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还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吗
大家好,我是小橙,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还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吗?作为70后的我对于八一电影,可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八路军“延安电影团”,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八一拍摄很多,也不需要我一一列举。
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电影业发生重大变化,港台电影以及好莱坞大片,国产影片加快市场化步伐,这一切都对体制内的八一厂提出了重大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八一厂调整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歼十出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但是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年底上映的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出品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2018年2月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与原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总政军乐团合并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对内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
很高兴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B. 八一电影制片厂现代军事电影有哪些
中文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简称《八一电影制片厂》)
英语名称:AUGUST FIRST FILM STUDIO
八一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2年8月1日,前身是八路军“延安电影团”,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是一个具有摄制故事片、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电视片和电视剧等多片种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
八一制品厂于1952年摄制完成的第一部电影为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同年又分别摄制完成完成第一部纪录片《荆江分洪》,第一部汉语教学片《神经系统和条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产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立体纪录片《漓江游记》,1982年起摄制第一部电视剧《考场》,1988年起开始摄制美术片。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一厂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晚钟》《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其中《晚钟》对战争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义光芒,使该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的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一页。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业发生重大变化,好莱坞大片入侵,国产影片加快市场化步伐,这一切都对体制内的八一厂提出了重大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八一厂调整创作思路,确定了从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向现实题材为主的转换,同时借鉴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创作模式,探索中国军事电影的新思路。八一厂又摄制完成
了《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另外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歼十出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是八一电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曾经缔造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的八一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C.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什么讲述了在1930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闪闪的红星》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
故事讲述了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妈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冬子发誓要为妈妈报仇。
怀着这个心愿他一心要参加红军,于是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
(3)八一厂第一个电影扩展阅读: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红星是咱工农的心。”传唱至今的这首《红星歌》历经岁月的反复淘洗仍历久弥新。《闪闪的红星》里的三首歌曲《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皆传唱一时。
电影《闪闪的红星》伴随这些歌曲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人们追忆往事的符号之一。
这部彩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一经上映便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观众的狂热使得《闪闪的红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在八个样板戏占领文艺舞台的艺术贫乏的年代,《闪闪的红星》以其清新、浓郁的抒情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并发自内心地喜爱它。
D. 8月1日发生什么大事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清廷卖国投降及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最终导致战争失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加速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1896年8月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内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也是外国电影商人在华活动之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北伐军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后,1933年6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4年8月1日,波兰华沙军民5万余人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反抗纳粹占领军。起义者浴血奋战63天,终因力量悬殊而遭镇压。起义中约有1.8万名战士牺牲,18万华沙市民死亡。
1950年8月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民航局决定民用航空正式开航。首先开辟的是天津—汉口—广州、天津—汉口—重庆两条直达航线和4条支线的班机飞行。同时开通的还有中苏民用航空的3条直达航线。民航开航,是新中国民航建设事业的重要开端。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陈锡联任司令员。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举行了奠基仪式。纪念碑于1958年4月建成。
1952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所属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北京成立,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7月1日改今名。八一厂第一部影片是1952年拍摄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1955年开始生产故事片。
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尼泊尔王国建交。尼泊尔位于亚洲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素有山国之称。首都加德满都。
1956年8月1日,中国与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建交。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首都大马士革。
1958年8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全长1000公里的包(头)—兰(州)铁路建成通车。
1960年8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北京开馆。该馆于1958年开始修建,1959年建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专门陈列军事史料、军事文件和武器的博物馆。
1986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所有大中型舰艇从即日起,以国内的山川、河流、城市名称命名。
198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正式施行。
1989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正式施行。2002年10月1日新修订的该法正式施行。
199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正式施行。
1997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正式施行。
2004年8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公布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该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2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0分钟,设北京南、亦庄、永乐(预留)、武清、天津5座车站。
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的内容主要有8处11项,包括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其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2010年8月1日起,厦门市人大于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50部厦门经济特区法规,适用于扩大后的厦门经济特区,厦门特区扩区迈出实质性步伐。同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将岛外的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区纳入特区范围。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也由131平方公里扩大到1573平方公里,厦门特区“长大”11倍。(
E.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什么
1、《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F. 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于哪1年出品
《红霞》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1959年八一厂出品。 1935年秋天,江西苏区某地赤卫队随中央红军撤离家乡,北上抗日,赤卫队长赵志刚与红霞在村口互相告别。赤卫队走后,白匪进村,白匪军官白伍德逮捕了红霞和乡亲们,并威逼红霞给他们带路以追击红军。为营救乡亲和保护红军,红霞不顾个人安危,假意应允,和敌人展开了机智的周旋。深夜,赵志刚因烧桥断路而被敌人抓住,他在敌营中看到红霞,误以为她已投降敌人,怒斥她是叛徒。红霞克制住被亲人误解的痛苦,忍辱负重,用酒灌醉白伍德,设法骗过哨兵,放走了赵志刚和乡亲们,孤身一人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牺牲。 59——60年代,有一个歌剧电影拍摄的高潮,〈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柯山红日〉〈刘三姐〉等大量出现,到“文革”才统统作为“毒草”被禁锢起来。
G. 1952年的1952年8月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所属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北京成立,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7月1日改今名。八一厂第一部影片是1952年拍摄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1955年开始生产故事片。
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举行了奠基仪式。纪念碑于1958年4月建成。
8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进驻玉门油矿,参加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的建设。
8月6日——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石邦智(苗族)当选自治区主席。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乌兰夫(蒙古族)为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
8月23日——中央批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学习民族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