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2017海上历险记电影

2017海上历险记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28 00:31:35

Ⅰ 关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评怎么写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当PI缓缓讲出第二个厨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时候,之于我而言,仿佛是从沉睡中一点一点被噩梦惊醒,这时候你才发现之前似有似无的铺垫,全都不是闲笔。吃肉汁饭的王柏杰、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约、虔诚包容的PI妈,与斑马、猩猩登船后的遭遇一一对号入座,现实故事版的残酷,让人有如坠深渊的恐惧。最残酷的残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组,自我还原出来的,这比某些电影哭天抢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简单的角色对应还原,回头细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处处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杰大喊:“斑马、斑马”,事实上,他就是那匹斑马。还有那句问猩猩的“你的孩子呐?”。比如那个食人岛,“恰好”是人的形状。再比如介绍印度教的三种佛时,讲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他的梦境。真是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解释PI是如何建筑第一个故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当下,但你主宰得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

当两个故事都摆在你面前,就是选择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不肯相信童话的梦幻,但更不愿相信现实的残酷,而记者则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选择了第一个梦幻故事,“你跟随了上帝”,PI的回答,给出了关于真实性暧昧又明确的回答。

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的孟加拉虎,一种容易的解读是PI自己的另一面,但用兽性来解释恐怕太草率,PI的父亲给出过一个解释——和它你没有感情,你从他的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海上漂流记,讲的也是多宗教信奉者、素食者——PI与自己相处的故事。PI对虎经历了恐惧、共生、驯化、依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也是人在兽性和理性平衡的过程。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向丛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当人步入社会丛林时,何尝不是决绝忘了回头?

我好奇的,是李安的选择是什么?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认为虎是恐惧的化身。这种恐惧来自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的孤独。人的这些恐惧,恐怕是持久而绝望的。成年PI的选择,恐怕就是李安的选择——经历他、面对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这不是李安电影里的选择,这恐怕也是拧巴界第一名李安,人生里的选择。

Ⅱ 励志电影有个什么历险记,在海上和老虎一起求生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Ⅲ 国外的 海上历险记 神话类型的

……为什么觉得你所叙述的像是两三个故事合起来的。
我能想到的是得罪了海皇的奥德修斯《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是讲他的故事。
还有一个是俄狄浦斯王的流放……
都是出自希腊神话。网上有,你可以自己稍微看一下是不是你所看过的。

Ⅳ 太阳神号海上历险记怎么样

以下是我2002年的一篇旧文。与海雅达尔有关,曾在西祠发过,也曾在下发表,今晚看看,也许发在这个地方更合适。因为我原本读的就是这本书,海子自杀卧轨时带着的,也应该是这本。 -------------- 2002.4.21 挪威人海雅达尔辞世 在网上转悠,发现三天前(4月18日),挪威的航海家托尔61海雅达尔(Thor Heyerdanl)在意大利去世了,享年87岁。他是我敬佩的海上的行者,他写的书《孤筏重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是一本有关行动的了不起的书。自然,更有力、更吸引人们目光的是他的充满想象力的行动,而不仅仅是他的文字。 知道海雅达尔的名字和他的这本书,是因为海子。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身上带的四本书中,有一本就是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我是在93年的冬天捧起了海子的诗歌,也因此在那个冬天知道了海雅达尔这个名字。可是直到大约97年的春天,我才在家门口的旧书摊上遇见了海雅达尔写的这本朴素的小书。于是赶紧买了下来。书写得流畅自如,我很快就看完了:在1947年,年轻的海雅达尔行动上那无比的想象力,和果决,和自信,和不顾一切的激情,让50年后居于地球一隅的我热血沸腾。 《孤筏重洋》记述了1947年海雅达尔和五位同伴乘木筏横渡太平洋的壮举。海雅达尔在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考察时,研究了那里的文物遗迹和民间传说,以及辽阔的南太平洋的风向、潮流,最后他确信: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土著居民的祖先是来自拉丁美洲的古代印加人,他们是在公元5世纪横渡太平洋到达那里的。海雅达尔的理论遭到了权威们的忽视或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是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的。 但是年轻的海雅达尔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于是,他在获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后,到安第斯山区的原始森林里砍伐了9根大筏木,并且摹仿古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样,建造了巨大的木筏。海雅达尔为他的木筏起了个令人敬畏的名字——Kon-Tiki——依据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土著居民的古老传说,Kon-Tiki是太阳之子。我们确实可以从这个名字看到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们和“太阳的子孙”印加人之间的神秘传承。1947年的4月28日,Kon-Tiki载着海雅达尔一行六人从秘鲁下水漂洋西去。101天后,Kon-Tiki横渡了四千多海里的洋面,终于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荒岛上靠了岸。海雅达尔因此证明了自己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证明了古代的印加人是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方式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 海雅达尔是在距离他55年前开始自己壮举的日子还有10天的时候去世的;从被查出得了脑瘤到离开人世,一个月的时间还不到。我愿意相信,海雅达尔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十分的满足和自在,就象他55年前离开南太平洋的西海岸,准备前往四千海里外的群岛时一样。好象确实是这样——据说,海雅达尔是在睡梦中平静地辞世的。

Ⅳ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的含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的含义是展现了人性的美与恶、真与假,并对现实与梦想、追求与恐惧有着精巧的探索。

我认为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讲述了三个故事,依次来揭露电影的本身所表达的含义,第一个故事太虚幻而不真实,但是第二个故事也有自己的破绽派在逃避关于母亲的去向问题。故马伯庸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故事”:派其实吃了自己的母亲。


一、第一个故事:人与虎的漂流是虚幻的

关于派与老虎之间的 “漂流奇事”,在影片中也是花费了大量手笔进行描写的。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在派举家迁往加拿大的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轮船遭遇了暴风雨并且在海上沉没了。在这场灾难中,派的家人全部遇难,而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处。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他们历尽各种挑战和磨难后,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那只老虎(人的两面性,与罗闻全所讲的人是适应性的动物相似)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如果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历险记》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是乏善可陈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派忍无可忍同样地杀害并吃掉了厨子,最终活了下来。往复的镜头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之前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细节都成为了伏笔,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和谐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一个有些残酷无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二、第二个故事:母亲的真实下落被隐瞒

故事的过程:派、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派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派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老虎=派(兽性的一面),看似完美无缺,合乎情理,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认同,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第一个破绽,是香蕉。当派讲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说猩猩坐着漂浮的香蕉而来。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香蕉不会漂浮。当派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对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仍旧坚持说妈妈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香蕉在现实里能否漂浮,并不重要。在电影的世界里,保险调查员指出香蕉不能漂浮,这代表了一种常识,它的功能是用来牵出派讲的故事里反常识的地方,内在逻辑是自洽的。第二个破绽,是妈妈的死。厨师是一个对食物很执著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对他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可是妈妈死后,厨子没吃掉她,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

三、第三个故事:是派吃了自己的母亲

少年派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对,但还有一对本喻很容易被忽略。母亲与莲花。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次显著暗示。一次是在开头,母亲在地板上用粉笔画莲花给派看。一次是电影中段,派俯瞰海底,先是鱼形成莲花,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最后叠加到了沉船。所以准确地说,莲花代表的是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与此同时,李安还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给派讲解舞蹈,引出一个关于莲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莲花。在派问阿南蒂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时,她没有回答。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最关键的一段情节:食人岛,才恍然大悟。派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打开以后,里面是一颗人牙。于是“林中莲花”这个比喻和指向,在这里得以完成。

Ⅵ 辛巴达历险记的英文感想

The Adventures of Sinbad Sea:

The Adventures of Sinbad is Canadian television series which aired from 1996 to 1998. It follows on the story from the pilot of the same name.

It revolves around the series' protagonist, Sinbad. The series is a re-telling of the adventures of Sinbad from The Arabian Nights.

Created by Ed Naha, it was filmed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and in Cape Town, South Africa.

The tone of the series resembled its contemporaries Hercules: The Legendary Journeys and Xena: Warrior Princess.

翻译:

辛巴达海上历险记:

《辛巴达历险记》是加拿大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于1996年至1998年播出。它延续了同名飞行员的故事。

它围绕着该系列的主角辛巴达展开。该系列讲述了《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的冒险经历。

由埃德·纳哈创作,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和南非开普敦拍摄。

该系列的基调类似于同时代的《大力士:传奇之旅》和《希娜:勇士公主》。

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暗喻有哪些

派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中有斑马,猴子,鬣狗,老虎和派。第二个故事,派暗示大家,斑马是水手,猴子是他的妈妈,鬣狗是厨师,而他自己就是老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就我现在的理解来看,也许人生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与自己内心的猛虎相处。

厨师杀了派的妈妈,引出了派内心的猛虎,之后电影很大一部分在讲派如何与猛虎妥协(把大船让给了它),又如何与猛虎相处,最后控制猛虎(派重新回到了大船)。

后来派遇到了狂风暴雨,又进入一个食人岛,我觉得派想告诉我的是,不管遭遇了什么,不管当下有多么痛苦,都不要lose hope,never lose hope。

派是派身上的神性,老虎是派身上的兽性,神性和兽性是同时并存于每个人身上的。金刚经里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但是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身上兽性的人,似乎不太有。

完全控制了,可能就成活佛了吧。佛家说照见五蕴皆空,而我们凡夫俗子却被五蕴和我执深深困住,在这人性的沼泽中苦苦挣扎,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希腊式悲剧吗?

最后老虎离开了派,并没有回头看一眼派。派哭的很伤心。在我现在的理解是,成长。当我们终于成熟到可以控制自己内心的猛虎了,你也不再是过去的你了。

这成长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循序渐进的,你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控制这一切,遗憾的是你还没来得及和过去那个莽撞无知的自己好好告别。“也许人生就是不断放下,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来得及与之好好告别”

然而,这只猛虎一直住在我们心里,伺机而动。我们需要一直小心翼翼的照顾它才能不让它出来搞破坏,而很多时候,它并不是你引诱出的,而是别人。因为受到他人的影响,你释放了心中的猛虎。

如何和自己内心的猛虎和平共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许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吧。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我们将遭遇一切。

所有崎岖都是诗。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

也许生命的本质就是虚无和孤独,但是请不要怕,没什么大不了的,去寻找答案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多了。重要的是去写,去经历,去感受。

“真实的活着,比任何主义和观念都重要。

(7)2017海上历险记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尔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被大家称为派的男孩,成长于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

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老虎、斑马、河马和其他异国动物为伍,对信仰、人和动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试图与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举动,却引来父亲勃然大怒。

派的父亲当场以血淋淋的教训让他知道:动物与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记这一点就会送命。这次的教训冲击了派对世界无止尽的好奇心,令他永远无法轻忽,最终甚至影响了他被迫经历的旅程。

此时印度发生了全面性的改变,动摇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带来新世界的新冒险,却也代表派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在选择移民加拿大之后,派的父母关闭动物园、收拾所有家当搭上一艘日籍货船。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才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

船沉了,然而派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他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冒险的旅程开始了。而这头过去在派的面前展露本性的猛虎,则成了派的大敌。然而在学习共存的过程中,理查德·帕克逐渐成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

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 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以及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

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一本旧的求生手册、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座头鲸,都能让派得到喜悦[2]。

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影评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当PI缓缓讲出第二个厨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时候,之于我而言,仿佛是从沉睡中一点一点被噩梦惊醒,这时候你才发现之前似有似无的铺垫,全都不是闲笔。吃肉汁饭的王柏杰、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约、虔诚包容的PI妈,与斑马、猩猩登船后的遭遇一一对号入座,现实故事版的残酷,让人有如坠深渊的恐惧。最残酷的残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组,自我还原出来的,这比某些电影哭天抢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简单的角色对应还原,回头细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处处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杰大喊:“斑马、斑马”,事实上,他就是那匹斑马。还有那句问猩猩的“你的孩子呐?”。比如那个食人岛,“恰好”是人的形状。再比如介绍印度教的三种佛时,讲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他的梦境。真是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解释PI是如何建筑第一个故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当下,但你主宰得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

当两个故事都摆在你面前,就是选择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不肯相信童话的梦幻,但更不愿相信现实的残酷,而记者则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选择了第一个梦幻故事,“你跟随了上帝”,PI的回答,给出了关于真实性暧昧又明确的回答。

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的孟加拉虎,一种容易的解读是PI自己的另一面,但用兽性来解释恐怕太草率,PI的父亲给出过一个解释——和它你没有感情,你从他的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海上漂流记,讲的也是多宗教信奉者、素食者——PI与自己相处的故事。PI对虎经历了恐惧、共生、驯化、依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也是人在兽性和理性平衡的过程。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向丛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当人步入社会丛林时,何尝不是决绝忘了回头?

我好奇的,是李安的选择是什么?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认为虎是恐惧的化身。这种恐惧来自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的孤独。人的这些恐惧,恐怕是持久而绝望的。成年PI的选择,恐怕就是李安的选择——经历他、面对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这不是李安电影里的选择,这恐怕也是拧巴界第一名李安,人生里的选择。
选自豆瓣

阅读全文

与2017海上历险记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年中国未引进电影 浏览:514
8个字的俄罗斯电影 浏览:679
女巫电影推荐 浏览:401
日本烟花电影国语 浏览:630
自卫反击战电影电视片名 浏览:371
搞笑美国黑帮电影 浏览:250
电影电视剧最高多少帧 浏览:925
小晶晶电影网专用种子 浏览:588
轧钢工人电影插曲歌词 浏览:492
手机免费看电影和电视剧的软件 浏览:288
电影太行山上插曲主题曲 浏览:298
笔记本电脑专看电影玩游戏哪种好 浏览:769
中国导演嘎纳电影节 浏览:863
两个男生在餐厅被骂同性恋的欧美电影 浏览:15
美国电影监控一个女的 浏览:459
如何根据主角名字找电影 浏览:433
合同印度电影2020 浏览:812
中国古装神话电影大全 浏览:767
失眠的时候推荐你看这五部电影 浏览:300
美国恐怖故事女巫团电影 浏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