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歌有哪些
1、《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是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经典插曲,创作于1979年,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该影片的热播,这首由女高音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的主题曲也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唱响。
2、《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是一首爱国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1989年,歌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3、《唱支山歌给党听》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
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
4、《东方红》
《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5、《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
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Ⅱ 映山红是什么电影里的歌曲
《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歌曲由陆柱国做词,傅庚辰编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其中每一句歌词都有一个“盼”字,在点燃着漫山遍野盛开的映山红,在清新悠美的抒情意境中,我们在岭上仿佛看到当年为战争流血的红军来到。这首红歌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父辈一代,它也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和祖国的下一代,这首歌的精神会一直陪着我们,一直激励着我们,一直鼓舞着我们,一直不会消失。它会一直传承下去。
《闪闪的红星》叙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在艰难险阻的条件中成长起来的英雄少年潘冬子的故事。其中让粉丝们印象深刻的,也有影片中诸多的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朴素又杰出的村里人,及其那一个称得上荧幕经典的大反派——胡汉三。闪闪的红星是一部较出色的儿童片,它以在30时代艰难的条件中成长的英雄少年潘冬子为角色核心,展现了主角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协助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全过程,将他爱恨分明、不畏艰难、有勇有谋、纯真朴素的性格特点刻画得非常明显。
《映山红》创作背景
1973年10月29日到11月14日,作曲人傅庚辰谱写完了《闪闪的红星》剧本中所有的歌曲,完成了全部乐队伴奏总谱,他回到北京后,准备开始录制电影歌曲。就在这时,傅庚辰却在音乐组一次开会的办公室里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这几句话让傅庚辰怦然心动,最终他下决心舍掉已经写好的《手捧红星盼红军》和《热血迎来红旗飘》,改写《映山红》。
《映山红》歌曲鉴赏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的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 歌词语调根据普通话的音腔,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富有音乐性,这是影响和决定音乐旋律风格及走向的重要潜在因素,有利于在旋律创作的时候“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是一种“带腔的音” 。该曲的音乐旋律带有一种江西地方民歌的韵味,旋律的演展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体现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苏区人民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
Ⅲ 求电影《地雷战》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汉》歌词
《民兵都是英雄汉》歌词
作曲:李桐树、李延生
民兵都是英雄汉
不怕艰苦不怕难
打日本 保家乡
地雷是咱好伙伴
没有铁雷造石雷呀
没有炸药自己碾呀
满山石头开了花
炸得那鬼子心胆寒
民兵都是英雄汉
不怕艰苦不怕难
打日本 保家乡
地雷是咱好伙伴
拿起铁锤拿起钻呀
山崖石壁把药填呀
满山摆成地雷阵
炸得那鬼子飞上天
炸得那鬼子飞上天
词曲作者资料:
李桐树,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曾任北京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先进离休干部”荣誉;2003年被北京市和海淀区先后评为“健康老人”。
多年来,他独创和合作创作了许多颇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歌曲和乐曲。代表作有:歌曲《保卫世界和平》、《朱总司令下命令》、联唱《歌唱英雄黄继光》、双簧管协奏曲《女英雄刘胡兰》(合作)、电影音乐《地雷战》(合作)、交响诗《风暴》、管乐合奏《葬礼进行曲》等。
李延生,作曲家,祖籍广东中山。1943年生于延安。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3)电影插曲经典红歌扩展阅读:
《民兵都是英雄汉》为1962年上映的战争电影《地雷战》的著名插曲,该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李桐树、李延生所作。电影讲述了影片讲述抗日战争期间,胶东抗日根据地村民用土制地雷组成各式各样的地雷阵沉重打击日军的故事。
该曲作为这部经典电影的主题曲,歌颂的正是那时候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发动智慧,勇敢地对抗日军侵略者的故事。
《地雷战》在2014年被翻拍为电视剧,而此曲也作为插曲重新出现在大荧幕上,可见这首经典红歌的影响力。
Ⅳ 红歌都有哪些
一、祖国颂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东方红》
《歌唱祖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团结就是力量》
《社会主义好》
《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
《我们走在大路上》
《唱支山歌给党听》
《党啊,亲爱的妈妈》
《妈妈教我一支歌》
《我爱你,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颂歌》
《我的中国心》
《爱我中华》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江山》
二、流金岁月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八月桂花遍地开》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松花江上》
《长城谣》
《南泥湾》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剧《星星之火》选曲
《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
《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
《洪湖水,浪打浪》——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九九艳阳天》——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电影《地道战》插曲
《我爱你,塞北的雪》
《牧羊曲》——电影《少林寺》插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电影《红日》插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电影《黑三角》插曲
《橄榄树》
三、军民情歌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解放区的天》
《军民大生产》
《十送红军》
《游击队歌》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我爱祖国的蓝天》
《军港之夜》
《驼铃》——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主题歌
《保卫黄河》
《红星歌》——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
《情深谊长》
《妹妹找哥泪花流》——电影《小花》插曲
《当兵的人》
《为了谁》
《说句心里话》
《十五的月亮》
四、璀璨民歌篇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小河淌水》
《沂蒙山好风光》
《浏阳河》
《北京的金山上》
《阿佤人民唱新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季歌》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阿拉木汗》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
《康定情歌》
《绣荷包》
《阿里山的姑娘》
《外婆的澎湖湾》
《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插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知道不知道》
五、美好展望篇
《走进新时代》
《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
《同一首歌》
《歌声与微笑》
《幸福在哪里》
《父老乡亲》
《小背篓》
《大海啊故乡》——电影《大海在呼唤》主题歌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难忘今宵》
《爱的奉献》
《青藏高原》——电视剧《天路》主题歌
《长江之歌》——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春天的故事》
《天路》
《我和你》(You and Me)
Ⅳ 中国红歌有哪些在哪找红歌
可以在各大音乐播放器找。推荐如下
1、《我爱你中国》
是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经典插曲,创作于1979年,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该影片的热播,这首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的主题曲也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唱响。
2、《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这首歌创作于1977年下半年,当时全国正处在打倒“四人帮”的欢欣鼓舞之中,中央文化部和中国音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音乐界创作新国歌。作曲家朱南溪谱了贺东久和任红举合写的歌词“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是歌剧《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场中的唱段,在流传过程中,渐以独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现。《星星之火》这部歌剧1950年12月由东北鲁迅文学院首演于哈尔滨。
4、《洪湖水浪打浪》
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5、《南泥湾》
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