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母親的復仇》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一個母親的復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NQtdAMbLH5cqEBHeu35g
2. 一個母親的復仇劇情結局
在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戴維琪親手槍殺了最後一個傷害女兒的兇手查爾斯,艾莉亞被戴維琪感動,終於承認了戴維琪是自己的母親。
電影中《一個母親的復仇》是根據2012年震驚全球的真實事件「德里陸改滾黑公交案」改編,當時一名二早餘十三歲的少女因為誤上了一輛黑公交,被六名暴徒強奸,後來活了十幾天後,死亡。
這部電影因為是取自真實題材,所以非常震撼人心。除了電影本身的商業性質以外,該電影更希望通過影片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女性所面臨的問題。
《一個母親的復仇》是由拉維·德耶瓦爾執導,希里黛玉、薩佳·阿里主演,這部影片講述的是艾莉亞被同學強奸以後,她的繼母開始為女兒報仇的故事。
戴維琪雖是艾莉亞的後媽,但是她卻視她為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不過由於是繼母,艾莉亞無法接受戴維琪的愛,所以從來不叫她媽媽。
一次家庭派對之後,艾莉亞受到了強暴,事後,殲胡這個施暴者卻被法庭判為無罪。孤立無援的戴維奇只好依靠私家偵探懲治這群施暴者,後來一家人齊心協力和罪犯搏鬥,感情也不斷加深。
3. 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正義到不了的地方,還有母親
海報
近年來上映的印度電影中,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不在少數。
《一個母親的復仇》 同樣如此,它根據現實事件進行改編,揭露了 印度法律對強奸犯放縱式的包容 。
在一次聚會上,18歲的艾麗婭因激怒一位男同學,而被迫害,慘遭輪奸,還被扔到水溝,幾乎喪命。活過來的她盡管指控了四位強奸她的人,但這四位強奸犯最終還是被無罪釋放。法官的理由是,在她受害的當天,她有過度飲酒的行為,陳述並不可信。
為參加聚會打扮的艾麗婭
當艾麗婭遭受這樣的暴行而無法振作時,行凶的男同學依舊可以堂而皇之地繼續上學。
戴維琪無法忍受女兒遊走在地獄時,而犯人卻逍遙法外。她深感無力, 一個軟弱的個體要如何去撼動不合理的社會規則?一個母親,要如何去保護自己受傷害的女兒?
母親的復仇是故事的明線,還有另一條暗線,即繼母與孩子之間關系的逐漸融洽。從這一角度上來講,這部電影融合了 復仇元素和親情 ——一位繼母通過為自己的孩子復仇,最終達成了兩個人之間的和解。
故事將重點放在母親的復仇上,母親單打獨斗的復仇,可行性很低,於是故事安排了一個願意為此奔走的角色——一個 私家偵探 。
戴維琪意識到艾麗婭出事之後,去警察署報警,當時在另一旁的就是這個私家偵探。他其貌不揚,甚至是因為禿頂和有些醜陋的相貌,在他將自己的名片遞給她,並告訴她自己可以追尋蛛絲馬跡,幫助她時,戴維琪甚至都有些迴避。
私家偵探
這位私家偵探的職業,帶給人的第一想法是在艾麗婭這件事中,他只是借著自己的職業嗅覺,想去掙錢罷了。
然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當艾麗婭的案件被報道而上了新聞時,他和自己的妻子表現出的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失望。
「這個國家什麼都沒有變!」「沒有人是安全的。」
甚至是在私家偵探和戴維琪第一次碰頭,在戴維琪說出 「神明並不是無處不在」 時,他回以 「所以它才創造了母親。」
他的這句應答,與其說是在贊頌母親的偉大力量,不如說是 整個電影,在用母愛的付出,掩飾了印度法律在面對強奸犯時的軟弱無力。
私家偵探在整個故事中承擔了 道義角色 ,他負責提供四個人的信息,戴維琪從這些信息中找到強奸犯的弱點,並下手。
第一個強奸犯 ,被割掉了下體,最後死在自家的衛生間。
他喝醉酒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只要一次輪回,就能變成女人,但只有經過無數次重生,才有權利生為男人。」
在印度,男性和女性的地位,一個尊,一個卑,是深深根植在他們心中的。 男性是默許的尊貴,女性就應該是卑微的。
那對強奸犯表兄弟 ,表哥因為吃了戴維琪為其准備的蘋果籽蛋白粉,變得跟植物人一樣。表弟則被戴維琪設計,成為陷害自己表哥的嫌犯。
強奸犯被一個一個地懲罰了,只剩下最後一個。
戴維琪和警察
與復仇相對的另一個角色,是一個 堅守法律正義的警察 。
警察深知在艾麗婭被強奸的這一案件上,印度法律表現出的無能,但他作為一名警察,他是要在法律規定的界限內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他是最清楚司法當中那些條條道道的人,而他的職責所在又讓他成為法律的代言人。
在他意識到幾個強奸犯頻發意外之後,他自然而然地將目光轉向了戴維琪。
作為一名警察,他的直覺告訴他,戴維琪就是所有這些報復行為的幕後人,但是他並沒有證據。而最後, 警察、戴維琪和最後一個兇犯在冰天雪地里的最後角逐,將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
在強奸犯和警察的搏鬥中,戴維琪拿到了強奸犯的槍,對准了他。強奸犯惺惺作態地求饒,警察在一邊安撫戴維琪的情緒,告訴她強奸犯會得到國家的懲罰,而如果她開了槍,她同樣會坐牢。
戴維琪和強奸犯
戴維琪的良知和道德讓她雙手顫抖,她深知,殺人哪怕是復仇是一件違背人性的事情。她在顫抖中夾雜著眼淚說出了一句話:
「 還會發生的,這種事。這種事還會發生,而你們什麼都做不了,你們什麼都做不了。這種事還會發生,而你們什麼都做不了。」
她不斷重復著這兩句話,撼動了警察內心對於法律的堅守,他用自己警察的槍,換下了戴維琪手中那個罪犯的槍。此時, 作為法律正義代表的警察,站到了道德正義的一邊 。
大雪覆蓋的世界,一片白茫茫,安靜到只有三個人的動靜。 他們在冰天雪地里的嘶吼,將強奸犯的虛偽、警察的正義、受害人的委屈糅合在一起 。當站在樹干背後的艾麗婭聽到養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時,她終於從心底里放下了所有對於母親的芥蒂,她從樹干後面走出來,喊了一聲 「媽媽」 。
聽到這一聲「媽媽」,戴維琪將猶豫拋到了九霄雲外,她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直到手槍的子彈用完,最後一個強奸犯倒地。
復仇至此結束。
結語
在印度,成為男性,是一種權利的象徵。
這部電影中的四個強奸犯,其中兩個是有獨棟別墅的所謂的上層人,搞聚會、吸毒是他們的日常;另一個有犯罪前科;最後以一個是做著保安、住在平民窟的窮人。從年齡上看,既有剛成年的高中生,也有成年男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強奸不分階層,更不分年齡。這是一種 由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帶來的社會化的行為 。
故事落下了帷幕,幾個強奸犯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只是在現實社會中,大概真的就像戴維琪說的那樣:「還會發生的。」 不是所有母親都有勇氣站出來,也不是所有的兇犯都能受到懲罰,個體在面對社會的殘酷時,其柔弱是必然的。
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警示作用所在。
(,侵刪)
4. 《一個母親的復仇》觀後感
昨晚看了印度影片《一個母親的復仇》,講的是一個女孩在情人節派對被輪奸毒打拋入臭水溝後,卻奇跡般活了下來,但警方並未根據她的證詞將罪犯繩之以法,反而令其無罪釋放。她的母親(其實是繼母)在悲痛和絕望之餘,決定自己親自除掉幾個罪犯,她聘請了私人偵探,設計將第一個犯罪的生殖器割掉,利用第二個罪犯愛健身後喝飲料的習慣,用蘋果籽中提取的氰化物將其毒成癱瘓,並嫁禍於第三個罪犯,令人拍手稱快!但她無意中將自己的眼鏡遺失在犯罪現場,引起了警方的懷疑。同時,第四個罪犯終於從第二個罪犯口中得知女孩母親是報復他們的兇手,於是他持槍來到女孩一家度假的酒店,但最終他沒有得逞。女孩一直對繼母有成見,但知道她繼母對她所作的一切之後,她被徹底感動了,終於叫她「媽媽」。
這部影片的巨大價值在於將印度高強奸犯罪率的事實搬上了銀幕,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影片根據之前印度一個女孩被輪奸致死的真實案件,但真實的內容並不包括女孩母親的復仇。在印度,之所以強奸案件發生率如此之高,跟他們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很大關系,也跟印度這方面的法律和司法有很大關系。相信這部影片的出現,將會給印度強奸案帶來新的轉機。契合時代的電影,能推動解決社會問題的電影,才是真正成功的電影!促進社會的進步,是電影的使命!
影片中扮演母親的演員是印度的國寶級演員,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到位,但遺憾的是,她在拍完這部電影不久後就因心臟病去世了。也許是她在表演的過程中太投入,每一次表演都在過不一樣的人生!
但有一點不太理解的是,為什麼導演要將這位母親處理為女兒的繼母?為什麼不是親生母親呢?一個繼母能為自己的繼女殺人,真的是好了不起。也許是親生母親的話,很多劇情就不大好發展了。還有一點不大了解的是,為什麼那個私人偵探DK一開始出現在警察局辦公室?
(2019年7月6日)
5.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
雖然這種復仇觀,我不支持,但是我贊成。因為當時的法律已經制裁不了那些罪犯了,母親通過自己的方法,讓罪犯受到應有的懲罰,在法律層面不允許,在道德層面我覺得可以寬容。這位母親,在看到孩子被人侵犯,而罪犯逍遙法外的時候,拿出自己的方法解決。因為在審判的時候,因為證據不足,幾名罪犯被無罪釋放了,而面對自己還躺在床上的女兒,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心疼的不行。
再來看看,這位母親的做法是在影視劇中,我們覺得暢快淋漓,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樣會觸犯法律,我們在遭遇不公的時候,還是要拿起法律的盾牌,保護自己,這部劇是為了使矛盾更加突出,所以讓他們無罪釋放了,但在現實中,不會存在這樣的案例,法律不會錯抓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所以在電影中,這個母親的做法是讓我們拍手叫好的,但在現實中,還是要遵循法律。
6. 一個母親的復仇原型是什麼
一個母親的復仇原型是:
《一個母親的復仇》改編自2012年的德里公交車案件。2012年12月,一名23歲的醫學院女大學生在新德里一輛不當班的公交車上遭6名男子輪奸,傷重不治。該片於2017年7月7日在印度上映。2019年5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看點:
《一個母親的復仇》高度還原印度社會現狀,在家庭矛盾與社會沖突的雙向沖擊下,母女關系的典型矛盾寫實且扎心。
片中女兒艾莉亞一直對母親愛答不理,母親一再被刺痛仍默默付出,是多數家庭沖突的真實寫照。影片層層遞進,母女關系伴隨復仇節奏升溫,幾度戳中觀眾淚點,同時折射印度女性生存現狀。
7. 《一個母親的復仇》真實事件是怎麼樣的
《一個母親的復仇》是根據「德里黑公交案」改編而成的。
慈祥善良的母親,為了保護女兒拼盡全力。她是艾莉亞的繼母,雖身為繼母,但對艾莉亞的愛是真真實實的。戴維琪想和艾莉亞搞好關系,但繼女卻不領情。當艾莉亞被強奸後,事後兇手未被繩之以法。孤立無援的戴維琪依靠私家偵探,靠一己之力懲治四位罪犯。
影片評價:
該片高度還原印度社會現狀,在家庭矛盾與社會沖突的雙向沖擊下,母女關系的典型矛盾寫實且扎心。片中女兒艾莉亞一直對母親愛答不理,母親一再被刺痛仍默默付出。
是多數家庭沖突的真實寫照。影片層層遞進,母女關系伴隨復仇節奏升溫,幾度戳中觀眾淚點,同時折射印度女性生存現狀。阿比曼尤·辛格絕對是一個有威脅性的人物,但他的口音與他的角色應有的相去甚遠。
8. 一個母親的復仇有彩蛋嗎 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最近《一個母親的復仇》上映贏得了很多觀眾的關注,也引起了不少強烈的反響,不少觀眾在電影院中看完都不想離開,頃乎想要知道《一個母親的復仇》有彩蛋嗎,也想多坐一會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堅強的母親的故事,而且在母親節期間上映也格外應景,很多觀眾看過電影之後都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母愛的偉大,和自己的母親之間也拉進了不少的距離。
《一個母親的復仇》是沒有彩蛋的,電影中戴維琪的女兒艾莉亞在一起聚會之後被四人聯合強暴,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案件,但在印度卻已敗前經是普通的高發事件了。有很多女性被強奸之後只能選擇容忍帶著陰影度過一生,雖然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女性也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社會中總是存在著一些陰暗面,讓她們在維權的道路上寸步難行,最後還是只能忍氣吞聲。
但身為母親的戴維斯卻不容許別人這樣侵犯自己的女兒,她一開始也想通過法律的途徑為女兒維權,可是經過漫長的審判之後,法官卻將四名暴徒無罪釋放,走投無路的戴維斯只能靠自己來為女兒報仇。原本戴維斯只是一個柔弱的婦女,可為了女兒她變成了“復仇女神”,她精心計劃了一場高能復仇,用自己的方法令那四名暴徒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很多觀眾都覺察乎清得是生活的苦難令戴維斯堅強,其實她的堅強並不來源於困難,而是來源於她對女兒的愛。母親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復出,戴維斯為了自己的女兒也不惜去做一些她本不敢做的事情,影片全程高能復仇的過程也十分爽快解氣,同時還搭配著感人的母愛,非常值得觀看。
9. 印度媽媽為女兒報仇的電影叫啥名字文案
一個母親的復仇。
一個母親的復仇這部電影是根據印度德里黑的真實事件,光是在看電影的時候就覺得太黑暗太慘。
講台上她是如此的典雅高尚,為人師表,回到家裡她同樣用母愛溫暖著丈夫和兩個同父異母的女兒,然而,丈夫前妻之女並不買她的賬,時時處處為難她,但這位高尚的母親堅持著母愛沒有半點退縮。
10. 一個母親的復仇(硬核母親為女復仇太暴力)
《一個母親的復仇》劇照,艾麗婭和繼母戴維琪(
希里黛玉飾
)。
在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根據「德里黑公交案」改編的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在國內上映5天收獲了5339萬票房。不同於以往印度片的載歌載舞,《一個母親的復仇》講述了一個母親替遭強暴女兒報仇的悲情故事,不過該片在劇情方面卻受到質疑。新京報獨家專訪導演拉維·德耶瓦爾,他講述了創作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困境,以及自己關於復仇橋段的解讀。
【故事背景】
《一個母親的復仇》取材「德里黑公交」案。真實案件情況:2012年12月的一天晚上,在印度首都新德里,23歲的醫學系大學生喬蒂和男友看完電影後搭車回家,因誤上了一輛不在當班的公交車,悲劇就此發生。喬蒂男友被公交車上6名男子打暈後關押在駕駛室,隨後喬蒂遭到6名男子輪奸。最終喬蒂經過13天搶救後,不幸傷重離世。事後,1名案犯在被關押期間上吊自殺,4名成年案犯被判死刑,1名未成年案犯被判3年監禁。這個事件曾引發全世界范圍內的討論,是印度正視女性的安全問題的開始。
2005年,BBC拍攝紀錄片《印度的女兒》記錄印度黑公交輪奸案的方方面面。這部紀錄片本該在2015年的三八婦女節在印度播出,但最後影片在印度全面禁播。
2009年,奈飛拍攝影視劇《德里罪案》瑞奇·梅塔用了最客觀冷靜的方法來講述整個故事,通過德里警察局女性副局長夏爾馬的辦案視角,以7集內容回溯警方6天的破案過程,沒有什麼靈光乍現或者神來之筆,破案全靠實地走訪調查、徹夜查看監控,將各種線索抽絲剝繭,有效整合,最後為觀眾拼湊出事件的全貌。
在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里,希里黛玉化身「復仇女神」。
【講述】
希里黛玉遺作,她是「導演式」演員
片中飾演艾麗婭繼母的演員希里黛玉是印度國寶級女星,她被稱為「寶萊塢最後的女皇」,在寶萊塢堪稱傳奇。2018年2月24日,希里黛玉不幸逝世,享年54歲。
《一個母親的復仇》是德耶瓦爾的導演處女作,同時也是希里黛玉的遺作。談及和希里黛玉的合作,德耶瓦爾談道:「第一部電影可以和希里黛玉這樣的演員合作,我別無他求了。她十分善於接受我在片場的想法。《一個母親的復仇》是她的第300部電影了,也是她最後一部電影。她是一位導演式的演員,非常熱情,也會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詮釋場景,每一段戲她都會耐心傾聽你講,把場景內在化,然後做出自然生動的詮釋,她是我們最好的演員,直到現在我都很想念她。」
艾麗婭被強暴後奄奄一息。
快拍完時遭遇禁令,最難在於還原悲慘現場
德耶瓦爾透露,整部電影並不是一帆風順,他邀來兩位非常有才華的巴基斯坦演員來扮演影片中的女兒和父親,但在影片完成90%的時候,因為當時政府頒布的一項禁令「禁止巴基斯坦演員出演印度電影」而不得不推後拍攝安排,刪掉一些拍好的部分。
比起大環境的困難,德耶瓦爾認為要拍攝一個人類永遠不會原諒的場景,是更有難度的事情。如何還原慘無人道的情節,讓觀眾理解並能感受到女性的痛苦,又不能將這種痛苦赤裸裸地表現出來。德耶瓦爾表示,為拍攝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劇組做了很多社會調研,「我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去研究所有前後時間跨度大的重要案例以及探索調查和法庭審理程序背後的原因,走訪了官員、調查小組、律師、法官和強奸倖存者以及她們家人,他們的堅強才讓我們了解了捲入此類法庭案件的家庭的遭遇。」
戴維琪親手擊斃了強暴繼女的犯罪分子。
【 回應 】
劇情改動較大? 復仇有真實事件做基礎
《一個母親的復仇》改編自印度「德里黑公交」案,但電影沒有按真實事件發生的歷程那樣演繹。影片內容經過不少調整,受害者艾麗婭在夜晚候車時被她曾拒絕的同班男生以及其他3人強行帶走,後來她被實施了慘無人道的輪奸和毆打,但不同於喬蒂,艾麗婭活了下來並對對方進行了指認。可後來對方竟然全都被判無罪,面對確鑿的證據罪犯們被釋放,其中一人甚至還繼續返校上學,女孩的繼母戴維琪決定親手向犯罪者實行復仇,展開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
《一個母親的復仇》在印度並不新鮮,該片曾在2017年7月在印度上映,也因為故事取材和社會話題性險些被禁。不同於「黑公交」案件,艾麗婭的母親戴維琪向傷害自己女兒的犯罪分子舉槍復仇,這樣的改動會讓影片脫離現實嗎?
德耶瓦爾表示,《一個母親的復仇》是由印度人的情感製作的,但也有真實事件做基礎。除了「黑公交」案,他把其他真實故事也加了進去,「在一項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發生的一起真實事件,一位母親開槍打死了性騷擾自己女兒的騷擾者」。
警察馬修
懷疑戴維琪在實行復仇計劃。
反轉太快太暴力?因為受害者得不到法律支持
《一個母親的復仇》上映之後,部分觀眾對「以暴制暴」的復仇劇情不太認同,尤其是「前期復仇過程太順利」、「警察態度翻轉太快」,影片被質疑劇情有硬傷。
對此,德耶瓦爾談道,這正是自己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心聲。有文化且善良的女主,在家庭遭遇了沉重打擊後,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才最終不得已用私刑來解決問題。
德耶瓦爾十分理解片中女主一家的困境,「在印度,當你每天醒來,讀到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感覺非常無助。罪犯逃跑,媒體將事情變成一場審判,這會讓那些受害家庭非常沮喪。沒有人支持他們,沒有人為他們發聲。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只討論幾天,然後一切又回歸正常,一切又都沒有改變」。
「我的鏡頭展示的是當印度法律失效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德耶瓦爾表示,「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我從來沒有說過她所做的是正確的,只是想反映印度社會現實,當法律失效時,一個母親能為女兒做什麼。」
而對於警察態度的翻轉,德耶瓦爾解釋說,當法律沒有站在受害者一邊的時候,警察在心中存有疑慮,但他不允許「以暴制暴」。然而,在影片高潮部分,當受害人媽媽哭著說「這種事還會發生,而你們卻什麼都做不了」的那一刻,警察與她產生了共鳴,無力感讓他決定站在受害人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