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花木兰》国外确实好评如潮,我们真的会为此感到自豪吗
我绝对不会为此自豪!反而会更担心中华文化的外宣工作愈发艰难了,那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不会涉及到剧透。
如果《花木兰》的成功会让一个从小在中华文化熏陶中长大的龙的传人感到自豪,那我真怀疑你的屁股是不是歪了。所以,在观看评价《花木兰》时,千万记住“它是一部迪士尼的商业电影”,不要让你的民族自豪感用错了地方,从而给出带有情感色彩的五星好评。说句实话,《花木兰》没有观赏的意义,三十美刀还不如吃顿好的。如果想要重温令人震撼的中华文化,央视纪录片中数不胜数,堪比BBC不是假的,央视纪录片尤其得夸夸。
❷ 影片《英雄》曾经获得过什么奖项
影片《英雄》由张艺谋执导,李连杰,甄子丹,张曼玉等主演的武侠片在 2002年12月19号上映,豆瓣评分7.4
❸ 这部电影15年前上映被称为烂片,今天看却无比经典,这是为什么
对电影《英雄》的解读方式有很多,也许《英雄》对于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电影本身。可以说,《英雄》之前口碑不佳,但《英雄》促成了当年的票房热潮,这是不争的事实。《英雄》在票房上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也使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出了行业的恶性循环。《英雄》之后,真正依靠票房引领国产电影的时代开始了。
在电影风格上,《英雄》延续了张艺谋团队对色彩的高超运用,红色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比以前更大。它不仅给人一种美感,而且在色彩上赋予人们象征意义,既强化了人物性格,又增加了主题的深度。在动作设计上,空灵的魅力既古典又美观。慢镜的恰当作用也使动作超越了简单的打斗,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英雄》本身被定位为一部商业大片,但抛开商业不谈,《英雄》也是一部美丽浪漫的刺客传记。在视觉享受和传承功夫片侠义精神的同时,也将反思战争的理念融入到功夫片中,这在今天也是非常罕见的。今天回头看《英雄》,它仍然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最终结果是:《英雄》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1.7亿美元的回报,国内票房收入2.5亿元。他的主要奖项包括:第53届柏林电影节特别贡献奖、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第23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❹ 国外什么评价英雄这部电影
较普遍的观点是画面赞、动作赞,但是剧情没有逻辑性,此外西方人对歌颂帝王的戏没有兴趣。
❺ 外国电影 英雄
对,就是达斯丁·霍夫曼主演的美国电影《英雄》(1992) ,印象中当年第一部国产大片《英雄》上映前后,CCTV6佳片有约还播放过这部美国版《英雄》。
英文名: Hero
中文名: 无名英雄/英雄/小人物,大英雄
导 演: ( 史蒂芬·弗莱尔斯 Stephen Frears )
主 演: (达斯丁·霍夫曼/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吉娜·戴维斯 Geena Davis) (安迪·加西亚 Andy Garcia) (琼·库萨克 Joan Cusack) (凯文·奥康纳 Kevin J. O'Connor) (毛里·切金 Maury Chaykin)
上 映: 1992年10月02日 美国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评 分: IMDb评分6.2/10 ( 8600票 )
时 长: 117 min / Canada:75
类 型: 喜剧 剧情
分 级: 加拿大:PG 澳大利亚:M 阿根廷:13 智利:14 芬兰:S 德国:12 冰岛:L 荷兰:AL 秘鲁:14 新加坡:PG 西班牙:T 瑞典:11 英国:15 美国:PG-13
剧情介绍:
一架载着大批乘客的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迫降,正巧小偷伯尼.拉普兰特由此路过,不免想上机捞一把。机上受伤的乘客请他帮忙,他的确也尽其所能救了一些人,后来怕赶来的警察扣住他,便又仓促逃离现场。女记者盖尔.盖利抓住了线索穷追不舍,非要找到这个救人“英雄"不可。与此同时,与此事毫无关系的流浪汉约翰.巴布尔对百万奖金产生了兴趣,冒名顶替成了名利双收的见义勇为者,一时间,所有的媒体都对准了他。但是,他还是被真正的“英雄"伯尼识破了。最后,两位难兄难弟并排坐在大饭店的窗台上,面对下面的人山人海,开始讨论这复杂的局面该如何收场。
本片是英国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进军美国之作,极具讽刺意味,剧情亦生动紧凑,九三年在香港公映相当卖座,收入七百万元。片中饰演小偷的是长期受香港观众喜爱的达斯廷.霍夫曼,他曾主演过《毕业生》、《小巨人》、《大丈夫》、《午夜牛郎》等名片。
❻ 为什么《英雄》在中国高票房低口碑在国外却票房口碑双
2002年放映的张艺谋武侠电影《英雄》,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里程碑式作品。
它当年在全球范围收获了1.7亿美元票房,其中中国票房2.5亿人民币。
可见,国内票房虽然也创造了记录,但海外票房远远多于国内票房,才是大头。
而从口碑上来看,该片当年在国内并未得到多大叫好评价,但在国外,它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最佳电影第一名!
可见,该片虽然在国内与国外票房上均表现不俗,但在口碑上却分化严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因为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掀起了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追捧热潮,《英雄》趁机而动,赶上了这波市场利好。
2. 该片浓郁而纯正的东方审美对西方观众有无限诱惑力。
张艺谋是以摄像出道的,他的审美高度毋庸置疑。
他对东方式更是有一份近乎执念的感悟。
何况,这部片子不差钱,就是要砸钱做最好的场面。
所以,这部片的画面之美,之讲究,就不用多说了。
3. 该片的导演和演员都有一定的国际性名气。
这一点也不用多说了,张艺谋、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甄子丹,哪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华人明星,即使在西方,也是不小的知名度,当然有助于该片票房。
与这些因素相比较,国内口碑之所以低,主要是因为中国观众一件看了太多武侠片,已经疲沓了,审美疲劳了。
该片还没有达到革命性的高度 足以让中国观众惊艳了!
❼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第一,“武侠”的概念是主观的。没有一个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过在一个“武侠”的世界里的,也有没有一个字典或一本教科书来给出“武侠”这一含义的标准解释。所以,人们对于武侠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学、美术、影视等人为创造的、间接建构的信息,那么,这个“武侠”的概念和观点就是绝对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江湖”。张艺谋拍的是一个自己臆想里的“武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评,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侠”不是张艺谋成长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张艺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导演,他的成长环境、审美品位、艺术理念,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的大红大绿,透露着人多、地大、黄土高坡的壮美和豪情。所以,类似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传统文化的、乡土环境的、内陆气息的、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才是张艺谋根子里的东西。他深有体会,包含情怀,所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他拿捏得当,立意深刻,饱受好评。较徐克这样的导演而言,《英雄》想表达的武侠世界绝对不是张艺谋的主场,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电影拍得不进油盐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张艺谋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认的,张艺谋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影响,他也想拍一个叫西方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奇观,并进军好莱坞,最好能拿个奥斯卡。新千年后的张艺谋,已经凭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在国内获得了无数的声誉,已经是国内一线大导演,于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国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这种国内大导演想在国际市场获得认可的心态在后来的冯小刚身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一个卖座但不得奖的导演,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进军国外、企图得奖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谭盾的电影音乐(这三部电影音乐完成了谭盾自己的“武侠三部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确,张艺谋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人看的。他选择了一条自己不擅长走的题材道路,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视觉艺术控制力,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细细来看。
就中国电影进程来看,《英雄》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中国电影拉开了商业大片的时代帷幕。砸投资,拼明星,狂宣传,这开始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模式。
❽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英雄》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TIX2l1rceFs1qaydQ3Z8zA
2002年张艺谋的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上映,超出预期的演出阵容,浓墨重彩的影像风格,创造神话的票房奇迹,引来的却是国内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热议。
《英雄》是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电影,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于2002年12月14日上映。电影主要讲述战国末期,七雄并起,惟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为对抗秦国的吞并,六国各地侠客欲刺杀秦王的故事。该片中国内地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共计1.77亿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
❾ 当年的各大媒体是怎么评价张艺谋的英雄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官方信息来看,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❿ 《英雄》当年为何在国外票房大卖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当年这两个字。
为何当年在国外票房大卖?如果不是当年,而是现在上映,你觉得《英雄》还会有这么高票房吗?肯定不会。因为它错过当年那个时代了。
所以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啊。
虽然大家对《英雄》的褒贬不一。但《英雄》在2001年,国内票房就拿到了2.5亿元。在当时仅次于《泰坦尼克号》3.6亿元。可见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也是买单的!
《英雄》电影画面唯美,人物刻画生动而鲜明。电影的视觉效果更是非常震撼,里面武功设计更是标新立异。关于箭阵的画面,气势磅礴,让人印象深刻。如今已经被国外电影大量效仿。
作为中国武侠电影,《英雄》能够在海外取得如此票房和口碑,证明了国外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和中国武术的热爱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