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近代社会,电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比电影的出现时早还是晚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前身是1946年10月1日建于黑龙江的兴山(今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2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9月2日,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节目。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CCTV)。中央电视台现有八个频道,覆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到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我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是在1905年秋拍摄的。
导演:任庆泰
摄影:刘仲伦
主演:谭鑫培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当年的《定军山》在拍摄手法上受到西方影响,但取材却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戏曲和古典文学相结合,非常符合当时观众的欣赏习惯,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放映,曾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
作为一个开端,《定军山》只是对京剧表演片段的简单记录。
2. 十七年电影四起四落原因
十七年电影四起四落原因是,起是党对电影事业发展方针的正确,落是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经验方面都认识不足,肯定不够,因此对解放初期私影厂的较好影片也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次发展,建国初期,1946.10.1第一个人民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
1949.4.20北平电影制片厂(北影前身)
1949.11.26上海电影制片厂
1949.4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标志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1951.3.8 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
第二次“起落”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前后 (1 955 - 1957年)。《祝福》(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萤瑞存》、《平原游击队》、《上甘岭》、《李时珍》等至今仍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就问世于此时。
本期的电影创作还有个特点,就是电影的题材、风格、样式开始多样化。描写知识分子生活的《护士日记》,革命抒情片《柳堡的故事》以及喜剧片《新局长到来之前》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次也是最富有成果的一次创作高潮,则以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为标志。这年推出了《林则徐》、《林家铺子》、《青春之歌》、《聂耳》、《战火中的青春》、《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一大批好影片。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它们在艺术上也日趋成熟。
第四次起落1963 年至1964 年间,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高潮。这两年拍出了《早春二月》这样的艺术精品,同时还有《英雄儿女》、《舞台姐妹》等优秀影片问世。
艺术处处长:
陈波儿,大胆放手培养。
中心问题: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代以来进步电影的传统问题。
犹豫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意义传统法,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经验方面都认识不足,肯定不够,因此对解放初期私影厂的较好影片也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3. 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一个厂吗
长春电影制片厂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其前身是在伪满的满洲映画协会上建立起来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4. 中国最早的三大电影制片厂
1、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成立于1945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人到中年》等一大批中国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拍摄了《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