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blindside

美國電影blindside

發布時間:2022-09-04 10:01:30

① 有關《弱點》這部電影的人物介紹

電影《弱點》根據邁克爾·劉易斯的作品《弱點:比賽進程》而改變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今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首批被選球員邁克爾·奧赫的不凡經歷,他是一個孤兒,在領養家庭長大,在從事體育職業之前,他度過了一段從理想到現實的艱難過程。
片名:弱點
又名:溫情橄欖球/攻其不備/暗算
英文片名:The Blind Side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
發行:華納Warner Bros. Pictures
類型:劇情/體育
導演: 約翰·李·漢柯克John Lee Hancock
編劇:約翰·李·漢柯克John Lee Hancock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 蒂姆·麥格勞Tim McGraw 凱西·貝茨Kathy Bates 昆頓·亞倫Quinton Aaron 麗麗·柯林斯Lily Collins
分級:美國PG-13
上映時間:2009年11月20日
詳細劇情:
窗明幾凈、精緻餐點、其樂融融,對於住在田納西州的圖伊一家,這樣溫馨的生活彷彿是與生俱來的事情。妻子莉安(桑德拉·布洛克)溫柔賢惠,丈夫西恩(蒂姆·麥格勞)事業有成,還有一雙聽話乖巧的兒女,更在杯觥交錯中深受上流社會歡迎。如果不是那天下午的意外,如果不是莉安心思細膩,他們或許還是像原來一樣活在自己完美無缺的世界中。
那是一個高大壯碩、皮膚黝黑的孩子,面無表情的臉上,掩不住些許苦愁的滋味。明明天氣陰冷,他卻穿著單薄的T恤和短褲,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不管他看起來高大得多麼讓人戒備,他只是個16歲的孩子,和自己兒子同校的孩子。更別提這個名叫邁克爾·奧赫(昆頓·亞倫)的孩子從小就成了孤兒,輾轉於無數收養家庭之間,在9年裡上過11個學校,連小學一年級也能留級一年!莉安又有什麼理由不收留他呢?從領進家門暫住一宿到提供衣食住所視為己出,甚至專門為他請來了私人家教蘇小姐(凱西·貝茨),奧赫第一次從圖伊一家身上感覺到了家的溫暖。
除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因為圖伊夫婦的鼓勵,奧赫決定善用自己的天賦,加入學校的橄欖球隊。在賽場上,他就像一堵銅牆鐵壁,沒人能夠突破他的防線。很快,奧赫就成為了橄欖球場上的風雲人物,不僅為所在的中學贏得了區域冠軍,還吸引了眾多大學球隊星探的注意,願意為他提供全額獎學金。可是,對於平均成績只有0.9分,IQ僅在低智邊緣的奧赫,要想順利踏上橄欖球之路,眼前還橫亘著諸多障礙……

② 關於電影 弱點的不明之處

實際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主角原型在現實生活中以原名原姓存在。多次提到lawrence Taylor 因為能符合條件做到那個位置的人很少,如果leigh安沒有給michael機會的話,白瞎michael的身體素質,就像那個dave一樣。
民族黨人可能會做出別人不理解的舉動,提醒一下leigh 安。
Michael 讓leigh了解到黑人門的感觸。m在慢慢改變leigh的心靈。給她對別人的另一種看法,增加人與人的信念。
盲點士因為這個世界總有你看不到的一面,而你慢慢了解後並不是很可怕。

③ <弱點>這部電影英文名為什麼是<Blind side>

早上好!
《弱點》又名:溫情橄欖球/攻其不備/暗算
根據邁克爾·劉易斯的作品《弱點:比賽進程》而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今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首批被選球員邁克爾·奧赫的不凡經歷

④ 鑒賞分析奧斯卡電影《弱點》中的一個人物(最好是鑒賞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那個人,請詳細點)

鑒賞主人公邁克爾吧,材料多,先介紹下影片,
電影《弱點》是根據美國現役國家橄欖球聯盟當紅球員邁克爾•奧赫真人真事改編的。它通過一名黑人流浪兒被善良的白人家庭收養並最後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橄欖球運動員的傳奇故事,詮釋了大愛的含義。

1.勵志和傳記色彩

2009年初,美國職業橄欖球隊選秀賽上,一個名叫邁克爾•奧赫的黑大個在第一輪選秀里就脫穎而出。

對於這位美式橄欖球達陣聯盟的明星球員,無論是書界還是電影圈,都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很快,傳記圖書《弱點:比賽進程》面世,接著,虎視眈眈的華納公司大方地為電影拍攝開了綠燈。原來,奧赫一路坎坷艱辛最終功成名就,靠的不僅僅是個人天賦和努力,還有一個白人家庭作為後盾。故事具有濃厚的勵志和傳記色彩。

2.溫情招牌打動人心
Michael在貧民區長大,身邊充斥著*很好很幸福*和黃賭毒。幸運的是他在那個走向體育館的寒冷夜晚遇到了安妮,麥克的人生就此朝積極的方向改變。除了幫他創造良好成長環境的養父母外,是他隊友的父親介紹他去的一家私立的基督教學校。是橄欖球的教練就說服了學校領導破例錄取他。還有給他啟蒙訓練的SJ、為他驕傲的collins、對他始終不離不棄的自然老師等。

而麥克的同樣具有超強運動天賦的朋友輟學開始混街頭,最後死在了街頭,只能被人唏噓感嘆而已。

3. 美國人民對自己國家問題的剖析與自省
《弱點》讓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民對自己國家問題的剖析與自省。自1960年代黑人*很好很幸福*動後,種族歧視矛盾在美國已經日漸弱化。這也是奧巴馬這樣的黑人可以當選美國總統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見,《弱點》並不旨在反省美國種族矛盾,反省的是更加寬泛的社會貧富問題。倘若有錢人都能敞開大門,給無產階級提供幫助,那麼社會自然會變得和諧。

觀影評述:
每一顆種子都有專屬的土壤
之前閱讀到美國主流媒體對奧斯卡入圍名單的分析文章,對桑德拉布魯克給了很高的評價,說是因為桑大姐的出色表演,讓本片從一大堆勵志片中脫穎而出,居然躋身了十大最佳影片候選陣容。我看完本片之後非常認同,我對桑大姐的印象還停留在她出演的那些浪漫男女談情說愛的角色,沒想到這次演了一個有2個孩子的媽,還如此游刃有餘。勵志片通常可能是略顯「淺薄」,單線條情節也不夠跌宕起伏,但是桑大姐的表演掌控了整部片子的節奏。

看到周黎明寫的關於這部片子的文字,說本片在美國被定義為「信仰電影」,女主角的動機是基督精神,有一點宗教色彩,也有點「博愛」的意思。這么說來,很容易理解宗教和信仰的意義和力量。

拋開以上,片中有幾個很打動我的細節:

一是在影片剛開始不久,Mike和一個瘦小的男孩打籃球的時候被橄欖球教練看到,頓時驚嘆他的運動天分。確實,這個木訥的大塊頭上籃的敏捷身手,讓我頓時想到「天分」兩個字,「天分」是老天爺給的能力。老天爺是公平的--天分出眾的人,常常有明顯的弱點。是抹殺天分來彌補弱點,還是一邊發揮天分,一邊慢慢的去改善弱點呢,Mike很幸運,他屬於後者。

還有一個細節是關於Mike在那所學校遇到的第一位老師,這位女老師看到Mike考試結束交上來的白卷,不但沒有生氣,而是仔仔細細的翻過來看到了他在試卷背面畫的畫。於是後來不斷的幫他爭取公正的評價和機會。老師的素質也是教育大環境的一種反映。Mike很幸運。

對於Mike的「弱點」和家庭不幸,同情和憐憫都沒有意義。這家人給他的溫暖和幫助,化成了他跨過盲點的力量,讓他這樣一顆不普通的種子,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壤。

願每一顆種子都有幸找到屬於自己的土壤。

經典鏡頭:
NO.1黑夜裡,頂著狂風向校體育館走去的邁克爾,瑟瑟發抖的身軀,安妮下車,問他有沒有住的地方,為保存一點小自尊心他謊稱有,安妮告訴他要說實話,他這表示沒地方住。安妮果斷地要他上車,一起回家。 (這一幕讓人感受到母性的光輝,因為這母性的光輝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NO.2NO.4michael在那個家庭留宿後,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不聲不響地走了(邁克爾看似笨拙木訥,實則不是,點點滴滴都表現了他的善良、禮貌、自卑與正常。)

NO.3邁克爾和弟弟出門買東西,出了車禍,安妮趕到問邁克爾怎麼樣,他說,我沒事,你去看SJ看怎麼樣,說完慚愧的把頭埋進胸口。陶西太太見兒子沒事,回過頭來找邁克爾,發現,他的手臂在流血,她問,怎麼了?邁克爾:我擋住了..... (大個子邁克爾被愛而感動,同時他也在用愛來回報這一家人 )

NO.4安妮的朋友曾經說,你改變了他的人生;她說,不,是他改變了我。 (愛人不僅改變別人,也會改變自己)

NO.5那個當時身背74號的big邁克爾狠狠的把那個66號干翻的時候,big michael 對教練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想讓您和隊員笑著回家。(當個人的價值被他人被自己發掘了出來,信心與勇氣也就增長百倍)

啟示錄:
The blind side(電影<弱點>的英文名稱)有2層含義:男主角在球場上的重要作用就是保護本隊四分衛的blind side(盲點)。第二層含義:如何克服自己的blind side(弱點),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重新回到Blind Side這個話題上。橄欖球場有盲點,難道我們人類自身沒有盲點嗎?不但我們開車的時候看反光鏡的時候有盲點,我們人性也有盲點。如在遇到Tuohy一家之前,Oher的盲點就是他能打橄欖球而不是整天游盪不知道該做什麼。 你未必像邁克那麼幸運,有人幫他發現自己的盲點,所以,你不必等別人來發現。

⑤ 講述一個黑人男孩 被白人母親收留 最後成為一個棒球明星的電影

你確定是棒球不是美式橄欖球嗎?

《弱點》又名《溫情橄欖球》

TheBlindSide

導演:約翰·李·漢考克

演員:桑德拉·布洛克昆東·亞倫凱西·貝茨

類型:勵志劇情地區:美國上映時間:2009-11-20

相關鏈接:溫情橄欖球貼吧塔西偶然遇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黑人小還邁克爾·奧赫,出於同情心將他帶回了家。得知這個孩子是個孤兒之後,她決定收養他。但是邁克爾·奧赫經過長時間的漂流生活讓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孤僻的小孩,沒有接受正常的教育也讓他的未來看上去令人擔憂。不過,老天還是對邁克爾·奧赫有所眷顧的,在塔西的精心照顧下,邁克爾·奧赫在橄欖球上的潛力很快被發現,在教練和塔西的教誨中,邁克爾·奧赫漸入佳境,終於成長為一個馳騁球場的耀眼明星。

⑥ blind side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么

the blind side是根據邁克爾·劉易斯的作品《弱點:比賽進程》而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今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首批被選球員邁克爾·奧赫的不凡經歷,他是一個孤兒,在領養家庭長大,在從事體育職業之前,他度過了一段從理想到現實的艱難過程。
可想而知,這個是根據現實故事所改編的。看了這個電影覺得這種感人是很淡淡的,電影沒有太大的起落,而且有些地方還有點幽默。整體很感人,不過說不清楚,也許是一種愛,一種親親。

⑦ 電影《弱點》你怎麼評價,你喜歡嗎

電影《The blind side》以此為題,卻不只是在記述賽事。我猜它是想說,有些追捕正在發生,有些人正拚命地奔逃,生活中有一種盲區更可怕:在那裡有匱乏,有沖撞,有危險,卻沒有人看到它。
電影的主人公邁克·奧赫爾(Michael Oher)在現實中確有其人。他是美國人喜聞樂見的體育明星,2009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選秀狀元。可在這之前,他籍籍無名,被人喚作Big Mike,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傻大個兒」。他身高1.93米,碩大黝黑,智商只有80,身形像頭熊,眼神卻像只牛——你也許只能在大型食草動物的身上看到這樣憂愁又溫順的眼神。比他膚色更黑的是他的未來。他出身於黑人貧民區,沒見過父親,母親是沒有監護人權利的癮君子。他從小就在不同的學校和寄養家庭中換來換去,總是默默出現,默默逃跑,因此又有外號叫runner。對他而言,長得高大隻意味著兩點:能吃和不容易吃飽。
邁克必定得與什麼人相遇,才能打破這墨黑的命運。他在黑人貧民區的童年夥伴隔三差五上報紙,那是社會版的兇殺報道。盡管政府負責監管,學校負責教導,寄養家庭負責照顧,慈善機構也頻頻為他們募捐,可這些人依然是孤兒。沒有人真正在乎他們,管理者要做的只是將資料分類,捐錢的人從來不涉足他們那一區。就像邁克恨惡自己的花名卻無能擺脫,Big Mike是種隨隨便便一瞥的印象,沒有人費心去記住他的真名。貧民區就是一個大的盲區,這里也許有慈善,卻沒有愛。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blindside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個字美國電影學生 瀏覽:217
如何下載51音效電影 瀏覽:517
熱血無賴電影導演 瀏覽:15
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 瀏覽:182
黨史電影有哪些最新 瀏覽:330
愛情公寓2020大電影 瀏覽:148
關於穿越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77
美國最新特工動作電影 瀏覽:100
自貢太平洋電影城九鼎關閉 瀏覽:462
日本婚前電影下載 瀏覽:967
電影叔叔推薦 瀏覽:804
王一博電影維和防暴隊在哪裡拍攝 瀏覽:876
國內第一個手游改編電影 瀏覽:451
中國醫生電影意味著什麼意思 瀏覽:398
十大自然災害電影 瀏覽:451
2戰抗日戰爭電影推薦 瀏覽:772
萬達電影商譽如何破解 瀏覽:188
2018年6月上映哪些電影 瀏覽:620
有部美國電影女的叫奶牛 瀏覽:791
建業電影小鎮什麼證件能優惠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