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是柴狼来了应接他的有烈抢是啥歌名
歌名: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原唱:郭兰英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2. 上甘岭的插曲
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由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
郭兰英,1930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香乐乡,中国女高音歌唱演员、晋剧演员、歌剧演员,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82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番禺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等。2020年,在《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我的祖国》。
主题歌曲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援朝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
3. 上甘岭片尾插曲
郭兰英的《我的祖国》
下载http://www.lyny.gov.cn/music/05.mp3 嘿嘿 妈妈那个年代的歌曲 声音真的很好听~
4. 老电影插曲原唱30首
30首原唱老电影插曲分别是《九九艳阳天》、《敖包相会》、《英雄赞歌》、《驼铃》、《边疆处处赛江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草原之夜》、《洪湖水浪打浪》、《红星照我去战斗》、《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汾河流水哗啦啦》、《红梅赞》、《映山红》、《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绒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牡丹之歌》、《妈妈留给我一首歌》、《送别》、《我的祖国》、《小燕子》、《知音》、《延安颂》、《雁南飞》、《北京的金山上》、《婚誓》、《缅桂花开十里香》、《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1、《九九艳阳天》
歌曲《九九艳阳天》,是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电影歌曲在创作时,其歌词大量运用了民间的素材和民歌中赋比兴、问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让整首歌曲充满活泼的生命力,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
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曲调活泼委婉,歌词真挚淳朴,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逗锋味和民歌情趣,让人百听不厌,过耳不忘。

5. 上甘岭插曲原唱
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英雄颂》原唱为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而广为人知的插曲《我的祖国》原唱为郭兰英。以下是具体介绍:
《英雄颂》: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演唱: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
《我的祖国》: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演唱:郭兰英
备注:该曲虽然并非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但因其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常被误认为是该电影的主题曲。
总结:电影《上甘岭》有多首歌曲,其中《英雄颂》是主题曲,而《我的祖国》则是其中最著名的插曲,两者在演唱者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