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要知道《碧海红波》中的插曲《千里涛声唱英雄》哪有下载
http://bbs.jokcn.com/viewthread.php?tid=28913&extra=page%253D&page=1
这个网址可以下载影片《碧海红波》,你可以听到这首歌!
❷ 请问哪里可以下载雷达兵之歌
不好意思,还有更多的信息么?光靠这两句歌词很难找
电影《碧海红波》片尾曲:英雄的雷达兵
http://bbs.7x.com.cn/viewthread.php?tid=3533
http://bbs.5281.net/MINI/Default.asp?5-1500506-0-0-0-0-0-a-.htm
给2个地址是为了以防万一,第一个没办法在线看还有第二个哈。。。
雷达兵之歌
白天夜晚搜寻 天线转信号闪
默默不停旋转 标方位发密电
我就是传说中的 千里眼 陆海空炮离不开 千里眼
不管你飞多高 艰苦磨练意志
不管你飞多远 青春无悔奉献
都是我屏幕上 都是我雷达兵
锁定的亮点 豪迈的语言
啊雷达兵千里眼 啊 雷达兵千里眼
在小岛在高山 在边防在海岸
有我们的雷达站 有钢铁的男子汉
http://q.blog.sina.com.cn/angzh/bbs/topic/tid=1039
❸ 国产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有几部,叫什么名字
比较经典的有《上甘岭》(1956,长春电影制片厂)、《英雄儿女》(1964,长影),这些影片我主要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后来知道,《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而《上甘岭》是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英雄儿女》原著的名字叫《团圆》,作者就是巴金。
还看过《奇袭》(1960,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二次战役时38军侦察队炸毁“武陵桥”(其实是在武陵里境内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桥)为蓝本。八一厂1958年拍过一个军教片《武陵桥》(又称《奇袭武陵桥》),不过,真实中又是什么情况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这次38军的侦察队,指挥员是38军的侦察科长张魁印,队伍共计323人,差不多是一个营了,不过,电影《奇袭》将当年这个营“缩编”为了一个排,桥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桥”。而部队原本仅阵亡一人,在电影中则是倒下了好几个。此后我们还看过一部关于炸桥的电影,名字就叫《桥》。而新中国第一部电影也叫《桥》,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个年代还有:
《斩断魔爪》(1954,上海电影制片厂。抗美援朝的间谍战)
《长空比翼》(1958,八一。讲志愿军空军)
《前方来信》(1958,天马电影制片厂)
《三八线上》(1960,八一)
《烽火列车》(1960,长影。抗美援朝中军事后勤题材的不少)
《铁道卫士》(1960,长影。军事后勤+间谍战)
《慧眼丹心》(1960,珠江电影制片厂。后勤系统的题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装甲兵刚刚组建,参战不多)
《打击侵略者》(1965,八一。电影中将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浓缩在了一起,有邱少云的故事,有奇袭白虎团的故事)
《激战无名川》(1974,八一。同样也是军事后勤题材,反“绞杀战”内容)
《碧海红波》(1975,西安电影制片厂。雷达兵+间谍战+反“绞杀战”)
《长空雄鹰》(1976,长影。反“绞杀战”题材)
不过“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样板戏之一——《奇袭白虎团》(1972,长影)。白虎团的团旗我看过,在北京的军博。不过这部样板戏没有看全过,看过几次片段。杨育才在电影/京剧里改名叫严伟才。杨育才是十二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中活着回到祖国的三位之一,还有两位是彭德怀和胡修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的电影继续着,先后有《心弦》(1981,上影)、《心灵深处》(1982,长影)、《战地之星》(1983,八一)、《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潇湘)、《神龙车队》(1993,八一)、《铁血大动脉》(1998,八一)、《北纬三十八度线》(2000,八一)、《三八线上的女兵》(2000,CCTV电影频道)等故事片上影。至于记录片还有不少,我看过的有《共和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共和国之战》有一个系列,记录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记录片(比如《狙击英雄》等),这些主要是电视记录片。记录电影比较有名的是《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没有看过。
此外还有一些电视剧,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毕竟中国的电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烟散去》,记得那是讲一位被魏巍“写死”的志愿军战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愿军38军113师335团1营3连的士兵,魏巍“写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来读书时候学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李玉安没有死,回国之后长期隐姓埋名,后来为了帮他儿子参军“走后门”,找到当地的征兵部门说,自己就是那个魏巍笔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队看在一个志愿军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个坚决要当兵的儿子。后来魏巍和他笔下“壮烈牺牲”的李玉安还见过面。还有一部我看过的叫《中国战俘》,反映的是志愿军战俘的故事。
❹ 千里涛声唱英雄 歌词
歌曲名:千里涛声唱英雄
歌手:李双江
专辑:记忆的符号-中国电影百年寻音集 CD2
千里涛声唱英雄
曲:苏铁 李耀东 词:黄淑子
故事片<碧海红波>插曲
领唱:李双江 总政歌舞团合唱队
青松挺立云间外
石岛盛开金达莱
千里涛声唱英雄
万里东风柔情怀
为了抗美援朝
为了保家卫国
红色的雷达兵像一颗钢钉
威震碧海 威震碧海
红旗如火映山崖
狂涛恶浪脚下踩
一片丹心筑营垒
热汗滴得顽石开
雷达俯瞰防海
天线织成罗网
英雄的石岛像雄伟的战舰
严阵以待 严阵以待
旭日东升云雾开
五洲风雷装胸怀
祖国委托记心上
誓叫飞贼化尘埃
中朝友谊之花
愿洒热血灌溉
让国际主义精神千秋万代
永放光彩 永放光彩
----End----
http://music..com/song/59938890
❺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❻ 抗美援朝有哪些电影
抗美援朝的电影有《上甘岭》、《烽火列车》、《英雄坦克手》、《集结号》、《我的战争》等。
1、《上甘岭》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6)电影碧海红波插曲歌词扩展阅读: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上甘岭 网络
烽火列车 网络
英雄坦克手 网络
集结号 网络
❼ 歌曲 谁知道歌词里有: 英雄不问人是间寒冷 这一句词是那首歌的
歌曲:同根一脉保江山 歌手:韩磊 专辑:电视连续剧《台湾·1 >> 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片尾曲 同根一脉保江山 作词:宋小明作曲:莫凡 演唱:韩磊 大海长天起波澜 英雄不问身后寒 豪情义举中华剑 同根一脉保江山 保江山 啊 保江山 ●●● 男儿血 女儿泪 碧海红波叹苍然 男儿血 女儿泪 碧海红波叹苍然 风雨百年情不断 魂牵 梦绕 是台湾
麻烦采纳,谢谢!
❽ 求韩磊唱的《同根一脉保江山》歌词
歌手名:韩磊
歌曲名:同根一脉保江山
专辑名: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片尾曲
感谢{秦砖汉瓦[email protected]}辛苦编辑Lrc歌词,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片尾曲
同根一脉保江山
作词:宋小明 作曲:莫凡
演唱:韩磊
大海长天起波澜
英雄不问身后寒
豪情义举中华剑
同根一脉保江山
保江山
啊
保江山
男儿血
女儿泪
碧海红波叹苍然
男儿血
女儿泪
碧海红波叹苍然
风雨百年情不断
魂牵梦绕
是台湾
END
❾ 电影《碧海红波》插曲的曲名是什么
千里涛声唱英雄 李双江唱的 不知道是不是这首。
还有一首:英雄的雷达兵
❿ 抗美援朝有那些电视剧
一. 电视剧《三八线》
对一支军队,真实与客观才是最好的尊重
1.剧中李长顺所在的部队应该是吴信泉军长率领的三十九军,现在已经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也是防备应对朝鲜半岛事端的主力重机械化集团军。
2.剧中几次战役原形应该是长津湖追击战和松骨峰战役等。
3.剧中对当时志愿军的描写,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可以说是收敛了很多,当时战况之惨烈远比剧中描写的严重,可以参考两部纪录片,《血与雪——长津湖战役全纪录》《铁在烧》
4.因为天气恶劣,装备落后,志愿军在执行任务中成建制,保持战斗队形冻死在阵地上,这不仅仅是长津湖才有,几次战役一直都有。
5.剧中对志愿军步兵战术有所还原,首先人海战术这种污蔑志愿军的说法可以歇歇了,剧中对三三制,小队穿插夜袭,步枪轮流射击保持火力等等细节描写都有还原。武器还原也不错,比一些胡乱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剧强多了。
6.剧中有一段对美军战俘黑人白人等级差异的描写,事实上当时美军等级差异很严重,黑人受歧视是社会现象,甚至在志愿军战俘营里都有表现,比如白人士兵拒绝和黑人士兵一起住。
7.美军的空袭很厉害,对志愿军后勤补给影响很大,间接影响了前线的战斗。汽车兵损失是很惨重的,从东北出发的志愿军后勤汽车部队存活率甚至只有两成。
在当时,这种经营很久了的主力部队,对三三制以及连队的建设已相当完备,尽管武器远远落后美军,却能凭借合适的战术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证部队完成任务。这些才是比所谓单纯而且空洞的亮剑精神更应该展现的东西,这也能有力说明为什么这支军队能够在朝鲜战场与美军抗衡。三八线真实客观反映了一只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建立起来的部队背后的机制。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所谓军魂,严密的组织、出色的政工、保家卫国的期望才是当时的真实存在。
这片的一大亮点就是完整展现了我军的一些特色,如政治工作,官兵平等,以及内部互相竞争勇争先进的不服输的文化和精气神等。
除去最后比较水的几集,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值得看
二. 电视剧《战火熔炉》
《我们的战争》已改名为《战火熔炉》,与《三八线》类似,都是微观视角下的战争叙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连长。阴差阳错中,他被当做志愿军战士带到了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他见证了历史,也感受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战火熔炉》为全景还原战场,对抗美援朝战场的高度还原,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战斗场景。该剧是最接近真实战斗场景的国产战争剧。《战火熔炉》所展现的是更加立体鲜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形象,他们是顽强不息、可歌可泣的中国英雄。看过《战火熔炉》后,能够更加理解是什么让每一个凡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选择,我志愿军战士每场战斗为什么而战。《战火熔炉》选择抓住抗美援朝基层部队战斗中的特写,通过一个个热血男儿的刻画展现赤诚火热的家国情怀,在磅礴且细腻的笔触中,突出一代人平凡却又伟大的付出与牺牲。
原本24集的电视剧被剪成13集,可想而知剧情之间不够紧凑,虽然结尾几集比较水,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值得看。
三.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
除了《三八线》《战火熔炉》,2016年播出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抗美援朝战争,集中在第26-33集。
《彭德怀元帅》在剧中大量使用了2000年制作完成的未上映电影《北纬三十八度》的素材。
借用的素材集中在美军将领相关戏份、美军行军场景、大场面调度的战争戏等。而《彭德怀元帅》的导演宋业明正是当年电影《北纬三十八度》的导演。
有B站网友将《彭德怀元帅》中借用《北纬三十八度》的素材单独剪辑出来,竟也有约35分钟。
在《外交风云》中,类似的“套娃”现象依然存在:《外交风云》套用了《彭德怀元帅》的素材,而《彭德怀元帅》嵌套着《北纬三十八度》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怀元帅》与《外交风云》的导演都是宋业明,编剧都为马继红。两部电视剧的“移花接木”,也让国内的观众某种程度上一睹《北纬三十八度》的风采。
四. 抗美援朝影视剧合集
1. 已上映的电影
《上甘岭》 1956年
《英雄儿女》 1965年
2.记录片:
《血与雪——长津湖战役全纪录》
《铁在烧》
《国家记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已上映的电视剧
《彭德怀元帅》第26-33集
《三八线》
《战火熔炉》
4.B站
Up主:四月是我的生日
《抗美援朝究竟是怎么打的?全景式回顾立国之战!【列国志·合集】》
5. 未上映的电影
《北纬38度》2000年
《冰雪长津湖》2021年
《最冷的枪》2021年
6.未上映的电视剧
《奇袭白虎团》
《战旗如画》
《铁道卫士》
《我心有歌》
《跨过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