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印度嘉寶的電影

印度嘉寶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6-14 09:12:55

㈠ 誰有嘉寶的1930年的電影《羅曼史》

《羅曼史》1080p網路雲資源(中英雙字幕) 密碼:wky5 鏈接短時間內有效,清盡快點開保持 有問題可以再下方追問,滿回答清記得採納!

㈡ 葛麗泰.嘉寶拍過哪些電影

《流浪漢彼得》(1922年)
《古斯塔柏林傳奇》(1923年)
《激流》(1926年)
《肉體與魔鬼》(1927年)
《安娜克里斯蒂》(1930年)
《羅曼史》(1930年)
《大飯店》(1932年)
《瑞典女王》(1933年)
《安娜卡列尼娜》(1935年)
《茶花女》(1935年)
《卡米爾》(1937年)
《尼諾奇卡》(1937年)
《雙面女人》(1941年)
瑞典女王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最動人作品,她飾演十七世紀的瑞典女王克里斯汀,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在鄉間騎馬時找到了心上人——新任西班牙大使安東尼奧。為了進一步了解他的底細,克里斯汀喬裝成男性打扮到安東尼奧下榻的旅館。兩人結交成好友之後,女王才表明真正身份,二人以情侶關系共渡兩天纏綿時光。其後,克里斯汀在皇宮正式接見安東尼奧,但私下仍秘密幽會,可惜他們的愛情無法見容於眾,克里斯汀雖然決定為了愛情放棄皇位亦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導演魯賓.馬莫利安全力發揮嘉寶的演技魅力,而嘉寶也跟她銀幕上下的情侶約翰.吉伯特演出了令人難忘的愛情場面,使本片成為有聲片早期的歷史愛情片經典作。
安娜卡列尼娜版本一
安娜無法忍受丈夫卡列寧的偽善和冷漠,與青年軍官沃倫斯基相愛,但卡列寧為了名譽和地位不願離婚,使安娜受到當時上流社會的輕視和攻擊。這時沃倫斯基也背棄了安娜,安娜憤然自殺。
版本二
影片表現了安娜·卡列尼那的悲慘的愛情。安娜難以忍受丈夫卡列寧的偽善和冷漠,她與青年軍官沃倫斯基相愛了。她要求與卡列寧離婚並且帶走兒子。拉列寧為了名譽與地位,不願公開離婚,想委託律師悄悄地替他辦理了手續並不讓安娜帶走兒子。安娜生下沃倫斯基的女兒後請求卡列寧的原諒,沃倫斯基曾因絕望而自殺過。安娜難以忍受丈夫的偽善,也抑制不住對沃倫斯基的感情,她決定離家出走,他們一起去了義大利。思念兒子的安娜回到祖國,卡列寧百般阻撓她與兒子相見。社會輿論對她的壓力也很大。安娜再次提出離婚,卡列寧拒絕與她辦手續。而此時的沃倫斯基也和別人好上了。安娜悲憤地卧軌自殺。

㈢ 把希特勒都迷住的大美女葛麗泰·嘉寶,最後怎麼樣了

1954年,奧斯卡為了紀念她的影視成績,特地為她設了一個特別獎即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但是她也並未去領獎 。1990年4月15日因肺炎於美國紐約逝世,終年84歲。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葛麗泰·嘉寶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五名

一、葛麗泰·嘉寶簡介

葛麗泰·嘉寶的粉絲們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瑞典的斯芬克斯”。斯芬克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獅身人面獸,它的神秘讓人猜不著摸不透,於是又被用來形容那些謎一樣的人或者謎語。嘉寶的神秘來自她自己。她是默片時代公認的美女,也是好萊塢初代黃金時期的掌門人,但是這些似乎都不是她想要的。

和熱衷於出現在聚光燈下的明星不同,嘉寶總是躲著聚光燈,不僅忙著躲鏡頭,就連拍戲的時候她都要求單獨待著。可拍戲的時候,是不可能沒人的,所以,她在的片場,都會嚴格限制工作人員的進出。

片場除了工作人員,連訪客的影子都看不到,就算混進去了,也是見不到人的,因為嘉寶拍攝時候布簾一層接一層,從四周把她圍住。被問到為什麼這么做,她卻說“我不想被人認出,不想被崇拜。”

㈣ 歷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什麼

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29)
片名:Wings
中文:翼
出品: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
年份:1927
導演:威廉.A.韋爾曼
製片:約翰.芒克.桑德斯
編劇:約翰.芒克.桑德斯
主演:克拉拉.鮑 理查德.阿倫 Jobyna Ralston 埃爾.布倫德爾 加里.庫珀

劇情簡介: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戰爭片,故事描述在1917年的美國小鎮,瑪莉暗戀著鄰家性格開朗的男孩傑克,而傑克卻對大家閨秀施維亞情有獨鍾,施維亞則對世家子弟大衛一往情深.這個微妙的四角關系因美國參戰而發生變化.傑克和大衛同時參軍並分配到同一個軍營中,兩個情敵之間水火不容,時起沖突,後來化敵為友.兩人因分別立下戰功,得以到巴黎休假.當時參加了救護隊的瑪莉到巴黎去找傑克,而傑克酒醉沒認出她,以致引起誤會.在作戰中大衛中彈墮機,幸而未死,並偷了一架敵機返回.傑克正要給朋友們報仇,誤認大衛是敵人而開火待知道真相為時已晚.戰爭結束後,傑克返鄉向大衛的雙親請罪,而瑪莉也重新接納了傑克的愛情.

全片一半的篇幅在經營空戰場面,由於編導等都是飛行員出身,使影片呈現出鮮明的生活實感和壯觀的空戰場面.在愛情的安排上,全片也發展得流暢自然,不落俗套.使這部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的最佳影片,也是唯一的一部獲此殊榮的默片,具有歷久常新的觀賞價值.
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0)
片名:The Broadway Melody
中文:百老匯的旋律
出品: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
年份:1929
導演:哈里.博蒙特
主角:查爾斯.金
女主角:阿尼塔.佩奇 貝茜.拉芙
劇情簡介:
這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聲片,上映當時標榜:百分之百對話,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故事描述克薇妮和漢克姐妹均為歌星,在家鄉演出成功後,來到紐約闖天下.她們倆加入了百老匯的歌舞團,並且姐妹倆同時愛上了歌舞團經理艾迪,發展出一段浪漫的戀情.克薇妮在幾經考慮之後決定犧牲自己,將艾迪讓給妹妹,使她成為歌舞團頭牌紅星.漢克在了解姊姊對她的一番心意後也大受感動,決定將艾迪讓給克薇妮,獨自返回家鄉的歌舞團發展.
影片的主要吸引力,來自演員熱情洋溢 朝氣勃勃的表演和幼稚得有趣的真實對話,使觀眾感到一種窺視藝人私生活的非凡樂趣.本片並首次運用聲畫對位法,為電影藝術帶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片中的音樂和舞蹈均具水準,歌舞場面部份採用黑白,部份採用彩色拍攝,也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第三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1)
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中文:西線無戰事
出品:美國環球影片公司
年份:1930
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
主演:盧.艾爾斯 約翰.雷
劇情簡介:
本片被推崇為"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原著為德國名作家雷馬克的經典小說,描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go-vern-ment以漂亮的口號呼籲年輕熱情的學生志願者投身戰場保家衛國,但他們在前線上目睹的戰爭實況卻是殘酷而無意義的.當主角好不容易從愛國的迷夢中清醒過來時,卻發現另一批青年學子又被騙上戰場送死,而他自己則在一個戰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時被敵軍開槍擊斃.
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以簡明精練的手法寫活了戰爭的荒謬無情,透過男主角盧.艾爾斯飾演的保羅,從迷戀戰爭到心冷 心死的每一次心理轉變,鮮明地表達出反戰主題,主角的演出也動人心弦.本片曾在納粹德國被禁映長達二十年,直至二戰結束後才得以解禁上映.
第四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2)
片名:Cimarron
中文:壯志千秋
出品:美國雷華影片公司出品
年份:1931
導演:維爾斯利.魯格爾斯
編劇:霍華德.艾斯特布魯克
主演:理查德.狄克西 艾琳.鄧恩 威廉.科利爾 羅斯科.阿蒂斯
劇情簡介:
在美國西部開拓時期主人公辛馬龍攜妻從東部來到俄克納馬拉.在土地肥沃礦業豐富的大草原上定居,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改善了生存環境.但是也因侵犯了牧場主的利益而經常發生糾紛和格鬥,強盜土匪的不斷襲擾也使他們寢食不安.辛馬龍見義勇為劫富濟貪,尤其同情當地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為了維護東部移民和印第安人的社會權益,他組織親友開發油田,並辦起聲張正義揚善懲惡的報紙.這一切使敵對勢力對辛馬龍更加仇視,不幸的是在一次油田失火事故中辛馬龍的血肉之軀和他畢生為之奮斗的"西部理想"都化為灰燼.
影片以遼闊無艱的俄克納馬拉大草原為背景,通過辛馬龍的奮斗生涯展示了印第安文化和西部的變遷,贊揚了主人公的正義感和獻身品德褒揚了西部開發精神.
第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3)
片名:Grand Hotel
中文:大飯店
出品: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
年份:1932
導演:埃德蒙.古爾丁
主演:葛麗泰.嘉寶 瓊.克勞馥 劉易斯.斯通 華萊士.比里 萊昂內爾.巴里摩爾 琪恩.漢旭特 約翰.巴里莫爾
劇情簡介:
這是米高梅公司在三十年代初期首創"全明星電影"的代表作.全片以柏林的一家豪華大飯店為人生舞台,表現五組人物在同一天之中的離奇遭遇.導演埃德蒙.古爾丁的敘事手法雖然只是中規中矩,但幾位大明星的表演卻相當精彩,充分掌握角色的個性和處境包括:飾演面臨事業危機的俄國芭蕾舞女星的葛麗泰.嘉寶;飾演嗜賭男爵的約翰.巴里莫爾;飾演患上絕症小人物的萊昂內爾.巴里莫爾;飾演企業家的華萊士.比里.這些角色以三線交錯的方式上演著人生的悲歡離合,劇情發展相當流暢,場景雖然局限在大飯店之中,但人物穿梭流動自然,使本片成為"全明星電影"的成功例子.
第六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4)
片名:Cavalcade
中文:亂世春秋
出品:美國20世界福克斯公司
年份:1933
導演:弗蘭克.勞埃德
主演:克萊弗.布魯克 黛安娜.溫亞德
劇情簡介:
出身於名門望族的羅伯特和妻子吉恩告別愛子愛德華和約,帶領僕人布里吉斯戎裝上陣,前往南阿爾卑斯作戰.羅伯特建功立勛,被封為公爵.多年後,愛德華和貴族小姐伊迪斯結為伉儷.他們在乘坐泰坦尼克號郵船去美國歡渡蜜月途中,船與冰山相撞而沉沒,愛德華葬身海底,伊迪十死裡逃生.次子約應征入伍,開赴前線.當羅伯特夫婦和弗妮的父母正在為約和弗妮辦婚事時,噩耗傳來,約衛國捐軀,兩家人陷入巨大的悲慟之中.戰爭結束了,又是一個除夕之夜.弗妮強忍悲痛,重登舞台,把對情人的無限懷念和哀思之情,傾注在激情的鼓舞表演之中……
第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5)
片名Happened One Night
中文:一夜風流
出品: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年份:1934
導演:弗蘭克.卡普拉
編劇:羅伯特.瑞斯金
男主角:克拉克.蓋博
女主角 克勞黛.考爾白
劇情簡介:
華爾街大亨安德魯的千金艾莉,執意嫁給名飛行家金衛斯理,不顧父親反對,毅然跳船離家出走,隻身前往紐約找衛斯理.中途懈逅不向惡勢力低頭的新聞記者彼得韋恩,倆人搭一同巴士.艾莉皮箱被竊,恐遭父親聘僱的偵探應訊攔截而不敢報警,彼得獲知艾莉逃家的秘密欲作獨家報道,於是二人協議繼續前行.一起承受旅程的困頓與挨餓之苦,共宿一屋以減少開銷,並建立《耶利哥城牆》以免雙方越軌.誰知到紐約前夕,艾莉發現自己愛上彼得,而在彼得向總編戈登求援時,艾莉身無分文被父親帶回家,雙方引起誤會,安德魯與彼得對話,得知為好青年;而艾莉竟在與衛斯理的婚禮中……

第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6)
片名:Mutiny on The Bounty
中文:叛艦喋血記
出品: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
年份:1935
導演:弗蘭克.勞埃德
主演:克拉克.蓋博 查爾斯.勞頓 弗朗肖.托恩
劇情簡介:
這是發生在英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事件,描述1789年在英國皇家海軍邦蒂號軍艦上由於年輕的海軍士官拜姆和大副克里斯蒂不滿艦長威廉布萊的兇殘虐待而帶領水手們發起叛變.影片開始時,這艘軍艦奉命從英國到大溪地尋找一種名為"麵包樹"的植物,但艦長在航行途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對船員做出種種不人道的行為,因而在叛變中被驅逐離艦.
編劇通過一個富於冒險和浪漫色彩的軍事題材故事,把矛盾沖突集中在一次充滿驚濤駭浪的航行中,塑造了艦長和大副克里斯蒂兩個性格鮮明的銀幕形象.影片的情節發展緊張激烈,節奏明快,因而獲得最佳影片金像獎.本片中的三個男主角,查爾斯.勞頓 克拉克.蓋博 和弗朗肖.托恩演出同樣精彩,同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是奧斯卡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紀錄.

第九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37)
片名:The Great Ziegfeld
中文:歌舞大王齊格菲
出品: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
年份:1936
導演:羅伯特.Z.倫納德
主演:威廉.鮑威爾 默納.洛伊 路易絲.萊娜
劇情簡介:
本片以百老匯最大的歌舞團 ---- 齊格飛歌舞團的創辦人佛羅倫斯.齊格飛的生平為題材,是三十年代好萊塢歌舞片黃金時代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當時除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外,演出齊格飛首任妻子的女星路易絲.萊娜亦獲最佳女主角獎.齊格飛年輕時是在雜耍節目中表演的藝人.1893年到百老匯發展,建立了歌舞團的知名度.1907年創辦了以美女盛裝演出大型歌舞著稱的齊格飛歌舞團,贏得歌舞大王的稱號.直至1932年,因操勞過度致死,而他的歌舞團也受到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而逐漸沒落.本片投資巨大,歌舞場面由齊格飛歌舞團的原班底演出,共展現了七出大型歌舞和二十三首名曲,美不勝收,堪稱是好萊塢與百老匯結合的完美示範作.

㈤ 《大飯店》的女主演

葛麗泰·嘉寶
英文名:Greta Garbo
原 名: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生 日:1905年9月18日
逝 世:1990年4月15日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逝世地:美國紐約
最喜愛的人:電影的啟蒙老師斯蒂勒
最討厭的事:和一個男人同榻而卧
最愜意的事:穿上雨衣、戴著航空帽在雨中散步
最喜歡的動物:狗、貓、鸚鵡
第一句學會的英語:這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刻,願上帝保佑美國。
成名作:《古斯塔柏林傳奇》
代表作品:
《流浪漢彼得》(1922年)
《古斯塔柏林傳奇》(1923年)
《激流》(1926年)
《肉體與魔鬼》(1927年)
《安娜克里斯蒂》(1930年)
《羅曼史》(1930年)
《大飯店》(1932年)
《瑞典女王》(1933年)
《安娜卡列尼娜》(1935年)
《茶花女》(1935年)
《卡米爾》(1937年)
《尼諾奇卡》(1937年)
《雙面女人》(1941年)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本名Greta Lovisa Gustafsson,於1905年9月18日出生於瑞典。由於父親在她14歲時就過世,因此在她小小年紀就被迫離開學校到百貨公司工作,一直到後來她開始在電影里接演一些小角色,才有機會靠自己賺的錢,重新進入演藝學校就讀。在瑞典演藝學校期間,嘉寶首度在電影(The Atonement Of Gosta Berling,1923)里獲得女主角的演出機會,而此時嘉寶才18歲。而幸運的,嘉寶特殊的氣質立刻受到注目,也因為這部片,美國米高梅公司開始注意到嘉寶,於是接下來嘉寶就從瑞典一躍到好萊塢,演出她在好萊塢的第一部電影(Die Freudlose Gasse,1925)。由於此時正是默片時期,因此嘉寶不需顧慮到語言的障礙,開始順利的在好萊塢發展。

在演出幾部默片後,到了30年代,嘉寶開始演出有聲片。在她第一部有聲片(Die Freudlose Gasse,1925)中,她低沉慵懶又深具魅力的聲音演出,立刻讓她的表演顯得更加突出,也贏得了當年演藝學會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不過可惜的是,她並沒有獲獎,在這位銀幕女神的演藝生涯中,縱使她的演出迷死眾生,但是她卻始終與獎項無緣,只有在她息影後,1954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才頒發給她遲來的特別成就獎,感謝她在影壇上帶來如此令影迷難以忘懷的演出。

接下來,她與當紅男星克拉克·蓋博合演了一部賣座片:Susan Lenox:Her Rise And Fall,票房獲得空前勝利,從此她在影壇上一線女星的地位,也更加穩固。接下來,嘉寶都將自己的表演奉獻在米高梅片廠,並為米高梅公司賺進不少票房。到了1939年,嘉寶首度在電影Ninotchka中嘗試喜劇的演出,展現出她天生的喜感。接下來的電影,仍然是一部喜劇,不過令所有影迷傷心的是,這部電影居然是嘉寶她在影壇上的最後一部電影(Two-Faced Woman,1941),從此息影,隱居紐約。

嘉寶在她演藝生涯正值顛峰時,毅然決然選擇急流勇退,雖然讓她的影迷,唏噓不已,彷彿她到好萊塢演了15年的電影,就是為了替往後退隱50年作準備。但是相同的,嘉寶卻因此使得她在銀幕上的演出成為永恆。關於嘉寶選擇退隱的原因,其實跟嘉寶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正如同在銀幕上,嘉寶向來神秘、冷靜、成熟、性感卻又多情,而私下嘉寶也鮮少讓私事曝光,而只專注在銀幕上的表演,因此,對於她毫不留戀聚光燈,則是完全可以理解。另一方面是在經歷二次大戰後,嘉寶感受到世界的巨大轉變,也間接促成她一心想從炫爛歸於平淡。

而在她短暫發光的影壇作品中,至今最為人所百看不厭的,就是由小仲馬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茶花女》(Camille,1936),雖然說改編成茶花女的電影版本,不計其數,但是嘉寶所飾演的《茶花女》卻是至今最常被重映的版本,理由無它,無非是嘉寶的明星風采將這個多情犧牲的青樓女子,演得更加風華絕代。尤其在她最後重病時,即便她如何維持冷靜優雅,卻因為被愛人不斷的誤解,甚至因自己的身分而被迫與愛人分離時,她仍掙扎著整理儀容,起身相見,那種希望與絕望,卻反襯出命運的無比殘酷。

嘉寶在1925年赴美發展,1941年完成最後一部電影(Two-Faced Woman)後就退出影壇,從好萊塢搬至紐約過著完全隱居的生活,只有曾經在1947年為了希區柯克復出銀幕演出(The Paradine Case,1947) ,直到1990年4月15日安詳的死去,享年84歲。這位在黑白電影中永遠的神秘女郎,她美麗動人的光彩卻早已成為不朽!關於嘉寶這位曾經顯赫一時的無聲電影時代的皇後為何終身不嫁,為何36歲就告別了電影界,人們至今還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㈥ 電影《茶花女》哪個版本好看

電影茶花女(1936年版)葛麗泰嘉寶 主演的,黑白片,在眾多茶花女電影中目前為止最出名。 嘉寶的容貌和氣質很好,可惜長得太壯,身材挺高。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的80年法國版法國電影是拍的最大膽的,經常會有畸戀方面的倫理戲,還經常有上身或全身裸露的戲,法國片基本都有這樣的特點,反而是美國電影相對保守一點電影茶花女(1995年版) 安娜·拉德旺波蘭版的《茶花女》,各方面都拍得不錯,女主人公有種東西方結合的美,有點憂郁的氣質2005年義大利版的主演:朗切斯卡·內里、琳達·巴蒂斯塔、塞爾吉奧·穆尼茲電影茶花女(2007版)英國 主 演 西耶娜·米勒

㈦ 《茶花女》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茶花女》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36 黑白片 108分鍾

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喬治·顧柯 編劇:祖·阿金斯 弗朗西斯·馬里昂 詹姆斯·希爾頓(根據小仲馬同名小說改編) 攝影:威廉·丹尼爾斯卡爾·弗倫德 主要演員:葛麗泰·嘉寶(飾瑪格麗特·戈蒂耶) 羅伯特·泰勒(飾阿芒·杜瓦爾) 里昂內爾·巴里摩爾(飾杜瓦爾先生) 亨利·丹尼爾(飾法維爾男爵) 雷諾爾·烏爾麗克(飾奧林普) 傑西·拉爾芙(飾南尼) 蘿拉·霍普·克魯絲(飾普律當絲·迪韋爾努瓦)本片獲1937年紐約影評協會沒祥兆最佳女演員獎




【劇情簡介】

1847年,巴黎。繁華的香榭麗舍大街上,一輛考究的四輪轎式馬車停在一家花店門口,老闆娘布楊夫人精心挑撿了一束白色的茶花送到馬車里一位漂亮女郎手裡。她叫瑪格麗特·戈蒂耶,是巴黎的名妓,因為酷愛茶花,身上又總戴著茶花,故人稱茶花女。陪她坐在車里的是普律當絲·迪韋爾努瓦,她過去也曾做過 *** ,年紀大了,就開了家時裝鋪子,仍在社交界里打轉,現在是瑪格麗特的女伴。

馬車載著她們來到喜劇歌劇院,這幾乎是她每晚的例行公事。瑪格麗特繞過休息廳,邊和熟人打著招呼邊朝她的包廂走去。這時我們看清楚了,她身材頎長,面色蒼白,但相貌十分端正、秀麗,身著一襲雅緻的白色絲質長裙,周身在鑽石的映襯下,顯得典雅、華貴。乍看之下,像是一位貴婦人。瑪格麗特坐在她的包廂里,漫不經心地看著舞台上的演出,樓下觀眾席上有不少人等著她的垂顧。坐在她身旁的普律當絲准備當晚給瑪格麗特介紹一位新的男友——德法維爾男爵。當男爵出現在她的望遠鏡里時,她忙指給瑪格麗特看,等瑪格麗特順著她指的方向看時,一位瀟灑的青年男子正熱切地向她張望著。瑪格麗特竊喜,男爵竟是這樣一位外貌英俊的青年紳士,對視片刻,瑪格麗特示意他到她的包廂里來。青年見到了他崇拜已久的社交界名人,興奮得局促不安,他自我介紹說他叫阿芒·杜瓦爾。瑪格麗特意識到她認錯人了,這使阿芒很尷尬,可瑪格麗特並不在意,她友好地和他說著話並差遣他去給她買糖果。等阿芒返回包廂時,瑪格麗特已經離開了。失望之餘,他看見了瑪格麗特失落在地上的手帕,便虔宴迅誠地撿了起來。

瑪格麗特帶著她的新情人德法維爾男爵回到家裡,從他見到她的第一天起,幾乎每天晚上都來看瑪格麗特。這位男爵40歲左右年紀,表情呆板,語言干澀,既無討人喜歡的外表,又無個人情趣,就是有錢。瑪格麗特不喜歡他,可他死纏著瑪格麗特,他能滿足她對金錢、鑽石、服飾以及其它虛榮心的一切需求。

在劇院里初識瑪格麗特後,阿芒·杜瓦爾就回到郊區他父親的家裡。阿芒母親已故,給他和妹妹各留下一筆遺產。他的父親是位收稅員,一生恪盡職守,勤儉持家,竟也給女兒攢下一份體面的嫁妝。阿芒每年都要回家住上幾個月,一來顯得孝順父親,二來可以省下不少開支。父親對兒子寄託很大希望,期待他在外交事業上有所發展。阿芒這次回家來是專程參加妹妹路易斯的訂婚儀式,他很愛妹妹,為她找到一位有前途的未婚夫很是高興。

幾個月後阿芒返回巴黎,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在書店裡枯租再次見到瑪格麗特,當時他正在看一本名叫《瑪儂·萊斯科》的書,瑪格麗特說她很喜歡這本描寫愛情的小說。阿芒把他一直珍藏著的手帕鄭重地還給瑪格麗特,這區區小事使瑪格麗特很感意外。倆人交談時,瑪格麗特不時地用手帕捂著嘴咳嗽,她患有肺病,夜裡常常難受得睡不著覺,醫生告誡她要改變現在的這種放盪的、不節制的生活習慣,可她離不了眼前眾星捧月似的燈紅酒綠的生活,否則就不知怎麼打發日子。阿芒好意地關心她,作為回報,她邀請阿芒到她家裡去參加她的生日晚會。

瑪格麗特家的餐廳里坐滿了客人,阿芒也在其中,餐桌上擺滿精美的菜餚。伴隨對女主人生日的祝賀,是一陣陣刺耳的尖叫、狂笑和哄鬧聲,男女賓客間相互開著毫無顧忌的玩笑,全無斯文可言。阿芒初次接觸這樣的場面顯得很不習慣,瑪格麗特一杯接一杯地喝著酒。酒足飯飽之後眾人開始狂舞,瑪格麗特縱情地跳著,酒後的她面色潮紅,由於過分激動和勞累,她咳嗽得上氣不接下氣,不得不回到卧室里去吃葯、休息。瑪格麗特的離開並未影響她的朋友們的興致,他們對她病態的強顏歡笑早已司空見慣,可是這卻沒有逃過一直關注著她的阿芒的眼睛,他緊跟著也進了瑪格麗特的卧室,看著瑪格麗特如此糟踏自己,阿芒感到心疼和擔心,他向瑪格麗特表達了愛慕之情並勸她愛惜身體。望著阿芒一臉真誠和揪心的神情,瑪格麗特被打動了,一股久已淡忘的真情湧上心頭,她交給阿芒一把家裡後門的鑰匙,約他晚間來相會。第二天入夜,阿芒興沖沖地前來赴約時,卻發現瑪格麗特家的後門早被反鎖上了,任他怎麼按動門鈴,裡面都沒有反應,顯然男爵正在瑪格麗特房內。氣惱之下,受了委屈的阿芒認為 *** 終究是不可信的。可就在他打點行裝決定離開巴黎的時候,普律當絲給他送來一封瑪格麗特向他致歉的信,隨後瑪格麗特也來到阿芒的住處。如同一陣春風滋潤了心田,沉浸在愛的甜蜜里,阿芒提議帶著瑪格麗特到遠離城市喧囂的鄉下去醫治她的肺病,他要獨享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歡樂。瑪格麗特見阿芒如此真誠地關心和愛護她,她從心底里認定對這個青年人要以心相許。為了能和阿芒廝守而又不給並不富有的他增加太多的負擔,瑪格麗特想出了個主意。在同男爵約會時,她提出了夏天要到鄉下休養的要求,向男爵要4萬法朗作為生活費用。費了一番唇舌之後,無奈的男爵終於把一沓錢放在瑪格麗特的手上。作為感謝,瑪格麗特親吻了男爵的面頰,男爵卻給了她一耳光,摸著自己發燙的臉頰,瑪格麗特說不出是屈辱還是高興。

馬車載著瑪格麗特、阿芒和老僕人南尼駛向郊區。車子在一幢鄉間別墅前停了下來,阿芒跳下車把熟睡的瑪格麗特抱到房間里,南尼忙著打開窗子收拾屋子。瑪格麗特睜開眼睛,看著這灑滿陽光的新居她快活極了。第二天早餐過後,阿芒陪她一起去散步,明媚的陽光,清新的空氣,純朴的大自然喚起了瑪格麗特對生命、對生活的嚮往。又一個早晨,阿芒來找瑪格麗特時看見她交給南尼一本書還囑咐她一些什麼事情,這舉動引起了阿芒的猜疑。當他發現書里夾著一封委託普律當絲替她典當一枚鑽戒的信後,才知道瑪格麗特是怕增加他的負擔才有此為,阿芒十分感動並請求瑪格麗特原諒他的疑心。當日他們一起去參加瑪格麗特一對青年朋友的婚禮,看到那對戀人喜結良緣,瑪格麗特十分動情。回家的路上,她在田野間、花叢中忘情地跳著、跑著、笑著,快活得像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跑累了,他們坐在一棵大樹下乘涼,瑪格麗特偎依在阿芒的懷抱里宛如一頭馴順的小鹿。而此時的阿芒猶如掉進蜜罐里,重返天真的瑪格麗特在他眼睛裡是那麼地純潔可愛。阿芒向瑪格麗特談了他的經濟情況,請求她接受他的一筆饋贈,在一片花叢中,阿芒向瑪格麗特求婚了。這普通的求婚字眼在瑪格麗特聽來是那麼的神聖和動聽,她為這奢侈的幸福所陶醉並虔誠地為自己祈福。

瑪格麗特一改過去奢華的生活方式,她穿上普通農婦的衣服,學著過普通人的日子,和村民們相處甚篤。一天上午阿芒進城去辦理她母親遺產移交等事宜,一輛馬車帶來了一位長者,他是阿芒的父親蒙西埃爾·杜瓦爾先生,他聲稱要見瑪格麗特·戈蒂耶小姐。瑪格麗特小心翼翼地把他請到屋子裡,杜瓦爾先生開門見山地說他是為他兒子的事情來的,他說阿芒是個很有前途的青年,雖年金不高,但足以維持生計。現在他為了瑪格麗特不惜把母親留給他的房產變賣以便轉到瑪格麗特的名下。再有,他的家庭清白無瑕,阿芒的妹妹已經定婚,她可能有個很好的歸宿。如果阿芒和瑪格麗特在一起,那將辱沒他妹妹的姓氏,危及她的前途,而阿芒的前程也會就此斷送。作為父親,他不得不為子女的前途擔憂,而這一切的結果都將取決於瑪格麗特的決定。杜瓦爾先生的一番話如五雷轟頂,壓得瑪格麗特喘不過氣來,剛剛開始的新生活帶給她的美好感受以及對未來的憧憬與她所必須面對的現實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她接受不了。瑪格麗特極力鎮定著自己的情緒,向杜瓦爾先生坦陳她與阿芒之間的真情,她請杜瓦爾先生相信,她無意增加阿芒的經濟負擔,更不知阿芒已經為她打破了原本的開支計劃甚至波及他的家庭。她請求杜瓦爾先生允許她和阿芒在一起並且不要任何饋贈,她保證今後過 一種勤儉的日子。面對一位美麗的青年女子如此真誠的表白和哀求,杜瓦爾先生並非心無所動。但是一位父親的神聖職責超過了對一個 *** 的憐憫,他要求瑪格麗特同阿芒恩斷情絕,他和他的家庭都將感念她的寬宏。瑪格麗特絕望了,心本善良的她不忍心連累一位無辜的少女,不忍心連累她的心上人以及他的家庭,她答應了杜瓦爾先生的請求,並懇請他不要把這突然發生的一切告訴阿芒。

當天下午阿芒回來了,滿面風塵與興奮,他歡喜地擁抱瑪格麗特,告訴她今後他們的生活有保障了。望著阿芒熱情洋溢、充滿青春稚氣的真誠的臉孔,瑪格麗特情不自禁地擁吻他,但瞬間又放開了他。阿芒這時才發現盛裝的瑪格麗特情緒異常。當瑪格麗特說她要回巴黎去找法維爾男爵時,阿芒憤怒了,可瑪格麗特毫不在乎他的反應,徑自離去。看著瑪格麗特的背影,阿芒又氣又恨。

巴黎豪華的夜總會里聚集了社交界名流,阿芒也在其間。普律當絲乍一見到阿芒不由得一陣緊張,她告訴他今晚瑪格麗特和男爵也要來,讓他留點神。一會兒,瑪格麗特和男爵出現了。她一襲黑色紗裙,依舊楚楚動人,但略顯憔悴。當她見到目現敵意的阿芒時,驚得她手發抖扇子落到地上都渾然不覺。她想轉回家,被男爵攔住了。阿芒走上前去同男爵打招呼而全然不理會瑪格麗特的存在,瑪格麗特緊張得再次把扇子掉在地上,阿芒故作禮貌地把扇子撿起來交還給瑪格麗特並對男爵說了句很不恭敬的話,氣得男爵甩下瑪格麗特到賭桌上去了。阿芒也湊到賭桌上來,他要和男爵賭個輸贏。有道是情場失意,賭場得意,幾輪下來,男爵和東家的錢都堆到了阿芒的面前。這時焦灼不安的瑪格麗特差人把阿芒叫到休息廳去,見到瑪格麗特那副疲弱的樣子,阿芒的心一下子軟了下來,他把瑪格麗特擁在懷里訴說著離別的情思並且要帶走她。瑪格麗特的心都要碎了,但一想到她對杜瓦爾先生的允諾,便橫下心來對阿芒說她愛男爵。阿芒那顆受傷的心怎禁得住這當頭一棒,妒火和怒火燒得他失去了理智,他打開休息廳的門,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了瑪格麗特,把他剛剛贏來的一沓錢狠狠地摔在瑪格麗特身上。當男爵斥責他時,他反手給了男爵一耳光,隨即兩人宣布決斗。等瑪格麗特急匆匆趕到決斗現場時,阿芒的朋友加斯東告訴她,男爵受了傷,阿芒平安無恙。

在致命的打擊下,瑪格麗特倒下了,她的肺病越來越厲害。受傷後的男爵不再給她錢,不久瑪格麗特就債台高築,她不得不靠典當首飾衣物來看病吃葯和維持生活。來看望她的人越來越少了,往日吃她喝她的朋友疏遠她了,連普律當絲也換了一副嘴臉,等候在她客廳里的凈是些前來討債的債主。一天加斯東來看她,見到瑪格麗特貧病交加心中不忍,就悄悄地在她的錢包里塞了一沓錢。不成想這給瑪格麗特的救命錢轉眼就被普律當絲拿走了,忠實的老南尼看著她視為女兒的瑪格麗特結果如此悲慘,除了哭泣別無他法。當聞訊的阿芒終於趕到瑪格麗特家裡時,首先跳進他眼簾的是為瑪格麗特做祈禱的神父,一種不祥之兆襲上心頭。接著他看到了強打精神迎接他的垂死的瑪格麗特,此時的阿芒已經弄清楚瑪格麗特離開他的原因。看到這個善良的姑娘為了成全他而做出的犧牲,並且因他的報復而被折磨成如此慘狀,阿芒一邊請求瑪格麗特的寬恕,一邊安慰她表示今後倆人永不分離。瑪格麗特欣慰地聽著阿芒說出的每一個字,這位一代名妓茶花女帶著希望倒在她唯一至愛的人的懷抱里溘然長逝。



【鑒賞】

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自1848年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一直擁有廣泛的讀者。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耶的原型是作家在巴黎認識的一名高級 *** ,原名瑪麗·普萊西絲,是小仲馬使這個僅活了23年、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獲得永生。原作曾在1853年被改編成同名舞台劇,首演即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又被改編成同名歌劇再獲成功。至今《茶花女》仍是世界各大劇院、歌劇院上演的主要劇目。1915年至1927年間,以小說和戲劇為基礎,《茶花女》曾四次被搬上銀幕,但都是無聲片。這里介紹的是1936年拍攝的有聲片。一部文學作品多次被改編成不同的藝術形式重復上演且影響甚廣,足見其藝術魅力之經久不衰。

影片編劇把原小說中的情節刪繁就簡,把發生在一年多時間里的恩恩怨怨濃縮成108分鍾的銀幕故事。改編者改變了原作第一人稱日記式的倒敘形式,刪去了原作者很多的個人感受,線性地、單刀直入地敘述了瑪格麗特和阿芒的愛情悲劇,把改編者對社會的憤懣、焦慮以及同社會的對話訴諸畫面,在當時電影還沒有完全擺脫戲劇影響的情況下,《茶花女》以電影的品格和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導演和編劇所顯示的藝術功力是不可忽視的。

原作者和改編者採取的是探索人與社會的關系的態度,作品自然反映了作者的主觀心情。《茶花女》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它不是靠羅列細節來代替生活的整體實在,而是以典型的人和事來傳達作品所滲透的社會現實意義,在關心社會生活的同時,注重人物內心情感的開掘和探索生活的底蘊。可以說在茶花女的身上交匯著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某種社會精神。創作者所持有的眼光是誠實和謙虛的,他們相信所見的事實而沒有囿於一般的社會偏見,這樣作品就具有一種穿透力,它能把握住未曾被世人發現或發現而不能面對的社會真實素質,在觀眾的眼睛裡,世界多了幾分真實。

茶花女本身就是一個夢,她的生活方式是醉生夢死,她周旋於眾多追求者之間,用自己的笑顏、美色和肉體換取華麗、高貴的外表。在當時的巴黎世風下,她無須顧及人們對 *** 的看法乃至評價,也不必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因為她沒有付出感情,她也沒有遇到為她付出真情的男人,直至她遇到阿芒。

瑪格麗特是唯美主義者,她愛茶花,愛美的服飾,卻沒有發現她自身的存在價值。阿芒的真誠,阿芒對她傾心的愛使她覺悟到生命的價值和愛的份量。就在她全身心地愛著阿芒,准備用自己的一切去擁抱生活和未來的時候,杜瓦爾先生所代表的另一種愛強烈地沖擊了她。在無可爭辯的、以正義的形式出現的父愛的重創下,她對阿芒的愛變得軟弱無力,為了杜瓦爾先生女兒的婚姻,為了心愛的人美好的前程,也為了他們家族的名聲,她放棄了對阿芒的依戀和自己可能得到的幸福。就在阿芒斥責她是負心、 *** 的女人的時候,瑪格麗特的人性美和人格力量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瑪格麗特對理想生活的追求終究是個夢,可人往往在夢里是不清醒的或許是幸福的,而夢醒時分恰恰是理想的破滅和殘酷的現實。這是人類經久奮斗而難以掙脫的悲哀。

法維爾男爵因為有爵位、有錢,他的人格也就相應地尊貴了,他可以在享有天倫之樂的同時堂而皇之地去尋花問柳且並不因此遭世人所不齒。他天天去看瑪格麗特,面對她對他的敷衍非但不感到無聊,反以為這是他尊貴的地位帶給他的榮耀,這難道不是一種殘缺的人格嗎?和一個 *** 相比,他活得並不真實,直至他以為人格受到侮辱提出和阿芒決斗時,他所代表的資產階級道德之虛偽顯露無遺。人們最終接受的是茶花女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 本身當然不值得贊頌,瑪格麗特以 *** 身份出現時沒有人譏笑她,盡管她曾使某些男人傾家盪產,可當她想以良家婦女的面目面對世人時,反而覺得她活得比當 *** 還要艱難。茶花女是個本性善良的女子,她一落入紅塵,捲入19世紀以巴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和達官貴人主宰的畸型的男人圈裡,與社會交手不了幾個回合便把自己送進了墳墓。她的死向正統的人格提出了挑戰。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總是在與社會爭斗、周旋,正是在這種周旋和爭斗中,社會才趨向健全和進步,人類的生存價值才得以體現。試想瑪格麗特若沒有遇見阿芒,若沒有順從杜瓦爾先生的命令和請求,何以體現她的人性美和人格的力量呢?瑪格麗特的與命運和社會的周旋,襯託了資產階級社會里人的生存狀態,這種悲劇的力量是否可以看作是《茶花女》的精神內核和生命力呢?

《茶花女》以銀幕為載體提出了道德是非的問題,這種道德是非是以當時以及比當時更為久遠的生活背景為基礎提出的,亦是創作者的主體心靈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裁斷。在良家女子路易斯與 *** 瑪格麗特之間,杜瓦爾先生為他女兒選擇了幸福,這是從社會道德及一般的道德傾向出發的。沒有人關心 *** 是否幸福,更沒有人關心 *** 是否應該擁有幸福,因為 *** 這個群體是為社會道德所厭惡和鄙視的。在《茶花女》中,出於道德上的需要而去扼殺一名 *** 對幸福的追求,去扼殺阿芒和瑪格麗特這對俊男倩女之間純真的愛情並以其生命為代價,從審美的意義上講觀眾對這種扼殺是不能認同的。藝術的審美的眼光與社會道德的眼光在《茶花女》中是並存的,而且可能都具有合理性,這正是《茶花女》的藝術魅力所在。道德與不道德,人性與非人性,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被19世紀巴黎腐朽的資本主義世界搞得混沌不清。瑪格麗特的死或許會引起杜瓦爾先生內心的震顫,杜瓦爾先生所代表的社會勢力究竟對瑪格麗特為愛情付出的代價持有什麼態度,這又是《茶花女》向世人提出的問題。

《茶花女》作為一部影片來說尚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作為主人公茶花女的扮演者葛麗泰·嘉寶卻極為世人所稱道。小說《茶花女》的問世,人們記住了小仲馬和他的瑪格麗特,電影《茶花女》讓人難忘的是葛麗泰·嘉寶。從影片一開始坐在馬車里接茶花,到在歌劇院大廳里疾步輕盈地亮相,到對一個與她搶風頭的 *** 大度地寬容,嘉寶就先聲奪人,以其高貴的氣質告訴觀眾:這個瑪格麗特·戈蒂耶不可等閑視之。

作為演員,嘉寶最稱職的地方在於她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和角色融合在一起。瑪格麗特的原型身上或許有流於世俗和庸俗的地方,這在身為茶花女的嘉寶身上卻不大看得出來。嘉寶在理解並盡力表現風塵女子飽經滄桑並因此而玩世不恭的心態的同時,並不苟同她們的平庸,因此觀眾時時感覺到在嘉寶的瑪格麗特身上散發出來的某種高貴而憂郁的氣質,瑪格麗特也就顯得格外清麗脫俗和惹人憐愛。觀眾在欣賞嘉寶—瑪格麗特的同時,不知不覺地縮短了與茶花女之間的距離而去關注她的命運,同情她的遭遇和不幸。不難看出,嘉寶已把她對自身性格的認同體現在角色的身上,把她的人生體驗和自覺意識融進了她對茶花女的塑造中,她讓觀眾看到並感覺到這個瑪格麗特與以往文藝作品中所描述的,或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的 *** 是那麼的不同,正是嘉寶補充和豐富了瑪格麗特的個性和個人色彩。

瑪格麗特的社會地位與其內心世界和自尊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瑪格麗特想彌補這種強烈的反差和矛盾的心態勢必會反映到她的行為方式上來,嘉寶在理解並表現瑪格麗特身上這種反差的時候,她的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都比較誇張。影片中,嘉寶多次運用了身體大幅度向後仰、頭部使勁向後仰的動作,比如在狂歡時表現她的縱情;阿芒初次擁吻她、向她表示愛慕之意而她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時,都運用了這種誇張的動作,這在她以往的影片中是沒有的。觀眾可以看到,設計瑪格麗特的一套形體動作,嘉寶是頗費一番心思的。首次亮相時,嘉寶是邁著快速的小碎步上場的,這同奧林普等人拉扯著衣裙、扭動著腰肢的招搖步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是 *** ,前者顯得優雅,後者透著庸俗,瑪格麗特自然是勝了一籌。重新回到男爵身邊與阿芒不期而遇時,瑪格麗特的腳步是踟躕不前的,接著失手掉了扇子,嘉寶用這些細致的動作來表現瑪格麗特內心緊張、猶豫和尷尬。再有在瑪格麗特豪華的卧室里,她斜卧在躺椅上,頭側歪著向後仰,手臂隨意地垂落著,一副慵懶的樣子,表示她養尊處優、無所事事的上等 *** 身份。當杜瓦爾先生要求她離開他兒子時,嘉寶設計的動作是瑪格麗特順著桌子跪了下來,手臂搭在桌子上,頭無力地低垂下來,此時的她是那麼的無助、無奈、無望,讓人看了不由得心生同情。尤其令人難忘的是最後一場戲,臨死前的瑪格麗特聽說阿芒來了,掙扎著讓南尼扶她下床來,她大喘著氣,痛苦地咳嗽著,用兩只不聽使喚的手整理蓬亂的頭發,還在腰間別上茶花,嘉寶每動作一下都像是以生命作為代價。見到阿芒時,她因為無力移動腳步,幾乎是整個人撲到阿芒懷里,一則表現瑪格麗特病入膏肓,二則表現她對心上人的渴望。嘉寶這一系列富有表現力的動作,來自她充實的內心、充實的自我,來自她獨特的氣質,這不僅使銀幕上的瑪格麗特獨具光彩,也同時形成了嘉寶—瑪格麗特的獨特個性。這種氣質遠非僅靠表演技巧可以模仿和解決的。

嘉寶在《茶花女》里的表情是最豐富、也是最大膽的,這里僅以笑為例。在馬車里接過茶花時她的微笑是雍容、優雅的;面對與她爭風頭的奧林普與普律當絲的爭吵,她的淺淺一笑是寬容的;在包廂里初次誤把阿芒當作男爵時,她現出的微笑是禮節性的而又略帶歉意的;與男爵相處時,她堆出來的是敷衍的、職業性的笑;與男爵一起彈琴、聽到阿芒拉響的門 *** 時,她的放聲大笑是自我解嘲又老於世故的; 向男爵討錢時,她的似笑非笑是無奈又隱含屈辱的;與朋友狂歡時,她發出的是開懷、縱情、放盪的大笑;發病後看到阿芒真誠的關心,她露出了驚訝又感激的微笑;來到鄉間別墅後,她臉上第一次綻開發自內心的滿足的微笑;與阿芒漫步在田野阡陌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副獲得新生後生氣勃勃的青春的笑顏;阿芒向她求婚後,她回報給他的是驚喜、感激、漾滿對未來憧憬的幸福的笑臉;與鄉里鄰居玩耍時,她發出的是純真無邪、朴實無華的爽朗笑聲;在杜瓦爾先生造訪時,嘉寶現出恭敬、禮貌又局促不安的笑;杜瓦爾先生離去再見阿芒時,她現出了玩世不恭又故作無情的冷笑;垂死的瑪格麗特見到阿芒時,在她憔悴又毫無生氣的病容上是一種迴光返照、渴望生命和愛情的扭曲的慘笑。這種種的笑,構成了嘉寶塑造瑪格麗特的心理軌跡,留給觀眾的茶花女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讓人看後揮之不去的立體形象。瑪格麗特的成功凝聚了嘉寶對人生、社會、角色的理解、積累、體驗和交融,達到了她表演藝術最閃光的頂峰。

嘉寶在世界電影發展史上和億萬觀眾心中的絕對地位是任何演員都難以取代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嘉寶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