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給我一個詳細的喜多郎生平及作品介紹.
喜多郎,原名高橋正則(Masanori Takahashi),日本音樂家,1953年2月4日出生於愛知縣豐橋市,日本作曲家、音樂家,他的家庭信奉神道教。喜多郎這個藝名是他的朋友根據一套日本動畫《鬼太郎》中「鬼太郎(日文讀音和喜多郎一樣)」這個角色給他的綽號。他的的曲子韻律自成一格,從自身生活環境悟知到的諸如自然的雄渾、荒遠、溫暖、冷漠等種種情感反映到創意的想像世界中,音樂旋律優美,意境深邃,風格獨具。喜多郎所創作的樂曲《絲綢之路》風靡全球整整20年,喜多郎憑借著對中國音樂的間接認識和音樂人對歷史特殊感悟,創作出了充滿中國韻味的絲綢之路樂曲,並由此一舉成名。
喜多郎生於1953年日本愛知縣豐橋的農家,在他早年時候,受到R&B音樂著名歌手OtisRedding的影響,高中時自學吉他並和朋友組成「信天翁」樂團。
他在自學吉他時曾經這樣地說道:「我從來沒有接受過音樂的教育,我只是相信自己的耳朵和個人感覺。我相信作曲靈感就在他的附近。我所作的音樂不是源自自己的,這些音樂是源自天堂的,只是通過我自己的身體和我的手指組成的。我對於自己在沒有操練吉他的情況下就能作曲感到十分驚奇。我沒有音樂的基礎,只是我的手指不斷地擺動。我曾自問道:這首曲是誰作的?這些歌曲是我寫的,但不是我作的。
他還說道:「當我入讀高中後,我是一隊業余樂隊的多位成員之一。開始的時候是彈奏吉他的,之後就彈奏鍵盤樂器的。我記起有一次我們負責一場爵士樂演奏會的,但我們樂隊的鼓手在演出前缺席。在那時候,雖然我沒有打鼓的經驗,但身為樂隊領導的我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會,並如常在該場演奏會中演出。我的打鼓技術當然沒有我們的鼓手那麼好,但我們卻沒有在演奏途中出錯,並完滿地演奏完這一場爵士樂演奏會。之後,我們又有一名貝司手在一場演奏會演出前缺席,我又臨時學會了演奏貝司吉他了。這兩位樂隊成員演出前突如其來的缺席使我累積了些少經驗,對所有樂器有著基本的認識,那時候的我並立志要創作我個人當前的品牌音樂。畢業後,我決定要向音樂事業發展,所以我到東京並開始尋找加入適合自己的樂隊,最後我就憑自己對樂器的經驗和個人觸覺加入了幾個東京和橫濱的樂隊。在那時候我都是彈奏鍵盤樂器的,並在加入樂隊後學會了混響器。」
喜多郎的父母當初是反對他以音樂為他的終身事業的,他們想盡辦法,安排他在一間日本公司里上班,嘗試藉此希望他了解父母的想法。但是,他在沒有通知父母下離家。他唯有日間上班做兼職,晚間繼續創作自己的歌曲。
在1970年代,他加入一個名為「Far East Family」樂隊並跟隨他們作全球的巡迴演出。當他在歐洲演出時有幸與橘夢樂團的發起人Klaus Schulze會面,Klaus Schulze並教授他更多關於使用混響器的秘訣。
1976年,他離開「Far East Family」樂隊並游歷亞洲國家,如:中國、寮國、泰國、印度等。
喜多郎 - 星路歷程
喜多郎於1977年返回日本。1978年,喜多郎作為獨立的音樂人開始了活動,發行第一枚唱片「天界」。從音樂史學喜多郎錄制音樂作品角度聽此碟,它拉開了東方New Age的序幕,打開了音樂的另一扇門。1979年又發行了「大地」和「OASIS」。1980年喜多郎擔任了NHK的節目《絲綢之路》的音樂製作,節目受到好評,喜多郎作的主題曲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成了喜多郎的代表作之一。並吸引了很多支持新紀元運動的樂迷。同一年,他發行了作品集「絲綢之路1」和「絲綢之路2」,表現時的現場錄音也獲得好評,喜多郎一下子走紅了。他的第一個演奏會於東京新宿區舉辦,在這次演奏會中,喜多郎是全球第一位使用混響器模仿40多種樂器的作曲家。然而,日本最具影響的公共傳媒機構NHK使用他的歌曲原聲帶作為紀錄片系列「絲綢之路」的主題曲,使他的國際知名度不斷增加。1981年發行唱片「敦煌」和「氣」,次年又在日本全國30個城市巡迴演出、並進行了亞洲巡迴演出,成為最早在台灣和大陸演出的日本音樂家。
《絲綢之路》系列的推出以及佳作《敦煌》的面世,都讓中國的聽眾備感親切。對中國題材音樂如此情有獨鍾,是因為喜多郎一直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1980年喜多郎與美國GeffenRecords簽約,(他現在的唱片公司是DomoRecords),喜多郎的專輯正式進軍美國。
喜多郎 - 音樂風格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他以電子合成器為演奏器具,他說:「我可以用合成器創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的海灘上的全部景色」。而評論家也把這種樂器製作的音樂成為「心靈音樂」。喜多郎正是利用了合成器的多功能和巨大威力創作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不同於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他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他的音樂涉及博大的范疇,其本質是情感與思想的一種體現方式,表現了音樂家的修養、氣質、心靈的感受等等。無論是從製作方式還是創作主題看,喜多郎的音樂風格都足可算自成一派的。他說:「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學到了很多的音樂技巧,所以下面的音樂感覺是一樣的。下一步,我的目標,將是回到自己原始的立足點,用心靈的情感進行一次快樂而悲傷的宇宙旅行。我的音樂使自己感到和平和寧靜,我的願望是通過音樂達到時間和平。大自然激勵了我,我只不過是個使者。」喜多郎後來的風格和早期不同了,樂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有人說少了早期的寧靜,但是,不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不論曲風再怎麼改變,喜多郎作曲的用心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是永遠不會變的。
喜多郎 - 個人生活
喜多郎是一位知名作曲家,但他卻是十分謙虛的。「作曲靈感是來自自然界的,我只是一位使者,」他說,「在我來說,我的歌曲有的像雲,有的像天空。」為表示自己對自然界的敬意,他每年都會到富士山或他的家科羅拉多州舉行一個特別演奏會。在八月份滿月的時候,他從黃昏到黎明一直敲響太鼓,常常因此磨破手皮,但他孜孜不倦並以此為榮。喜多郎在1983年與第一任太太結婚並有一個兒子,但在1990年第一任太太因他花太多時間於他自己的音樂事業上而離婚。1990年代中期與他的其中一位曾幫助他製作專輯的女音樂家再婚,他們和兒子在科羅拉多州所住的庄園面積達180英畝(730,000平方米),光是音樂工作室就有2500呎(230平方米),足夠放下70人的管弦樂團。目前他們長住在加利福尼亞州。
喜多郎 - 個人作品
歷年作品及介紹1978-2007
1978-Astral.Voyage_天界(從音樂史學角度聽此碟,它拉開了東方 new age 的序幕 打開了音樂的另一扇門。)
1979-From.The.Full.Moon.Story_大地(喜多郎在開拓著他的音樂大地,超前地音樂理念更新著人們欣賞音樂的思維程序。)
1979-Oasis_綠洲(合成器對於喜多郎來說 是怎樣的得心應手,聽過此碟誰都會明白,我想大部分的音樂人聽了喜多郎調制的合成器音色,都會汗顏都會肅然起敬。)
1980-In.Person.Digital(珍奇地喜多郎第一張現場版唱片,收錄了1980年 9 18 在parco劇場的實況錄音。)
1980-Silk.Road.I_絲綢之路1(同名電視紀錄片的主題音樂,迷離飄渺的絲路被喜多郎用音樂再現,滄桑蒼涼的絲路被喜多郎用音樂再造。)
1980-Silk.Road.II_絲綢之路2
1980-Silk.Road.Suite_絲綢之路合集(交響樂演繹喜多郎的東方 new age 感覺會是什麼樣,倫敦樂團給出的答案是完美地讓人想哭。)
1981-Best.of.Kitaro.Vol.1
1981-Ki_氣(NHK特集喜多郎&秀星砂漠幻視行配樂)
1981-The.World.Of.Kitaro_喜多郎的世界
1981-TonKo.Tunhuang_ 絲綢之路3-敦煌(絲綢之路之三,有中國敦煌學家在聽過敦煌音樂後認為,只有對敦煌文化有深刻領悟的人才能寫出這種直擊心肺的力作。)
1982-Queen.Millennia_千年女王(同名卡通影片主題音樂,此碟中最醒耳的曲子宇宙之愛 Cosmic Love,在現場演奏時 喜多郎會單獨使用一台合成器來演繹,一台合成器只用來演奏一首曲子這在喜多郎的音樂會上是唯一的一例。)
1983-India.Tenjiku_ 絲綢之路4-天竺(喜多郎20世紀70年代中期曾在印度流浪,此碟中的經典喜多郎音樂會必演曲目 旅店 中的飄搖感覺,顯然來自於喜多郎的早年經歷。)
1984-Live.in.Asia_亞細亞 (1983年亞洲巡迴現場版 也是飛雲的現場版)
1985-Silver.Cloud_飛雲(專輯發行後 喜多郎進行了日本及東南亞巡迴,其間包括喜多郎首次中國行中國/上海人民體育館 1984 8 2)
1986-TenKu_天空(喜多郎進軍美國簽約格芬唱片公司,開始向全球發出自己的聲音,格芬唱片公司由美國著名音樂經紀人格芬創辦在全美很有影響力,1985年喜多郎與日本山口組老大的女兒生了一個孩子,天空中可以聽到的孩子的聲音,應該是做了父親的喜多郎其心態地變化在音樂中的自然反響,欣賞天空可以發現喜多郎曲風的轉變旋律的流動性明顯加強,這張專輯的唱片封面攝影很是傳神 將喜多郎的超然氣質展露無遺。)
1986-Towards.The.West_西方(專輯發行後 喜多郎就去了美國,此碟命名西方 很是微妙,香港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似水流年,其原曲就是本碟中的 delight 是也。)
1987-The.Light.of.the.Spirit_心靈之光(喜多郎首度被格萊美提名的唱片,日光月光雙舞的精彩讓人過耳難忘,2004上海音樂會上演奏了深沉地心靈之光,卻被上海記者說成是新作夜之精靈,專輯發行後 喜多郎進行了首次北美地區巡迴,大獲好評。)
1988-The.Best.of.Ten.Years.1976~1986_1976~1986十年精選(將喜多郎早期經典一網打盡 重新編曲做成雙cd唱片集合發行,這就是十年。)
1989-Best.16.Hits
1990-Kojiki_古事記(一張里程碑式的超級大碟,喜多郎憑借 古事紀 奠定了其世界級音樂大師的地位,在全球受到樂評 樂迷的一致肯定,專輯曲目首首精彩 其中尤以戀慕 響宴 最為動人。)
1991-Live.In.America美國現場 (1990古事記世界巡迴之美國亞特蘭大福斯劇場現場實況,難以言傳的快意,走出錄音室的喜多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與他的七個朋友在現場把古事記演繹得氣象萬千,其中 matsuri 一曲中,純種的東方美感的旋律搭配強勁的密不透風的爵士鼓浪潮,中間穿插驚天地 泣鬼神的太鼓猛擊,效果催人心肺血脈沸騰久久無法平息。)
1992-Dream_夢(喜多郎與英國著名藝術搖滾樂隊 yes 主唱 jon anderson 合作的唱片,jon anderson 極富穿透力的聲音與喜多郎印象派的曲風結合得非常緊密,此碟是喜多郎作品中難得的一張演唱專輯,同時專輯中的多首曲子也是電影十五少女飄流記 中的配樂。)
1993-Heaven & Earth_天與地(同名電影主題音樂,獲得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音樂,天與地是喜多郎的超級保留曲目,不可不聽。)
1994-Mandala_曼陀羅(古事記之後的又一張超級大碟,喜多郎成功的將搖滾音樂融入到自己的印象派風格中,讓人耳目一新,此碟中的 dance of sarasvati 梵舞 kokoro 心,已成為喜多郎重要的代表性曲目。)
1994-Tokusen.II
1995-An.Enchanted.Evening_天際回響(1994 mandala 世界巡迴之美國現場實錄,在現場喜多郎展現了一番空手入白刃的真功夫,他先後演奏了合成器太鼓 電吉他 直笛 號角 鑼叉,在演奏天與地時 喜多郎甚至變成了樂隊指揮,大師功力讓人嘆服,在這張現場唱片中 喜多郎強化了在mandala 中的音樂實驗,mandala中澎湃的節奏在現場變得洶涌,mandala中咆哮的電吉它在現場變得暴烈,早期純凈的喜多郎此時變得面目全非,但卻展現出人性多層次的真實,這張唱片是喜多郎所有作品中音樂編配最復雜,也是最有激情的專輯,另外電影 天與地 的主題曲在此碟中有完美的現場演繹,讓人心醉。)
1995-The.Best.of.Kitaro_一片知秋精選(用二胡演繹喜多郎的名曲,很有新鮮感,但喜多郎音樂中的神韻二胡卻無從演繹,聽來別扭。)
1996-Peace.on.Earth_世界和平組曲(喜多郎改編的西方聖誕音樂和一些藝術歌曲。)
1997-Cirque.Ingenieux_大馬戲團(喜多郎製作的同名音樂劇主題音樂,專輯中的 Strength 強勁的行動 在2002北京音樂會上演奏過,傳言當時 強勁的行動樂音一起,很多手持贈票入場聽得昏昏欲睡的聽眾以為地震顯現。)
1997-The.Soong.Sisters_宋家王朝(同名電影主題音樂,獲得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開首的鍾聲不是模擬的音色,而是真實地千年編鍾的聲音,主題音樂大氣磅礴 深受樂迷尤其是中國樂迷的喜愛。)
1998-Gaia.Onbashira_大地之母(Onbashira是日本長野每7年舉辦一次的傳統祭典,此專輯就是以這個Onbashira為創作藍本,Onbashira最早記載於1200年前的古事紀,整張專輯象是一部古老的長篇史詩彌漫著抽象的智慧。)
1998-Healing.Forest
1999-Best.of.Kitaro.Vol.2
1999-Noah's.ark_ノアの箱舟(本專輯大部分都是喜多郎的前作,而經過重新合成,編排後,便成了這張《諾亞方舟》。)
1999-Thinking.Of.You_思慕(一次喜多郎家中水管破裂 湧起的水把喜多郎的一架老鋼琴浸壞,傷感的喜多郎由此想了很多,這也就是Thinking of You 的由來,專輯封面就是浸壞的老鋼琴,Thinking ofYou 喜多郎20世紀壓軸之作,第43屆格萊美最佳新世紀音樂大獎優勝大碟。)
2000-1990~2000.best of kitaro_喜多郎.1990~2000年精選集
2000-Ancient_遠古(喜多郎為日本廣播公司紀錄片《四大文明》所作的配樂專輯。)
2001-An.Ancient.Journey_永遠の時を(喜多郎在2000年為日本NHK的特別節目《四大文明》製作了一系列評價頗高的原創音樂,這些音樂後來收錄為《遠古》和《永恆時刻》兩個專輯。)
2002-Asian.Teahouse_亞洲茶館(《亞洲茶館》是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的精選輯,《亞洲茶館》是形容人類心靈中尋找一個歸屬、歇息的空間,使聽者猶如置身於一個清幽古雅的茶館)
2002-《水畔祈禱》(Mizu ni Inorite)(喜多郎接受日本NHK國營電視台之邀,為一系列報導日本河川的紀錄性影片製作主題曲以及配樂。在這部強調人類心靈與大自然之間交流的影片中,喜多郎創造出繼《絲綢之路》後的另一音樂高峰。)
2003-Best.Of.Silk.Roa_絲綢之路精選
2004-《四國巡禮》(Shikoku 88 kasho)(喜多郎接受日本NHK國營電視台之邀,為一系列報道日本四國地方八十八處寺院靈場的紀錄性影片[四國巡禮]製作主題曲以及配樂。)
2003-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1_空海之旅1(喜多郎首次以全球和平為題,配合濃厚的宗教色彩,他講戰爭不因任何外在因素,只因人類的內心充滿爭斗,因而去創造戰爭,他在「空海之旅」飾演一人和平使者,以音樂洗濯人類潛在人心的氣;更請來世界各地著名音樂人攜手演出,把音樂主題發揮透徹,音樂與和平更顯一體化。)
2005-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2_空海之旅2(2003年的《空海之旅Ⅰ》發行後被受好評,並再一次入圍格萊美最佳新世紀音樂提名。空海Ⅱ也是完全繼承了空海Ⅰ的風格並予以延續。)
2006-The.Essential.Kitaro
2006-Spiritual.Garden_精靈花園(繼[格萊美]提名作品[空海之旅2]後,喜多郎2006最新專輯隆重推出。專輯中喜多郎與妻子Keiko攜手合作,Keiko之前在《葯師寺--2001》DVD/CD裡面就有出現過,這次夫婦二人合作演出了專輯全部的曲目(只有其中3曲有吉他演奏家Paul Pesko的參與),音樂靈感源自前衛日本舞踏劇舞蹈家Kochi Tamono的藝術性啟發。這張專輯不同於以往喜多郎那種庄嚴的管弦樂創作,不是一貫喜多郎式浩瀚製作,題材另類且清新討好,但仍處處聽得到他的風格,旋律優美、特別,尤其是主題音[Spiritual Garden]!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2007-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3_空海之旅3(系列作空海之旅、空海之旅2連續榮獲格萊美獎提名。全世界新世紀樂迷翹首企盼喜多郎最新史詩大作登場,隨著專輯的推出,喜多郎也在全亞洲展開名為「愛與和平」的巡迴演出,透過行動,將專輯中揭櫫的理念化成實際行動,為美好的未來盡一分心力。)
⑵ 歷史題材的電影
《建國大業》、《王的盛宴》、《荊軻刺秦王》、《大明劫》、《南京!南京!》等等
1、《建國大業》
劇情介紹:在抗戰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唐國強 飾)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張國立
飾)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
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
期間,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垂死掙扎的國民黨仍妄圖藉助陰謀暗殺等卑劣手段阻撓會議召開,一場為建立新中國的決戰由此展開…
2、《王的盛宴》
劇情介紹:兩千年前的中國,秦王暴政,諸侯起義。血雨腥風的戰場之外,散落著建立在密林深處的城邦。項羽(吳彥祖 飾)和劉邦(劉燁
飾),兩個反對秦暴政的起義領袖,帶領各自的勢力,為自由與安樂一路廝殺;
同時也在向那座象徵著無上權力與無限財富的王朝核心——秦王宮步步逼近。歷史的過程總是曲折而模糊的,結果卻只有一個:剛烈而沖動的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錯失了殺掉劉邦的機會,只能將一腔熱血灑向烏江,與自己深愛的女人虞姬(何杜娟
飾)含淚訣別。
劉邦和他的呂後(秦嵐 飾),他的謀臣韓信(張震 飾)、張良(奇道 飾)、蕭何(沙溢
飾)們,則忍辱抗擊到最後,成為了輝煌宮殿最終的主人。在那座奢華的大房子里,君臨天下的劉邦彷彿早已忘記了和曾經的盟友並肩戰斗的歲月,甚至漸漸開始對身邊的兄弟們滿腹狐疑。另一段殺戮,由此開始在森森聳立的帝國高牆內,無聲蔓延…
3、《荊軻刺秦王》
劇情介紹:戰國時代,秦王嬴政(李雪健飾)以統一天下為大業。當時燕國為嬴政的心頭之患,為幫助他早日完成統一霸業,趙姬(鞏俐飾)獻策到燕國假意策動刺殺嬴政的計劃,如此一來,秦便有出兵攻燕的名目,爭取燕國不戰而降的可能。
趙姬與燕太子丹(孫周飾)同心謀劃刺殺嬴政的行動。執行任務的人選是名劍客荊軻(張豐毅飾),大隱於市的他為此重出江湖。與荊軻接觸後,趙姬十分傾慕他的為人。趙姬拒絕再去說服荊軻。太子丹惱怒,將趙姬關押起來。
於是,荊軻找到太子丹,提出放了趙姬,他就答應去刺秦王。與此同時,嬴政發現了關於自己身世的秘密,他惱怒不堪,甚至揮兵攻打趙國,暴行難述。大殿之上,荊軻卻失手…
4、《大明劫》
劇情介紹:明朝崇禎15年,全國內憂外患,大將孫傳庭(戴立忍 飾)臨危受命帶著妻子馮氏(馮波 飾)來到潼關抵抗李自成的軍隊。與此同時游醫吳又可(馮遠征
飾)懷著濟世救人之心來到潼關拜訪師傅——葯局提領趙川(錢學格 飾)。
大敵當前,孫傳庭軍中士兵染上怪病,同時還要面對崇禎皇帝(余少群
飾)的催促出兵和潼關豪紳顧清遠(馬精武
飾)等人的自私斂財。趙川因施救不力以身殉職,吳又可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靠著不同尋常的治療方法與孫傳庭惺惺相惜。最後瘟疫終於被控制住,但是國家的病症能否被戰爭治好吳又可和孫傳庭都無法預料。
5、《南京!南京!》
劇情介紹:1937年12月13日,時為國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淪陷,部分官員棄城逃亡,但仍有許多官兵留守,誓死保衛這個大廈將傾的城池。宋錫濂部軍官陸劍雄(劉燁
飾)協同戰友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他們微弱而頑強的抵抗最終被壓制,數以萬計的中國軍民成為俘虜,在槍炮聲中血染長江;
金陵女子學院安全區,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
飾)奔波往復,盡力幫助和拯救所有來此避難的同胞,但獸性大發的日軍早已虎視眈眈盯上了藏身於此的婦女;拉貝的秘書唐先生(范偉
飾)小心應付,委曲求全,為了保護家人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他也為此付出代價;
舞女小江(江一燕
飾)縱使逃亡避難也不願拋卻女性的柔媚,她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則在其女性的外殼下注入一份剛強,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飾)隨部隊進駐這個千瘡百孔、破敗不堪的城池,在這個人間煉獄,他的心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狼煙滾滾,血流成河,大時代的背景下,人們既要承受時代的無情給予,也要做出攸關命運的痛苦抉擇…
⑶ 講歷史的電影有哪些
《孔子》春秋
《墨攻》戰國時期
《屈原》戰國
《卧薪嘗膽》
《荊軻刺秦王》戰國,秦
《秦始皇》秦
《秦頌》
《鴻門宴》楚漢
《西楚霸王》楚漢
《赤壁》三國,不知道算不算
《大唐風雲》唐
《武則天》唐
《大唐西域記》
《敦煌》日本拍的,汗
《宋家皇朝》宋
《成吉思汗》元
《鄭成功》明
《國姓爺》明
《甲午風雲》清
《垂簾聽政》清
《圓明園》清
《火燒圓明園》清
《鴉片戰爭》清
《林則徐》清
《甲午風雲》清
《太平天國》清
《孫中山》民國時期
《我的1919》民國,關於巴黎和會,中國第一次向世界說不
《末代皇帝》清末—新中國成立,外國導演拍攝中國最後一位帝王一生
《東京審判》
《南京南京》
《井岡山》國民黨時期
《長征》國民黨時期
《西安事變》國民黨時期
《七七事變》國民黨時期
《走向共和》新中國
《開國大典》新中國
《建國大業》新中國
⑷ 滿清十大酷刑有哪些電影
《滿清十大酷刑》百爛激度網盤高清飢掘襪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dK7hpw0iwBML1eesgDLOg
⑸ 有部電影<<宋家皇朝>>裡面有一首插曲 是鋼琴彈的 好像是日本作曲家寫的 在電影快結束
是這個么?《the soong sister》
作者 日本作曲家喜多郎,
是電影《宋氏三姐妹》(《宋家王朝》)的主題曲
其背景大致是:
1981年春,宋慶齡病重,思念遠在美國的妹妹宋美齡。然後倒敘晚清末年,政局腐敗,民不聊生,在美國受教育的宋查理憑著他在西方吸收的先進知識,與孫中山一齊合力推翻滿清。宋查理的三個兒子後任職民國政府重臣,三個女兒從小到美國留學,學成後大姐宋靄齡下嫁孔祥熙,宋慶齡不顧父親反對追隨孫中山,蔣介石為宋美齡傾倒,開展追求。在宋靄齡慫恿之下,小妹下嫁蔣介石。經歷辛亥革命,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遇難,孫中山北上病故,蔣介石清黨,日本侵略中國,西安事變等歷史事件。宋家三姐妹的關系也在這動盪不安的政局裡起著變化。最後,宋慶齡臨終也見不到妹妹一面,遺憾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