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仙配”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天仙配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石挥
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影片于一九五七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系根据同名黄梅戏改编,剧本改编桑弧,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风英、王少舫。严凤英创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是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实、敦厚、可亲。这两个形象,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强烈的真实感,虽系神话,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劳动人民审美理想的体现。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六十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拍的黄梅戏影片《粱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演,风靡了无数观众,创下了空前卖座记录,而这部影片是从1954年'上影'摄制的越剧戏曲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的。
其实现在最流行的是《天仙配》这首夫妻对唱的黄梅戏。
剧情介绍:
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
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
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
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
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
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别时誓言:“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
(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② 天仙配介绍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无数观众被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严凤英、王少舫的表演更是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可以说,《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二十几岁的严凤英,也因此成为了亿万人民爱戴的表演艺术家。
影片讲述了人间的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的故事。与此同时,天上的七仙女厌倦了天宫的清冷生活,对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忠厚老实的董永产生了好感。七仙女不顾天规,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他们一同前往傅员外家做工,傅员外刁难七仙女,要求她在一夜之间织成十匹锦绢,否则工期延长一倍。七仙女燃起了难香,大姐们闻讯赶来相助,最终织成了锦绢,傅员外只得缩短董永的工期。
工满后,夫妻俩返回家中。董永得知妻子已有身孕,欣喜不已。然而,玉帝下旨要求七仙女必须在午时三刻返回天宫,否则将对董永施以极刑。七仙女心如刀绞,不忍伤害董永,留下誓言后返回天宫。
《天仙配》的剧情曲折动人,将七仙女下凡的美丽传说与人间的真挚爱情完美结合,反映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影片中的经典唱段,至今仍广为传唱。音乐和舞蹈、特技与神话的自然结合,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影片荣获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根据该剧本拍摄的电影也获得了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奖。
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了七仙女下凡的曲折经历,融合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封建专制统治者的控诉。七仙女和董永这两个形象,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真挚爱情与悲剧命运,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③ 老版天仙配195几年天仙配全集
1995年
?1955年由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将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推向了历史巅峰。内容取材于干宝《搜神记》中的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不过,之所以要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鲜为人知的是的藉以宣传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