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电影的主要奖项
日本电影学院奖
日本电影学院奖(日本アカデミー赏)又称日本电影奥斯卡,1978年创立,由日本奥斯卡奖协会主办,是日本各大电影奖中唯一通过电视直播颁奖典礼的奖。设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外语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话题奖等奖项 。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是1950年创立的日本电影奖项,由东京七家主要体育报的电影负责记者组成的“东京电影记者会”主办,各奖项由《报知体育报》等这七家报社的电影记者共同评选 。
日本报知电影奖
报知电影奖设立于1976年,是日本第一个由体育报社单独主办的电影奖,当时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为了让电影界再次恢复活力,电影记者们设立了这个奖项。该奖项获奖作品、演员及导演均有报社的电影记者和电影评论家等选拔决定。
日本电影旬报奖
《电影旬报》是1919年7月创刊的日本电影杂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电影杂志,电影旬报奖就是该杂志主办的一个电影奖项,设立于1924年,最早以外国电影为选拔对象,由编辑投票选举“最佳艺术电影”和“最佳娱乐电影”,为了提高日本电影的水准,该奖项从1926年开始改为评选日本电影。
日本每日映画大奖
每日映画(毎日映画コンクール)于1946年创办,是由每日新闻社、体育日本报社等主办的电影奖项。从前一年的12月1日到这一年的11月30日之间公开上映的影片为每一年的每日映画的评选备选影片,以日本电影大奖为首,同时选出日本电影优秀奖、个人奖(包括导演奖、编剧奖、男/女主角奖、男/女配角奖、摄影奖、美术奖、音乐奖、录音奖、技术奖)、记录科教片奖、动画电影奖、スポニチグランプリ新人奖、大藤信郎奖、田中绢代奖、日本电影爱好者奖、外国最佳电影奖、外国电影爱好者奖各奖项。
日刊体育电影大奖
日刊体育电影大奖是日刊体育新闻社主办的一个日本电影奖项,选拔对象是在日本国内影院公映的优秀电影作品,该奖项设立于1988年,获奖名单每年11月末公布,颁奖典礼于12月底举行。
日本电影专业大奖
日本电影专业大奖是1991年设立的日本电影奖项,通称日专大奖,主办者是电影前夜公司的主办者大高宏雄,该奖项是日本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不是财团或非营利服务机构、而是个人主办的电影奖项。
❷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奖项简介
1950年创办举行几届之后,1961年日本六大报社(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扰激和共同通信社一起退出了主办联盟,再加上1968年的政界黑雾事件影响困李高,电影蓝丝带奖曾被作废,直到1975年才重新开始举汪尺办。
另外,1961年退出联盟的六家大报社联合共同通信社在同年设立了日本电影记者会奖,不过该奖项仅仅举办了六次就宣布终结了。严格从历史悠久和选拔尺度来说,蓝丝带奖和电影旬报奖、每日电影大奖一样,都是日本国内最具权威的电影奖项,获得蓝丝带对电影业界相关人士也是一大目标,能够提升在业界的地位。
❸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历届回顾
历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回顾第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8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8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1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8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2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8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3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8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4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0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5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6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第57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❹ 日本恐怖电影蓝色头发女主电影名字
蓝头发女主角的电影是《阿黛尔的生活》,《阿黛尔的生活》是由阿布戴·柯西胥执导,蕾雅·赛杜、阿黛尔·艾克阿切波洛斯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3年10月9日在法国上映,10月25日在北美上映。
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朱莉·马洛的漫画《蓝色是一种暖色调》,讲述年仅15岁的阿黛尔原本有着普通的人生,但一晚在街头偶遇一位蓝发女孩后,两人的同性之爱不可抑制地爆发了,而这段感情也彻底颠覆了她们两人生活。
该片改编自朱莉·马洛的漫画《蓝色是一种暖色调》,原著中主角的名字叫做克莱芒蒂娜,被改成阿黛尔,与演员名字一致。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里阿黛尔是“公平”的意思,该片在影像表达方面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该片的摄影,异常细腻生动,全片一半以上都是两位主角的特写,还有大段大段的超长镜头。
《阿黛尔的生活》从内容上来说,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除了北非移民在法国的生存状态表达,该片还涉及当下法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运动,以及青春少女的叛逆,爱情和成长的主题,其内涵足以让影评人得出各种解读。
❺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获奖名单
2000年第42届
最佳作品:《御法度》
最佳男主角:高仓健《铁道员》
最佳女主角:铃木京香《39 刑法第三十九条》
最佳男配角:武田则槐真治《御法度》
最佳女配角:富司纯子《玩具》
最佳导演:大岛渚《御法度》
2001年第43届
最佳作品:《大逃杀》
最佳男主角:织田裕二《WHITE OUT》
最佳女主角:吉永小百合《长崎漫步曲》
最佳男配角:香川照之《独立少年合唱团》
最佳女配角:宫崎美子《雨停了》
最佳导演:阪本顺治《颜》
2002年第44届
最佳作品:《千与千寻》
最佳男主角:野村万斋《阴阳师》
最佳女主角:天海佑希《狗神》、《千年之恋之光源氏物语》
最佳男配角:山崎努《GO》
最佳女配角:奈良冈朋子《萤》
最佳导演:行定勋《GO》
2003年第45届
最佳作品:《黄昏清兵卫》
最佳男主角:佐藤浩市《KT》
最佳女主角:片冈礼子《HASH!》
最佳男配角:津田宽治《模拟犯》
最佳女配角:宫泽理惠《黄昏清兵卫》
最佳导演:崔洋一《监狱中》
最佳外语片:《少林足球》(周星驰)
2004年第46届
最佳作品:《赤目四十八泷心中未遂》
最佳男主角:西田敏行《Get Up!》、《钓鱼迷日记14》
最佳女主角:寺岛忍《赤目四十八泷心中未遂》
最佳男配角:山本太郎《MOON CHILD》、《Get Up!》
最佳女配角:大楠道代《座头市》、《赤目四十八泷心中未遂》
最佳导演:森田芳光《宛如阿修罗》
2005年第47届
最佳作品:《谁也不知道》
最佳男主角:寺尾聪《半告白》
最佳女主角:宫泽理惠《如果和父亲生活》
最佳男配角:小田切让《血与骨》、《向世外的俱乐部进军》
最佳女配角:长泽雅美《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深呼吸的必要》
最佳导演:是枝裕和《谁也不知道》
2006年第48届
最佳作品:《PACCHIGI!》
最佳男主角:真田广之《亡国Aegis》
最佳女主角:小泉今日子《空中庭园》
最佳男配角:堤真一《ALWAYS 三丁目的夕阳》
最佳女配角:药师丸博子《ALWAYS 三丁目的夕阳》
最佳导演:佐藤纯弥《男人们的大和》
2007年第49届
最佳作品:《扶桑花女孩》
最佳男主角:渡边谦《明日的记忆》
最佳女主角:苍井优《扶桑花女孩》
最佳男配角:香川照之《没有出口的海》、《明日的记忆》
最佳女配角:富司尘宏纯子《犬神家一族》、《扶桑花女孩》
最佳导演:西川美和《摇晃》
2008年第50届
最佳作品:《如月疑云》
最佳男主角:加濑亮《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
最佳女主角:麻生久美子《夕岚之街樱之国》
最佳男配角:三浦友和《松根乱射事件》
最佳女配角:永作博美《秀你悲伤的爱》
最佳导演:周防正行《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
2009年第51届
最佳作品:《超越巅峰》
最佳男主角:本木雅弘《入殓师》
最佳女主角:木村多江《幸福的彼端》
最佳男配角:堺雅人《超越巅峰》
最佳女配角:树木希林《步履不停》
最佳导演:是枝裕和《步履不停》
2010年第52届
最佳影片:《剑岳:点之记》木村大作
最佳导演:西川美和《亲爱的医生》
最佳男主角:笑福亭鹤瓶《亲爱的医生》
最佳女主角:绫濑遥《奶子排球》
最佳男配角:瑛太《亲爱的医生》《蛤蟆的油》《有泪不轻弹》《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上)》
最佳女配角:深田恭子《小双侠》
最佳新人:冈田将生《属于你的我的初恋》《重力小丑》《前路漫漫》《夏威夷少年》、木村大作《剑岳:点之记》
最佳外语片:《老爷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特别大奖:《钓鱼迷日记》
2011年第53届
最佳影片奖:《告白》(导演中岛哲也)
最佳男主角奖:妻夫木聪《恶人》
最佳女主角奖:寺岛忍《足迹》
最佳导演奖:石井裕也《蚬贝小小姐》
最佳男配角奖:石桥莲司《极恶非道》、《下次当个好丈夫》
最佳女配角奖:木村佳乃《告白》
最佳女新人获:樱庭奈奈美《最后的忠臣蔵》、《书法女孩!我们的甲子园》等
最佳男新人:生田斗真《人间失格》、《花水木》等
2012年第54届
最佳影片:《冰冷热带鱼》(导演:园子温)
最佳导演:新藤兼人《一枚明信片》
最佳男主角:竹野内丰《太平洋奇迹-被称为狐狸的男人》
最佳女主角:永作博美《第八天的蝉》
最佳男配角:伊势谷友介《明日之丈》、《KAIJI2》等
最佳女配角:长泽正美《桃花期》
最佳新人:芦田爱菜《白兔糖》、《阪急电车-片道15分钟的奇迹》等
2013年第55届
最佳影片:《家族的国度》
最佳男主角:阿部宽《罗马浴场》、《乌鸦的拇指》、《麒麟之翼》
最孙兄友佳女主角:安藤樱《家族的国度》
最佳男配角:井浦新《家族的国度》
最佳女配角:广末凉子《盗钥匙的办法》
最佳导演:内田贤治《盗钥匙的办法》
最佳新人:Makita Sports《苦役列车》
特别奖:若松孝二
最佳外国影片:《悲惨世界》
2014年第56届
最佳影片:《横道世之介》
最佳导演:大森立嗣 《再见溪谷》
最佳男演员: 高良健吾 《横道世之介》
最佳女演员: 贯地谷诗穗梨 《亲吻》
最佳男配角: 皮埃尔泷 《凶恶》、《如父如子》
最佳女配角: 二阶堂富美 《地狱为何恶劣》、《脑男》
最佳新人奖:黑木华 《草原的椅子》、《沙尼达尔之花》
最佳外国影片: 《地心引力》
特别贡献奖:大岛渚(已故)、三国连太郎(已故)
2015年第57届
最佳影片:《超高速!参勤交代》(导演:本木克英)
最佳导演:吴美保《只在那里发光》
最佳男主角:浅野忠信《我的男人》
最佳女主角:安藤樱《0.5毫米》、《百元之恋》
最佳男配角:池松壮亮《纸之月》、《感受海的时刻》、《我们的家族》
最佳女配角:小林聪美《纸之月》
最佳新人奖:小芝风花《魔女宅急便》
最佳外语片:《泽西男孩》(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最佳影片:《日本最长的一天》
最佳导演:桥口亮辅《恋人们》
最佳男主角:大泉洋《投靠女与出走男》
最佳女主角:有村架纯《闪烁的爱情》、《垫底辣妹》
最佳男配角:本木雅弘《日本最长的一天》、《天空之蜂》
最佳女配角:吉田羊《垫底辣妹》、《恋爱中毒大作战》、《积爱之人》
最佳新人奖:石井杏奈《女孩舞步》、《所罗门的伪证》
最佳外语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❻ 日本有哪些精彩的电影值得推荐
日本10部经典电影推荐,基本全类型覆盖!
NO.1 松子的令人嫌弃的一生(2006)
这部改编自山田宗树同名小说的电影,用诙谐逗趣又让人沉重的方式,描述松子渴望爱又被爱捉弄的一生。在本片中导演大量使用了音乐剧和类似电视广告的手法,来表现实际上为一段悲剧的故事,在影评中获得许多良好的评价。
之所以把这部片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深刻的体悟到人类做为一种社会生物的可怜,希望与毁灭、积极与堕落、天堂与地狱相距根本没有那么远。
NO.4 情书(1995)
电影由一个因重名引起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
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
NO.5 千与千寻 (2001)
《千与千寻》是动画大师宫崎骏执导的一部力作,在2001年上演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动画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千寻与他父母误入魔幻的世界,千寻的父母因为按捺不住食物的诱惑而变成猪,自己也被汤婆婆拿走了名字,忘了回家的路。在小白龙的帮助下,千寻逐渐变得坚强,最后找回了自己和小白龙的名字,让父母变回原来的样子并回到了现实。整个影片让观众深深着迷于水彩画般的翠色欲滴的远景,还有繁杂而又风格奇异的角色。同时,又洋溢着瑰丽的幻想,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吸引着成年观众喜欢这部动画片。
NO.6 告白 (2010)
一所平凡的中学,1年B组即将迎来春假。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们肆意吵闹,殊不知一场绵亘数月的风暴正向他们袭来。级任教师森口悠子(松隆子 饰)全然无视这片混乱,静静地向学生们做出最后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芦田爱菜 饰),然而女儿最终在游泳池中溺水身亡。警察 认定这是一起意外,森口则认定女儿死于班上两个学生之手。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犯人A和B,并宣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在此之后,森口辞去教师职务,1年B班的学生也心怀惴惴迎来了春假。新学期开始,残酷的风暴袭向了这群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
本片根据凑かなえ的原作改编,并成为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4项大奖。
NO.7 大逃杀(2000)
这部充满成人世界的血腥暴力及互相残杀的电影当然不能算做“美好”的电影,但它却不折不扣的是部经典日本电影。影片内容是把一群学生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时间限度为3天。学生们必须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这些未成年人为了活命上演了一场暴力屠杀。
本片推出后广受争议毁誉参半。名导演深作欣二在本片中毫不手软地大胆表现暴力场面,用充满冲击性的画面,揭示出非常情况下赤裸裸的人性,营造出触目惊心的效果。但这部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影片的主题却是反暴力的,它刻画人心中温暖的部分,讴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对社会的丑恶进行辛辣地讽刺,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是一部发人深省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最佳影片大奖。
NO.8 雨月物语(1953)
影片讲述二战时期,两对夫妇的遭遇。战争时期,物价飞涨,源十郎想靠经商发一笔国难财;而义弟则想投身军旅,在战争中出人头地。不久,二人各遂所愿,但源十郎却迷恋鬼魂化身的美女若狭,在故乡的妻子却在士兵抢夺食物时被刺身亡。藤兵卫由一介贫农摇身一变为拥有十名部下的侍卫,但妻子阿滨却被数十名士兵暴, 沦为娼妇, 藤兵卫为了与妻子团聚而放弃军职。
沟口健二导演的影片故事大纲脱胎于上田秋成的作品,全片镜头运用与特殊效果处理得宜,使本片充满蒙胧、神秘、凄美、妖异气氛,且在各种日式打击乐器配乐的衬托下,各种美丽的画面与演员京町子、森雅之、小泽荣等生动的演出,都能深深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可谓是一部拍摄技巧高超的影片,值得细细玩味。
NO.9 菊次郎的夏天(1999)
这是一部由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清新温情的杰作。一向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北野武一反人们所熟悉的硬派形象,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有点无厘头的中年闲散男人。乍看起来不值得信赖,好惹是生非,简直一无是处。这场一个小孩和一个像小孩一样的大人的旅程笑料百出,令人忍俊不禁。而随着旅程的展开,菊次郎善良温暖的内心渐渐得以呈现,令人感动落泪。这个旅程是少年正男渐渐了解人世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年菊次郎自我发现获得人生新感悟的过程。片中浅草、浜松、天龙川等地美丽的风景配以久石让悠扬的音乐亦让人心旷神怡。
NO.10 花与爱丽丝(2004)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影片,描绘的是两个少女与一名少年之间的三角恋情。对少女们青春漫无自觉的日子,用一种近似滑稽的风格和略具神秘感的手法进行了细致的表现,同时,以“记忆丧失”为开端的无厘头情节,如同失去刹车的火车头,风风火火冲向主人公们也无法操纵、和不曾料想的结局。而在这一切之上,两名少女也在悄悄完成着她们向着成人与成熟的转变。
岩井俊二的电影风格一直趋于细致唯美,从《情书》到《四月物语》,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登场人物所传达的纤细感受性,以及充溢透明感觉的纯净影像,都能触及到观者心灵最深处最柔弱的那根心弦,而此次在《花与爱丽丝》中同样,轻灵柔和的映像仿佛拘起少女之心的花瓣,将那心拍里最细微曼妙的跃动,也一一捕捉呈现在视觉之上。
❼ 影评《日日是好日》
树木希林遗作《日日是好日》在北影节收获了不少好评。这部让人又哭又笑的治愈之作,不仅因为树木希林的表演而熠熠闪光,更在于它借由茶道品读生命中的阴晴圆缺,并让我们对生老病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即便现实中的树木希林没能像影片中那么长寿,更别提“活到100岁”,但电影终究还是烙下了另一种永恒。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即便明天便会死,只愿日日是好日。
有意思的是,大森立嗣导演还在影片中以费里尼的《大路》作为比照,借黑木华饰演的典子之口道出,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重看《大路》时不同的心境。从小时候的“完全看不懂讲什么”,到长大后的“如果没有被那部电影感动,你的人生就毫无意义”,再到经历亲人去世后的“痛哭不止”。而茶道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是一部用茶道注解人生况味的电影,也是一部用二十四节气串联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示各式绚丽和服的电影。冬去春来,一斟一饮,一期一会,二十四年,一瞬而过,人之一生,一只茶碗也不过只能用四五次而已。
简单来说,影片大致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身处大学阶段的典子,年仅20岁,找不到“真正想做的工作”,便陷入成长初期的迷惘。某日,典子妈妈在闲聊中说起茶道教室的老师“武田阿姨”,对其充满好奇与景仰,随即撺掇正无所事事的典子去学茶道。
典子也只是闲闲的听着,无动于衷。倒是正好过来玩耍的表姐美智子立刻产生了兴趣,雀跃着说要去要去,并且力邀典子同去。左右无事,抱着姑且一去的心态,典子和美智子一起走进了武田老师的茶道教室,于是开始了与茶道近乎24年的羁绊。
刚进入茶道教室时,典子就注意到墙上的挂匾写着“日日是好日”五个字,对于当时找工作不断受挫的典子而言,这个偈语不无揶揄。
没有料到的是,开始热衷茶道的美智子,没过多久就早早退出了茶道学习。而初始学茶道笨拙无比的典子,却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一路坚持了下来,目睹了茶道教室内的轻风吹拂、樱花飘落、夏虫呢喃、秋枫染红、冬雪纷飞。
在武田老师温润而包容的注视下,典子逐渐经历了人生中就读、从业、背叛、失恋,也目睹了失去与死亡。当典子从一个29岁的青涩豆蔻少女蜕变成一个45岁的优雅成熟女性,也终于明白了“日日是好日”所蕴含的人生意味。
武田老师只教典子和美智子用肢体记忆去熟悉每个动作步骤,用手烹茶冲茶,不必事事都要进出大脑。从未接触过茶道的典子和美智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自然是十做九错,抬手举步、举勺放杯、甚至呼吸都要重新学习。
第一节课学习茶道基本礼仪,诸如进入茶室必须先迈左腿,茶道开始步向茶具时,在榻榻米上只能走七步,如何用规定步骤严格折叠擦拭茶碗的布等等规矩。雹埋谨
两个现代女孩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做法有什么意义,自然格格不入,自然会问“为什么这样做?”但武田老师既不解释也不愠不怒,她只是说,“就算开始不知道这些意思也可以,「茶」首先就是从「形」开始,然后将这些「形」放入心里就可以了。”
学习了两年的典子仍然对茶道毫不理解,面对找到心仪工作而退出茶道学习的美智子,不无艳羡而自怜地哭泣。数年以后,美智子已经顺利结婚,典子却在公司被后辈超越而替代,致使自己无法转正,同时又遭恋人背叛而失恋。
此时的她,在学习了十年茶道之时,动作仍被武田老师批为“粗疏”,还不如刚刚入门的高中女学生,典子心中的挫败感不言而喻。武田老师温柔地说,现在停课不用再学也可以,偶尔过来喝杯液型茶也是不错。
但一直受挫的典子只是休息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放弃茶道。在学习茶道的第24年,终于等到了武田老师这样对她说,“你可以出山收学生了。”一个女人平凡的一生也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不顺,但至少典子在茶道上已经收获了圆满。而对于武田老师而言,“每年都在做重复的事,能够这样跟同一班人做同样的事,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与热衷于讲究茶叶产地、品种、栽培方式的中国茶道相比,《日日是好日》所诠释的日本茶道,是另一种近乎禅机的学习门径。
日本茶道首先讲究的是抛弃一切想法,只在当下全神贯注于肢体动作,获得一种极致的形式感,而通过超乎一切的形式感,由外置内,最终达到安抚心灵进而保持内心的平静,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大约就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吧?
因为茶道是如此极具形式感的仪式,所以大森立嗣执导的这部电影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形式感,用来呼应影片中茶道的主题:
比如影片用24个节气来串联全片,既说明时间的流逝、季节的转换,也让人物可以用当下的节气来道出此时的心情,源基“立春明明是最冷的一天,但大家还是说春天来了,以此鼓励着咬紧牙关熬过冬天的自己。”
比如武田老师每次出场时不同的和服款式,无一不是在诠释这位茶道达人雍容华贵、从容不迫的姿态形象。当然到后期与学生们进行“茶会”时,各种款式五彩绚烂的和服造型更让银幕美不胜收,这何尝又不是暗示茶道在日本已经普及到花繁枝茂的情况。
又比如12年才能拿出来一用的狗纹茶缸,是按照每年的生肖顺序使用。典子进入茶道教室的第一年,使用的就是画着狗的茶缸;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典子已然经历了失恋之后又结交了新男友,开始步入熟女阶段。
而再次拿出狗纹茶缸时,典子已经可以从茶道教室正式出山,人生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生肖茶缸巧妙地蕴含着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瞬而逝的意蕴。
再如茶道教室中每天一换的卷轴,不仅是字画的变化,也是典子学习茶道由表及里的重要投射物与参照物。
纵观全片,这些极具形式感的道具用得恰到好处,并不让人觉得生硬而产生强烈的违和感,也最大程度地让影片从外在形式去诠释出内在的主题精神。
影片的主要演员典子由黑木华扮演,武田老师则由树木希林扮演。这也是树木希林演员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最后的遗作。树木希林在影片中的表演从表情到动作,再到语言,彻底化身为一位终身都浸淫在茶道中的职业匠人。
她对典子固然关注却并不过分靠近,偶尔点拨其人生也不动声色,大有对空而语、全凭领悟的空灵,形成与典子亦师亦母的温润关系。这样举重若轻的演绎已经完全褪去表演痕迹,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典范。
影片在日本上映于2018年10月13日,彼时,树木希林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上映首周末两天,将近8万人冲进电影院观看影片,缅怀树木希林,取得将近亿元的首周末票房。
影片是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2018十佳电影之一,导演大森立嗣获得了2018年报知映画奖的最佳导演,黑木华也凭借出色的表演被提名去年日本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无论从编、导、演哪个层面来说,或者对日本业界以及普通观众来说,影片《日日是好日》都完全称得上是一部用心制作的优质年度佳作。
好在影片虽然说的是非常专业的日本茶道,但却并不枯燥乏味。尽管茶道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经非常遥远,但无论是否爱喝茶,也无论是否了解日本茶道,只要摒弃偏见与杂念,沉下心来去观看这样一部用茶道诠释人生况味的日本电影,想必你也一定会产生共情,进而关照到自己的内心。
摘自《和观映像Hugo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