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伟人有哪些
继张栻、朱熹之后,祁离藻曾视察湖南,也屡课城南。道光皇帝亲书“丽泽风长”匾额予以“嘉奖”。湘中知名人士如陈本钦、孙鼎臣、何绍基、王先谦、郭嵩焘等,都先后在这里任过主讲。湘中大儒曾国藩、李元度、左宗棠,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谭云山、杨毓麟以及知名人士邓辅伦、樊锥、杨端六、皮宗石、文斐等亦藏修于此。毛泽东、何叔衡 李维汉、李达、周谷城、田汉、谢觉哉、周世钊,学校自创办100年以来,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萧子升,任弼时、李维汉、萧三、张国基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易培基、匡互生、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
2. 湖南第一师范究竟好不好
一师范在主席读书的时代是相当好的学校,那时候这里有着出色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办学风格,还有一群志向远大的进步青年。尽管可能在全国来说不算太有名,但确实后来培养出了一批栋梁之才。但是,一师范在动乱年代就几经战火洗礼,建国以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也没有得到大力的发展,随着岁月的变迁时至今日已经算不得好学校,直到08年毛主席115年华诞之际才从专科升为了本科。如果不是有光辉的历史,现在的一师范也只是一所普通的本科师范院校。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必须承认,一师,至少在那时是很好的学校。以下是网络上一师的资料:
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
1926年秋季开始改为美式的单轨制综合中学,并将学校名称改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学生解散。
1928年春季复课,改(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
1929年1月(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师范址续办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迁至省教育厅和一师二附小所在地教育会坪(原国民党省党校院内)续办,并改称“新一师”,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学校也曾一度停办。
抗日战争期间,省立一师范迁至湘乡西阳、安化桥头河等地。1939年2月,与省立一中、二女中等七校又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分设师范部;1941年1月,师范部从第一临时中学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1946年初安化桥头河搬至岳麓山左家垅。
1954年从左家垅迁回原址。之后开展复建工作,1969年初,学校复建工程全部完成。
1976年,被批准按建校初期原貌复建。
2008年 在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湖南省又一所高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师范馆与师范学堂
湖南师范馆成立于光绪29年(1903年),为解决废科举、兴学校的师资问题,经由湖南巡抚赵尔巽批准设立;同年2月17日正式开学,学制一年;王先谦任第一任馆长。入学对象为30岁以下乡试落选举子,学制一年,成绩及格者发给文凭,准予担任中、小学堂教员;共设有伦理、经学、算学、中外史学、中外舆地、文学、理化学、英文、图画、体操等10多门课程。
师范馆初址租于黄泥街余宅(今五一广场附近),因址窄小于同年11月迁往妙高峰城南书院,合并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生员达百余人,分为甲乙两班。1904年赵尔巽经奏准,分设湘中、西、南三路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设于长沙,以妙高峰原址为依托组建,招收长沙、宝庆、岳州三府学生。至1909年先后招收文理4班、预科3班,共332人,其中88人于1908年遵新章拨送优级师范,另224人按期毕业。
1907年中路师范改为初级师范;
1910年毁于火灾;
1912年修复后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
2008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115年华诞之际,一师东方红校区也拔地而起。而后,毛主席的嫡孙毛新宇博士亲自为一师升本仪式剪彩。遂,湖南省又一所高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3. 请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几本哟
二本。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第一所“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合作院校。
截至2014年,该校总占地面积134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2万余平方米,拥有城南校区和东方红校区两个校区。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
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2000年3月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4月正式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3)湖南第一师范电影视频扩展阅读:
1、院系专业:截至2014年,该校设有16个教学系部,有47个本专科专业,专业覆盖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七大学科门类,其中,本科专业24个。
2、师资力量:截至2014年,该校拥有在职教职工923人,其中专任教师728人,教授89人,副教授236人,博士49人,硕士392人。
3、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湖南一师的校训不仅是毛泽东同志对一师全体师生、对全国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也体现了他本人谦逊、勤勉和朴素的作风,还是湖南一师多年办学思想的高度浓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现代精神的巧妙对接。
4. 湖南第一师范 环境如何【学长学姐请进】
你好! 一个一个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一:湖南第一师范现在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城南校区,一个是东方红校区。城南校区位于长沙天心区书院路;东方红校区则位于河西郊区,挨着涉外。
二:学校周边环境的话,都还算可以吧。城南校区的话,由于是市中心,所以逛街的话很方便,而且本身四合院就很漂亮,没事去里面走走很不错。东方红校区的话,由于是在郊区,环境是比较好的,校区里面还是仿四合院的建筑,还是院套院的风格,都挺漂亮。
三:学校本身的话,还是没有很大,毕竟是这两年才升本的学校,而且新校区也还是在建设中的。自身环境的话,上面都讲到了,没事在学校里面走走,感觉都是挺好的。
四:住宿条件并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差。一般般的水平吧。城南校区的话,很方便,因为就在市中心,东方红校区的话,在郊区没有那么方便,但是基本上的需求在学校都可以满足。
要说在一师的心得的话,一下子还真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其实在这里最大的感触的话,还是必须要有能力,你才能在一师混的好。如果你只是会死读书的话,在一师你是不会算混得好的。
在一师,也很注重特长,如果你有一门特长的话,基本上你有了可以在这里混的好的资本,除了有特长,还有你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还有胆量还有口头表达能力,基本上你就可以在一师混的很好的拉。
当然,成绩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虽然不是什么都看成绩,但有的时候,成绩也是很关键的,至少不能很差,甚至挂科啊。
一师其实相当与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我们要学会在社会里的很多东西,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多考虑,想一下,自己该不该这样做,甚至可以说,一师很多地方和社会上一样,有点黑暗,但正是这个样子
,才能让我们走出社会之后,对这个世界报有太多不必要的想象。
其实,环境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还要靠你自身的努力,其实讲实话,我们学校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只要你有明确的目标,相信你会在一师学到很多东西。最开始我一直觉得,自己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学校,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就可以让你学到很多自己以前学不到的东西,在一师的很多学生都是这样一个过程过来的,这应该就是我作为一个学姐的忠告吧!
希望这些对于你会有所帮助。
5. 湖南第一师范,就是电视《恰同学少年》的那个学校,是旅游景点吗到底是现在哪个学校
现在是学校,但是进门需要15块钱的门票,所以呢又是旅游景点。
学校叫第一师范,和电视里一样。不过是老校区,这个要搞清楚。如果在市内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叫风景幽美,可能是太熟悉。从天心阁到第一师范可以坐901直接到。楼上二位的推荐你可以考虑看看。
定王台图书城离天心阁也很近。
6. 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是几本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大学,该校是湖南第一所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合作院校,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并被列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61年)著名理学家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
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学校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群星灿烂,名人辈出。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中共“七大”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黄兴,“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一大批杰出人物如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周谷城、田汉、黎锦熙、张国基、谭延闿、王先谦、何绍基等曾在此学习或工作。
7. 有哪些被严重低估的影视剧作品
一念天堂是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作品?很多人可能是没有看过,但是,这个作品真的是反映了社会现实,在一个小餐馆里,只要是没有吃死人,就是可以的。这样的社会背景,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什么就没有人看呢?为什么评分就那么低呢?是不是大家都愿意看那些流量明星的呢?也不是吧!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沈腾马丽主演的,是不是应该很不错呢?!
这些是我看的电影,觉得是被低估的。当然,我是一个吃瓜群众,我的观点跟专业影评人是有天壤之别的差距,你觉得哪部电影或电视剧被低估了呢?
8. 湖南第一师范白天有热水嘛
白天有热水的。
宿舍为四人标准间,不断电,网速还算可以。上床下桌,独立阳台、厕所,宿舍只有冷水淋浴。基本上每栋楼每一层有热水房,并且每个月有15元的免费补助(一瓶开水大概5-6毛)。宿舍区都有澡堂,可以自行打水在宿舍洗澡或者去澡堂洗。
女寝每层楼有热水点,男寝一栋有4个热水点,寝室内没有热水器,寝室内没有空调,寝室门是木门,每层楼都有视频监控。
9. 湖南第一师范是几本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湖南“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合作院校,2000年3月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承担单位。
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4人,博士305人,硕士682人。专任教师951
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71人,博士293人,硕士572人,另有外聘教师175人。
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
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二级教授7人,省新世纪121
人才工程人选9人,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
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2人。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简介
10. 湖南第一师范的概况有哪些
壹
一师是湖湘文化的演练场之一。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贤相张浚携子张栻共建城南书院,除监院、讲堂、书房外,另设有“危栏明倒影,面面涌金波”的月榭、“堂前湖水深”的丽泽堂、“投砚入池、蛙声立止”的禁蛙池,以及纳湖、卷云亭、听雨舫、采菱舟、养蒙轩等10处景点。两广总督劳崇光在《城南书院赋》中有这样的描绘:“物态凝眸而盎盎,千古灵区;弦歌入听仅雍雍,一方雅化。”乾道元年(1165),张栻师从湖湘学派鼻祖胡宏学成后,开始在这里授徒传业,“兰芷升庭,杞梓入室”,足见当时的学风之盛。与张栻同为“东南三贤”之一的朱熹亦慕名而来,“朱张会讲”即成为湖湘文化历史中的经典。《城南书院志》中有如此记载:“城南之肇自有宋,与岳麓先相等,其隔江对峙,各藉先贤之声以俱永,亦遥遥相望。”由此可见城南书院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继张栻、朱熹之后,祁离藻曾视察湖南,也屡课城南。道光皇帝亲书“丽泽风长”匾额予以“嘉奖”。湘中知名人士如陈本钦、孙鼎臣、何绍基、王先谦、郭嵩焘等,都先后在这里任过主讲。湘中大儒曾国藩、李元度、左宗棠,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谭云山、杨毓麟以及知名人士邓辅伦、樊锥、杨端六、皮宗石、文斐等亦藏修于此。
湖湘文化的精华主要表现在“为追求理想信念坚定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通变求新、变革图强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融合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敢做敢为、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而历史证明,这些精神在一师的血液里体现得最早也最为充分。
贰
一师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
从“五四”到大革命运动时期,一师的师生不仅积极改革学校教育,使学校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一直以战斗的姿态,同全省人民一道,向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向着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东方红,太阳升”,在太阳尚未跃出地平线之前,一师人已率先从精神上沐浴到了太阳的光辉,尽管这种光辉仍在重重黑暗的围困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前夕和初期,一师学子毛泽东、何叔衡等就已在湖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革命活动,包括学生运动、驱张运动、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在1921年以后,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建立、发展和迅速壮大了党团组织,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师的广大师生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为此,一师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一百名一师革命校友中的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残忍杀害,而正是这些不屈的热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一师人前仆后继,舍身取义,在往后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大放异彩。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掀起了一师人抗日救亡的浪潮,《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码头工人歌》在一师的上空激荡,《一师周刊》、《一师旬刊》、《一师半月刊》成为一师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的强有力的武器,读书会、戍地文艺社、民先队、学生救国会等进步团体的相继成立,严重挫伤了国内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抗战胜利不久,一师师生又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反饥饿、反内战的大潮中……直到1949年曙光乍泻,春暖人间。
新天。新地。新一师。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毛泽东、徐特立等老校友无限关怀一师的建设,仅毛泽东给一师的电文、书信、题词和口头指示就达十一次之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全校师生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一师毕业生奔赴三湘四水和大江南北,成为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尽管十年动乱中,一师也未能幸免,但练就一身铮铮铁骨的一师很快又站立起来,在打倒“四人帮”以后,一师全体教职员工为把一师建设成为实验性、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师范而呕心沥血,勇往直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一师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办学规模日益壮大,教育质量日益提高,被列为全国重点师范学校、全国文教先进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个属于一师的高等师范教育时代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叁
一师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
早在1903年设立湖南师范馆始,一师就确立了自己的定位,并自觉担负起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1909年至现在,一师始终“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与时俱进,供时所需,还积极担负培训在职小学教师的任务。一师自始至终全心全意依靠知识分子办学,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一师先后聘请了许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如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王季范、李维汉、李达、周谷城、田汉、谢觉哉、周世钊等。长期以来,一师把教学作为为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熏陶思想的主要途径。1953年,一师明确提出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安排教学与其他各项活动,迅速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一师即已倡导德智体“三育并重”,提出“以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精神教育之本”。解放前后,一师更是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因而,经由一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极大多数都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境界。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师还坚持把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三者结合起来,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为小学教育培养了体育师资,也造就了一大批的体育人才。在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方面,一师把“提倡自动主义”、“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作为贯彻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一项基本要求,采取各种举措,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师以提倡新民主为契机,各种社团林立,学术研究蔚然成风,学社蜂起。一师学生自发创办了《东方红》、《妙高峰》、《北斗星》、《摇篮》等进步刊物,组织了“百花园”等社团。在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一师早在辛亥革命前后就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各种教授法,配备了教育实习主任,实行了小学教授、管理实习制度等。“五四”以后,又先后在师生中成立了“小学教育研究会”、“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教育研究会”。解放后,更是不断加强了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专设了教育科学研究室,以探寻师范和小学教育规律。在附小建设方面,一师自1913年开始长期保持着两所附属小学,1978年,一师一附小列入全国重点小学,二附小也办成了省内外的名校,为师范部的教学、科研,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见习、观摩提供了理想场所。因此,走进一师,就如同打开了一本师范教育的网络全书。
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校训;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校风。一师,所承载的除了教育本身,更是一种富于一师特色的教育精神。
肆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八个大字,字字沉甸如金,字字锃亮如金。
“自爱铿然曳杖声”,在一师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演绎了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留下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匆匆身影,崛起了多少引吭于各个时代的歌坛高手。
“当惊世界殊”啊!
古井泉边,君子亭前,抚今追昔怎不令人感慨万千。无论是艰难岁月,还是辉煌时期,一师始终坚贞不渝地高擎信仰和理想之灯照亮着这个世界,照亮着所有为这个世界而灼烫、而奔涌、而痴狂的一师人。伫立在历史宽阔而厚实的肩头,相信世人再一次触摸和感受到了一师不同凡响的心跳和透彻肺腑的光芒。
伍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一师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为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省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与教研教改基地。这是一师人开拓进取、群策群力的结果,这也是时代赋予一师人的新的历史使命。从千年前的“屋宇三十所,基地园土二十六处”到今天的占地1346亩,包括已建和将要新建的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从1903年的1个班60人,到现在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3000多人,一师在岁月的积淀中有了自身的辽阔和高度,这种辽阔和高度既是精神的更是物质的。
“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教师教育、本科教育为主,坚持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这是一师目前的自我定位。一师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高等师范院校,为湖南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和其他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基础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谱写出新的华章。
陆
一师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这座历尽沧桑而弥坚的教育殿堂,在百余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变化深刻,旧貌新颜,正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我们想说的是:与即将到来的春天一样,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一师,其实还非常年轻。
现在是,将来肯定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