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日本電影,幾個高中生,有俄羅斯套娃出現的電影名
《要聽神明的話》
高畑瞬是個平凡的高中生。一成不變的生活總是令他感到枯燥不堪。然而,他忽然被捲入大規模的死亡威脅之中。第一關是輕舉妄動便會爆頭身亡的「不倒翁跌倒了(一二三木頭人)」。在第二關中,則必須設法替一掌就能將人打成肉餅的巨大招財貓掛上鈴鐺。眼看著同學們陸續慘死在自己眼前,瞬必須鼓起勇氣與神秘的對手鬥智,並設法存活下去。然而,每通過一道關卡,矗立在眼前的,卻是另一道更加殘酷的考驗。
② 《俄羅斯套娃》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俄羅斯套娃》((阿根廷)比奧伊·卡薩雷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XzeaWaCXvAmojGJOrdGqig
書名:俄羅斯套娃
作者:(阿根廷)比奧伊·卡薩雷斯
譯者:魏然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0-25
頁數:114
內容簡介:
《俄羅斯套娃》是卡薩雷斯晚年的短篇小說集,首版問世於1991年,包括七則故事,大都和旅行相關,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相信,旅行有助於解放靈魂。這些故事又大都和尋情逐愛相關,卻是純愛故事的反題:戀情羅曼司的女主角本來是不可替換的,但對於孱弱、敏感、不成熟的男性而言,她們 更像是層層嵌套、模樣近似的套娃,「打破了一個,其餘的還能留下來」。
博爾赫斯一生摯友 阿根廷幻想文學大師
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 短篇小說集
比奧伊•卡薩雷斯是阿根廷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這是句陳詞濫調,但陳詞濫調常常是明顯的事實,所以我們才會一再重復。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比奧伊•卡薩雷斯的小說有魅力,但也有危險的智慧和突然而至的悲傷,只有一個老道的文學家才能傳達出這樣的效果。
——約翰•厄普代克
作者簡介:
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1914-1999),阿根廷作家,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之一。
卡薩雷斯從小博覽群書,7歲起開始寫作,14歲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15歲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後長期筆耕不輟。他曾在大學攻讀法律與哲學專業,後決定放棄學位專心寫作。1932年,他與博爾赫斯相識,兩人從此成為好友,此後曾共同創作了多部小說。
1940年,卡薩雷斯創作了《莫雷爾的發明》,博爾赫斯親自作序推薦,稱其可用「完美」二字評價。小說出版後獲得多項文學大獎,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學獎等。1981年,卡薩雷斯獲頒法國騎士勛章,1990年獲得西語文學最高榮譽獎項塞萬提斯獎。授獎詞稱卡薩雷斯的作品「通過完美的敘事結構,將現實與幻想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
卡薩雷斯1999年病逝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他留下的代表作還包括《英雄夢》、《逃亡計劃》等。
③ 求一部搞笑的日本電影
《特工插班生》1997年,比爾莫瑞主演的。確實很搞笑的一個片子。
ps:那個不是日本小玩偶不到翁娃娃,那個是俄羅斯套娃。
望採納。
④ 呂克·貝松的最新電影《安娜》好看嗎
很好看,我很喜歡!!!
《安娜》的故事發生上世紀80-90年代的冷戰時期。故事聚焦神秘女殺手安娜的成長及執行各種暗殺任務的經歷。在美麗的外表下,安娜擁有聰明絕頂的頭腦和強大的戰鬥技巧,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刺客之一,她遊走於黑白兩道,只要被鎖定的目標,從不失手。
一個優美而高貴的俄國小姑娘,但是生活沒有給她應該有的體面和尊重,她從小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她開始被渣男虐得體無完膚,後來又被抓進了KGB,這樣的組織能夠接納她,也是一番血雨腥風。磕磕絆絆總算是完成了這次的任務,她終於進入了KGB。
超模+女特工,從這兩個關鍵詞就可以大致看出本片的調性了:一邊是性感時尚,一邊是暴力血腥。
這部影片還是不錯的,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哦!!!
⑤ 什麼電影男孩獲得龍戒,卻不小心打翻俄羅斯套娃,將裡面的巫師放出來
《魔法師的學徒》
由迪斯尼電影公司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聯手奉獻,根據小說《深藍05670》改編,導演喬·德特杜巴攜《國家寶藏》原班人馬共同打造,華夏電影公司發行的奇幻冒險片《魔法師的學徒》於2010年9月9日在中國上映。
飾演魔法師巴薩澤·布雷克的是尼古拉斯·凱奇,他在片中調教的菜鳥學徒由阿帕圖校園喜劇出身的傑伊·巴魯切爾出演,曾在《蜘蛛俠2》中扮演大反派「章魚博士」的阿爾弗雷德·莫里納也加盟本片。 影片講述在當代的紐約曼哈頓,一個魔法師訓練一個新人以幫助他對抗邪惡黑勢力的故事。
導演
喬·德特杜巴
編劇
馬特·洛佩茲
主演
尼古拉斯·凱奇,傑伊·巴魯切爾,泰莉莎·帕爾墨,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對白語言
英語
中文名
魔法師的學徒/深藍05670
外文名
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其它譯名
巫師學徒
製片地區
美國
類型
動作
片長
111 分鍾
上映時間
2010-07-14(美國
⑥ 魔法師學徒的影片評價
籠子叔終於成為爛片王中王,電影毫無新意地講述了科學家會武術流氓也擋不住的江湖真諦。
—— 豆瓣網|2010-07-29
兩個長生不老怪蜀黍分別攜帶正太一名追蹤一個俄羅斯套娃的猥瑣故事。
—— 豆瓣網|2010-09-15
一個長相平庸膽小如鼠的宅男怎樣才能泡妞?除非他命中註定是世界英雄。只是這次的英雄長得實在太差勁,比《變形金剛》那位更加豬頭,估計以後只能朝諧星發展。沖著尼古拉斯凱奇去的大概會衷心承認,該大叔果然成了爛片之王。影片結束後,幾個專業人士不甘心劇情如此平淡,期待說:應該會有彩蛋吧?即字
—— 豆瓣網|2010-09-10 《魔法師學徒》首周上映後被12家媒體綜合評為C,1497名IMDB觀眾只打出平均6.1分的及格分。部分觀眾給出了一些正面評價: 「適合小孩子看,因為開車那段還是蠻精彩的。」
《芝加哥太陽時報》給出評價「一部類型片里的完美樣本,影片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工業水準」。 《紐約時報》講這是一部」對白吵鬧、流程機械、劇情老套、平庸的電影」。《紐約郵報》的評語:「這樣一個大製作,竟然讓人根本無法察覺錢都花在哪兒了」。《好萊塢記者報》也表示「很遺憾,本片根本讓人感覺不到魔法的魅力」。 劇情山寨
影片就是一個糅合了少年成長的魔幻片。這種套路化的故事結構,觀眾已經很熟悉了。從影片的故事上,可以看到各種魔幻片、冒險片、青春校園片、兒童勵志片的影子,不僅沒有新意,更可謂爛俗。主創用了一個最俗套的故事框架,便只能在小段落上下功夫。不過,好萊塢班底確實有其工業化的亮點。影片中小戴維追紙條、戴維給心儀的女同學展示音樂閃電、魔法追車等小段落的設計到並沒有過於干癟和潦草。有觀眾看完後就表示:「本片感覺就是一個個有趣的小段落通過無趣的過場連接了起來。雖然有些時候覺得挺有意思,但是整個故事卻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特效豐富
特效製作還不錯,魔法效果所使用的CG特效便和真人實拍的畫面結合緊密。影片最後的一場魔法大戰,也彌補了前一個半小時缺乏特效大場面的遺憾。部分觀眾表示,整體來說,影片的特效在2010年魔幻片中還是能夠居於前列的。不過在創新性上本片的魔法效果還是欠缺了很多,大部分的魔法效果都是簡單地將敵人吹飛或擊倒,各種魔法間的區別也沒什麼細致的體現。
⑦ 求一部搞笑的間諜電影的名字!
《特工插班生》1997年,比爾莫瑞主演的。確實很搞笑的一個片子。
ps:那個不是日本小玩偶不到翁娃娃,那個是俄羅斯套娃。
⑧ 誰知道這部老電影的名字
你說的是前蘇聯和義大利合拍的喜劇,叫《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介紹:
導 演:Franco Prosperi
艾利達爾 梁贊諾夫 (Eldar Ryazanov)
主 演:Andrei Mironov
Ninetto Davoli .... Giuseppe
Antonia Santilli .... Olga
Alighiero Noschese .... Antonio Lo Mazzo
Tano Cimarosa .... Rosario Agrò
Yevgeni Yevstigneyev
Olga Aroseva
出品年代:1973
國 家:蘇聯/義大利
類 別:喜劇/冒險
片 長:98 min
內容簡介:
義大利某個醫院里的老人臨終前,她美麗的孫女Olga飛車趕來。老人告訴她有一盒珠寶在俄羅斯。同時卻被兩個開救護車的,一個等妻子等孩子的大鬍子黑手黨,一個在醫院養病的瘸子和一個醫生聽了去了。於是,一票人殺往俄羅斯,又有個英俊瀟灑的導游來接他們。大家各顯神通,分兵前往。中間發生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醫生的護照被大鬍子從廁所塞下去了,因而只能在飛機上不停的飛來非去。大鬍子總要和瘸子過不去,瘸子說:「我自己來,自己來」一腳踢斷了一根石柱子。導游和救護車司機緊跟著美麗的Olga,上演了公路飛車,引爆加油站,汽車變潛水艇等一幕幕的好戲……
美麗的Olga和英俊的導游在這一幕幕的奇遇里情愫暗生,眼看是金童玉女,佳偶天成。卻被導游熱情的媽媽道破真像,原來他是文物局的警官……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國語發音,保證清晰。安東尼奧和吉傑搶救一位俄籍的太太,在羅馬一家醫院里,老太太臨終前告訴她的孫女波利亞,自己在蘇聯革命時期埋藏了一批寶藏在列寧格勒的獅子下面,安東尼奧、吉傑、瑪非奧和醫生等人聽到後,踏上了去俄羅俄尋寶的征程...
那頭獅子——它在深夜追趕幾個偷走珠寶的人,那幾人慌不擇路,而這位獅子,卻乖乖地在紅燈前面停下。這就是俄羅斯電影導演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被俄羅斯人戲稱為「每一隻狗都認識的人」的經典純喜劇《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中的精彩幽默片段!本劇講述的是一群義大利人得知有批財寶藏在俄羅斯的列寧格勒。就來到這里。為了尋寶,他們結設了一些俄羅斯人,為了尋寶,他們還鬧出了一系列的笑話……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是蘇聯導演艾利達爾·梁贊諾夫的喜劇作品,與《辦公室的故事》導演是一個人。這們天才的俄國人還導演過<狂歡節之夜>與<兩個人的車站>,均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在<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里沈曉謙配的黑手黨是叫馬非奧索。蓋文源在裡面配那們救護車司機安東尼奧。對了,被丁建華稱為「聲音太風騷」的狄菲菲配女主角奧奧爾佳。這三個人與配蓋文源小舅子的楊曉是當時上譯長的新生力量,可惜如今……
我買到這張碟,覺得聲音效果不錯。我想國外也不會出它的DVD吧。那天還買了央視的<辦公室的故事>,無論是畫面還是音質都勝過它一籌。當然,從藝術水準來講,<辦公室的故事>遠勝過<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⑨ 有什麼特別適合銷售員看的電影,最好是年份近一點的!
盡管現在才是二月,但是2019年的新劇,就已經有很多值得我們推薦的了。比如,接下來這部:
沒錯,就是Netflix的原創新劇《輪回派對》。
豆瓣評分7.8分,也不錯。
這部劇主要講述生活在紐約的一個女青年慶祝生日派對時,發現自己正在不斷地死亡與復生,不斷經歷重溫同一個夜晚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設定提,從《土撥鼠之日》以來,關於主角陷入某一天的循環,在無數次的重復中找尋到真實的自我或者得到救贖,這樣的結構和主題早就司空見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好萊塢敘事的一個通用模板,被廣泛地開發和使用。
我們之前甚至專門寫過文章介紹這種類型。包括2017年的校園恐怖喜劇片《忌日快樂》,也採用了同樣的設定,因其不錯的娛樂性而大受歡迎,以480萬美元的拍攝成本獲得了1.25 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忌日快樂》續集將於2019年2月14日在美國上映
所以如果本劇的簡介給了你陳詞濫調的第一印象,那也情有可原,但是相信我,這部劇和你的設想絕對不一樣,它十分驚喜,精彩,錯綜復雜,不落俗套,並且極具吸引力。
這首先當然得歸功於本劇的創作者們,分別是Natasha Lyonne,Amy Poehler和 Leslye Headland。其中Lyonne也出演了本劇的女主角Nadia Vulvokov。
Natasha Lyonne(左),Amy Poehler(中)和 Leslye Headland(右)
三位極其優秀的主創與製作人為我們帶來了一個聰明、黑暗、敏感而又特別的劇集。
本劇於2月1日在Netflix上線,MetaCritic媒體評分89分,爛番茄新鮮度98%,8.55分,IMDB觀眾評分在首播第一天為7.6,然後隨著觀看人數增多正在逐漸上升,目前暫時處於8.1分。
Natasha Lyonne上一個廣為人知的角色是《女子監獄》中的Nicky Nichols,她的機智與天賦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生動而招人喜愛的角色,在本劇中她飾演主角Nadia,一個典型的紐約女青年,有些憤世嫉俗和輕微的自我毀滅傾向。
這個系列的故事開始於首集的生日派對上,由Nadia的好朋友為她舉辦,這個場景中的對話幫助我們一覽這位女主角的性格:講起話來肆無忌憚,喜歡嘲諷別人,態度可以說是粗暴,然而也很有趣,並且擁有令人欽佩的誠實。
Nadia是一個合群的孤獨者,盡管被最好的朋友們包圍,也能做到對朋友們保持熱情,但她永遠警惕任何長期的依戀或依賴,甚至她養的貓都並未和她住在一起,而是住在附近的雜貨店裡,她與雜貨店老闆共同享有對貓的撫養權。
當Nadia離開派對,叼著煙在東村的街道上徘徊時,意外發現了已失蹤三天的貓,她想要跨越街道走去對面,卻在路中央被一輛計程車撞飛,瞬間血流滿面,失去了呼吸。
當然,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噩夢的開始。
她毫發無損地回到了派對場所的衛生間,在這之後,她發現每次自己離開時,都會以某種方式死亡,方式千奇百怪。
而當她重生,再一次回到這個裝修奇特的衛生間,從鏡子中看著自己時,總是伴隨著Harry Nilsson的「Gotta Get Up」作為配樂,歌曲富有感染性的明亮旋律下隱藏著憂郁,在此刻顯得抒情而令人疲憊。
起初,Nadia對這一情況感到震驚,在迷茫中想要弄清楚發生的原因,這是「土撥鼠日」類型故事中最傳統的做法,主角從最初的恐慌中鎮定下來後,開始研究新世界的邏輯,企圖找出其運作的內在規律,將自己從可怕的循環中解救出來。
她的第一個念頭是確信這與自己在派對上吸食的可卡因有關,認為其中加入了特殊成分導致出現幻覺,隨後又考慮起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因為她的母親就曾有精神健康問題。
後來她甚至一度開始懷疑起派對舉辦地的歷史過往,這里曾經是一間猶太神學院,也許發生的一切都源於宗教的超自然神秘現象,無數次的死亡是在給她傳遞某種啟示。
而當這些可能性被一一排除後,Nadia已經習慣了死亡,最初的恐慌消失,質疑開始轉向內心更深處的自我認知。
或者,正如許多相似劇情的電影中所闡述的那樣,她是否因過去違背道德的行為而遭到了報應?她是否應該改變自己,為輕率向人們道歉,重新一一去糾正和彌補自己的錯誤?
與此同時,出現在她生命中的那些人們,包括前男友,一夜情對象,陌生的街頭流浪漢,以及她的心理治療師和早已過世的母親,開始以驚人的方式交錯結合起來。
當又一次看似平常的死亡發生時,在失控下墜的電梯里,Nadia遇到了一個同伴。
與Nadia同樣陷入噩夢的Alan由《芝加哥烈焰》演員Charlie Barnett飾演,他也有點輕微的神經質,正打算向交往多年的女友求婚,卻遭到出軌的背叛,隨後被女友提出分手,而在第一次死亡後,他的生活也開始不斷地重啟,反復回到最糟糕的這一天。
Alan的出現給故事帶來了新的變化,當兩人相遇並逐漸了解彼此後,他們意識到自己與對方的命運似乎存在一些神秘的關聯性,於是決定一同努力去找尋結束循環的方法。
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本劇的劇情朝著更黑暗更嚴峻的方向發生轉折。
這部劇的英文原名是Russian Doll,即俄羅斯套娃,當我們拿到這種玩具時,本能的反應就是一層一層地打開它,小心地扭動空心的外殼,一直重復,直到我們看見裡面最小的實心木娃娃,這個玩具很適合做隱喻,有條不紊地層層剝離,與本劇的主題核心再契合不過。
Nadia和Alan所面臨的也就是這樣的困境,他們必須要深入到俄羅斯套娃的心臟,找到埋藏在那裡的痛苦真相的碎片,才能開始緩慢癒合。
而在扭開俄羅斯套娃的過程中,每一個觀眾也成為了感同身受的經歷者。
這部劇與《土撥鼠之日》截然不同,它並沒有那麼溫馨,沒有那麼富有同情心,也沒有那麼積極圓滿的結局,這不是一場正在展開的救贖之旅。
相反,當Nadia越是回溯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童年,她越意識到那些創傷是無法磨滅的,因此她一直堅持舊的自我,否定對朋友與家人的依賴和需要,永遠獨來獨往,即使他們就站在她面前,明顯地期待被認可。
她的新同伴Alan一直被女友拋棄,自憐地扮演受害者,並且糾結於「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的不合理因果,無法接受現實,被崩潰的情緒驅使著進行了第一次跳樓自殺,從而開始了不斷死亡的循環。
而這部劇的目的不是要批判他們過去所做的錯事,從而得出一個簡單的要成為更好的人的結論,而是讓我們跟隨主角的視角,去發現究竟是什麼導致他們變成如今的模樣,兩個被困在自己製造的牢籠里的人,能否在宇宙給的十幾次機會里,為彼此找到逃脫的鑰匙。
《輪回派對》加入了末世電視喜劇的熱潮,諸如NBC的《善地》,亞馬遜的《永遠》,這些喜劇利用死亡和重生來解決當下生活的問題。
畢竟,劇中所出現的那些形象,在地鐵上哭泣的女孩,被拋棄而自殺的情人,以及在湯普金斯廣場公園里徘徊的流浪漢,某種意義上都是現代許多問題的放大,童年的創傷,愛情的失敗,經濟的困境,這些生活焦慮可能在困擾著所有人。
因此這個故事能夠同時作為喜劇和悲劇而存在,它同步地重現了在一個脆弱不穩定的當代世界中,困擾著我們的失敗與幻滅。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個頗有意思的設定,即Nadia的職業,是一名游戲程序員,在第五集中,她和Alan曾談起兩人所處困境與游戲的相似性。
在這里,死亡不是結局,而是一個重置,將玩家送回最後一個存檔位置,起點和結局都是相同的,只有過程會改變,而在夜晚結束之前,兩人被送回起始點,試圖弄清楚哪些事件組合將讓他們明天醒來,繼續活下去。
這不可避免地會讓人聯想起去年12月底的《黑鏡:潘達斯奈基》,關於一個被觀眾控制的游戲程序員的故事,這種互動式的概念非常新穎有趣,但在故事的呈現和敘述方面,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
《黑鏡:潘達斯奈基》
《輪回派對》使用了相似的前提和框架,但帶來了一個更連貫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主角Nadia的表現是至關重要的,這一核心角色完美融合了演員Lyonne笨拙的真實性,Headland的尖刻幽默以及Poehler的溫暖人性化視角,被評論家盛贊為值得一座艾美獎的精彩表演。
而本劇的元素可能聽起來熟悉,但它們在重新組合後,形成了一個既新鮮又具有啟發性的新概念,在Nadia不斷死亡的旅途中,沒有多愁善感的氛圍,也沒有道德上的說教,這部劇只是誠實地展現了生活選擇和自我意識的復雜性,並且為我們在這種充滿混亂的復雜中,挖掘出一點美妙的存在意義。
當你看完這部劇後,或許會發現,這是年初最值得拿來打發時間的的四個小時。
對的,這個劇另一個優點就是,只有8集,每集25分鍾,非常適合打發時間哦!
⑩ 一部日本bl電影,其中女配角有俄羅斯套娃
應該是愛的言靈2-直到世界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