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日本為何不拍陸軍電影

日本為何不拍陸軍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2 03:29:01

A. 日本有戰爭片嗎

日本有戰爭片

相關影片:

1、《在這世界的角落》:

該片改編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畫,以二戰末期的廣島為舞台,講述女主人公小鈴嫁到住在海軍軍港「吳市」的婆家後,經歷幾次空襲拚命生存、積極面對生活的故事。

2、《忍者之國》:

該片改編自和田龍創作的同名小說,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舞台,講述伊賀忍者與織田軍的戰爭中一位個性奇怪的忍者打敗織田大軍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講述1939年,中日戰爭如火如荼。年輕的女護士西櫻被派往天津日本陸軍醫院工作。她的清純美麗吸引著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輕士兵們。

櫻受遣前去援助深縣的前線醫院。在這里,因戰火而負傷的士兵不計其數。櫻和主治醫生岡部每天馬不停蹄,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們甚至不得不通過截肢等手段以縮短治療時間。

4、《我想成為貝殼》:

該片改編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日本高知縣經營一家理發店的清水豐松在戰爭期間被強行徵兵入伍,戰爭結束後,他因被懷疑在軍隊服役時曾聽從上司的指令而殺害美軍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內容以日俄戰爭中旅順攻圍戰前在203高地為主軸,依據史實描述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B. 日本為什麼只有自衛隊沒有陸軍

你好 因為日本是國際公認的二戰侵略過 國際為了防止日本再侵略就這樣了
二戰後日本解散了原軍隊
日本自衛隊海、陸、空三軍裝備的數量、性能以及綜合作戰能力(相關數據均根據2004年最新統計)來看,目前自衛隊的部分主要武器裝備性能已具備世界一流水平,在常規潛艇、主戰坦克、導彈技術和艦艇建造等方面已趕上或超過了西方盟國。所謂以「自衛」為原則的日本自衛隊,其裝備已經超越了「自衛」所需的范圍。 海上自衛隊現役人數4.3萬,擁有各型戰艦近170艘,總噸位40萬噸,其中驅逐艦、護衛艦77艘,常規動力潛艇16艘,反潛巡邏機、直升機等各種飛機近200架。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巴克爾在分析日本海上軍事力量時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而且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停止海上自衛隊現代化的努力……」 日本航空自衛隊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導彈及雷達警戒部隊組成。編制定員4.72萬人,實有兵員4.53萬人。航空自衛隊裝備各型飛機1000架左右。其中F-15J戰斗機186架、F4-EJ戰斗機111架、F-1戰斗機74架,未來預計F-2A/B戰斗機130架;運輸機90架,主要有C-130H、YS-11運輸機,CH-47運輸直升機等;教練機200餘架;預警、偵察、電子干擾、救護飛機約75架。現有飛行員1800餘人,戰斗機飛行員年均飛行時間160小時以上(而據推測,中國空軍駕駛員每年的飛行時間平均為25個小時,即使是蘇-27部隊,每年的飛行時間最多也只有大約100個小時。)。 陸上自衛隊現役編制員額為18萬人,約佔三軍總兵力的65.5%,編成5個軍區,13個師及其他戰斗支援旅群。裝備中擁有坦克共1250輛,其中61式坦克187輛,74式坦克873輛,90式坦克99輛;裝甲戰車1130輛;各種火炮6300門;各種飛機450架;反坦克導彈發射架500部,防空導彈發射架200餘部(含世界最先進的防空導彈「愛國者」發射架120餘部)。 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大概也很少有人注意,日本自衛隊里的人員教育程度是非常高的,自衛隊所有20多萬名官兵接受教育的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實行的是志願兵役制度,是一支世所罕見的軍隊。希望加入自衛隊的志願者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以接受了高等教育者為7對象的男二等兵的競爭率超過5比1。時下因為經濟不景氣和就業困難,為數眾多的4年級大學畢業生也來參加二等兵的招考。此外,擁有4年大學以上學歷者才有應試資格的候補軍官等職位的競爭率更超過50比1,被稱之為「超難應聘職位」。日本自衛隊人數是受到控制的,所以狡猾的日本人就想出這招,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軍官培養,編制人數少,但如果需要,自衛隊可以迅速擴充!此外,自衛隊還有一套繼承了舊軍隊「陸軍幼兒學校」傳統的世界獨一無二的「學生自衛隊」制度。陸、海、空自衛隊分別設有各自的少年自衛隊,中學畢業的 15歲少年作為年齡最小的士兵入校。這種學校入校競爭率,例如陸上自衛隊的少年工科學校竟高達40比1。學生畢業後成為最年輕的三等軍士,「作為軍人中的軍人」支撐著自衛隊的組織發展和完善。同樣對高中以上畢業生敞開大門的還有「航空學生學校」體制。通過這項制度,就能明白為什麼自衛隊飛行員的本領技能是世界最高水準的。世界上只有日本和法國採用這種制度,即這種學校的設立就是以培養優秀飛行員為目的,從運動神經最為發達的十幾歲起就開始鍛煉學員的駕駛感覺。 日本右翼最近忙著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如果日本人沒實力是不會去修改這一條的。 要警惕!
根據日本1947年的「和平憲法」,日本須放棄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並且禁止日本有任何軍事建制。其中第二章第九條,關於「放棄戰爭」的表述共有兩段:「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和「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日本的軍事實力只能維持在自衛所需的水平,總兵力不得超過10萬,軍艦數量不得超過30艘,總排水量不得超過10萬噸,不能擁有航母及核動力潛艇,作戰飛機數量不得超過500架,不得擁有遠程轟炸機,不得發展彈道導彈技術。

C. 二戰日本陸軍的真實水平是多少不可能像抗戰片的拍的那麼爛吧

實事求是的說二戰日本陸軍實力進入世界前五問題不大。日本陸軍的重炮數量、機械化牽大炮數量、步兵炮、坦克自行火炮產量都是僅次於美國、蘇聯、英國和德國。

論戰鬥力,第23師團在諾門坎硬抗了蘇聯戰神朱可夫指揮的1個裝甲集團軍,蘇軍消耗的彈葯可以達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攻階段的一半,而且最後日軍傷亡1.9萬,蘇軍傷亡2.5萬。

在東南亞,日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緬甸全殲和重創了包括沙漠老鼠第7裝甲旅在內的數支從北非戰場回來的英聯邦軍隊。這些英聯邦軍隊曾經以幾萬人全殲了數十萬義大利軍隊,並且與德軍也打得難分勝負。

在太平洋戰場也造成了數十萬美軍的傷亡,比較出名的戰斗比如有日軍第145步兵聯隊在一馬平川的硫磺島元山機場大戰3個美國師近一個月,第2步兵聯隊在佩里硫島殺傷了美國陸戰第一師近一半的兵力。

在沖繩日軍2個師團更是與40萬美軍大戰了3個月,殺傷數萬美軍。日軍與美軍戰斗,戰斗傷亡和被俘交換比,是遠遠超過德軍對美軍的。美軍光是一個第3集團軍戰斗傷亡失蹤13.6萬人,就殲滅了148萬德軍(不算戰後接受投降) 。

德軍的齊格菲防線數萬挺機槍,30多個師防禦,這個防線德國使用混凝土931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4倍。使用鋼鐵35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3倍。結果1個星期就被美軍全突破了。

因此,在二戰日本陸軍列入世界前五名,一點問題也沒有。法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巴西等等這些國家那個打得過?真打的話義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都打不過抗戰時期的中國,一個淞滬會戰下來義大利就不敢再來了。

D. 日本和德國為啥只拍二戰紀錄片,不拍電影

樓主你好,因為他們是戰敗國,沒資格拍是一個方面,另外即使他們有資格拍也不好拍啊,你想想,拍電影,尤其是戰爭類電影總要有一個立場,就像咱們拍抗日電影一樣,歌頌的是中國軍民的正義勇敢,最終打敗侵略者,看過使人大快人心,而像日本德國這些戰敗國,他們拍電影若是站在本國立場,歌頌法西斯,那必將遭到國際譴責,而如果站在同盟國立場又有傷本國人民感情,觀眾肯定不買賬,所以他們是進退兩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拍,放映紀錄片還原真實的歷史供後人評說,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E. 為撒現在不拍大型抗戰電影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震撼人心的抗日戰爭題材影片?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歷史真實性問題。歷史題材影片貴在真實,真實就是力量。只有客觀、真實地去反映、表現,這是一部影片生命力的所在。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失分了。一部充滿謊言與欺騙的電影,想要去震撼人心,只能是天方夜譚。曾幾何時,我們被告知,國民黨軍隊八年抗戰一直躲在峨眉山摘桃子。後來,台灣出來個陳水扁,出於統戰的需要,才有了正面戰場與敵後戰爭之說,但中流砥柱還是我們。我們就是靠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打敗了具有武士道精神和現代化裝備的日本軍隊。
我們一直指責日本右翼篡改歷史教科書,可日本方面並不服氣,理由就是你們別我們改的還多。在這種大背景、大氣氛中拍有關抗日戰爭題材影片,能拍好嗎?
二是英雄主義與人道主義問題。英雄是正常的主角,戰爭是英雄表演的舞台,英雄主義理所當然是戰爭影片的主基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戰爭又是極其殘酷的,生命的毀滅總給人心靈的震撼,因此人道主義情懷和悲天憫人格調也是戰爭題材影片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前者,影片就失去了力量,缺少了陽剛;沒有了後者,影片就成為了展示暴力,宣揚殺戮。看我們拍的戰爭題材影片,總是片面地、單純地宣揚英雄主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駁殼槍一舉,「跟我來」。其實誰不怕死呢?只有瘋子、傻子、戰爭狂人不怕死。為了更美好的事物,怕死而去死,不更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嗎?對生命的渴望、珍視和永不放棄,對死亡的畏懼、抗爭和最終戰勝,從而謳歌生命,贊美生命,應該是戰爭題材類影片的主基調。
三是如何表現日本軍人的問題。在我們的影片中,日本軍人總是符號化、概念化的,乾巴巴的幾條筋,沒血沒肉,整天只知道「八格牙路」、「花姑娘的有」,就連名字都差不多,什麼「山田」、「黑田」、「龜山」之類的。好像他們沒有感情,沒有父母,沒有妻兒,只是一架戰爭機器,殺人武器。我們常說,日本人民,包括普通士兵,也是軍國主義的受害人,但我們從沒表現過這個受害人的內心活動。
還有一個問題,為了襯託人民軍隊的偉大,影片中的日本鬼子總是特別弱智。別說軍隊了,一群老農民,幾個小孩子就能把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日本軍隊耍的團團轉,最後稀里糊塗就完蛋了。《地雷戰》中日本軍官挖地雷挖出一手大便的畫面就是形象表達。可是,人們不禁要問,既然日本鬼子這么無能,人民軍隊這么偉大,怎麼打了八年還沒打贏,最後還要靠美蘇?
武松打虎,所以被稱為英雄好漢。如果是武松打貓,那隻能是江湖上下三濫的小混混了。
四是國民性反思的問題。戰爭最能表現人性。在戰爭中,矛盾、斗爭存在、展開的時空被急劇壓縮,每個人都被不可知的命運之手操縱,誰也不知道下一刻將面臨怎樣的處境。這種對未來的不可知性和不可預見性,使每個人都處在焦慮之中,都承受著巨大的生理、心理壓力。正是這種焦灼和壓力,才能剝下人在常態下的固有偽裝,把他的真實面目流露出來。生存與死亡、存在於毀滅、利他與利己的抉擇,對鞭撻人的心靈,煎熬人的靈魂。結果有的升華了成了聖人,有的墮落了成了魔鬼。
可我們的影片,基本沒有對人性的反思。為什麼八年抗戰出現了那麼多漢奸,為什麼幾個日本兵就可以把好幾百中國士兵追得滿地跑,為什麼一二個日本人就可以管理一個縣。聯想到明朝,幾百倭寇就可以橫行東南沿海。到了明末,一個清軍就能押著上百漢人去處死,而上百漢人一個個跪在地上,主動把脖子伸出來讓人砍?我們的民族精神何時墮落到這種程度?老舍的《四世同堂》對此有關分析,而姜文的《鬼子來了》則因此被禁。如此諱病忌醫,我們又怎能振奮民族精神呢?

F. 日本人為什麼不拍動作電影

因為日本人不喜歡動作大片。

G. 這年頭拍一部戰爭電影,究竟有多難

大約二十年前,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看了部關於中途島海戰的紀錄片,決定把這段歷史拍成電影。


打動他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當年美國以弱敵強的故事很有趣復雜,二是飛行員駕駛俯沖式轟炸機在最低點投彈的搏命時刻——他一直想再現這種英勇場面。

《無恥混蛋》中割頭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電影里,納粹搞過多少邪惡實驗嗎?去年的僵屍片《霸主》屬於“甭管怎麼胡編把鍋甩給希特勒就對了”之範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帶“納粹”或“希特勒”,本質上只是變著法蹂躪大波妹的剝削電影嗎?哦對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門右轉去橫店。


我們故意把戰俘營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躪大波妹那種!)放到最後,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類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戰爭片有所區別,就不展開說了。


無論《大逃亡》、《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片都借拘禁講自由,借屈辱講尊嚴,借文化沖突討論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籠”和“戰場”這些設定。

H. 為什麼日本不拍戰爭題材的大片

戰爭片日本也拍的,比如 沒有出口的海,男人的大和什麼的,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二戰電影。日本的戰爭大片不流行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一下幾個原因:第一,中國廣電局不感興趣,不引進,日本製片方也對中國市場不感興趣,不來中國宣傳。第二,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戰爭片尤其是二戰片還是有些成見的,覺得看小日本拍的戰爭電影心裡別扭,民間漢化者也不去做,因為賺不到點擊率。第三,好萊塢的美式大片模式比較符合中國人的胃口,日本的戰爭片很少能做的像好萊塢戰爭片那樣大場面大製作明星陣容的,看著不帶勁。第四,日本的傳媒產業一直就不重視戰爭片,日本出名的產業除了那啥題材的電影以外就是動畫片了,國際上知名的日本電影就很少,戰爭題材的就是少上加少,其實日本人並不心虛。你可以看看他們的電影,很真實,從不醜化敵人,而我們的電影里日本鬼子簡直就是白痴,在對待敵人的態度上,我們這一點和日本人還差得很遠(高麗棒子倒是很喜歡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莫拍磚,我只是實話實說

網上有人統計過,日本人拍過的和中國人打仗的戰爭片極少,基本上都是太平洋戰爭題材的最多。

I. 看日本電影,怎麼覺得二戰前日本海軍裝備比陸軍強上不少真是這樣嗎軍費海軍占幾成

海軍的綽號是吞金獸,是目前最費錢的兵種了。

日本海軍綜合實力全球第三,落後傳統海軍帝國大不列顛和美國。
但是兵員素質什麼的遠遠高於美國,看過新版的《珍珠港》裡面一個鏡頭就是追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一個炸彈直接打到亞利桑那彈葯庫,這是真的,當時的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投彈准確率都在93%左右。
而且最可怕的是日本海軍不是陸軍那種馬糞,海軍在中途島後海軍航空兵大部精英戰死,海軍立刻感覺不對,將當時的菁英都轉到預備役了,比如去江田島教書什麼的。投降之後,海軍把永野修身元帥和嶋田繁太郎海軍部大臣扔出去頂包,把整個作戰體系保留下來,而海軍最重要的就是傳統。所以在今天來看,日本海軍的實力依舊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

從日本海軍「大國策」的大正十一年(1922)開始,日本海軍的經費就一直佔全國預算的四分之一。給你個價格表,不解釋:

大正11年/1922年度:
國家總預算1,501,486,000日元,
海軍預算3億9千7百萬日元.占國家預算的26.5%,
艦艇建造費用6千966萬9589日元.
物價指數259.0
當年共建成風祥號航空母艦,輕巡洋艦3艘.峰風級驅逐艦4艘, 中型驅逐艦6艘.
若竹級驅逐艦售價:156萬2,215日元.
峰風級驅逐艦售價220萬8,465日元,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售價3千742萬4,800日元.
加賀級戰列艦售價3千724萬8,500日元.
大和級戰列艦的價格為1億793萬3千75日元.
翔鶴級航空母艦的價格為8449萬6千983日元

昭和9年/34年度02計劃:
國家總預算2,223,776,000
日元海軍預算489,148,000日元,,
物價指數177.6

最上級重巡洋艦售價2千483萬3,950日元,
初春級驅逐艦售價228萬日元.
雲龍級航空母艦改05計劃中造價為9,244萬2千日元.
甲型潛艇的造價為1千553萬44日元,戰時2千160萬4千日元,
乙型潛艇的造價為1千306萬2千460日元,戰時2,099萬5千日元.
丙型潛艇戰時造價為2,111萬9千日元,
中型潛艇戰時造價為868萬6千日元.
潛特型潛艇戰時造價為2,886萬1千日元
最上級重巡洋艦售價2千483萬3,950日元.
改進型鈴古級重巡洋艦造價為6千萬日元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單艦售價2千788萬9,000日元.
大淀級輕巡洋艦售價3千254萬8,000日元.
香取級教練巡洋艦3艦總造價2,040萬日元.
夕雲級驅逐艦售價1112萬1,000日元. 改05計劃中造價為1,832萬5千日元
秋月級驅逐艦售價1258萬3,000日元. 改05計劃中造價為1,919萬4千日元
改05計劃中造價為1架零戰的價格為13萬7千日元.

97式艦攻的價格為14萬7千日元.
1架96式陸攻機的價格為37萬2千日元.
雲龍級改進型航空母艦改05計劃中造價為12,055萬日元
改05計劃中的價格為: 1架零戰的價格為21萬3千日元,

1架零式水戰的價格為22萬7千日元,
1架水爆的價格為21萬3千日元,
1架艦偵的價格為25萬6千日元
97式艦攻的價格為25萬1千日元.
1架1式陸攻機的價格為54萬5千日元.
1架大攻的價格為122萬日元,

大型水面艦艇:
空母信濃 1億4770萬円
空母雲龍 8700萬円
戦艦 大和 1億3780萬円
戦艦 長門 約4300萬円
戦艦 陸奧 約3000萬円
40.6cm戦艦主炮弾 4000円
夕雲型駆逐艦 1060萬円

《男人們的大和號》裡面的大和戰列艦現在折價差不多6億7378萬3014美元

陸軍查不到詳細的,還是給造價吧

陸軍部兵器造價(1937):

九式戦車 8萬円
九一式裝甲自動車 2萬円
十一式6.5mm軽機 950円

三八式歩兵銃 77円
三年式6.5mm重機 1500円
九ニ式7.7mm重機 2175円
三八式改75mm野炮 1萬8000円
九六式150mm榴弾炮 2萬8000円
九○式機動野炮 2萬円
九五式野炮 2萬1000円
九七式自動炮 6400円
八八式75mm高射炮 2萬円

海軍一艘普通的艦船差不多可以組建四個陸軍挽馬師團。

J. 日劇基本不拍二戰題材戰爭劇啊,日本怎麼看待這

二戰日本是侵略者,殘忍可怕,若拍二戰題材,難免會讓日本國民心寒。況且日本政府不願意承認歷史

閱讀全文

與日本為何不拍陸軍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關系百度雲 瀏覽:289
落花手電筒影網 瀏覽:751
春秋五霸電影插曲 瀏覽:64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