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反映社會問題的好電影!
神經俠侶 如果你看到這個片名而放棄了這部電影,那麼很遺憾,你錯過了一部好片,這是一部直面現實的作品,也是一部滿懷熱情的作品,同時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勵志電影,不管怎樣,它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神經俠侶》的最大特點是充滿了生活的質感,看得出來編劇是有感而發而且花了很大心思的,故事本身能夠立的起來,整個敘事相當流暢,影片從第一個鏡頭到最後的圓滿結局,沒有什麼多餘的鏡頭,每一個人物都有群體代表性,廖啟智、陳奕迅和容祖兒扮演的三個警察分別代表了三個階段,陳奕迅也曾像初生牛犢的容祖兒一樣充滿干勁,但在七年的現實磨練之後,他逐漸向廖啟智所代表的退休心態靠去。吳鎮宇扮演的成哥則是香港經濟滑落的受害典型,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變得神經質乃至瘋瘋癲癲,這樣的角色讓吳鎮宇來扮演當然是再合適不過了,在似瘋為瘋中和按摩女郎菲菲展開了一段傷心人各有懷抱的感情。扮演成哥姐姐的惠英紅的出現倒令人有小小驚喜,雖然昔日的武打女星「霸王花」今日已是街頭的賣報阿姑,這裡面或許也讓人感受到時間在香港電影里走過的無情腳步,但是惠英紅在寥寥幾個鏡頭里所傳達的堅忍卻又令人生出了幾分面對生活的信心。 整個電影與最近在百花獎上受人稱贊的另一部香港電影《新警察故事》相比,在敘事上有很多高明之處。
本片的鏡頭也極為精到,第一個鏡頭出現陳奕迅和廖啟智扮演的警察在滂沱大雨中走過街口鏡頭跟著二人進入便利店,再到陳奕迅幻想廖啟智受害,整個鏡頭不露痕跡,一直到後面陳奕迅想到那位女學生的話而生出的百般鬥志,甚至有幾個段落的快速跳切,很能表達情緒。而在警察辦案的過程中穿插得成哥和菲菲的感情戲又很好地控制了節奏,還有幾段容祖兒的感情戲和陳奕迅的感情戲,都起到中和氣氛的作品,同時達到了一種喜劇效果,使得整個片子活了起來,而警匪斗爭的片段又不失警匪片的緊張,導演控制的恰到好處。
幾位演員的表演也都比較到位,這樣的香港片正是我們需要的。
B. 社會問題片
米尼的第一次
C. 《絕命毒師》揭露了哪些美國社會問題
《絕命毒師》最終季,很多人給老白列印象分,有的人恨之入骨,有的人則是同情至上,其實都無可厚非,老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和我們周圍的人一樣,有家庭,有價值觀,有追求,也有自尊。老白為了家庭走上制毒的道路,不管他的出發點有多麼高尚,他已經是一個罪人了,也就是說,他註定是一個悲劇,註定會走向覆亡。
編劇在這部劇里提到很多的社會問題。大環境是08年金融風暴,美國經濟蕭條,導致美國普通居民的生活受困,老白一家子很普通,普通的職位,普通的薪水,在這種經濟大條件下肯定受到很大的沖擊,所以老白會去兼職去洗車場,而且還被老闆壓榨。
還有一方面是種族問題,或者叫邊境問題,或者說美國人和墨西哥人的關系。可以看出來在新墨西哥州,美國人和墨西哥人的關系不算友好,我記得有一段小粉到andrea家中的時候,她祖母對小粉的態度就不好。因為時間太久了,很多細節都記不清了,希望大家補充一下。
D. 美國湖人拍攝的紀錄片《尋找章瑩穎》首映,故事的背後有怎樣的社會性問題
2017年,26歲的中國留學生章瑩穎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前往美國學習。在日記中,她用細致而豐富的筆觸描述著自己的憧憬。她希望自己能在學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希望能在未來成為一名母親並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在剛到美國幾周後,她便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校園里失蹤了。
E. 哪些美國電影是反映美國社會的
《美國往事》,《教父》都是反映美國黑幫的,很有名,幾乎是每個對美國電影發燒的人都會知道的片子.其中阿爾帕西諾飾演的Michael,替馬龍白蘭度報仇,把槍藏廁所的水箱那一段,很多香港電影模仿過,跟周潤發在英雄本色里把槍藏花瓶里,有異曲同工之妙.《美國往事》很長的,但是很值得一看.
《阿甘正傳》時間跨度上橫跨了幾十年的政治生活,也很感人的.甚至還包括中國的乒乓球外交都包括其中,阿甘打球時,牆上掛的毛澤東的像,不知道老美怎麼找到的,笑死我了.《肖勝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同一年競選奧斯卡,沒選上,好多人都說前者更好一點.
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1990)(美國)
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
好萊塢歷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畢業生》《公民凱恩》《阿拉伯的勞倫斯》《亂世佳人》《碼頭風雲》《現代啟示錄(1979)》(有反越戰的情緒)《午夜牛郎》《計程車司機》(根據刺殺總統的故事改編,朱迪福斯特是我最喜歡的女人)《沉默的羔羊》(今年續集出來,會講一些跟社會有關的東西)《美國風情畫》《巴頓將軍》《摩登時代》(卓別林的)《費城》(倆同性戀,但是講根美國黑人有關的社會法律,值得一看)。
《美國麗人》2002年的片子,講當代美國人心態,據說很好,這個沒看過。
要是講美國人怎麼打小日本的,看《虎虎虎》《珍珠港》。
布拉德*皮特演過的《真愛一世情》,也叫《燃情歲月》或秋日傳奇》。講美國人開發西部的故事。我又要花吃了,那個年代我比較花吃小布,他的一頭金色的長發,好帥啊。
《壯志凌雲》也是講美國的。不過愛國主義太明顯了。與國內大肆吹捧共產黨有一拼的。但個人不喜歡帥湯哥哥。(湯姆克魯斯)
拯救大兵雷恩(湯姆漢克斯) 演的,反映越戰。
還有愛國者(梅爾吉布森),真的,梅爾吉布森有這個本事,把美國社會拓荒年代反映出來。給每一個想去了解美國歷史的入門者一個視覺上的震撼。很好,強烈推薦一下。
黑鷹墜落(伊萬·麥格雷戈) 據說是講美國打伊拉克的故事。最近看新聞的時候搜到的。當年票房不錯,應該會有所觸動吧。
F. 20世紀60年代美國哪些恐怖電影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的問題 具體談一談 最好能介紹介紹書籍 要寫這方面的論文
我就知道有個《精神病患者》是希區柯克的 他的作品比較反應社會
請大家深呼吸:現代恐怖電影誕生於此!
眾所周知,60年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人們的頭腦里充斥著性解放、大麻、反權威、無政府主義等不安定因素。而這一時代的恐怖電影就好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整個社會的景象。拋開50年代的變異巨獸和外星小綠人,恐怖電影在60年代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回歸——內心恐懼再度抬頭,曾經垂垂老矣的題材煥發出新的活力。
這一場變革得感謝懸念大師希區柯克,他用一場浴室驚魂為其後十年的恐怖電影指明了發展方向。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內心恐懼:手執利刃的連環殺手、怪異的異性裝扮、木乃伊般的干屍、瘋狂的精神分裂以及當紅女星珍妮特·利的美色與尖叫。希區柯克利用這些元素,將恐怖電影從50年代的蒼茫宇宙中拉回現實,並加了新的恐怖元素——精神分裂和蟄伏於家中的恐怖。
於是在60年代早期的恐怖片里到處都散播著精神錯亂的種子。這其中,既有類似《精神病患者》的影片(如《殺人狂》(Homicidal 1961)、《發狂》(Paranoiac,1963)、《殺人狂魔》(Maniac,1963)等),也有幾位大師級導演的經典之作,其中包括:羅伯特·阿爾德里奇的《嬰兒簡出了什麼事? 》(1962)、羅曼·波蘭斯基的《冷血驚魂》(1965)以及米切爾·鮑威爾的絕唱《偷窺狂》(1960),片中露骨的性和暴力惹惱了幾乎所有的影評人,整個電影界一片嘩然,最終導致這位大導演不為整個電影業所容,只得提前終止了電影生涯。甚至連以古典時代為背景的古裝恐怖片也染上了類似的精神疾病。在B級片大師羅傑·考曼的《厄榭府的倒塌》里(改編自愛倫·坡同名小說),文森特·普雷斯用他那藍絲絨般的嗓音將精神失常演繹得入木三分。
隨著時代的推進,銀幕上的瘋狂滲透入了60年代的生活。披頭士、垮掉的一代這林林總總的瘋狂之舉無一不在表達著對強權和傳統的反抗。這段時間里的恐怖電影並沒有什麼大的動作,似乎在為下一次的噴涌而出積聚能量。1968年,壓抑許久的瘋狂終於在《驅魔降邪》(The Witchfinder General)一片中找到了宣洩口。年僅26歲的英國導演邁克爾·李維斯將漢默風格的古典哥特劇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用種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和折磨折射了年輕人對權威的不信任。導演本人也是吹響反抗號角的青年先鋒,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在拍攝時連老牌演員文森特·普雷斯也不放在眼裡。對後者的表演指手畫腳,惹得文森特惱怒地說:「我已經拍了87部電影了,你這個毛頭小子做過些什麼?」李維斯可一點不買老演員的帳,回敬道:「我只拍過三部,但部部都稱得上是上乘之作!」這句話也一語成讖,《驅魔降邪》上映僅6個月後,李維斯就在自己的居所里自殺身亡,年僅26歲。他的死可以說是恐怖電影界的一大無一彌補的損失。
60年代的另一個特徵是變化無常。在這個年代裡,恐怖電影的發展也相當多樣,從充滿東方神秘色彩,節奏緩慢的日本鬼片《怪談》、《鬼婆》(都是1966),到融合了性和殘忍的義大利哥特式恐怖片《黑色星期天》(1960,導演馬里奧·貝瓦)。恐怖電影在全世界范圍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在類型多樣化的同時,恐怖電影也在畫面營造方面越走越遠,以至於電影審查官手中的剪刀都跟不上血液飛濺的速度。這一切的創始人是被稱為「血之教父」的美國導演高登·劉易斯,是他一手開創了恐怖電影的新類型:血淋淋的恐怖,把恐怖這個字眼塗成了腥紅色。在其代表作《血宴》(1963)中,他將一個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開膛破肚。片中血淋淋的內臟遭到了影評人的「千夫指」,甚至有人尖刻的評價道:「劉易斯的影片就是一個深夜屠宰場。」然而,觀眾們卻絲毫不理會專家們的指責。和過往那些「貧血」的片子相比,劉易斯的影片確實提供了一種新鮮的刺激方式,令60年代的觀眾們大呼過癮。
不過,將血淋淋的恐怖推上巔峰的卻又另有其人。如果說《精神病患者》用一個人的癲狂揭開了60年代恐怖電影的序幕,那麼《活死人之夜》(198)則是用全民皆狂為60年代畫上了句號。片中喪屍們從喉嚨深處發出的低吼透露出一種近乎絕望的恐怖氣息。導演喬治·羅梅羅用11萬4千美元的低成本換回了高達3千萬美元的全球票房,堪稱影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恐怖片。本片也開創了喪屍片這一全新的恐怖題材,並引來了數不清的後續作品,其中包括其本人執導的《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日》和《活死人之地》,以及近年來大紅大紫的《生化危機》系列等。曾有影評家把本片喻為「一場沒有終點,毫無節制的喪屍嘉年華」。本片採用黑白膠片拍攝,畫面顆粒感明顯,頗有新聞片的真實感,彌漫著悲觀主義情緒。片中,喪屍們吞食著內臟(據說,由當地的屠宰場捐贈),隨後被「活活」燒死;變身喪屍的女孩用鏟子刺向母親(明顯是在向《精神病患者》致意);黑人主角最後因被誤會成喪屍而被種族主義者爆頭。這些情節雖披著喪屍片的外衣,事實上卻敘說著整個60年代的故事,包括血淋淋的越戰和其中葬身火海的士兵、年輕人對父輩的反抗、以及爭取種族平等的民權運動。導演將整個60年代熔入96分鍾的恐怖故事裡,為這動盪的十年呈上了一份完美的總結報告。
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恐怖片、是「一場沒有終點,毫無節制的喪屍嘉年華」。
精神病患者Psycho 美國 1960
馬里恩盜取公款逃亡,投宿於一間汽車旅館,卻在浴室中慘遭殺害,她的妹妹及男友加入警方進行深入調查。恐怖驚悚片的代表之作,希區柯克首次探索精神分裂殺人狂的世界;尤其是48秒的浴室謀殺段落,盡管是黑白影像,但仍憑借78個快速切換的鏡頭,以及燈光、音響的綜合運用,拍攝出令人心驚肉跳的震撼性畫面;主人公諾曼·貝茨因此成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詞。環球法國二區發行了雙碟版,正片花絮收錄了94分鍾的製作紀錄片,花絮碟收錄了15分鍾「向希區柯克致敬」的短片,以及33分鍾「電影大師」短片。
G. 求關於美國政治 金融方面的電影
1.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美國) 奧斯卡授獎以來第一部具有強烈思想性的作品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 揭示了慘絕人寰的戰爭實況,擊潰了所謂的「愛國」迷夢 2.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1942)(美國) 世界電影殿堂中的經典之作 以愛情故事貫穿起來的驚險偵探片 蘊涵著愛國主義的主題和反法西斯激情 3.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美國) 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成功之作 一部最具史詩氣魄的揭露黑社會明爭暗鬥內幕的影片 一幅氣勢恢弘的「社會圖卷」 4.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美國) 美國社會問題片的經典之作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5.燃情歲月 Legends of the Fall (1994)(美國) 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畫卷 一部經典的唯美派電影 恍如隔世的成人童話 華氏911;總統班底;阿甘正傳;豺狼的末日;世貿中心 帝國的毀滅 刺殺肯尼迪 , 一九八四, 另外還有 http://www.verycd.com/topics/42361/ 樓上的舞者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468/ 美.伊.戰.爭__控.制..室 http://www.verycd.com/topics/45679/ 為.人.民.服.務 http://www.verycd.com/topics/35280/ 烽.火.人.間 http://www.verycd.com/topics/142868/ 盲.者.之.國 http://www.verycd.com/topics/9788/ 刺.殺.肯.尼.迪 http://www.verycd.com/topics/187430/ 地下氣象 http://www.verycd.com/topics/58133/ 富貴/逼.人.來 http://www.verycd.com/topics/17799/ 布.什.的.腦.袋 另外法國導演戈達爾的電影政..治..傾..向..比較明顯, 另外,可看看<白.宮.西.廂>不錯的一個劇集
H. 關於社會問題的電影有哪些
美國的《綠里奇跡》是湯姆??漢克斯所演的,這片子是一部探討生存意義的影片。在本世紀30年代美國監獄的背景下,《綠色奇跡》獨辟蹊徑地展現了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系,其中的黑色懸疑氣氛、象徵不同道義符號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間錯綜復雜的心理沖突。看後感動得不禁淚下
I. 反映美國社會婦女問題的電影有哪些
其中以反映黑人生存、健康及婦女問題的《助產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