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20032017代表电影

20032017代表电影

发布时间:2023-11-21 15:01:15

① 有没有关于以三四十年代为背景的有代表性的好电影,结束一下

《半生缘》半生缘
主要演员:黎明 吴倩莲 梅艳芳 葛优

30年代的上海。世钧和曼桢是同一工厂做工的恋人。曼桢早年丧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当舞女维持,后来曼璐又当了妓女,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一种怨毒的心态与其夫合谋,令祝强奸了曼桢。曼桢为姐姐、姐夫生下一子,葬送了自已的恋情。姐姐死后,她也嫁给了祝鸿才。

十多年后,世钧与曼桢再度重逢。当世钧希望再续此段半生缘时,曼桢却静静地诉说此情不再。她为了儿子已和姐夫鸿才结婚,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回不去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
电影导演:关锦鹏
电影演员:陈冲 赵文宣 叶玉卿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振保的生命里就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留洋回来的振保(赵文?饰)在一家外商公司谋了个高职。为了交通方便,他租了老同学王士洪的屋子。振保留学期间,有一个叫玫瑰的初恋情人。他曾因拒绝过玫瑰的求欢而获取了“柳下惠”的好名声。王士洪有一位风情万种的太太,她总令振保想入非非。有一次,士洪去新加坡做生意了,经过几番灵与肉的斗争,在一个乍暖还寒的雨日,振保被这位叫娇蕊(陈冲饰)的太太“囚住”了。令振保所料不及的是娇蕊这次是付出了真爱的。当她提出把真相告诉了王士洪时,振保病倒了。在病房,振保把真实的一面告诉了娇蕊——他不想为此情而承受太多责难。娇蕊收拾她纷乱的泪珠,出奇的冷静起来,从此走出了他的生命……

影片简评:
本片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 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 最佳电影音乐奖。
本片是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小说在文坛被推崇备至,但根据她的作品拍摄而成的几部电影却并没有受到同样重视,主要是编导太囿限于原著,未能在映象化的再创作上推陈出新。林奕华编剧,关锦鹏导演的本片亦有这方面的缺点,关锦鹏以一种冷峻旁观的态度描述了一种无奈情感。在起落的电梯里红玫瑰那张娇艳明媚的脸映见她心底婉转曲折的心思,洁净明亮的洗手间里白玫瑰苍白无色的生命。 精致美丽,堕落颓唐,却在一不经意间将心底的一丝纯真柔情轻轻流露,一个男子可以将女性情感刻画到如此的细腻、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而因一部《小花》(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而在大陆为人熟悉的陈冲凭借在本片中出色的演绎了红玫瑰而获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一向以大胆出位闻名的她在本片中可谓是抢尽了风头,令曾经被誉为“港产三级皇后”的波霸叶玉卿黯然失色,同样是风情万种,但相对而言陈冲还是更懂得演戏,而不只是show身材。

《倾城之恋》
导演:许鞍华
主要演员: 周润发 缪骞人
香港沦陷就是为了成全她?这到底是一个情场,让男女主角谈情说爱的地方;抑或是一个赌场,值得叫白流苏把自己一生幸福押下去赌一局;又或是一个战场,男女双方各想把对方变成俘虏?
《滚滚红尘》
导演:严浩
演员:林青霞
秦汉
张曼玉
韶华因父亲不准她与恋人小健结婚,被锁于家中,自杀未遂。父亲死后,韶华离家出走,以写小说为生。不久,只重感情、不问政治的韶华与为日本人做事的文化官员章能才相恋。抗战胜利后,章能才销声匿迹,不知去向。韶华几经周折, 在一农舍中找到他时,却见他与一寡 妇同居。韶华于绝望中回到女友月凤处生活。不久,月凤亦因与热心学生运动的男友小勇一起参加反政府集会而双双遇难。后韶华偶遇穷困潦倒、 四处躲藏的章能才,恰逢为报杀夫之仇的老邻居“小妻子”向国民党纠察诬告章能才为共产党,韶华为救章能才,逃跑中被汽车撞伤。解放前夕,商人余老板用金条换来两张乘末班船赴台的通行证,欲携韶华离开大陆,韶华却将章能才送上轮船。四十年后 ,章能才返大陆寻找爱人,只得到一本韶华写的长篇小说《白玉兰》。

《花样年华》
导演:王家卫
主演:梁朝伟、张曼玉
摄影:杜可风、李屏宾
身处遥远的异国,周慕云仍无法忘记过去与苏丽珍之间的种种。如果当天她真的答应跟他走,他们现在会不会还在一起?抑或注定分离,各分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自从他们在同一天搬进同一层楼房,成为门户比邻的邻居,命运已将他们放在一起了。而当他们发现彼此的配偶间竟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的时候,在他们之间更像是牵连著无形的线,要割也割不断。

至今他还能看见那一群漂荡的身影,刹那的相聚。房东夫妇们、自己的妻子周太太、陈先生、陈太太---苏丽珍。楼梯间,走廊上,与她擦肩而过,或微笑寒暄,又何曾想过她那素静的面容,明媚的体态,竟会成为他日深刻的思念。

他们在配偶背叛的阴影下,各怀心事地靠近。那是个一切变得飘摇不定、难堪的所在。有时她彷佛倚赖,又突然叛离。他想要占据,但缺乏勇气。想要忤逆,但是面对著她那庄重的神色,他感到说不出来的情怯。

见不著时,愈来愈想。那些背著人偷来的、幽室相守的时光,是多么和煦而平静。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明知是她却听不见声音的电话,又是多么的炽热和辛烈。直到他作出了远行的决定,才向她道出真心的说话。此时此刻,他不禁想到他真正背叛了的人,也许是她。

一切都退去了,香港、1962年、那个陈旧的秘密……

不管当初是为了报复或色诱,抑或单纯的慰藉,到最后,只剩下眷顾。

《紫蝴蝶》:旧上海的浪漫压抑
《紫蝴蝶》2003年导演:娄烨《紫蝴蝶》一片中有两个镜头拍得最动人,一是司徒与伊玲在房间内跳舞,窗外是倾盆大雨,屋内灯光温暖,歌声荡漾,不知命运要在何时发生转变的最后沉醉在其中蔓延;二是辛夏和伊丹在电梯里的瞬间,老式电梯繁复的花纹有着暗银色光泽,心怀鬼胎的两人偶尔对望一下,不知命运何去何从的忐忑感十分强烈。这两个镜头里人物都有情感上的起伏交流,画面的光线和质感也比较到位,上海特定时代里人们的片刻沉醉和命运瞬息万变之间的冲突极有特点地传递出来。

在这个叙述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为背景的故事里,娄烨其实隐隐抓住了其中的时代特质,可惜的是一闪而过。《紫蝴蝶》试图在时代背景里呈现出历史宏观面貌,表达大时代里无法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深沉主题,在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里忽隐忽现,娄烨在叙事上的捉襟见肘暴露无疑,尽管可以感受到导演的苦心经营,但是观众依然被乏味的长镜头和突兀的剪接完全搞迷糊了。娄烨的作品能够明显让人感到上海这个城市对他的巨大影响,从《苏州河》充满后现代感觉的迷离颓废,到《紫蝴蝶》还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浪漫压抑,娄烨几乎在他的作品里营造了一个以自己目光看出去的独特上海,这也是娄烨作品的一个标志性特点。

② 中国每代电影导演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

第五代的发轫之作是张军钊1983年在广西厂率先举起大旗、一发冲天的《一个和八个》。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崛起被认为是以影片《黄土地》为标志。代表作有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让国内外观众、评论界集体大惊失色的处女作)、《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冯小刚的《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一声叹息》(2000)、《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田壮壮的《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蓝风筝》;吴子牛的《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李少红的《红粉》、《恋爱中的宝贝》;黄建新的《黑炮事件》、《站直喽,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天地英雄》、霍建起的《那人那山那狗》、《暖》;宁瀛的《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至此,第五代的影片告一段落。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宁浩《绿草地》等。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第四代导演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二代导演--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其中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夏衍的《春蚕》,费穆《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和袁牧之的《桃李劫》等等蔡楚生出生地为上海。祖籍:广东省潮阳县(现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 出自博文:
http://hi..com/%CD%F5%BA%B1man/blog

③ 简述亚洲电影风格及代表作

2003年,就在中国电影延续着新世纪全面开始的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同时,亚洲电影的格局也正悄然变化着。上个世纪60年代辉煌一时的日本大制片厂体系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70年代曾经兴旺的泰国类型片又开始复苏了;90年代起领一时之风骚的伊朗电影正停滞不前;而种种迹象表明,韩国电影人正以一种非凡的气魄,走在亚洲电影的最前列。

韩国

今年的60多部韩国影片本身值得一提的地方并不多,无论是《武士》还是《菊花香》,或者眼下的热门影片《杀人回忆》,都不足以作为韩国电影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佐证。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影人的整体风貌,可以说2003年,韩国电影人正以一种非凡的气魄,试图为亚洲电影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格局。

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两个在亚洲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和日本东京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闭幕那天,据说主办方手里还有近100张各国记者证,没人来领。东京电影节年年都四平八稳,参赛片普遍平庸缺乏竞争力,可见眼下日本电影的尴尬地位。而釜山电影节呢?它和荷兰的鹿特丹电影节一样,设立了针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拍电影是个花钱的事儿,于是对全世界的青年影人而言,釜山电影节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吸引力。釜山电影节对欧洲的三大电影节甚至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可见韩国电影目前在亚洲所处的地位。此外,今年釜山电影节从开幕片到最终评奖结果,很多影片的题材非常敏感,其中有些涉及到韩国军方的问题,有些涉及老年和少年的性问题。对这些影片的接纳在某一层面上体现出该电影节特有的气魄。

本届釜山电影节的开幕片是金基德的《海岸线》。虽然不少影评人对这一选择感到意外,因为往年的开幕片一般都较为保守,而金基德的电影,普遍都被认为比较前卫。今年釜山电影节的大胆之举,也正暗示了自己的魄力。《海岸线》说的是关于韩国军队丑闻,胆小的士兵以及被误杀的平民等内容是影片的争议核心。这种反传统军人形象的电影在韩国电影史上是绝对少见的。

如果说这些题材敏感的影片受欢迎只是一个偶然,不足以体现釜山电影节的魄力,那么电影节的一些长久做法则可以使人相信这一电影节的确有其自身的特殊魅力。釜山电影节的历史并不久远,从1996年创办至今,只不过才7年的历史。7年就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电影人和电影商热衷光顾的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有其不同于其他电影节之处。

此外,釜山电影节从1997年开始还同时举办一个名为PPP(PusanPromotionPlay)的商业活动。整个PPP功能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研讨各地电影市场的商机和出路;二是为亚洲各地电影商筹拍的新片找到足够的资金;此外便是设立奖项以现金方式资助一些影片的拍摄计划。正是通过釜山电影节,关锦鹏才找到了《长恨歌》的资金投入;今年中国导演刘浩以新作《紫禁城的游戏》也获得了资助。如果再向前追溯,早在1998年娄烨也是通过PPP得到了《苏州河》的后期资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活动,釜山电影节才会有如此多的电影人愿意参加,因为对于电影导演们来说,拉到赞助资金有时候比得奖还要重要。

至于奖项,釜山电影节中惟一的竞赛奖新潮流奖。这也是它最具价值的奖,是专为鼓励亚洲新生代的电影人所设,只接纳新导演的处女作或是第二部作品。而志在鼓励为韩国电影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影人的韩国电影奖,它的对象是韩国以外的电影人。今年这一奖颁发给了一个法国人,因为他创办的杜维尔亚洲影展为韩国电影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到韩国电影人的开放胸襟。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釜山电影节上有7部朝鲜电影经过审批后,获准在釜山公映。这些影片几乎都是朝鲜电影里程碑作品,其中包括朝鲜80年代中期的影片《无乐无忧》,这部影片有朝鲜电影史上第一个接吻的镜头。

日本

相比起韩国电影的方兴未艾,日本电影的前途似乎黯淡了许多。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许多日本大制片厂就开始纷纷崩溃。此前,以《罗生门》为代表的日本20世纪50年代电影黄金时期的作品基本都出自松竹、大映、东宝、东映这四大电影公司之手。像我们熟悉的高仓健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典型的大制片厂电影。1999年,高仓健和他的老搭档降旗康男导演合作了他的第202部作品《铁道员》,在讲述北海道一个即将被废弃的小站站长的怀旧故事的同时,也极具象征意味地暗示出昔日辉煌的大制片厂体系的衰落。事实也是如此,该摄制组的大部分成员在影片拍摄后也全部退休了。

随着“松竹”等为代表的大制片厂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迅速蓬勃发展的所谓的“独立电影”。这类电影迅速繁荣在90年代后半期,一大批通过各种途径创作独立电影的日本年轻电影人开始大显身手。近年来,随着独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黑泽清、河濑直美、青山真治等一批优秀的独立电影导演日趋成熟,他们的作品相继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

在今年的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上,就有两部夺标呼声很高的日本独立电影亮相:黑泽清的《光明的未来》和河濑直美的《沙罗双树》。

女导演河濑直美的《沙罗双树》能入围戛纳,与其说是艺术上的成就,还不如说是戛纳对“独立”这一传统的下意识的维护。河濑直美的上一部参赛作品《萌动的朱雀》曾让她获得了戛纳金摄影机奖。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得益于日本日益完善的独立制片系统。在著名独立制片人仙头武则的大力帮助下,这部电影走低成本制作、在一家电影院的午夜场连放好几个月的路线,不仅全部收回成本,更给独立电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至于《光明的未来》,其演员阵容还是颇为可观的,有影迷非常熟悉的老演员藤龙也,他曾主演大岛渚的两部惊世名作《感官世界》和《爱的亡灵》;还有年轻一点的浅野忠信,眼下是当代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目前在国际影坛上抛头露面的日本独立导演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平心而论,《光明的未来》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空手而归,也不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因为,这部影片除了汇聚日本的几个最优秀男演员之外,情节拖沓、主题暧昧,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在新锐独立电影的一统天下里,观众普遍抱怨:日本电影没有经典了。尽管《人造天堂》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六月的蛇》获得去年的威尼斯“评委会特别奖”,但这些影片无论从规模还是宣传力度上来说,都很难与大制片厂生产的影片相提并论。比如这部真正让低迷的日本影坛为之一振的《座头市》。

北野武算得上是当代日本导演的中坚力量,今年一出手就拿下了让人抢破头的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此后更是连拿包括多伦多影展“观众票选大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奖项。但是,这部由松竹公司制作的影片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奖,而在于拉动日渐疲软的日本本土电影票房。

去年的《黄昏清兵卫》带来了日本“时代剧”的复兴,山田洋次的“复古”和市川准在《坂本龙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里表现出来的时代风尚,给了北野武不小的启发。《座头市》的娱乐效果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年轻观众,松竹电影公司也从中看到了大制片厂的最后一丝希望。

越南

一些越南题材的电影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背后其实是越南裔的电影人。美籍越南裔导演包东尼,他的影片《恋恋三季》获得199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近年在国际影坛引起关注的越南导演郑明河的身份是美籍越南裔电影学者。另一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越南最著名的导演陈英雄。他在1993年拍了第一部剧情长片《青木瓜之味》,该片算得上是越南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和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然而,与其说这是一部越南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法国电影———导演陈英雄14岁便移居法国学习哲学和电影;影片全部制作资金来自法国;而这部被评论界高度赞誉为从影像风情到艺术精神都具有东方民族气质的电影竟然是在一个法国的摄影棚里拍成的。

就在陈英雄他们凭借越南和越南电影获得国际声誉的同时,真正的越南电影却依然在惨淡经营。

泰国

泰国电影的异军突起始于2001年,那一年里,《黑虎之泪》、《鬼妻》、《暹罗皇后》及《晚娘》等影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使得泰国电影在亚洲的电影版图上,开始显示出和中国电影、韩国电影、日本电影、伊朗电影并驾齐驱的势头。

2003年6月10日,泰国内阁通过了一项对泰国电影业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决议。政府决定参照国际电影市场的做法,对泰国电影实行分级,规定电影的消费群体,有的电影将禁止青少年观看,有的将为青少年不宜,有的则必须由家长陪同观看。泰国电影业有望进入20年来的黄金时代。

泰国电影突飞猛进的大背景是,自90年代以来,亚洲电影观众的口味转变。他们开始在好莱坞电影之外,寻找另类电影的乐趣。从日本影片、韩国影片到伊朗影片,如今轮到了东南亚影片。这个机会之中,还隐藏着陷阱。如果不加控制地大量投入生产类似题材的影片,难免重蹈香港电影的覆辙。而大体上看来,眼下的泰国电影,正在开始走香港电影曾走过的路。

④ 推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

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2001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10项提名并最终收获4座小金人;《卧虎藏龙》在2000年的所有华语电影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不仅吸引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眼球,而且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武侠的飓风。这部根据王度庐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将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结合得相当完美。导演李安一改其所擅长的情感伦理片风格,从另一个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摄影、舞美、动作设计、录音、音乐等所有的视听元素也都充分体现了导演深沉的风格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誉及热爱。本片拥有多项获奖记录: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将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6项大奖;荣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
另外,今年《观音山》是李玉导演与范冰冰二度合作的电影,也是港台传奇女星张艾嘉暌违大银幕多年之后再度演出的电影。范冰冰凭此片在东京电影节封后,电影同时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这是一部讲述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的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先后获得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公众最喜爱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充满着山乡风味,人物、故事虽然简单,但颇耐看,一个退了休的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涉水过山走田埂,一路走来是一路的父子情,让儿子理解过去二十多年父亲所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父子俩的心路,终于走到一起来了,有了共同语言了,彼此有了更深切的亲情。大概,这就是二十多年来的补偿吧。影片一点也不啰嗦、说教,倒是十分清新、自然。影片展示的湘西迷人风光也是一大看点。
......

⑤ 20世纪90年代,都市题材电影的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部都市题材电影是夏刚的《遭遇激情》,此后,出现了同样题材的《大撒把》、《无人喝彩》;此外,李少红的《四十不惑》,周晓文的《青春无悔》、《青春冲动》,黄建新的《站直喽,别趴下》、《脸对脸、背靠背》等,在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辛酸取代了无名化的大都市的奢华。影片所试图传达给观众的是冷漠现实的社会中的一点点温情和暖意。影片中主人公完成着一次想象性的回归,一份在游戏中获得的生命的降落、温情的抚慰与对现实无奈的认可。

黄建新的新作《脸对脸、背靠背》中,某文化馆副馆长王双立,精明强干,众望所归,在代理馆长三年之后,迫切希望能被上级“扶正”。这本来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却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牵连甚广、耗人心神的权力大战。通过设计文化馆馆长之位的争夺,老父亲渴望传宗接代的情书,为这部都市谐谑曲赋予沉重的寓言内涵,构成了一部新的微缩权力景观。

《遭遇激情》演绎的是电影摄制组临时工刘禾与身患绝症的少女梁小青的故事。在理解和关怀中小人物敢于直面死亡,承受琐屑、辛酸的人生;《大撒把》中的一对,在一场准婚姻游戏中逃离了分离中的孤独;《无人喝彩》则在四人重组家庭的游戏中,再度认可了婚姻的价值:不是幸福完满,而是别无选择。这些都市影片以喧嚣与骚动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人生百态和普通中国人的基本生命存在状态,表达了城市里的普通人对于真挚爱情的追求以及关于婚姻恋爱的烦恼。《永失我爱》、《浪漫街头》、《城市爱情》、《留守女士》、《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等也是如此。

⑥ 说说你觉得香港电影最辉煌是什么时候,那时的代表作是什么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还属八九十年代那会儿的电影,那会儿电影属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一年不知道要产出多少优质的电影作品,可以说什么类型的电影风格都存在,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非常的经典, 当然烂片也存在,但优质的会大于劣质的,港片盛行的年代,也造就了非常多的港星,巅峰鼎盛时期的港片更是非常经典,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电影,都会觉得百看不厌,有一种浓浓的港片味道,说到香港电影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我觉得有几部电影是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这极部电影就是《英雄本色》和《古惑仔》等一系列的电影。

⑦ 世界优秀的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

昆汀·塔伦蒂诺
美国导演,演员及奥斯卡获奖编剧。他在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为风格独特的导演迅速成名,他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给传统的美国电影加入了新鲜的元素。
《落水狗》 (1992)
《低俗小说》 (1994)
《杀死比尔》 (第1集2003, 第2集2004)

斯坦利·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过去40年间始终最吸引人的电影制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赞扬几乎和招致的咒骂一样多。影片中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为他赢得如潮好评,而他非传统的叙述感又常常会引来轻蔑的挑剔。尽管如此,他在重复和模仿主导的传媒圈仍旧是一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洛莉塔》(1962)
《奇爱博士》(1963)
《2001:太空漫游》(1968)
《发条橙》(1972)
《闪灵》(1980)
《大开眼戒》(1997)

蒂姆·伯顿
他被誉为好莱坞的鬼才导演,他的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温婉和忧伤,自闭又很有张力,冷与暖的交揉,是阴森中的华丽,温暖中的残酷,黑暗中的温馨,一个非常诡异的世界。
《剪刀手爱德华》(1990)
《艾德·伍德》(1994)
《断头谷》(1999)
《大鱼》 (2003)
《僵尸新娘》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2005)
《理发师陶德》 (2008)

奥利弗·斯通
奥利弗·斯通的电影大多反映现实,犀利的手法和尖锐的刻画常常引起争议。奥利弗始终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以图象和声音记录着这个时代。
《疤面煞星》 (1983)
《野战排》 (1986)
《华尔街》 (1987)
《生于7月4日》 (1989)
《天生杀人狂》 (1994)
《亚历山大大帝》 (2004)
《世贸中心》 (2006)

以上几人除了蒂姆波顿,其他人的电影都比较男性化,如果你是女生,那就请无视~

阅读全文

与20032017代表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产小成本电影2015 浏览:603
2018中国电影业 浏览:305
任达华电影导演是郑伟文 浏览:747
电影比电视剧评分高 浏览:882
长春电影电影节 浏览:197
周星驰新筹备电影 浏览:975
新上映日本动漫电影2015 浏览:831
林允儿电影节获奖 浏览:702
印度节奏感强的电影 浏览:217
日本伦理电影片排行榜 浏览:252
北欧国际电影节简介 浏览:661
神马电影网秋霞 浏览:327
美国二维空间电影 浏览:327
印度电影流浪者插曲奴隶 浏览:395
嘉阳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897
潘多拉电影韩国完整观看 浏览:501
为什么美国电影主角孩子都有哮喘 浏览:884
2016剧情最雷电影 浏览:211
如何在电影院看电影 浏览:545
美国快餐的电影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