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麼有關地理(能促進地理學習)的電影
1、藍色星球2
本片一上映,就被譽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由大衛·愛登堡爵士主持,在長達4年的拍攝過程中, 製作團隊共執行了125次的探險,水下拍攝時數長達6000多個小時。
從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到煥發著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礁,紀錄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驚的新發現;邂逅在南冰洋深處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觀賞巨大的鰺魚跳出水面,飛躍到半空中捕魚、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沖向魚群。
2、冰凍星球
BBC耗時5年製作的紀錄片《冰凍星球》,同樣是一部耗資巨大的紀錄片,用鏡頭真實地展現正在逐漸融化的地球兩極,以及生活在這里的各種生物。
片子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從「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時都在光線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後以長夜漫漫的冬天結尾,使得觀看體驗更加流暢。
其中,很多畫面都非常珍貴: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噴發,以及岩石峰,美輪美奐的融水湖和針葉林。當然,還有動物之間相互的角逐、廝殺,比如一頭雄性北極熊勇敢擊退多達10名情敵,身披血漬和傷痕,最終抱得美人歸。生動程度媲美一部好萊塢大片。
到了結尾,還科普了一些如何在極端寒冷和無法預知的惡劣的氣候下生存的技巧,確實有著不一般的教育意義。
3、地球最壯觀的景色
這部壯美的紀錄片將鎖定三個地球上季節性變化最大的景觀——斯瓦爾巴特群島,奧卡萬戈和新英格蘭——展示它們每年所發生驚人的轉變的獨特過程,揭示背後原因和野生動物為適應變化所作的應對。本片由愛爾蘭籍男演員多姆納爾·格里森解說。
當夏天的鮮艷的綠色讓位於秋天的金色和紅色時,新英格蘭成了充分展現地球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色彩變化的舞台。
北極的斯瓦爾巴特群島好幾個月是完全黑暗、冷酷無情的冬天,溫度地質-40攝氏度,但是當太陽終於重新出現,景觀神奇地從一個冰的世界變成一個豐富的苔原。
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滋養你會在非洲看到的各種豐富多彩的生物,跟隨成群的野生動物,包括河馬、狒狒、鯰魚、翠鳥、豹子、疣豬和大象,本集將揭示了每年的洪水如何改變當地景觀和如何影響它們的生活。
4、地球的力量
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從衣索比亞熔岩湖的潛探,到在由彗星撞擊形成的水下洞穴中進行探險,這些撞擊曾經使恐龍滅絕。
在地球形成的45億年中,是什麼力量塑造了地球如今的模樣?我們可在衣索比亞的岩漿湖、挪威的冰川與紐西蘭的火山口感受地球的奧妙,了解四大要素如何在地球上孕育生命。從這部紀錄片中,我們才得知,地球的誕生和生命的存在基於多次難得的巧合,地球是上天賜予的瑰寶。
5、紐西蘭:神話之島
位於大洋洲上的紐西蘭,雖然面積遠遠比不上鄰居澳大利亞,但它如同一個世外桃源,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國際遊客。分為三集,分別是:孤島漂泊、極限荒野和新來物種,充分展現了紐西蘭的奇觀和各種各樣讓人大吃一驚的動物。
比如住在森林裡的黃眼企鵝,它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只剩下4000隻,因為它們依賴海灣和巢穴生存,多年來被人類侵佔領地,已經無家可歸。
這片曾與其他大陸隔絕達8千萬年之久的土地,如今重新被人們挖掘,但是,旅遊業的開發和資源的不斷侵佔,「神話之島」的美譽會逐漸消失嗎?影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這樣的疑問。
6、黃石公園
第一集是冬天的黃石公園,雪山下面有很多噴泉,因為下面的地層有很豐富的岩漿,沒幾分鍾就出現了各種動物,帥氣的狼群、強壯的野牛、麋鹿,還有打雜的白頭鷹和烏鴉,純天然的環境下完整的生物鏈。
第二集轉到了夏天,動物寶寶們都出世了,有一種叫做鼠兔的小動物,圓乎乎的,像縮小版的小兔子,耳朵圓圓的,在夏天勤勞的儲備乾草,歡實的一沓糊塗。
第三集是秋天,動物們都為過冬做准備,麋鹿、羚羊,進入農場主的領地了,還好人類對這些野生動物還算照顧,給它們一塊棲息之地,動物們每天睜開眼睛就為食物奮斗。
7、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2. 求2016年法國紀錄片地球四季免費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4h2z2naQhIMNIA0Bw8VR7w
《地球四季》是由法國蓋拉特電影公司製作的紀錄片,由法國導演雅克·克魯奧德、雅克·貝漢聯合執導,中國演員黃曉明、蔣雯麗中文解說。該片於2016年1月27日在法國上映。2016年9月27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地球兩萬年原始世界,動物真實生活與人類想像的自然棲息之間的天差地別的故事。
3. 求 地球四季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地球四季》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e_ehiBbGD4ADVgUqtOxgA
《地球四季》是由法國蓋拉特電影公司製作的紀錄片,由法國導演雅克·克魯奧德、雅克·貝漢聯合執導,中國演員黃曉明、蔣雯麗中文解說。該片於2016年1月27日在法國上映。2016年9月27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地球兩萬年原始世界,動物真實生活與人類想像的自然棲息之間的天差地別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4. 法國的四季變化在氣溫方面和國內有什麼不同嗎
看你比較的是法國哪裡和國內哪裡,法國國內不同地區氣候差異蠻大的,國內也是啊。法國南部沿海地區基本沒有冬天的,最低也十幾度,一件外套可以過冬了。巴黎的冬天就挺冷的。冬天的長度嘛和國內差不多,稍長一點吧,巴黎這邊大約10月底11月份開始天氣比較冷了,到4月底或5月才比較像春天。差異比較明顯的是巴黎這邊冬天的白天特別短,早上8、9點才天亮,下午4點多就開始黑了。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the 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2016年1月20日,全球最佳國家排名出爐,法國排名第8。
5. 電影《地球四季》好看嗎
《地球四季》是由法國蓋拉特電影公司製作的紀錄片,由法國導演雅克·克魯奧德、雅克·貝漢聯合執導,中國演員黃曉明、蔣雯麗中文解說。該片講述了地球兩萬年原始世界,動物真實生活與人類想像的自然棲息之間的天差地別的故事。
該片於2016年1月27日在法國上映。2016年9月27日在中國上映。
6. 《地球四季》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
以前看過很多紀錄片,大多科普類的。後來,隨著電影市場商業化的日漸成熟,紀錄片越來越少,看紀錄片也就成了一種奢侈。再後來,要想欣賞紀錄片就得在專業電視頻道或科技館之類的地方,紀錄片竟然成了一種稀缺資源,我對紀錄片的興趣也因此漸行漸遠。不過,隨著《海洋》在院線的大放光彩,我對紀錄片的好感再度被激活,生活的樂趣也因此更加豐足起來。
5年前,《海洋》的熱映在我心中激起了不小浪花。首先,我在國內院線看到的首部外國紀錄大片;此外,《海洋》不僅具有一定科普意義,其愛惜環境,保護生態的積極主題,也彰顯的極為精緻;再者就是這是一部充滿情感因子的紀錄片,以至於看的時候竟哭的稀里嘩啦。當然,姜文配音,也是驅使我觀看《海洋》的一大誘因。
因為《海洋》,法國籍導演雅克貝漢也漸漸走入我的眼簾,「天地人三部曲「《微觀世界》《喜馬拉雅》《遷徙的鳥》等紀錄片,以及故事片《放牛班的春天》,更讓我對其頂禮膜拜,從而也奢望著能盡快盡早一睹其全新力作。而這,也是一枚忠實影迷最基本的訴求和願景。正在熱映的《地球四季》則大大滿足了我的這一願望。
和雅克貝漢之前的多部紀錄大片一樣,《地球四季》也是一部以自然生物為主線的頗具情感訴求的視覺大片。影片以雪狼、狐狸、雪梟、氂牛、麋鹿等五種經常被驅逐、獵殺的森林動物為主角,讓其與代表人類純善如真的小盆友進行了一次關乎生態文明的對話,其立意、主題,瞬間躍然幕上。
一般人印象中,狼是兇狠的代表,狐狸是狡猾的象徵,雪鴞則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飛禽,氂牛和麋鹿則是溫存、良善的代名詞。
我不知道導演遴選這五類森林動物有著怎樣具體、特殊目的和用途,毋庸置疑的是,以這五類動物為代表的大自然的生存狀態,其實和人類的生存境況有很多相似之處。正是有了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人與動物的對話才有了可能。而對話的終極目標、最高訴求,無非就是為了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這個角度看,《地球四季》對動物角色的篩選,看似無意,其實,用意深深。一如雅克貝漢對《海洋》《遷徙的鳥》的解讀一樣。
《地球四季》中,導演用多種超高難度的拍攝手法,不同的視角,極盡展示了雪狼、狐狸、雪鴞、氂牛、麋鹿的生存景狀,尤其是那一組組超高清、近景的對動物明澈眼眸的捕捉,更深深擊中了我的心魂深處。那是一種怎樣的眼神?渴望交流,希冀溝通,期盼和平共處......通過對人類小盆友那雙水靈、清澈、純真、自然雙眸的精準捕捉,則釋放出了人類同樣希望與動物溝通、交流,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卻總是那麼骨感而殘酷。
回首現實世界,我們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知之甚少,不但沒有應有的保護,反倒是毀滅性的破壞正與日俱增。面對人類最好的朋友,人類總能以各種借口釋放著敵意,甚至不擇手段,剝奪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唇亡齒寒,生死相依。人與自然、動物,這種誰也離不開誰的親密關系,雖然在道理上、口頭上,人人都懂,但由於貪欲的驅使,人類總會一次次犯錯。
如此大背景下,《地球四季》盛大熱映無疑有著非常現實且積極的意義。而且,從視覺角度看,這的確是一部非常值得走進電影院去欣賞的饕餮盛宴、珍饈美饌。
雖然影片出於良心考慮,沒有3D版本,但視覺效果依舊承襲了《遷徙的鳥》《海洋》的美輪美奐、磅礴大氣。更重要的是,無論拍攝視角還是手法,都不會讓觀眾有一種「拍攝」的感覺。簡直就是對雪狼、雪鴞、狐狸、氂牛、麋鹿等動物生活景狀一次活脫脫的原生態還原和再造。
人類對地球四季的感知,視覺上常常是藉助植被的青黃變化,知覺上則源於溫度的高低不同,味覺上的體驗則來自不同時令、美味所提供的佳餚。而像《地球四季》這樣,以動物生活規律、生態變化,為方式手法的感知,卻是新鮮而飽滿的。「地球四季」不僅是動物的四季,也是人類的四季,同時更是大自然的四季。所以,我們有理由也有義務和責任,珍惜它,呵護它,維系它,延續它。唯有這樣,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不再會是夢。
7. 法國的四季分別是什麼時候
法國屬
溫帶海洋性氣候
四季不分明
但主要分兩季
時間和中國春秋季大致相同
8. 求【尼基塔1到4季】高清百度雲!要錢別來要錢別來!!
鏈接: https://pan..com/s/1Q40I4jIWkKksDr5A-XZWoA?pwd=m3gr
CW這一版根據1990年法國電影《尼基塔女郎》、1993年美國翻拍版電影《尼基塔:永不回頭》及1997年由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製作的電視劇集《尼基塔女郎》改編而成。
9. 法國的四季分別是在哪幾個月份雨季密集分布在什麼時候冬天冷嗎
是,北半球的四季(主要是溫帶才有四季)是同步的,與南半球的相反。法國的雨季主要在冬季,巴黎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是零下,需要穿羽絨服。南方暖和的多。法國大部分地方屬地中海氣候。有問題再問。
10. 法國影人雅克·貝漢去世,他這一生有多熱愛電影事業
近日法國影人雅克·貝漢在巴黎去世,享年80歲,他的家人說他走的很平靜很安詳。雅克·貝漢非常熱愛電影事業,曾經說過希望能在電影里活夠一千次。 雅克·貝漢1941年出生於巴黎,由於他的父親是舞台劇演員,母親是演員,很小的時候,他就接觸了這一行,在父母的影響下,他5歲就開始出演第一部電影,從此也愛上了這個行業。雅克·貝漢為觀眾帶來了很多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遷徙的鳥》《海洋》《地球四季》 這幾部生態記錄電影。
他曾經為了《遷徙的鳥》 走遍了全球50多個國家與地區,跟隨30多種候鳥,只為了能夠拍成最好的作品, 記錄它們的一切,這部紀錄片前後拍攝了四年多的時間,投入超過400多萬美金,參與其中的攝制團隊高達600多人。我們從《遷徙的鳥》中看到了雅克·貝漢想要表達的意思,被毀壞污染的環境,被捕獵的飛鳥……雅克·貝漢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稱經典,每一部都很有深意,讓我們不得不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