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6年后,《城南旧事》演员再聚首,影星张闽罕见出镜,沈洁已47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这应该是我国中学学子最为熟悉的歌曲之一。几乎每当毕业的季节,这首歌都会回荡在校园的上空,回荡在依依不舍的毕业生们的心里。
这首由李叔同作词的歌曲,还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直到现在,每当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我的脑海中也总能浮现出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心中也会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上映于198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吴贻弓执导。该片一上映,就引起巨大轰动,不仅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而且更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如今,36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这部优美的电影却依然闪亮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影片中几位演员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扮演小英子的沈洁,那双宛如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是那样的纯真、明亮、干净,不含任何杂质,像溪水一般缓缓流进我们的心中。
还有在影片中扮演疯女人的张闽,表演深刻、含蓄,充满诗意,也令我们久久难忘。
近日,在由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的吴贻弓导演纪念会上,《城南旧事》中的两位女演员沈洁和张闽再次聚首,一起来缅怀恩师吴贻弓。
吴贻弓导演是我国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电影工作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不仅执导了如《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而且更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而当上海国际电影节越办越红火的时候,吴贻弓导演却于2019年9月14日7时32分,在上海瑞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的去世,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当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吴贻弓导演纪念会之时,他的许多生前好友都纷纷前来出席参加。久未露面的 张闽 ,一出现在会场,便引起了更多影迷的关注。
因为,这位走红于80年代的电影明星,远离观众和影迷的视线,的确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这期间我们曾看到过许多关于她的不实传闻,甚至还有传她已经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气愤。而现在,当看到她健 健康 康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我想更多影迷的心中,都充满欣慰吧?尽管她与之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那份淡雅的气质,却依然如昨。
张闽是上影厂的弟子,她的父母都是上影厂的老演员老戏骨。她的父亲史原曾经在大家所熟悉的众多老电影中扮演角色,如《上饶集中营》、《闽江橘子红》、《今天我休息》、《阿Q正传》、《城南旧事》等,尤其是《今天我休息》中的罗爱兰,和《阿Q正传》中的土谷祠老人,留给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
张闽的母亲罗静宜也曾在《舞台姐妹》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张闽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一直很想当演员。但她1973年从上海东方中学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一家百货公司上班。可是爱好文艺的 张闽 并未放弃对表演艺术的追求,业余时间她拜著名配音演员邱岳峰为师,进步很快。后来她在上海工人业余话剧团主演话剧《屋外有热流》受到观众好评,也引起了上影厂一些导演的注意。
说吴贻弓是张闽艺术之路的伯乐,这话一点也不假。正是因为吴贻弓导演的慧眼识珠,才使得 张闽 有了走上银幕的机会。1980年,吴贻弓导演执导《巴山夜雨》,影片中有个悲情的农村姑娘名叫杏花,吴贻弓导演便找到了 张闽 ,并将这个戏份很重的角色交给了她。
张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石灵、仲星火等一帮老戏骨的帮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从此,她在影坛发展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参演了《青春万岁》、《邮缘》、《午夜两点》、《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剧,并成为了80年代颇为走红的电影明星。
1983年,吴贻弓导演执导《城南旧事》时,再次找到张闽,邀她在其中扮演失去女儿的疯女人,张闽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任务,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银幕角色。
不过时间进入90年代后,张闽却突然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了,而且长时间都没有她的确切消息,令关心和喜爱她的观众十分担心。实际上这些年张闽一直都在国外。虽然没有再继续从事表演事业,但却生活得很好。
如今她63岁,终于再次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很是令人感到高兴。在此希望她身体 健康 ,永葆青春,希望有机会能在银幕上再次看到她所塑造的新角色。
另外在本次纪念会上,我们还再次看到了在电影《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洁。当年的小姑娘,如今也47岁了,不过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却依然是那么的清澈迷人。
原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著名电影演员向梅也出现在了吴贻弓导演的纪念会上,她和张闽、沈洁等一起,表达了对吴贻弓导演的深切怀念。
亲爱的朋友们,请问大家还记得《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吗?还记得演员张闽和沈洁吗?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朋友进行互动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B. 谁知道 向前进向前进 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红色娘子军军歌 - 广州乐团合唱队
词:梁信 曲:黄准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 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 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
(2)舞台姐妹电影插曲扩展阅读
《红色娘子军军歌》创作于1959年,梁信词,黄准曲。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主题歌。
曲作者黄淮简介
黄准(1926—)女作曲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入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后转音乐系,学习作曲和声乐。1943年至1946年先后在大连鲁迅文工团、鲁艺文工团一团任独唱演员兼作曲。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她曾为解放区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配乐。
1951年始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作有电影音乐《民主青年进行曲》、《淮上人家》、《新儿女英雄传》、《秋翁遇仙记》、《燎原》、《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等40多部。
电视剧音乐《磋砣岁月》、《绿荫》等。电视片插曲《小猫钓鱼》主题歌《劳动最光荣》、儿童歌曲《在老师身边》,以及《青春闪光》、《红色娘子军连歌》、《蚕花姑娘心向党》、《一支难忘的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