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電影《雨中的請求》中男主角母親去世葬禮上男主角唱的什麼歌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e colou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I hear babies crying,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ever know
2. 印度電影 巴霍巴利王 開端插曲:歌詞:母親胸襟乳海,養育巴霍巴利 ,歌的題目是什麼
有說那首歌歌名是《嫂子》
歌詞——(嫂子)
母親胸襟如海,養育巴霍巴利;願你茁壯成長;仁慈寬厚有禮;俗塵世,萬物千靈皆善惡;念無暇,心仁厚,才捨得,摩喜施末底王國的子孫後裔,繼承人當屬巴霍巴利;他在戰場,像獅子怒吼,猶如閃電,驍勇無懼;獵弓飛箭,瞬間奇襲,利劍在手,絕無敵手;膽敢進犯,無處躲藏;勇猛、剛毅、無敵
3. 拉茲之歌原唱是誰
拉傑·卡普爾
印度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生於白沙瓦電影世家。1946年編導並主演自傳體影片《火》和故事片《雨》,取得成功。1950年創建拉茲·卡普爾電影公司,自導自演《流浪者》,獲印度國家電影獎和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此後拍攝的多部影片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感情與生活,並對社會弊端有所揭露。60年代後,主要致力於製片業。
拉傑·卡普爾(Raj Kapoor ,1924年12月14日~1988年6月2日)。自幼隨父出演電影、戲劇,當場記以及後來當副導演,使他積累了很多經驗。
1948年執導處女作《火》。描寫作為舞台監督的凱瓦爾在印度獨立時代的生活與工作經歷。影片一炮打響,給當時的印度影壇帶來了新鮮的空氣,影評界稱這是美國黑色影片與德國表現主義影片混合的視覺風格。
1949年執導《雨》。描寫兩個道德觀與性格完全不同的青年,在對待愛情問題上,各自不同的因果關系。他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手法,用光影與音樂寫成了一篇浪漫的詩篇,受到青年們熱烈歡迎,震動了印度影壇。
1950年他在孟買郊區創建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
1951年創作了《流浪者》,為印度電影贏得了巨大的國際榮譽,於1953年被評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金獎作品,暢銷世界各國。從此拉傑·卡普爾成為國際知名導演。該片描寫強盜為報復法官,將法官的兒子擄走培養成小偷,法官的兒子背負著血統論,無法擺脫噩運。法官的女兒麗達用真誠的愛情為他辯護,挽救了他的人生。
在印度新電影的浪潮中,他又創作了3部傑作《擦鞋童》(1953)、《賊先生》(1955)、《在夜幕下》(1956)。《在夜幕下》拉傑邀請森若米特拉執導,自己主演。影評家稱這是拉傑作品中既通俗又寫實,寓意深刻的好作品。該片獲得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大獎。
1964年拉傑製作第一部彩色影片《合流》。描寫3個朋友之間的愛情、友誼與自我犧牲的故事,並採用了印度電影很少見的歐洲外景。該片在印度連映5年,創下印度電影票房史的最高紀錄 。
1970年完成了他耗費6年心血攝制的《我是一個小丑》。這是他對自己藝術人生進行總結的自傳體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長的一部,長達3小時。但是一般觀眾當時未能讀解其中深厚的涵義,票房冷落,拉傑非常悲哀。晚年他執導了《鮑碧》(1973)、《愛的升華》(1978),再次回歸創作《火》與《雨》時的浪漫熱情,以此獻給自己的母親——印度。
中文名稱
拉茲之歌
所屬專輯
流浪者
歌曲語言
印度語
所 屬
流浪者
直譯版
我是流浪兒,
命運領著我向前奔。
我是流浪兒,
我不瞞你,
我是流浪兒。
街頭大道是我的家,
塵土暑氣陪伴著我。
這樣的命運我也能活,
沒有人疼我也沒有人愛,
也沒有房屋給我住,
天底下沒有我的安身處。
我是流浪兒,
我不瞞你,
我是什麼人,
我是流浪兒。
我改變不了我的生活,
哪管一切倒塌崩毀,
我還是輕松愉快地唱著歌。
我胸懷寬廣快樂,
天下的事也不發愁。
噢,人間呀,
我到哪裡去尋找我的愛情?
我是流浪兒,
命運領著我向前奔。
中文譯配版
到處流浪 哈...
到處流浪 哈...
命運伴我奔向遠方
奔向遠方
到處流浪 哈...
到處流浪 哈...
我沒約會也沒有人等我前往
到處流浪
孤苦伶丁
露宿街巷
我看這世界象沙漠
我看這世界象沙漠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我和任何人都沒來往
都沒來往
活在人間舉目無親
任何人都沒來往
好比星辰迷茫在那黑暗當中
到處流浪
命運雖如此凄慘
但我並沒有一點悲傷
一點也不值得悲傷
我忍受心中痛苦事幸福地來歌唱
有誰能禁止我來歌唱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命運啊
我的命運啊我的星辰
請回答我
為什麼這樣殘酷作弄我
到處流浪 哈...
到處流浪 哈...
命運伴我奔向遠方
奔向遠方
到處流浪 哈...
到處流浪 哈...
我沒約會也沒有人等我前往
到處流浪
到處流浪
到處流浪
4. 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
你好,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你。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的代表作當屬《印度母親》(MotherIndia),1957年的《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
《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該片導演梅赫布·罕(MehboobKhan)是印度民族電影的先驅,他善於學習好萊塢的電影手法,即使他的作品和普通印度電影一樣喜歡載歌載舞,卻從沒忘記過關懷底層民眾的疾苦。
《印度母親》翻拍自梅赫布·罕1940年的作品《女性》,是他電影生涯末期的野心之作,也是他晚年的最後一次成功。《女性》講的是一個農村婦女被丈夫遺棄後,辛苦拉扯兒子長大的辛酸故事。梅赫布·罕著力歌頌她賢良貞淑的美德,最後正是她的美德挽救了自己的家庭,更進一步挽救了全村———她的溺愛則讓兒子走上邪路,墮落為歹徒,最終威脅到所有鄉親;母親狠下心殺死兒子,自己也心碎而死。
17年後翻拍,梅赫布·罕對若干情節進行了改動。放高利貸的商人與農民的矛盾被推到前台,影片主人公「母親」的兒子則是反抗剝削與壓迫的強盜。但他的過錯在於,不僅殺了放高利貸的商人,還綁架了他的女兒。母親為了維護家族傳統所依循的道德觀,不得不殺死了兒子。罪惡的剝削結束了,信仰和榮譽勝利了。鄉民們建好一座水壩,眼看未來的光景是越來越好,可母親因為失去了兒子仍陷於悲痛,她隨即被所有人都尊為母親———「印度母親」,人們敬仰她大義滅親的無私情懷。
今天看來,《印度母親》簡單化的意識形態處理略顯幼稚,不過結合時代背景與甘地的精神遺產來理解,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印度普通百姓追求自身解放、追求正義與公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除了母親殺兒子的戲劇沖突顯得太過極端,整部影片呈現的各種矛盾對抗,都是印度社會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實故事。
5. 跪求100首好聽的歌和100個好看的電影!!!!!
你先看看美國的電影天生一對,講一對雙胞胎姐妹的搞笑故事!
還有泰國的電影初戀這件小事也超好看!
6. 問一首歌曲的名字(可能是電影插曲)
推測是不是這首奧斯卡經典歌曲啊!
《say you, say me》-- 萊諾李奇 lionel richie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say+you%2C+say+me&lm=-1
白夜逃亡 White Nights (1985)
導 演:泰勒·海克福德 Taylor Hackford
主 演: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伊莎貝拉·羅塞里尼 Isabella Rossellini Mikhail Baryshnikov 約翰·格勞夫 John Glover Maryam d'Abo 格雷戈里·海因斯 Gregory Hines 丹尼爾·本澤利 Daniel Benzali Josephine Buchan
上 映:1985年11月22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白夜逃亡》的故事簡單,最突出的就是巴希利科夫的表演,因為這部電影可說是為他度身訂造,或者說就是關於他本人和其他眾多俄羅斯藝術家的傳奇故事:一個著名的俄羅斯芭蕾舞演員,如何利用到美國演出的機會,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滯留於敵國;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在於根本沒去敘述最初的逃亡,而是倒推,當一個叛徒突然被偶然事件拋回到他當初千方百計要逃出的祖國時,面對他的將是怎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