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電影《南行》誰是攻誰是受啊
俊英是攻,基泰是受。
《南行》是2012年上映的韓國短片,導演為李宋喜一,金在炯等主演,講述軍隊服役時的一對戀人在回歸主流社會後,理想和現實沖突的故事。
長官俊英和士兵基泰在軍隊服役時曾是一對戀人,在這段戀情中,俊英扮演男性的一方,基泰扮演女性的一方。
俊英提前退伍後開始嘗試融入主流社會,並且交上了女友。他和基泰的通信也從熾熱到平淡如水。
不甘被拋棄的基泰於是利用服役的最後一次假期出來尋找俊英,由此發生了後面一系列故事。
影片主題:
憑借《不後悔》成為韓國獨立電影焦點人物的李宋熙日說《南行》「主要在講述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分界。」
他認為很多人在性取向上是機會主義的境遇型,但社會卻「要求人們的慾望循規蹈矩的迎合預期,從而給很多人帶來了認同的痛苦。」
《南行》與《忽然之間,去年夏天》、《白夜》一同構成李宋熙日講述酷兒愛之痛的「兩天一夜」三部曲,是三部中最轟轟烈烈、抵死纏綿的一部。
② 你了解過這種電影嗎|酷兒電影
酷兒電影作為電影中的一個小眾類別,在藝考中能聊出二三也是加分項,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酷兒電影吧。
酷兒由英文Queer音譯而來。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對同性戀的貶稱,後被性的激進派借用來概括他們的理論,含反諷之意。酷兒理論是9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性理論思潮,它不僅指某種特定的理論,還是對多種跨學科理論的綜合。它的主要內容是對社會性別身份與性向之間關系的挑戰,向男性和女性的兩分結構挑戰。酷兒理論是一種具有很強顛覆性的理論,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使一些排他的少數群體顯得狹隘,使人們在擺脫傳統觀念上獲得了武器和力量。
酷兒電影定義則可以分為三類:首先,主角是酷兒的電影可以定義為酷兒電影——例如男主人公是gay,女主人公是跨性別等等。其次,利用作者論的方式也可以定義酷兒電影——它的創作者是酷兒或者演員本身是酷兒,例如澤維爾·多蘭導演的作品幾乎都可以稱之為酷兒電影。最後是被觀眾定義(也就是看出來有酷兒韻味)的電影也可以稱之為酷兒電影。
近幾年,酷兒電影在歐美受到了廣泛關注,影響也與日俱增。這里盤點了幾部具有代表性的酷兒電影:
1.《燃燒女子的肖像》(2019)——講述18世紀下半葉一位女藝術家和僱主家的小姐之間隱秘的感情故事。
2. 《叔·叔》(2019)——講述兩位老年男性晚年的愛情故事,兩位在退休後遇上了彼此,陷入了困境。
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講述上世紀80年代,美國博士生Oliver與義大利小鎮少年Elio的夏日初戀故事。
4.《誰先愛上他的》(2018)——講述了中國同妻現象,劉三蓮為了奪回丈夫的保險理賠金,與丈夫的同性情人阿傑對抗。
5.《被抹去的男孩》(2018)——講述了19歲的大學生傑拉德·埃蒙斯向父母表明出櫃後身陷危機的故事。
6.《阿莉芙》(2017)——講述了排灣族青年阿莉芙在變性夢想與繼承頭目之間的猶豫與掙扎。
7.《愛你,西蒙》(2018)——講述一個17歲的高中生面對青春期愛情時的困惑和迷惘,他愛上了跟他一樣有同樣困擾的不具名網友。
8.《每分鍾120擊》(2017)——講述20世紀90年代早期巴黎兩個性格迥異的同志男孩投身抗艾運動,結果分道揚鑣的故事。
酷兒電影與同性電影的異同在於,酷兒電影雖然描述的是同性之間的感情,但「酷兒」並不與「同性戀」概念相同,它模糊並混淆了性意識。酷兒電影直接把同性戀者作為自己的受眾群體,根本不需要解釋電影中人物的性取向。隨著近10年的發展,酷兒電影與主流電影之間的界線變得沒那麼分明,與同性電影有一定的區別。
③ 類似夜間飛行的電影有哪些
霸王別姬.斷背山,兄弟情人,星期戀人,美少年之戀,藍宇,暹羅之戀,
電視劇看嗎?我超級喜歡美國的同志亦凡人,泰國的為愛所困,現在剛上映的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