,无耻地责骂女儿,祥子和他打起来。祥子发现,要是和小福子在一起,就必须养活她和两个弟弟以及她的酒鬼父亲。祥子卖掉一些杂物,收拾了东西离开了那个大杂院到一家车厂去了。祥子不只吸烟,有时也赌博、喝酒,“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他也不再想买车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合群,而是设法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后来,他拉上一个夏先生的包月
第二十一章:到了秋天,祥子禁不住诱惑,竟与夏太太发生了关系,而且得了病。他离了夏家,回到车厂。他虽然有时也还想要强,还想买车,也想念小福子,但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即逝的。他变得懒惰了,学会了打架。一天晚上,他意外地拉上了刘四爷,刘四爷问虎妞的下落,他答了“死了”就扬长而去。
第二十二章:自从在胡同里恶言恶语地顶撞了刘四爷,祥子感到万分痛快。他决心与过去告别,他身上重新有了活力,有了生机。他找到曹先生家,请曹先生给他指点出路。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祥子立即赶到那个大杂院找小福子,却不见了小福子的踪影。祥子上街到处找,找了整整一天,杳无音讯。晚上,他回到车厂,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
第二十三章: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地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老头子告诉他,小马儿病死了,他的车也卖掉了,现在就靠卖茶水等度日。他还建议祥子到“白房子”去找小福子。祥子找到“白房子”,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开始吃、喝、嫖、赌、讹诈,以干坏事为乐趣。
第二十四章:阮明想利用祥子,不料却被祥子以六十元出卖而丢了性命。祥子已经不能拉车,他靠给人送殡来度着残余的时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堕落成为“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㈣ 《爱你罗茜》电影分析
影片名:《爱你罗茜》Love, Rosie
制片国家:德国 / 英国
导演:克利斯汀·迪特
主要演员:莉莉·柯林斯、山姆·克拉弗林
上映时间:2014.10
影片开头:Rosie在Alex的婚礼上发呆,脑海里闪现两个人共同成长的画面,他们相遇于幼时,一起写小纸条,一起玩地球仪,分享彼此的梦,Alex梦到坐在划艇里用弯弯的浆划船,觉得自己很逊,歼宴昌Rosie伸出了自己的手,握住Alex的……Rosie开始在婚礼中致辞中……故事进入倒叙。
Rosie在18岁生日会上喝了酒,和Alex情不自禁接了吻,却不小心被绊倒在地。第二天Rosie醒来后,Alex来访,言谈间,对于昨天的尴尬行为表示想吐,Alex内心的火苗似乎也灭掉了。Alex走向了宝芬妮,Rosie走向了格雷格。Rosie帮Alex出主意追求女孩,“看到对方身上看不到的东西例如soul,并且忽略她”。
学校舞会前,Alex请Rosie帮忙打领带,Rosie当着Alex的面换礼服,关于男女友谊,Alex说“如果你需要,我永远都在等你”。舞会上,两人都有自己的舞伴,彼此间却火光四射。Rosie看到Alex与宝芬妮激情热吻,随后和格雷特开展了尴尬的性活动,避孕套掉在了阴道里。回家的途中,在Alex建议下,两人筹划去美国求学。
Rosie拿到波士顿学院录取通知书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在机场送别Alex时,彼此之间暧昧四射,欲求情人间的接吻,又想保持友谊的界限,这一幕预示着两人走入不同的轨道。鲁比帮Rosie想到办法,为孩子寻找新的父母,这样她就能继续留学。然而在女儿凯蒂出生之后,Rosie 决定当全职妈妈,放弃和Alex一起去波士顿的约定。
Alex得知Rosie怀孕之后,回国看望。Rosie没有把怀孕生子的事情告诉他,觉得这样他在异国他乡还能把她当成以前的Rosie,而不是现在这个奇怪的陌生人。Alex张开了双手,握住了Rosie的,最终说“我可以做她(凯蒂)的教父吗?”这一提议,似乎两人从隐隐约约的暧昧和期待又退回到友情。
Alex回到美国,边求学边发展稳定的恋情,Rosie抚养女儿,各自进入稳定的生活,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
5年之后,凯蒂长大了,Rosie找了份酒店工作,带着女儿搬离父母的家,对于性伴侣,Rosie对女儿的解释是:“他是一个好人,过来帮妈妈忙,仅此而已”。一天,Alex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箭上的金属箭头,女友完全不理解,彼时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他想念Rosie,邀请Rosie来看望自己。Rosie带着期待和女儿一家三口的画作来到美国和Alex见面,Alex隐瞒了女友怀孕的事情和Rosie玩了祥培一个晚上。Rosie指出了Alex混乱生活的真相,最终两人以吵架而分手。
Rosie回到英国之后,将女儿的 “三口之家”画作寄给格雷格,并与之进入由欲望和责任和堆砌起来的婚姻。Rosie结婚那天,Alex告别了混乱的生活。几个月之后,Rosie看见女儿和竹马一起玩耍,受到触动,主动联系Alex,才知悉他的近况。
又一个五年之后,Rosie的父母变卖财产出去旅行,父亲死于旅行途中,Alex回国参加葬礼。墓碑前,Alex说“我是一个搞砸了一切重新来过的孩子”。两人在墓碑前的拥抱,动人又心酸。
Alex回到美国之后,写了一封信寄给Rosie,被格雷格截获,同时而来的是父亲去世前的一封信。父亲表示,自己实现了人生梦想,鼓励女儿不要忘了自己的梦想。在父亲和女儿的鼓励下,Rosie决定购买一家属于自己的旅馆。
这时,Rosie发现格雷格有了外遇,两人分手,Rosie看到了Alex的信。信中说到:两人之前已经错过两次,鼓励Rosie以及自己“我们不要害怕,要抓住机会”。Rosie打了迟来的电话,但此时Alex已经打算和宝芬妮结婚,宝芬妮是接受Rosie 的建议去波士顿看望Alex后才有了发展。好友鲁比鼓励Rosie去找Alex,因为飞机晚点,直到在Alex婚礼上两人才相遇,Rosie原本下定决心表白抢氏扒亲,只来得及致辞:“选择一个你真正想和她过日子的人,才是你最重要的决定,因为如果选错了,你的这一生都会很灰暗。”(这也是Alex信中表达的意思)以及爱的表白:“不管你在哪里,或者你在干什么或者跟谁在一起,我都会真诚地、真正的、十分爱你……”。
婚礼中,Rosie的女儿凯蒂被托比亲了一下,非常抗拒, Rosie和Alex劝慰这其实很好。Alex说到“如果你现在拒绝他的话,他就会制定他的人生目标,去寻找世界上最完美、最漂亮的女生,然后忘掉你……”,借机说出他们彼此几次错过的原因。
Rosie回到英国和好友一起经营自己的旅馆,间接见证旧时尴尬事件的先生成为了第一位客人。Alex是旅馆的第二位客人,他邀请Rosie跳一支迟到的舞蹈,Rosie说:Better late than never。阳光照在相互拥吻的两个人的身上,一切终于回到了正轨。
1、18岁的友情爱情
18岁的年纪,青春期末期,正要步入成年,对于爱情是向往的、不信任的、恐惧的,就算彼此心意明确,一点点的拒绝就会触及底线。两个人十几年的友情相处,对于关系的变化都在相互试探,但又不够勇敢。
青梅竹马的情感一直保持到18岁,两人在18岁-30岁之间的关系:朋友之上,恋人未满。
Rosie建议Alex以这样的姿态追求女孩:“看到对方身上看不到的东西例如soul,并且忽略她”,这是18岁的她对爱情的理解。18岁的Alex对友情的理解:“如果你需要,我永远都在等你”。
2、性与身体
对于其他的异性伙伴,性是手到擒来,彷佛只是一场身体游戏。对于彼此,却受限多多,作为soul mate,性反而成为了两个人交流的限制,这种限制令我感到困惑又迷人,身体在他们的关系转化中承担着什么呢?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在任何阶段获得的力量都会受到超越其自身的必要性的考验,以便个体可以在下一阶段继续带着前一阶段获得的力量去冒险。18岁的男女主人公,在彼此的陪伴下,自我同一性获得了完成,正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亲密对孤独。新的阶段中,身体和自我必须成为器官模式和核心冲突的主人,在亲密的友谊以及身体对抗中面对自我受损的恐惧。这一阶段的危险性时个体会既亲近又对抗这种亲密的、富有竞争性的关系。在对抗与亲近中,成年人的责任领域逐渐区分,最终成为了道德感的一部分,这是成年人的标志。很显然,30岁的他们成为了成年人。
3、性与爱情
刚刚进入成年的人们,对于性有着强烈的好奇,性活动似乎是随意的,不需要负责任的,而爱情似乎需要承担更多。男女主人公自从18岁之后,产生过很多次爱欲的感觉,但又因为克制,进入到故作的所谓友谊状态。而在18-30岁之间他们在努力整合着关于爱情的理解。荣格认为婚姻包括了心理关系的要素,心理关系是有意识的关系,受限于无意识的程度,性是生物性本能的关系。我认为,Rosie第一次去美国时,带着对于两个人关系的觉醒(意识化)去的,Alex的觉醒来得晚一些,体现在寄给Rosie的那封信中。在他们各自的婚姻中,证实了当无意识的范围很窄时,婚姻就不会出自于自由选择,而是出于对于真实本心的违背,比如本能,比如责任。当性与爱情相结合时,也意味着人格的整合。或者说当他们通过与自己的本心连接,建构起基于本心的爱情的认知和态度之后,他们就进入了真实而坦诚的心理关系。
4、一些隐喻和象征
求学约定的隐喻:两人的美国求学之约像是两人想要进入不同关系的暗示,Alex提出这个建议时,说到“这个地方就是个死胡同”,预示着两人关系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更加开放的美国或许会是新的关系发展的摇篮。
船的象征:Alex梦到自己坐在划艇里用弯弯的浆划船。在水上行驶的船,象征着借助生命本源的力量,尤其是使无疑是本能力量达到目的愿望和努力。Alex在陈述这个梦的时候,说到感觉自己很逊,这似乎是一种来自意识的声音,这个声音意味着Alex对于评论的依赖,可能会超过了来自无意识深处的声音。
箭头的象征:Alex在哈佛就学期间,梦到自己变成弓箭的金属箭头。一般情况下,弓箭是作为整体存在。弓和箭象征狩猎与战争,箭象征着男性,弓象征着女性。现代社会中,弓一般代表能量与纪律,箭代表闪电、雨水或权利。没有弓,没有箭身,只有箭头,这似乎意味着Alex远离了本能,远离了原我,失去了与阿尼玛的连接,这些关系的断裂使他的意识自我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在个案工作中,我们要十分注意来访者的年龄以及正在处于的心理发展阶段,通过来访者在外部的问题了解他们正在遭遇的心理冲突。当来访因为爱情的议题来求助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对于爱情与性的态度,并尝试理解爱情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英】布鲁斯-米特福德、【英】威尔金森,(2014),《符号与象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2017),《人格的发展》。中华书局
【美】爱利克·埃里克森,(2018),《童年与社会》。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㈤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女儿》
画面和故事都很干净的电影《女儿》,像大多数韩国伦理电影一样,都有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女儿》却有着很多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所没有的温情。
作为具惠善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女儿》算是很不错的作品了,也很值得每一个人去感受这部影片想带给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