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学辅修有什么书和电视剧推荐嘛
法学辅修有一些书和电视剧值得推荐,例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及《肖申克的救赎》
㈡ b站上很有趣的讲法学的视频,能不能推荐下
罗翔没事上B站看看司法考试的视频,尤其是罗翔老师又讲了什么新段子(哦,不,新案例),已经成了某些人雷打不动的日常功课。
譬如,罗老师分析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扔钉子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但在铁路轨道上放钉子,就不构成犯罪时,他先选择主动“自首”。
他坦言小时经常喜欢“破坏交通设施”,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在铁轨上放一根长钉子,火车一过,就变成一把匕首, 还表示他玩了那么久,火车从来没翻。
以这些有趣的案例,他再引申出构不构成这项犯罪的关键是经验法则的判断,有没有可能造成交通工具的倾覆毁坏。
当然,罗老师也还有一个更远大的梦想:
不止如此,罗翔老师也是一位对刑讯逼供手段极为了解的男人(严肃)。
刑讯逼供,分为肉刑和变相肉刑。只要是让人的人身受到痛苦和摧残,都能解释为刑讯逼供。
比如罗老师说的这个,关在狗笼里面,让狗来舔你,这个绝对算刑讯逼供。又比如咱们稍微文明一点,冬天被扒光衣服在户外跑圈,夏天38度气温下被迫裹上羽绒服,这可也是刑讯逼供。
受到罗老师的熏陶,在每一个法律教育视频下方,都有许多网友(激情)讨论罪名。
㈢ 厚大刑法罗翔老师推荐过的书有哪些
《忏悔录》、《理想国》、《从卢梭到尼采--耶鲁大学公选课》、《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等。
罗翔(1977年-),湖南耒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厚大法考刑法独家授课老师,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和性犯罪。
他曾入选法大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和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荣获“CCTV年度法治人物”,2021年3月,加盟腾讯视频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五季》半决赛。
沙龙活动:
罗翔2011年6月9日,出席大学生成长沙龙毕业版,以“感恩、梦想和谦卑”作为嘱附,朱庆育最后总结,希望大四毕业生在未来人生路上“行胜于言、心外无物”,并预祝他们“前程似锦、行板如歌”。
2012年11月7日下午4时,罗翔出席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会举办的以“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为主题的读书沙龙,围绕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两本书,从独特的思考视角,与到场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乌托邦背后的政治现象。
2013年4月10日,罗翔出席第四期《朝夕闻道》主题讲座并担任嘉宾主持,提出了“中国关于虐童案的法律体系如何”的问题,以及长春案是否应该判处死刑,要不要立即执行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㈣ 罗翔演过什么电影
罗翔,1990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
2010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PATIENCE》,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
。201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终极恋人》]
。2012年,担任青海卫视选秀娱乐节目《花儿朵朵》网络赛区的评委
。2014年,在悬疑惊悚电影《恐怖电影院》中饰演男主角林艺
。2015年,主演奇幻喜剧《西游奇遇外传》
;同年,主演校园恐怖电影《七月半2:前世今生》
。2016年,在悬疑惊悚电影《惊魇》中饰演男主角陆风[8]
;同年,他还主演了青春喜剧电影《90逅青春》
、惊悚悬疑电影《灵触第七感》
90逅青春2017
㈤ 《守护解放西3》中的案件发人深省,这档节目是否达到了普法的目的
《守护解放西三》中的案件发人深省,这档节目可以达到普法的目的,因为这次节目请到了专业的法律老师罗翔。在案件播完之后,罗翔出境给大家讲解这起案件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因为罗翔是一位很有人气的网红老师。所以他的出镜也为节目增加了更多的流量。
因为《守护解放西》中的案件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所以大家能够通过他们的行为了解相关的法律要求,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原因之一。这是一档观察类的真人秀,在看人间百态的时候,大家也会感慨每个人的生活如此不易。这部纪录片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观看纪录片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充满着不稳定性以及不确定性,能够让他们更加的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㈥ 罗翔推荐书籍
1、《罪与罚》是一份触目惊心的犯罪心理报告,世界所公认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其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俄国文学。对现实和人性精准的把握和描写、对恩典和救赎深刻的追求与理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2、《忏悔录》是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最重要著作,建立了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的础石,奠定了他在教会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提到的论记忆、对罪的观念以及对时间的观念,影响基 督教思想至今。
3、《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4、《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小说讲述黑人汤姆被诬陷犯罪后的种种。
5、《天朝的崩溃》是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茅海建的学术作品,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
㈦ 从前的罗翔,让我们“笑着清醒”,这一次,却让我们“哭着沉默”
罗翔 老师又上了热搜,第一名。
这不是稀罕事。
自从罗翔这个名字横空出世于网络,就成为热搜常客。
但从前,他总让我们笑着警醒。
这一次,他却让我们哭着沉默。
罗翔用他惊人的才华和普通人的软弱,打动了我们的心。
不同的是,他是少数能正视自己的幽暗并努力改变的人。
所以,他也正在成为自己最向往的那种人——
一个勇敢的人。
罗翔,生于湖南耒阳——
这个小小的县级市,却是“纸神”蔡伦的故乡。
而今,这里的年轻人,出路通常有两条:
要么北上读书,要么南下打工。
后者居多。
一念之差“进去的”也有。
那时候的罗翔,也不是省油的灯。
庆幸父母管得严,而他也的确聪明。
想想吧,在还没扩招的1995年,一个家境平凡的小镇青年,得多会念书,才能考进中国一流学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到了大学,稍一打量,也没有在怕的。
少年得志,好辩又自恋。
他睥睨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深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其他地方?连食物都不如湖南的!
可有一次,老乡会活动却没叫他。
一问,人家说,开的是“长沙”老乡会。
罗翔惊觉:
一直对别人抱有偏见的人,原来也活在别人的嘲笑之中啊!
不过,反省神马,不存在的。
那时候,他年轻气盛、恃才傲物。
经常挂在他口边的是:Who cares?
所以,你不带我玩,我还不跟你玩呢,就这种。
那时候的罗翔,称得上狂。
他很容易把人激怒——
“罔顾对方的感受,指出对方的错误,并觉得这是名士之风”。
身边的很多人,都被其视为平庸。
脸上,常带着不加掩饰的傲慢。
就是那种——你们这些无知的凡人……
不过,人家也确实很牛:
研究生,考进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
博士,正式入驻中国最高学府——北大。
当然,罗翔也不是哪儿哪儿都厉害。
至少教书这件事,他开始是很菜的。
菜到每个字都要写在教案上,包括“下课了”。
到2005年,博士毕业的罗翔正式执教中国政法大学,表现也非常普通。
有一学期,甚至因为人太少,开不了课。
也可能,学生们只是不喜欢他那种狂妄的态度——
仗着满腹经纶,满口专业术语,傲慢地炫耀“知识的优越感”。
这大概是罗翔第一次反醒吧——
不能给渊博的知识披上可爱的外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于是,“刑法小王子”的传说从这里开始了……
自2008年开始,罗翔年年都被学生选为 “最受欢迎老师” 。
他的课,不是“爆满”二字可以形容。
阶梯教室的每一寸地板和每一个窗台,都挤满了人。
就是……很恐怖。
罗翔成为炙手可热的“校红”老师、明星教授。
如果这就是全部,那罗翔的人生也称得上完满。
站在象牙塔中,当名师,当名律师,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直至被人景仰。
可33岁那年的一场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
是什么?他不肯讲。
但无疑,那是一次空前的心灵重创。
也是蜕变的开始。
自那以后,他开始脱离精致的技术主义——
“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自那以后,他试着不再做一个“热爱抽象”的人——
只为远方的人或事流泪,却对身边的一切冷漠无情。
自那以后,他终于明白了祖父当年的教诲:
“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这场改变,也影响了他的教育理念——
更幽默、更亲切、更加脚踏实地。
他把过往的例子,以一种近乎民间传奇的方式讲述出来。
让不懂法律的人都能听懂,趋之若鹜。
他的拥趸,从小学到大学,并横跨20多个专业。
自2018年在网络世界初露头角,到2020年2月正式出圈,罗翔成为这个人人争当网红时代“被动走红”的特例。
他用那些沙雕案例,给传统意义严谨刻板的法学教授,带来全新的解释——
“法考郭德纲”、“律界段子手”。
而他的人气,在2020年3月9日这一天,绝对超越了郭。
这一天,罗翔受邀正式入驻B站。
10天吸粉超200万,成就了“2020最速百万粉传说”。
他也是B站第二个粉丝过千万的UP主。
然而第一名破千万粉用了6年半,339个视频。
而罗翔成为有千万粉丝的大 UP 主,用了不到8个月,86个视频。
连随手掂来的“法外狂徒张三”,都在网络拥有了姓名。
罗翔的魅力,在于他的风趣幽默和标新立异。
但罗翔的终极魅力,却在于他敢于直视人性的弱点。
并且忍着疼痛不断地自我校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中讲的两个故事:
一件发生于他在法大读研时。
一位湖南老乡到北京寻求法律援助。
为了省钱,几经辗转,住到了罗翔的宿舍。
在一群年轻的名校大学生中,这位农民显得格格不入。
几天后,他搬离了宿舍。
然后某日,罗翔看到他睡在学校的地下通道里,在寒冷的冬天。
那一刻,罗翔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种震憾令他18年后提及此事,眼中仍溢满着悲悯和酸苦。
没有人是容易的。
但总有人更不容易。
后来,罗翔和同学一起帮助了他。
这也是罗翔第一次感受到法律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故事,就是前几天的热搜了:
一位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想去援助中心却不认路。
在街上四处问询,无人理睬。
罗翔恰巧碰到,给她指了路。
却得知老太太已步行了几个小时,就表示要打车把她送到目的地。
然后……老太太就给他跪下了。
那一刻,罗翔再次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尽管如此,他仍然对自己的律师资格保持了沉默。
并刻意避开与老太太谈及她到底为什么需要法律援助。
他说,自己不想惹麻烦。
这是作为普通人最普通的想法。
罗翔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
可是,在援助中心的门口,老太太说一句话,却令他至今心怀愧疚。
被人榨出皮袍下面的“小”,普通的人的反应:
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或者脸红一下然后忘掉。
罗翔也脸红了,也走掉了。
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遗忘。
也让他反复思量、不断自省。
并最终通过实际行动完成了自省的过程——
从那之后,他做了很多法律援助工作。
这些,大部分人并不知道。
但大部分人都知道:
罗翔用才华的内核和吊诡的外壳,让人走进他的律法世界。
而人们最终决定爱他,却是因为逐光的本能。
超乎常人的坦诚,就是他的光源。
讲真,谁不曾逃避过弱者的凝视?
而像罗翔这样敢于当众坦白的,又有几人!
这跟他承认自己心有“张三”,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但承认“我就是张三”,是他最初也最坚定的清醒。
“张三是每个人内心的阴暗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张三。”
罗翔仅凭这句话,就让多少人与自己握手言和!
而他自己,则先行一步了——
心有张三,却能管束住张三。
比如,他会坦承:
面对如潮而来的巨大名声,他不是没膨胀过。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惶恐。
觉得自己所得皆非所配。
“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众人将我不该有的荣誉投射于我。”
更怕自己滥用、迷恋这样的影响力。
网络世界,成就一个人容易,推倒一个人更容易。
他早早做好“崩塌”的准备。
果然,2020年的秋天,罗翔“塌”了一角。
因为一句书摘,发的不是时候。
而当天,正赶上给钟南山院士颁奖。
显然,这种塌方的方式,他始料不及。
为此,他甚至退出了微博。
不是胆怯,更非置气。
罗翔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进行理性的思考。
所以对这件事,他的结论是——
“微博上的赞誉和批评都是一种误解。”
否认了键盘侠的无端指责;
亦表达了自己不过是浪得虚名:
“离开命运的加持,你什么都不是。”
口出金句是罗翔的日常。
但对这件事,他说出的最珍贵的话却极为朴素——
“我不能够弃演。”
个体之于 社会 ,十分渺小。
活在涡旋之中,又那么难。
但,也不要随便放弃自己存在的意义。
2020年底,罗翔入选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
领奖台上,站的都是英雄。
他是唯一的“网红”。
也是平凡的普法英雄——
以一束微光,“引爆了法的热度”。
这,正是罗翔对法律的最大贡献,以及他作为网红最大的意义。
而对他的学生来说,罗翔老师不是一般的网红。
他三观正、有逻辑、有情怀。
比如,他会在课堂上,用足足八分钟的时间去论证“正义是客观存在的”。
这不可能出现在法考题目里。
但他希望,法律从业者不要成为法律机器。
要永远怀有朴素的正义感——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罗翔说,他不敢自诩法治之光。
但他一直坚持在学生的签名本上写下——
做法治之光。
这样的罗翔让你知道——
有人一直在努力。
因为这个,我们才更爱罗翔。
罗翔还说,在人类的所有美德中,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也是最稀缺的。
那么无疑,在《我的青铜时代》中,罗翔再次努力靠近了他的理想。
而他靠近的姿态,打动了千万人。
罗翔以一已之力,把一个冷门的节目,变成超级流量体。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由此引发的全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而这,正是罗翔的初衷: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文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