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日本历年电影市场

日本历年电影市场

发布时间:2022-06-11 13:44:59

Ⅰ 2007年日本电影票房前20十

2007年日本电影市场本土电影票房十强
1、《律政英雄》 80.6亿
2、《口袋怪物皮卡丘2007剧场版》 49.1亿
3、《西游记》 42.7亿
4、《武士一分》 40.2亿
5、《哆啦A梦:新魔界大冒险》 34.1亿
6、《多罗罗》 33.7亿
7、《三丁目的夕阳续篇》 33.4亿
8、《恋空》 29.7亿
9、《不公平》 26.6亿
10、《名侦探柯南:绀碧之棺》 24.7亿

2007年日本电影市场进口电影票房十强
1、《加勒比海盗3》 108.3亿
2、《哈利波特:不死鸟的骑士团》 93亿
3、《蜘蛛侠3》 69.7亿
4、《来自硫磺岛的信件》 50.6亿
5、《变形金刚》 39.3亿
6、《料理鼠王》 38.5亿
7、《博物馆奇妙夜》 33.8亿
8、《十三罗汉》 31.6亿
9、《虎胆龙威4》 26.1亿
10、《生化危机3》 25.7亿

http://www.mtime.com/my/654931/blog/757594/

Ⅱ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NO1: 北美
NO2:日本
NO3:英国{大不列颠+爱尔兰+马尔他}
NO4: 法国
NO5: 韩国
NO6: 德国
NO7: 意大利
NO8: 西班牙
NO9: 俄罗斯
NO10:中国内地

Ⅲ 求日本动画电影历代票房收入排行榜

近几年,日本动画呈现出复苏的繁荣景象,除了TV动画大量涌现外,动画电影市场也开始群雄逐鹿。

日前,日本方面发布了历代日本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排行,宫崎骏大神的吉卜力垄断三甲,而机器猫和口袋怪物则各自抢占了排行榜上的很多位置。

日本动画片电影历代票房排行榜(金额:日元)

第一位304亿,千与千寻的神隐(01年)

第二位200亿,哈尔的移动城堡(04年)

第三位193亿,幽灵公主(97年)

排名收入(发行收入)影片名称(年份)

475.4亿(41.5亿),口袋怪物·超梦的逆袭(98年)

564.6亿,猫的报恩(02年)

663.6亿(35.0亿),口袋怪物·幻之利基亚爆诞(99年)

750.9亿(28.0亿),红猪(92年)

848.5亿,口袋怪物·结晶塔的帝王(00年)

947.8亿(26.3亿),平成狸合战(94年)

1045.0亿,口袋怪物·七夜的许愿星(03年)

1143.8亿,口袋怪物·裂空的访问者(04年)

1239.1亿(21.5亿),魔女宅急便(89年)

1339.0亿,口袋怪物·雪拉比的超越时空遭遇(01年)

1438.2亿(21.0亿),再见吧宇宙战舰大和号·爱的战士们(78年)

1438.2亿(21.0亿),机器猫·大雄的南海大冒险(98年)

1636.5亿(20.0亿),机器猫·大雄的日本诞生(89年)

1636.5亿(20.0亿),机器猫·大雄的发条都市冒险记(97年)

1834.7亿(19.1亿),机器猫·大雄和动物惑星(90年)

1934.0亿,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02年)

2033.6亿(18.5亿),侧耳倾听(95年)

2033.6亿(18.5亿),岁月童话(91年)

2232.7亿(18.0亿),机器猫·大雄的天方夜谭(91年)

2332.0亿,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03年)

2431.8亿(17.5亿),机器猫·大雄的宇宙开拓史(81年)

2530.9亿(17.0亿),机器猫·大雄的魔界大冒险(84年)

2630.5亿(16.8亿),机器猫·大雄与云之王国(92年)

2630.5亿,机器猫·大雄的猫狗时空传(04年)

2630.5亿,机器猫·大雄的太阳王传说(00年)

2930.0亿(16.5亿),机器猫·大雄与白金迷宫(93年)

2930.0亿(16.5亿),银河铁道999(79年)

2930.0亿,2001年春东映动画博览会

2930.0亿,机器猫·大雄与翼之勇者们(01年)

Ⅳ 复联4称霸全球影坛,为何在日本,却再次输给柯南

我认为全球大热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4》已经上映了有一段时间了,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成为了2019年的票房王。

在北美,《复仇者联盟4》的电影票房累计已经超过7亿美元了。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日本的电影观众更加喜欢《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动画,而不是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

这并不是说日本观众有多排外,因为在2018年的日本电影年度票房排名中,以全球著名摇滚乐队Queen的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就获得了票房冠军,力压《零之执行人》。

还有就是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在日本上映的时候,直接引发了社会效应,这部动画电影的票房成绩直接冲上了日本历年所有电影票房排名的第三位。

既然不是日本观众排外,那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日本流行文化的诸多方面,比如说电影、动漫游戏以及音乐等等,基本上都会在吸收完全球最新的内容之后,然后发展出适合日本受众的独立生态系统。这个独立生态系统在高度发达的日本消费社会中,又根据不同人的市场需求,细分出各种各样国内观众有时候都不能够理解的小圈子。

不同的小圈子对日本电影市场的影响就是,并不是所有影院都在放映最主流的电影,无论是主流市场,还是小众电影市场,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主流市场也不会过于打压小众市场。

也就是说,就算没有《绀青之拳》的出现,日本电影观众依旧有很多选择,不一定非要挤在一堆看《复联4》,而且日本还是非常注重实体影像碟片销售的,不少观众可能会选择等到出蓝光碟之后,舒舒服服在家里看。

然后,就是电影本身的内容方面了。

为什么在日本,《你的名字。》也好,《柯南》以及《哆啦A梦》也罢,推出了剧场版动画之后,票房会那么高呢?这些电影,连同之前在日本大受欢迎的进口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以及《冰雪奇缘》,它们都有一个共性。

这些日式的超级英雄角色(某种程度上,柯南也算超级英雄哦),对于日本一般民众来说,远比欧美的超级英雄角色更加具有亲切感,日本不少人的民族感还是挺重的。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

Ⅳ 日本电影电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概况

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其(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四、画技突破期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如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亚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于是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答案补充
五、路线分化期 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便出现数部佳片。如《古灵精怪》;电影《机动战士GUNDAM-逆袭》及《王立宇宙军》;和日本电视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为主要对象的文艺动画连续剧《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获得1988年日本动画优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该年排行第一是《圣斗士星矢》);另外还有《天空战记》,《机动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战记》曾获得1989年动画排行第一名)。当日本动画发展到此后,有人认为幼年观众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该考虑制作年龄路线。于是自1987年后半年以来,电视上的高年龄层动画逐渐减少,而转向动画电影。以致于造成目前日本电视上找不到几部好片,而电影几科部部精彩的情况。答案补充
六、风格创新期 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答案补充
在1983年时,日本动画市场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简称OVA)-《DALLOS》,为动画在电影,电视市场外,开辟了一个新市场--录影带市场。OVA,顾名思义,就是不在电视或电影院播出,而只出售录影带。除非该片大受欢迎,才有可能在电影院公开而升格为电影。OVA自1983年至现在,已成为动画的重要市场。其中佳作不胜枚举,如《88战区》,《幻梦战记LEDA》《渥太利亚》、《银河女战士》系列、《银河英雄传说》系列、《五星物语》、《古灵精怪》等。

Ⅵ 日本电影史的日本电影史-第四期(1945~1960):

战后及走向国际
日本投降后,电影法虽已废除,而严格的检查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是由美军占领当局取代了政府的检查。受到战争和占领状态切身教育的日本有良心的电影艺术家,为了保卫民族民主权利,提出了电影民主化的要求,1946年,木下惠介和黑泽明首先分别拍出具有民主思想的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和《无愧于我们的青春》。这两部影片的剧本都是出自在战争期间遭到迫害的久板荣二郎之手。与此同时,在法西斯黑暗时代积极从事学生运动的今井正,也根据山形雄策和八住利雄的剧本拍出了《民众之敌》,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作为组织上的保证,各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了工会,不仅提出提高工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经营管理和拍片方面的民主权利。然而,美国占领者和电影垄断资本是绝对不允许民主势力有所发展的。1948年,东宝公司以整顿为名,准备解雇1200名职工,将企业中的共产党员及倾向进步的人士清洗出去。这一企图遭到东宝工会的反对,全体职工举行大罢工,并得到进步文化团体的支持。罢工持续了195日,最后在美国占领军的指使下,出动大批装备有飞机、坦克和机枪的军队,包围了东宝工会作为斗争据点的砧村制片厂,进行镇压。这次大罢工以20名工会干部自动退出东宝公司而告结束,其中包括制片人伊藤武郎、导演山本萨夫、龟井文夫、楠田清、剧作家山形雄策等。工会方面终于争取到使裁减人员止于最小限度。
战后,日本独立制片运动蓬勃兴起,50年代中期为鼎盛时期。上述退出东宝的山本萨夫等一批艺术家,创办了新星电影社;为了寻求创作自由而离开松竹公司的吉村公三郎和新藤兼人组织了近代电影协会。这两个组织成为战后独立制片的先驱,拍摄了一系列被称为社会派的现实主义电影。主要有:今井正的《不,我们要活下去》(1951)、《回声学校》(1952)、《浊流》(1953)、《这里有泉水》(1955)、《暗无天日》(1956)、《阿菊与阿勇》(1959);山本萨夫的《真空地带》(1952)、《没有太阳的街》(1954)、《板车之歌》(1959);家城已代治的《云飘天涯》(1953)、《姊妹》(1955)、《异母兄弟》(1959);关川秀雄的《听,冤魂的呼声》(1950)、《广岛》(1953);龟井文夫的《活下去总是好的》(1956);吉村公三郎的《黎明前》(1953);新藤兼人的《原子弹下的孤儿》(1952)、《缩影》(1953);山村聪的《蟹工船》(1953)。及至50年代末期,日本的电影市场完全由东宝、松竹、大映、东映、日活、新东宝六大公司所垄断,独立制片拍出的影片面临无法与观众见面的困境,经济上损失严重,整个独立制片运动濒于绝境。一些具有才华的艺术家重新被大公司所吸收。
罗生门
日本投降之后,由于社会动荡和物资匮乏,电影的质量提高缓慢,直至1949年才逐渐走上复兴的道路。尽管大公司对于摄制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采取排斥态度、热衷于大量拍制纯娱乐影片,但也不能完全置作品的艺术性于不顾。小津安二郎的《晚春》、吉村公三郎的《正午的圆舞曲》、木下惠介的《破鼓》、今井正的《绿色的山脉》,均摄于1949年。尤其是《破鼓》一片以讽刺喜剧的样式,为日本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1950)在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从此,日本电影开始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继《罗生门》之后,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和《雨月物语》(1953),也分别在戛纳或威尼斯电影节上得奖,为日本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1951年,木下惠介导演的《卡门归乡》是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
1949年以后约10年间,日本电影最明显的倾向是文艺片的复兴和描写社会问题的作品增多。成濑巳喜男的《闪电》(1952)、《兄妹》(1953)、《浮云》(1955)、《粗暴》(1957)被誉为文艺片的佳作。同时,六大公司也迫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不得不约请一批有成就的编导人员拍摄一些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如小津安二郎的《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彼岸花》(1958);沟口健二的《近松物语》(1954);黑泽明的《活下去》(1952)、《七个武士》(1954)、《蛛网宫堡》(1957);木下惠介的《日本的悲剧》(1953)、《二十四只眼睛》(1954)、《山节考》(1958);吉村公三郎的《夜之河》(1956);今井正的《重逢以前》(1950);市川昆的《胡涂先生》(又译《阿普》,1953)、《烧毁》(1958);五所平之助的《烟囱林立的地方》(1953);丰田四郎的《夫妻善哉》(1955)等等,均获得很高的评价。因此,电影评论家们认为,这些影片加上独立制片的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影片,形成了日本战后10年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1956)还出现了太阳族电影,主要作品有:《太阳的季节》、《处刑的房间》、《疯狂的果实》等。此类作品都是根据青年作家石原慎太郎的小说改编,描写一批“太阳族”(战后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青年)的流氓生活,他们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只有无目的的反抗和对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无政府主义的行动。影片的中心内容不外乎是表现“性和暴力”。这些影片对青年一代产生的不好影响受到了严厉的舆论谴责。因此,风行一时的“太阳族电影”很快便衰败下去。当然,它的暴露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以后的某些作品中仍被保留下来。

Ⅶ 为什么今年引进那么多日本电影细算下来到现在足有十来部,这在往年是绝无仅有的。

特征一:引进的日本电影数量成倍地增长

可以说,2016年在中国上映的9部日本电影,已经呈现出了大幅增长的态势。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电影市场的变化。

从中国电影市场的大环境来说,表现疲软的电影市场似乎已经将潜力透支殆尽,2016全年突破600亿票房的目标已经难以实现。此外,截止2015年,中国影院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银幕数量超过3万块,高速发展的电影行业也导致了对内容的巨大需求。

在今年引进的9部日本电影中,除《垫底辣妹》之外的8部电影均是与二次元有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电影行业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以日本电影为代表的细分领域开始获得了市场的关注,更多的二次元相关的电影也自然地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特征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内容

这些被引进的日本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在中国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有制造市场话题讨论的潜力。

目前在中国的电影荧幕上,已经集结了火影忍者、航海王等知名日本动漫作品,这些作品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早已被中国的年轻观众所熟知,根本无所谓二次元还是三次元。有消息指出,像《机动战士高达》、《银魂》等名作的剧场版动画,也已经有公司想要引进。

特征三:低成本和低风险并行

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目前仍然是以好莱坞为主,这些日本电影在被引进的过程中,引进方显得非常的谨慎。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被引进的日本电影,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个“老电影”。《火影忍者博人传》、《垫底辣妹》、《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寄生兽》、《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龙珠Z:复活的F》,这些电影其实早就在日本上映并发售了BD/DVD,不少粉丝也早已通过各种盗版资源看完了这些电影。

“老电影”的好处有二。一是早已经过市场的验证,几乎所有引进的电影票房均在20亿日元以上,这个成绩在日本电影市场中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二是因为早已在日本下映,BD/DVD这类实体光盘也销售得差不多了,引进价格其实相当便宜。

有趣的是,正常情况下批片的指标是每年大约30个左右,然而有消息指出,由于今年日本电影的批片申请太多,有关部门正研究是否要给新申请的日本批片放行。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日本电影在中国上映,而这种市场结构的改变,不仅对中国的二次元们是一个利好,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

Ⅷ 07 日本 电影 票房

2007年日本电影市场本土电影票房十强

1、《律政英雄》 80.6亿

2、《口袋妖怪 2007剧场版 迪亚路加VS帕鲁基亚》 49.1亿

3、《西游记》 42.7亿

4、《武士一分》 40.2亿

5、《哆啦A梦:新魔界大冒险》 34.1亿

6、《多罗罗》 33.7亿

7、《三丁目的夕阳续篇》 33.4亿

8、《恋空》 29.7亿

9、《不公平》 26.6亿

10、《名侦探柯南:绀碧之棺》 24.7亿

2007年日本电影市场进口电影票房十强

1、《加勒比海盗3》 108.3亿

2、《哈利波特:不死鸟的骑士团》 93亿

3、《蜘蛛侠3》 69.7亿

4、《来自硫磺岛的信件》 50.6亿

5、《变形金刚》 39.3亿

6、《料理鼠王》 38.5亿

7、《博物馆奇妙夜》 33.8亿

8、《十三罗汉》 31.6亿

9、《虎胆龙威4》 26.1亿

10、《生化危机3》 25.7亿

Ⅸ 70年代的日本电影市场有什么特质

开拓性。70年代想用开拓性的电影来重塑日本的民族认知。土本典昭《水吴病患者及其世界》拍摄了十七年。日本在传统上并不强调对个体的认知。这是70年代的日本电影市场的特质。

Ⅹ 好莱坞电影票房在日本为什么这么低

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全面开放电影市场后就迅速沦为好莱坞海外票仓,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好莱坞最大的海外票房市场。
从06年以后,好莱坞电影在日本逐渐式微,票房占有率连年下降。05年票房占有率不足50%,到了06年更是下跌到40%以下。
除了日本本土电影开始崛起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审美疲劳。
与中国影迷近几年才刚开始接触好莱坞大片不同,日本观影者已经看了三十多年了,审美疲劳完全是可以想象的。
而且近十年来,日本本土ACGN产业蓬勃发展,迅速向真人影视迈进。在漫改产业的带动下,日本的电影技术发展迎来了一波高潮,本土电影强势崛起,与好莱坞电影争夺国内票房。
此外,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壮大,好莱坞巨头们也越来越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国观众身上,自然会对日本市场有所怠慢。毕竟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已经打到日本的三倍,而且相比越来越挑剔的日本观众、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日本同行,去仍处在“人傻钱多”阶段的中国市场,和依旧孱弱落后的中国同行竞争,更加轻松。

阅读全文

与日本历年电影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