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电影

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电影

发布时间:2022-06-23 15:23:17

Ⅰ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什么

《桥》。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桥》。

该片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Ⅱ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电影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桥》,由于敏先生导演,于敏先生自1947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在《桥》问世之后,就一举拿下新中国电影史上五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和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2)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内容梗概

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持前线,接受了制造抢修松花江铁桥桥座和铆钉的任务。当时工厂条件很差,总工程师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少数工人也存在着雇佣思想。工人梁日升在修复炼钢炉时试验成功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

之后,经充分发动群众,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完成了生产任务。工人们又响应了上级的号召,参加了修桥工作,使大桥及时修复通车。

Ⅲ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什么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桥》。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桥》,由王滨执导,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人主演。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电影《桥》的意义:

《桥》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寻常的位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片的首创意义在于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新中国主人公的崭新形象。剧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头大公无私、勇于创造,具有新时代工人阶级的特点。

Ⅳ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Ⅳ 中国49年拍摄过的电影有哪些

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
以及《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
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

Ⅵ 中国50 60年代的电影有什么

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 ,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Ⅶ 《1921》首曝预告,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

《1921》是由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黄轩、倪妮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创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192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毛泽东、包惠僧、董必武、李汉俊、陈公博、周佛海、何叔衡、李达、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张国焘。他们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此后,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Ⅷ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哪部电影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桥》。

《桥》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王滨执导,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出演,于1949年上映。该片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

《桥》的诞生背景: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Ⅸ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哪部电影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桥》,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

这部影片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梁日升、老侯头这样的新中国工人形象,和以厂长为代表的领导干部形象。第一次以工人阶级为主角出现在银幕上,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9)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电影扩展阅读:

内容梗概

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持前线,接受了制造抢修松花江铁桥桥座和铆钉的任务。当时工厂条件很差,总工程师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少数工人也存在着雇佣思想。

工人梁日升在修复炼钢炉时试验成功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之后,经充分发动群众,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完成了生产任务。工人们又响应了上级的号召,参加了修桥工作,使大桥及时修复通车。

剧本反映了成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在管理工厂中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说明了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Ⅹ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的主要内容

采纳吧,别犹豫了!!!
《桥》是中国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故事片。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编剧:于敏;导演:王滨;摄影:包杰;美工:刘学虎;主要演员:王家乙、江浩、陈强、吕班。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7年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全面进攻,某铁路工厂接受了修复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在缺乏钢铁、炼钢炉损坏等严重困难下,厂长发动共产党员、积极分子,组织广大工人日以继夜地修复了炼钢炉,制出桥座和铆钉,在松花江解冻前修复了大桥,支援了解放战争。影片通过老梁和老侯头两个工人形像的塑造,表现了工人阶级拥护共产党、战胜困难支援解放战争的热忱,歌颂了他们崭新的劳动态度和巨大的创造力。这部影片在画面的构图,故事的发展,人物的表现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种健康有力、朴素、明朗的风格,成为中国电影事业上的一座新桥梁。

阅读全文

与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他来自美国在线 浏览:601
唐山电影票团购 浏览:497
功夫电影里的功夫是什么 浏览:195
法国在俄罗斯战争电影叫什么 浏览:239
静态3d电影下载 浏览:385
什么电影软件比较好 浏览:322
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没什么含金量 浏览:114
有哪些三d电影 浏览:802
韩国暴力的动作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983
下载各种电影软件是什么 浏览:823
电影解说大v排行榜 浏览:395
好看的日本校园悬疑电影 浏览:110
国外机场电影 浏览:219
2018年12月21日新电影 浏览:57
魔方日本电影 浏览:476
高分东南亚动作电影 浏览:291
去泰国打工的电影 浏览:811
好看电影推荐青春动作 浏览:293
毒舌电影电视剧 浏览:539
电影节致敬王家卫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