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泰國與緬甸的戰爭電影

泰國與緬甸的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2025-09-25 19:05:47

㈠ 關於泰國村莊反擊緬甸大軍的電影

那個騎牛的是用雙斧的,犯了錯被關在籠里吊在樹上,後來敵人來襲,自己逃下來,殺了很多敵人,最後全村被滅。
我看過,但碟子朋友借去了,找到了在告訴你。
還有就是泰語電影中文翻譯很差的, 一部PPS里叫《女拳霸》的泰國電影裡面80%以上是翻錯的。要不是我中途把中文字幕擋了再看,我電腦一定還沒等我看完就別我砸爛了。

㈡ 有沒有關於越南泰國緬甸的國產電影!比如說《英雄本色3》,《喋血街頭》等。在線等,挺急的!

《兄弟之生死同盟》2007
《九龍冰室》,《掃毒》,《天行者》,《狗咬狗》

導演 趙崇基
編劇 陳健忠 / 江潤章
主演 苗僑偉 / 陳奕迅 / 劉德華 / 黃奕 / 黃日華 / 方平 / 湯鎮業 / 林家棟 / 王志文 / 於榮光 / 金燕玲 / 張兆輝
又名 兄弟之生死同盟 / Brothers
上映 2007-10-18(香港)
類型 劇情 / 動作
片長 93分鍾
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粵語

㈢ 《暹羅女王》劇情介紹

在一個被國王統治的土地上
在一個由戰爭主宰的世界裡
那裡有一位奇女子
她將拋棄所有傳統
鼓勵人民
保衛國家

十六世紀泰國暹羅王後素麗瑤泰的一生傳奇,描述宮廷斗爭與泰緬之戰,一段精美華麗的史詩,神秘而夢幻,充滿對古時端莊靈秀的遐想,婉轉的竹器穿梭在其勢如山的交響與號角之中,奇麗無比。廟宇與熏香,佛光與風情,高尚內斂的宅殿,永被膜拜的皇權,熠熠生光的金色飾品,連那溫柔側身的跪拜方式,都具有神秘的氣質,這一切賦予這一片被蒸騰的土地無限美感,如此輝煌。少女好奇的眼,盛放的黃色含笑;君主桀傲的眼,漂亮的白色幼象;王子妃深邃的眼,澎湃的洶涌暗潮;王後的最後一眼,身後的無限慈悲。大象群的戰爭,包含了一切災難。一個濃烈綿長的故事,一段不能忘記的風情。The Legend,起初的傳奇,一個將血液融於國土的美人傳說。這次是清脆徐緩的泰語,勾起前世回憶。

這是一部泰國歷史上最富有雄心的電影,也是有史以來泰國投資最大的史詩巨片。本片無論從劇本、人員還是電影本身都充滿了一種特別的貴族氣質。影片由泰國皇室全額投資拍攝,並由泰國王子親自執導,甚至部分參與演出的演員,其本身即是泰國貴族,「他們天生是成為國王(王後)的人,他們是在演他們自己」(導演語)。
在泰國人的心目中,素麗瑤泰決對算得上是一個英勇的皇後,在與緬甸的戰爭中,她與丈夫一起騎在大象上出征作戰,最終為保衛國家而犧牲了自己,成為了後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但素麗瑤泰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她的勇御外敵,更在於她維持了整個國家的穩定。故事發生在距今約400年左右的大城府時代,影片採用了傳統的直鋪式敘事結構,自1528年起,至1549年止。在當時,暹羅還是一個小城邦,拉嘛錫帛狄國王統治著強大的南方聯邦大城府,而他的堂弟亞錫塔雅國王,統治著北方的彭世洛。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有著很多地位不同的國王、王子、公主,大部分都彼此有著親緣關系。素麗瑤泰就是這樣的一個公主,為了避免國家分裂,她無奈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分開,嫁給了本性有點懦弱的王子。在之後的二十年裡,她一直與丈夫風雨與共,不計榮辱,歷經了多次政權變換。當整個國家面臨被分裂的危急關頭時,她又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成功了粉碎了裔頌王朝的復辟陰謀。
此外關於這部片子的時長,我看的是142分鍾的北美版本。為了尋找185分鍾的那個傳說中的泰國版本,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幾乎跑遍了成都大大小小的碟店,然而一無所獲。在跑這些店子的同時,我才發現這部我認為在史詩類電影中堪稱經典的《素麗瑤泰》居然……居然是如此冷門!而與它幾乎同時放映、同樣類型的印度寶萊塢大片《阿育王》則是到處都能輕易找到。唉……這是哪門子道理?難道真是因為《素麗瑤泰》的海報不夠美型?還是阿育王在歷史上夠有名氣?啊我真找不出什麼原因了。如果僅僅是因為帥哥美女的缺乏或者是東南亞歷史對大多數人確顯生僻,你錯過了這部影片,我不得不說這是你的遺憾了。我個人認為,就史詩片而言,《素麗瑤泰》和《阿育王》同樣畫面華麗、充滿民族風情,但前者的內容卻更為平實、生動,情節精闢、節奏明快。此外補充一句,不要看到海報就失望,《素麗瑤泰》里其實是有很多帥哥美女滴~而且是氣質型的,十分耐看哦^0^

最後的話題:King Tabinshwehti 的扮演者 Suppakit Tangthatswasd
Suppakit Tangthatswasd as King Tabinshwehti

可能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扮演緬甸國王的Suppakit Tangthatswasd,是本片中我最為關注的演員。在之前我產生對緬甸歷史的興趣,便是因為他所扮演的角色——King Tabinshwehti(德彬瑞蒂,泰方在片中的翻譯是King Hongsa)。一開始,德彬瑞蒂是出現在《明史》中,那時他還被我國的史籍記載為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莽瑞體」。當時的我學習歷史,很是有點天朝上國的本位思想,「莽瑞體」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荒蠻夷國的首領,奸詐、狡猾,且極具侵略性。然後,一次看旅遊雜志時,看到了關於仰光瑞大光塔的介紹,我意外於這位尚武帝王溫情脈脈的一面。再到後來,無論是緬甸作家Leti Pantita U Maung Gyi充滿詩意的小說《德彬瑞蒂》里的少年天子,還是在各種關於16世紀殖民活動的英文文獻里提到的那位不畏外侮的民族英雄,Tabinshwehti都以多面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直到最近,我終於下定決心,把那段生澀的緬甸東吁王朝的歷史較為系統地學習了一遍。我的頭腦里才總算對這位帝王有了一個稍微整體些的認知。

然後再來看的這部《素麗瑤泰》。2003-SONY的版本。2001年片子剛上映時其實是看了預告,當時沒看,便是因為覺得海報上沒有很亮眼的人物(笑)。現在好歹是不會單純因為沒有帥哥美女,便放過一部好片了,於是重新補課。

Suppakit Tangthatswasd剛剛出現的時候還是很驚詫(氣憤)了我一下。天哪我們的Tabinshwehti穿著浮華的衣服、臉上塗著白粉畫著口紅、坐在一群女人堆里用一副扭曲的面孔說話。我當時真是失望極了,心裡想啊啊你泰國人真是小氣,因為是敵國滴國王就一定要醜化么?這簡直就是典型的打壓對方抬高自己挖~不過,當我耐著性子看下去,那個一開始被我認為是嚴重醜化的國王漸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我看到了一位英明、果斷、勇敢、富有行動力的緬甸年輕君主。也許有那麼一點桀傲但絕不專斷;也許有那麼一點好色但絕不沉迷;也許有那麼一點自戀但還沒令人無法忍受……總之,隨著影片的發展深入,我覺得自己越來越能夠接受Suppakit Tangthatswasd所詮釋的Tabinshwehti了。而當我更加細致地將影片看完第2遍以後,我已經認為,Suppakit Tangthatswasd給予了我們一個極為貼切並且鮮活生動的Tabinshwehti!不論是語氣、神態、或者是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我都可以從中體會到導演的精心設定和布置。對於這位著名的鄰國君主,泰國人傾注的精力甚至並不次於這部影片的主角——是的,這樣的一部影片是能夠當得起「嚴謹」二字,並且受人尊重的。

㈣ 戰俘的題材電影

《桂河大橋》 一九四三年,日軍佔領下的緬甸邊境,在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桂河上為泰、緬鐵路建造大橋,戰俘營營長齋藤大佐下令全體戰俘參加建橋工程,可是英軍戰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認為軍官參加體力勞動違反日內瓦公約拒不執行。雙方對峙,尼科森被關入禁閉室。已參加建橋的戰俘們開始怠工,加上日方設計上的不足,整個工程陷於停頓。齋藤迫於無奈,只得讓步,尼柯爾遜等人獲釋。這時美軍戰俘希爾茲少校成功地逃出戰俘營,來到邊境農村中的英軍突擊部隊,希爾茲從隊長沃頓少校那兒被迫接受了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四人突擊隊由幾個泰國人帶領,潛入大橋工地附近。尼科森在獲釋後想:在破壞一切的戰爭中何不做點事情。於是率領戰俘日日夜夜地干,架橋工程順利進行著,三個月後,大橋建成了。希爾茲巧妙地把炸葯安放在橋墩上。在通車那天,尼科森將橋的上下作最後檢查,突然發現埋設在沙床里的引爆電線,他跟另一英軍士兵發生了一場爭斗,被亂彈射中的尼科森陰差陽錯倒在炸葯引爆開關上,幾聲巨響後,桂河大橋被炸毀,飛速駛來的火車也墜入河裡,尼科森等人壯烈犧牲。 《戰地軍魂》 (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大逃亡》 (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麥奎因、詹姆斯·迦納、理查德·阿滕伯勒、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黑獄梟雄》 (King Rat,鼠王,美國,1965)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西格爾等主演。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終止戰火》 (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卡萊爾、基弗·薩瑟蘭等主演。 《哈特之戰》 (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威利斯、科林·法瑞爾等主演。 《海陸空大逃亡》 (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勝利大逃亡》 (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戰火紛飛》 (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伯頓、約翰·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大偷襲》 (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重現了二戰結束前夕著名的「巴坦死亡行軍」,片中鼓舞尚武之氣、友情、戰爭暴力場面樣樣不少。主要講述1945年1月,年輕的亨利上校受麥克阿瑟上將指派帶領第六突擊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在卡巴那圖戰俘營的盟軍戰俘。

㈤ 推薦幾部關於緬甸,越南,泰國,寮國的戰爭電影

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4》

閱讀全文

與泰國與緬甸的戰爭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魔幻仙蹤 瀏覽:964
電影天使面龐法國 瀏覽:889
李連傑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 瀏覽:560
電腦放電影就關機了 瀏覽:223
成龍帶著一匹母馬是什麼電影 瀏覽:307
男主角被騙光公司叫什麼電影 瀏覽:425
被窩午夜福利劇場經典電影網 瀏覽:715
焦裕祿過電影是什麼意思 瀏覽:508
超銀河奧特曼大電影 瀏覽:521
日本隱形人的電影 瀏覽:262
電影院隔人 瀏覽:19
80年代歐美恐怖電影 瀏覽:136
美國治癌症電影 瀏覽:615
美國的伊拉克戰爭電影 瀏覽:257
法國電影食人 瀏覽:856
電影院票是手寫的 瀏覽:36
小黃人電影票價 瀏覽:137
賈玲的電影為什麼叫你好李煥英 瀏覽:241
電影故字2018年461號 瀏覽:771
第8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直播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