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所有外國喪屍大片!!!附加簡介哦!!!
我是傳奇
無知的人類,往往是災難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場大面積的病毒突然爆發,傳播速度之快幾乎無人能夠阻止,沒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開始於何處,只知道它是沒辦法停止的、不可逆轉的、無法治癒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為創造出來的。 羅伯特·奈維爾是紐約市一個才華橫溢的病原體學者,為美國軍方服務。他作為政府投資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頭部隊,看著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卻也只有無能為力的份兒。這種通過空氣就能傳播的病毒最終以一種難以抵禦速度籠罩了整個城市,使得總統只能下令封鎖紐約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這種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極大恐慌,紐約城頓時亂作一團。羅伯特在焦急之中將妻子佐伊和7歲的女兒馬莉送上出城的直升機,卻目睹他們死在面前的慘劇……這種時候,死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些被感染卻沒有死的人,身體發生了異變,成為一種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屍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陰影當中,躲避著陽光--他們對新鮮的血與肉,有著最為原始的渴望。 這場災難所導致的後果,就是紐約變成了一座死城,而羅伯特就成了這里僅存的一個人類--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對這種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能力。羅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兩種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學上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血液。曾經在軍隊里討生活的經歷,幫助他選擇了在這座被廢棄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統化的,他每天都要堅持大量的體能訓練,還要不間斷地發出求救或尋找和自己一樣的倖存者的無線電波……羅伯特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否則在這種極端孤獨的情況下,正常人都有可能發瘋。唯一還在與羅伯特並肩作戰的,就是他最為忠誠的夥伴薩姆,一隻德國牧羊犬。白天,羅伯特帶著薩姆外出尋找維持生命的供給,然後去實驗室時做研究、發無線電波;到了晚上,他們把自己關在一個堅固得有如堡壘的建築物中,觀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頭「覓食」。除了每天盡責盡職地做同樣的事情,羅伯特在這座「空城」當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駕駛著他的跑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在戰斗機上打高爾夫;用無價的珠寶裝飾他的堡壘等等,就連市中心最繁忙的商業街,如今也變成了羅伯特自家的「後花園」。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羅伯特被唯一的一個殘留下來的任務驅使著,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雖然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但是他沒得選擇,因為他的時間就快用光了。 影片有兩種結局,第一種結局是,就在他找到抗體的時刻,怪物們也侵入了他的堡壘,他只能捨命保護聽到他的電波與他會合的另外兩個人,這兩個人將他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抗體送到少數沒有感染病毒也沒有抗體的人類聚居地,而那裡的精英們將復制並傳播這種救命的葯,人類再一次繁衍生息,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億萬年中,這少數托他的福活下來的人將永遠傳說他的故事,就像我們傳說治水的大禹,盜火的普羅米修斯…… 第二種結局中他沒有與怪物們同歸於盡。在看到夜魔畫在玻璃門上的蝴蝶圖案後,他意識到夜魔發動手下對他進行攻擊其實只是想要回自己的愛人(或是女兒)。於是他拔掉了針管,放棄了對那名變異女子的「拯救」。恢復了本來面目的女夜魔回到了男夜魔身邊,兩個人親昵不已。得回了愛人(或是女兒)的夜魔沒有殺死他們,最終帶著愛人和手下們離去。
B. 視覺盛宴喪屍電影大全
1.僵屍世界大戰/末日之戰
年代:2013
地區:美國/馬爾他
導演:馬克·福斯特
主演:布拉德·皮特/米瑞·伊諾絲/馬修·福克斯/埃里克·韋斯特/大衛·摩斯/詹姆斯·戴爾/伊萊耶斯·加貝爾
波士頓一個毫無徵兆的寧靜早晨,前聯合國調查員格里·雷恩(布拉德·皮特BradPitt飾)駕車載著妻子凱倫(米瑞·伊諾絲MireilleEnos飾)和兩個女兒蕾切爾(AbigailHargrove飾)、
康妮(SterlingJerins飾)外出。誰知原本快樂的氣氛很快變為恐慌與死亡所替代,連環的爆炸,驚恐逃散的人群,無序的車禍以及啃咬他人的喪屍,大都會波士頓轉瞬淪陷。格里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帶著妻女逃生,最終逃到聯合國副秘書長所在的航母上,進而得知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數名大國首腦均已死亡,喪屍病毒業已蔓延全球。
C. 俄羅斯人很喜歡外出旅行嗎
他們喜歡去熱的地方度假,因為那個地方太冷了
D. 跪求一部俄羅斯電影的名字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 (1980)
劇情簡介 · · · · · ·
高考落第的卡捷琳娜想明年再作一次拼搏,便決定留在莫斯科找個職業,繼續准備考試。她在一家金屬服飾廠找到了工作,悶悶不樂的回到集體宿舍,她和兩個朋友瑪麗婭和柳德米拉生活在一起。
油漆工瑪麗婭是那種有著傳統觀念的姑娘,希望有一個可靠的伴侶,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眼下她已交上了一個男朋友尼古拉,也是個工人。麵包工柳德米拉則性格熱情、開放,但她有虛榮心,想以自己的美貌在莫斯科中個「頭彩」,取得養尊處優的生活,她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愛結交名流。
一次吉教授一家去度假,請卡捷琳娜幫助照看家。當她約柳德米拉一起走進教授家時,她們為這高級知識分子考究的住宅驚果了。柳德米拉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這里舉辦個晚會,邀請文藝界和體育界的名流。自然,她們要扮成教授的女兒,出面招待。晚會那天,在客人中有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他是電視台攝影師拉奇柯夫。拉奇柯夫迷上了漂亮的「教授小女兒」卡... (展開全部) 高考落第的卡捷琳娜想明年再作一次拼搏,便決定留在莫斯科找個職業,繼續准備考試。她在一家金屬服飾廠找到了工作,悶悶不樂的回到集體宿舍,她和兩個朋友瑪麗婭和柳德米拉生活在一起。
油漆工瑪麗婭是那種有著傳統觀念的姑娘,希望有一個可靠的伴侶,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眼下她已交上了一個男朋友尼古拉,也是個工人。麵包工柳德米拉則性格熱情、開放,但她有虛榮心,想以自己的美貌在莫斯科中個「頭彩」,取得養尊處優的生活,她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愛結交名流。
一次吉教授一家去度假,請卡捷琳娜幫助照看家。當她約柳德米拉一起走進教授家時,她們為這高級知識分子考究的住宅驚果了。柳德米拉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這里舉辦個晚會,邀請文藝界和體育界的名流。自然,她們要扮成教授的女兒,出面招待。晚會那天,在客人中有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他是電視台攝影師拉奇柯夫。拉奇柯夫迷上了漂亮的「教授小女兒」卡捷琳娜,對她大獻殷勤,請她去電視台拍鏡頭,還請她到自己家中作客,這一切打動了姑娘的芳心。卡捷琳娜禁不住他的誘惑,委身於他。卡捷琳娜在金屬服飾廠勞動出色,是個優秀工人,她接受電視台對她的采訪,而這一次又偏偏是拉奇柯夫負責攝像。卡捷琳娜非常驚慌,因為她還沒來得及向拉奇柯夫解釋清楚她的真實身份。但是她為了女性的尊嚴還是以坦率、誠實的態度回答了電視廣播員的提問,拉奇柯夫在這里見到卡捷琳娜大為震驚,才知道她不是教授的女兒。
當他們再次坐在經常幽會的街心花園長椅上時,拉奇柯夫無情地表示要同卡捷琳娜分手,而卡捷琳娜已經懷孕,拉奇柯夫卻翻臉否認這孩子是他的。柳德米拉為這事抱不平,她打電話給拉奇柯夫的母親,希望她能改變兒子的態度。不料,母親也跟兒子一樣勢利,反說她兒子受了壞女人的勾引,並要卡捷琳娜去打胎。但卡捷琳娜沒有這樣做,她保住了孩子。
幾個月後,她做了母親,給剛出世的女兒取名為亞歷山德拉。女兒成了她的希望和安慰,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她的兩個女友和尼古拉照顧著她和孩子,朋友的友情使她感到溫暖。從此,她白天工作,照料孩子,晚上等孩子睡下後,發奮學習,每日苦讀到深夜。16年過去了,卡捷琳娜完成了高等教育,成為一名化工專家,成了一名擁有三千工人的化纖聯合工廠的廠長,但她還是單身,和十六歲的女兒相依為命。她和瑪麗婭、柳德米拉仍保持著少女時代的友誼,經常聚會。瑪麗婭和尼古拉生了三個孩子,過著美滿的家庭生活;而柳德米拉的生活幾經挫折,所追求的東西終成泡影,但她仍不甘罷休。
初秋的一天,三個朋友在瑪麗婭郊外的別墅聚會。傍晚,卡捷琳娜和瑪麗婭坐在門廊台階上談心。卡捷琳娜說她羨慕瑪麗婭有個幸福的家。瑪麗婭勸她趕快找個對象成家。可理想的伴侶又在哪兒呢?
夜晚,卡捷琳娜告別瑪麗婭一家,獨自坐上電車。卡捷琳娜坐在車里想著自己的境遇不禁心情惆悵。這時,上來一個中年男人。他得到卡捷琳娜許可後,在她身邊坐了下來。兩人攀談了起來,他們談得很投機。這男人名叫果沙,是個單身漢,一級電焊工。他猜測卡捷琳娜也是個工人,也可能是個獨身者。卡捷琳娜只是笑笑。電車里的邂逅,使卡捷琳娜心中激起了波瀾,她隱隱覺得自己多年來追求的就是果沙這種類型的男人: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和富有智慧。
兩天後,她提著剛買的食品回家。在途中,有人從她手裡接過大包小包。她一看是果沙。她把果沙帶回家,把他介紹給女兒亞歷山德拉。女兒冷眼打量著果沙。果沙讓卡捷琳娜休息,自己動作麻利地准備晚飯,不一會就把飯菜端來。在餐桌上,果沙對亞歷山德拉說:「我將和你媽媽生活在一起,雖然兩人才相識兩晝夜。」
第二天一清早,果沙就來邀卡捷琳娜母女去郊遊。他們在林間小河邊野餐。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令人陶醉。卡捷琳娜幾次想告訴果沙她的真實身份,可果沙不願聽,今後交談的日子還長著哩。
卡捷琳娜與果沙的感情很快熾熱起來,開始難分難舍。可是她一直沒敢把自己的廠長職位說出來,怕果沙知道後,兩人的關系會起變化,因為正如柳德米拉說的:「男人不喜歡女人的地位比他們高,男人願意當家做主。」
事很湊巧,電視台又到卡捷琳娜所領導的聯合工廠采訪,攝影師恰恰又是拉奇柯夫。他原不想去,聽說女廠長是一個中年、漂亮而獨身的婦女,便來了興趣,非親自出馬不可。當拉奇柯夫認出這位落落大方的女廠長就是十六年前的卡捷琳娜時,他又一次震驚了。他悔恨自己當初拋棄了她。但他還存有希望,他們不是還有個孩子嗎?也該十六歲了。卡捷琳娜受不了他的糾纏,便同意他在當年分手的街心花園那張長椅上會面。
拉奇柯夫獻上一束鮮花表示他的愛,又提起當年他不肯承認的孩子。可卡捷琳娜斷然回絕他,「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女兒和稱沒有關系,現在我要和另一個人結婚了。」、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卡捷琳娜忙碌了一天,很疲勞,真想好好休息一下,果沙已經為她在家裡准備好了晚飯。亞歷山德拉和她的男朋友尼基塔在爭執。不一會尼基塔走了。果沙發現亞歷山德拉神色不對,一問才知道,亞歷山德拉原先的男朋友為了爭風吃醋,叫了七個小夥子來揍尼基塔。尼基塔現在就是去赴約的。果沙立即叫了兩個工人同亞歷山德拉一起趕到約定地點。果沙等三個工人用拳頭制止了這場群架,隨後又進行調解,並要小夥子們保證下不為例。
尼基塔和亞歷山德拉為此十分敬佩果沙。在回家路上,亞歷山德拉問果沙為什麼不繼續上進,當個領導?果沙認為,幸福不在於職位的高低,他所理解的幸福就是自由和受到尊重。
他倆到家,卡捷琳娜知道這事後不以為然,她認為,亞歷山德拉已經長大了,應當自己來處理由於態度不嚴肅而引起的麻煩。而果沙也不該用拳頭去懲治人,說理比拳頭更有力。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拉奇柯夫居然來訪。卡捷琳娜出於禮貌,便把他讓了進來。拉奇柯夫故意向大家談起在卡捷琳娜的廠里拍電視一事,果沙聽了很想看看。拉奇柯夫趁機邀請果沙第二天到電視台去看。
兩個男人走後,卡捷琳娜心情極為復雜,久久不能平靜。她知道果沙看了電視,他們的關系將會起變化。她頓時失去了控制。她告訴女兒,那個拉奇柯夫是她生身父親。她自責自己一生中有過兩次欺騙。第一次欺騙,她付出了十六年艱苦生活的代價,這一次將失去果沙真誠的愛。當然,對拉奇柯夫這個不懂愛情、不懂生活的男人,欺騙不欺騙都是一樣。他要的是教授的女兒,當廠長的女人,而不是鄉下姑娘、紡織女工,即使與他結婚,日後也會被他拋棄。但對果沙這樣的男人,欺騙對他是不公正的。
果沙果然不再露面了。卡捷琳娜痛苦不堪,最後忍不住跑到朋友家裡痛哭流涕。柳德米拉對她說:「別哭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現在不該哭,而該行動。」
尼古拉讓她們去卡捷琳娜家等,他去找果沙。果沙正一個人在家借酒澆愁,尼古拉伴他喝酒,藉以表示同情,最後說服了果沙,把他帶回卡捷琳娜家裡。卡捷琳娜迎上去,同他到里間密談。不一會,他們出來,果沙以主人的姿態招待大家,「為我們的歡聚乾杯!」
翌日清晨,卡捷琳娜開小車一直把果沙送到工地。果沙的同事們圍著問這位女幹部是誰。他不好意思地遲疑了片刻,突然清晰而響亮地宣布:「這是我的妻子!」
影片有不少動人的地方,尤其是貼近生活的教材,在那假大空的年代顯得非常真切。
E. 一部俄羅斯的動畫電影
《士兵非多特的故事》(也叫《費多特騎士的傳說》),搜名字即可找到動畫
F. 急!!俄羅斯動畫片
《士兵非多特的故事》/《費多特騎士的傳說》(2008)
搜名字即可找到動畫
G. N年前看過的一個片子。
明星連環殺手——Edward Gein
姓名:Edward Theodore Gein
出生日期:1906 年 8 月 27 日
現況:死亡,於 1984 年 7 月 26日於 Mendota 精神復康病院自然死亡
殺人數目:最少 2 人,實際數字不詳,估計該有接近 20 人
殺人方法:槍殺並肢解剝皮,製成手工藝品
犯案地點:美國東岸 Plainfield,Wisconsin
殺人時間:1954 年 12 月 8 日至 1957 年 11 月 16 日
定罪日期:從未經法庭定罪,但在1958年1月6日被判終生囚禁於國家精神病院。
有關電影:《觸目驚心》(Psycho)、《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慘無人道》和《Ed Gein》。
惡行實錄:連環殺手的經歷曲折離奇,確是非常適合作為電影的題材,因此亦經常被搬上大銀幕,但多數只是 B 級恐怖電影,能同時成為兩部荷里活一級大作參考對象的連環殺手,就只有 Edward Gein 一人。他的生平跟希治閣 (Alfred Hitchcock) 在《觸目驚心》內對主角 Norman Bates 所描述的非常相似,他和哥哥 Henry 和媽媽 Augusta 住在 Plainfield,Wisconsin 郊外一個非常偏僻的獨立平房。他和哥哥在成長過程中幾乎都留在這楝建築物內,沒有朋友和正常的社交圈子,更不知異性為何物,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就一直被那位佔有欲強、憎恨女性的母親所佔據,形成了他孤僻和不知常理世情的性格。在他的兄長和母親相繼去世後,他開始顯露他潛在變歪了的性格。他先是把母親的屍體保留在家中,好像她從未死去。接著為了滿足對女性的慾望而去掘墓起屍,最初只是觀看她們或觸摸她們,但後來變本加厲,把屍體剝皮並縫製成人偶。但他第一次親手把活人殺死,卻要等到 1954 年的 12 月 8 日,他把附近酒吧的店主 Mary Hogan 殺死並剝皮。他的惡行要直至 3 年後才被發現,在警方找尋工具店店主 Bernice Worden 的時候,Bernice 的兒子想起他在案發前曾經來買防雪劑而起疑,結果在他的家中發現了大量惡心的「人類手工製品」,包括用人皮造的燈罩、由人頭骨所造的湯碗、頭骨床頭布置和由乳頭造的皮帶等,死者面部的皮膚連頭發則成為了面具。雖然聽起來如此令人發指,但他也有值得可憐的地方,因為與世隔絕令他根本連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毫不知情。據說後來他重投社會後行為變回正常,更在精神病院內成為一位慈祥的老者!
不舉俄羅斯殺人狂——Andrei Chikatilo
姓名:Andrei Chikatilo
外號:「羅斯托屠夫」(The Rostov Ripper)
出生日期:1936 年 現況:死亡,於 1994 年 2 月 14 日在獄中被槍斃處決
殺人數目:最少 53 人
殺人方法:折磨至死、虐殺並烹屍吃掉
犯案地點:橫跨整個俄羅斯,主要在羅斯托 (Rostor)、莫斯科 (Moscow) 和聖彼得堡 (St. Petersburg)
殺人時期:1978 年 12 月至 1992 年 定罪日期:1992 年 10 月 15 日 有關電影:《Citizen X》
惡行實錄:Andrei Chikatilo 曾經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在家人眼中更是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在鄰居眼中則是一個快樂的已婚男人,他是那一種在「可能是連環殺手」的嫌疑名單中排名最低的人,偏偏他正是俄羅斯一連串虐殺和食人案件的元兇。根據他的妻子 Fayina 在後來所講,導致他丈夫連環殺人的原因,應該是因為他無法正常地勃起與女性性交,他只有在對方死了之後,才能進行性行為。
他最喜歡在巴士站或火車站留連,遇上適合的獵物便跟蹤,偶然也在街上找。對象以離家出走的小孩子和妓女居多,性別和年齡對他而言也不重要,例如他第一位殺害的就是一個只有 9 歲的女孩,也殺過 20 多歲的男性。另外他殺人時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會把被害者的眼睛除去,因為他害怕死者眼中那份欠缺生命的空洞。他也喜歡把獵物帶到森林裡去,有時甚至先和他們行幾哩路才下手。但比起他令人齒冷的殺人行為,他的被捕過程卻相對地平淡得很,只是警行憑不斷努力進行偵查,證明他是真凶並拘捕他
姓名:Richard Ramirez
外號:「夜間狙擊者」(The Night Stalker)、「惡魔的門徒」(Devil\'s Disciple)
出生日期:1960 年 2 月 28 日
現況:生存,在 San Quentin 監獄等候執行死刑
殺人數目:最少 19 人,真實數目不詳
殺人方法:沒有特定
犯案地點:美國西岸洛杉磯 (Los Angeles) 和三藩市 (San Fransisco)
殺人時期:1984 年 6 月至 1985 年 8 月 31日
定罪日期:1989 年
惡行實錄:在 1984 年至 1985 年的一年裡,洛杉磯和三藩市都被一片恐怖的氣氛所籠罩,一切也是因為一名神秘的連環殺手所致。他喜歡偷偷在晚上潛入別人的家中,然後把成年的男性射殺或扼死,再把女性和小孩暴力強奸、殺害再肢解,在完事後則下他的標志——一個倒轉的五角星,在牆上、在鏡子上,甚至在死者身上。由於他跟其他連環殺手不同,既無特定的殺手方式(射殺、用棒打死、割喉、赤手空拳打死和扼死等都試過),亦非針對某一特別類型的人(被害者年齡由幾歲到 70 歲,各行各業都有),毫無線索下令警方對這名無差別殺人犯束手無策,有些市民更相信他有惡魔的超能力。案件的轉捩點在於警方找到一輛相信是這個殺手用來載獵物到郊外的車子(他也喜歡把小孩帶到郊外再獵殺),並在車上找到屬於一名少年積犯——Richard Ramirez 的指紋。雖然警方立即把他的照片發放給傳媒,但這名囂張兇殘、目空一切的殺人狂,卻要等到 1985 年 8 月才被捕,當時他正在洛杉磯的郊外,試圖把一個女人拉出車外,卻被她的丈夫反擊阻止,接著更遭圍觀的人認出他就是那殺人魔,慘被痛毆一頓才交到警方手上。他到了被判死刑那一刻還維持一貫的自大跋扈,「死刑?好可怕呢!想嚇死我嗎?人終歸一死。各位迪士尼樂園再見!」
姓名:John Wayne Gacy
外號:「胖子」(The Fat Man)、「殺人小丑」(Killer Clown)
出生日期:1942 年 3 月 17 日
現況:死亡,於 1994 年 5 月 10 日被注射毒針處決
殺人數目:33 人
殺人方法:絞殺
犯案地點:美國東岸芝加哥 (Chicago)
殺人時期:1972 年至 1978 年 12 月
定罪日期:1980 年 3 月 12 日
有關電影:《Gacy》
惡行實錄:小丑該是令人快樂和引人歡笑的,但遇上由 John Wayne Gacy 所扮演的小丑,你只會驚慌尖叫。出生於芝加哥的他,以優異的成績於商學院畢業,之後結了婚並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銷售員。他非常受所居住的社區的鄰居所喜愛,特別是小孩子,因為他會扮演名叫「Pogo」的小丑去娛樂他們。但是他年青時也曾因為性騷擾男同事和意圖強奸男孩而留下案底,只是他之後一直表現得循規蹈矩,掩飾了他潛在的獸性,令人一時未能察覺得到。直至 1978 年 12 月 11 日,一名叫 Robert Piest 的男孩在出外工作面試後一去不返,他當天所約見的建築營造商正是 John Wayne Gacy。警方開始針對他來調查,但他對事件一概否認,最終警方決定搜查這位好好先生的大宅。結果他們並沒有找到 Robert Piest,卻在一道隱藏門下的地庫找到 7 具腐爛了的屍體,那一刻他們才驚覺找到了美國其中一名冷血連環殺手,之後在屋內和後花園再掘起 28 具屍體,包括 Robert Piest 在內的其餘 5 名被害者,則因為家中再沒空位而被拋入河中棄屍。
身型肥胖的他,在以瘦為主的連環殺手界確是較為罕見的。至於殺人的原因,他自稱是出於對同性戀的憎恨,但其實被害者中大部分也是異性戀者。對於這種指控,他並不認同。「當我強奸了他們,一切便已足夠。他們要為進行過同性戀的性行為而死!」
震驚世界的連環殺手:如霧般消失的元祖連環殺手——Jack The Ripper
姓名∶不詳
外號∶「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
出生日期∶不詳
現況∶死亡,具體資料不詳
殺人數目:5 人
殺人方法:割喉,接著肢解
犯案地點∶英國倫敦東部白教堂區 (Whitechapel)
殺人時期:1888 年 8 月 31 日至 11 月 9 日
定罪日期∶從未被拘捕
有關電影∶《屠出地獄》(From Hell)、《狙擊風月殺手》(The Ripper)
惡行實錄:就時間而言,「開膛手傑克」並不是史上第一個連環殺手,在他出現之前已經有連續殺人犯存在過,但他肯定是將「連環殺手」四個字發揚光大的人。他殘忍的虐殺方法令當時的倫敦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人都懼怕他的名號。其實他的犯案時期並不長,只有短短的 3 個月,但他所帶來的震撼卻相反一直影響後世的人,除了因為他殺了 5 名妓女,手法一次比一次殘忍外(「開膛手」並非只是虛銜,第 4 名死者就是被剖開身體,發現時腸臟都掛在肩膊上,最後一名更是面目全非,面孔被剁得再無法辨認,身體器官有些不見了,有些則四散在案發現場),更重要是他曾多次親筆寫信到警署公然挑戰警方,甚至送上死者的耳朵、腎臟和兇刀,警方卻一直捉不到他,可見他的膽量不輕。為他再添傳奇性的是他在第 5 宗案件後,忽然像人間蒸發般消失,從此再沒出現,只留下一個到現在也未解開的問題——他究竟是誰?
曼森名字的由來就是他:姓名:Charles Manson
出生日期:1934 年
現況:生存,在 San Quentin 監獄終生監禁
殺人數目:7 人,但他自稱殺了 35 人
殺人方法:虐殺 犯案地點:美國西岸加州 (California)
殺人時間:1969 年 定罪日期:1971 年 3 月 29 日 有關電影:《Helter Skelter》
惡行實錄:在「披頭四」(Beatles) 熱潮堀起的 60 年代,Charles Manson 和當時很多的青少年一樣,極度迷戀披頭四的音樂,但是在結他以外,他亦迷上了另外一樣非常流行的東西——毒品。他本身是一名妓女的兒子,在美國非法出生,年少時已經犯案累累,檔案被標明「危險」和「永不可信任」。在保釋外出期間,他曾兩度結婚,如一個正常的普通人般組織家庭,但兩次婚姻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兇殘的殺人組織 Manson Family 並不是真的指一家人,而是一群仰慕他的追隨者(多數為年青富有的中產女性)所組成的殺人集團。到了 1969 年,這個組織已經有 25 個主要會員和 60 個一般黨員。有一天,身為首領的他宣布進行終極計劃「Helter Skelter」(披頭四其中一張大碟名),發動末日的種族和階級戰爭,並揚言只有他的信徒才可以存活下來。首個受害的單位是著名導演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的大宅,除了波蘭斯基外出拍片避過一劫之外,包括他有身孕的妻子 Sharon Tate 在內的 5 人都被虐殺,接著則是一間超級市場的東主 LaBianca 夫婦。但這場戰爭在這里就停住了,原因是其中一名中堅分子 Susan Atkins 因另一椿謀殺案被拘捕後,不知為何滔滔不絕的把所有罪行招供,惡名昭彰的 Manson Family 就此
姓名:Jeffery Dahmer
外號:「密爾沃基怪物」(The Milwaukee Monster)
出生日期:1960 年 現況:死亡,在獄中被另一名囚犯所殺
殺人數目:17 人
殺人方法:沒有特定,但會先奸屍,再烹屍吃掉
犯案地點:美國東岸密爾沃基 (Milwaukee) 和俄亥俄 (Ohio)
殺人時期:1988 年 1 月至 1991 年 7 月
定罪日期:1992 年 6 月
有關電影:《Dahmer》
惡行實錄:Jeffery Dahmer 可能是犯罪史上最冷血、最令人發指的連環殺手。他的外表就有如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孩子,即使你在街上遇見他,你也不會特別注意他,但他卻做出如惡魔般的罪行。本身是同性戀者的他,堪稱是《沉默的羔羊》里食人博士 Hannibal the Cannibal 的真人版本。他會把他有興趣的獵物綁架,然後殺害、強奸,最終吃掉。和 Andrei Chikatilo 一樣,他只有透過奸屍才能獲得性滿足和高潮,偶然也會望著犯案的寶麗萊自瀆。在食方面,他也非常講究,只會選擇想吃的部位貯放於雪櫃,其餘的全放到他於廚房特製的硫酸池處理掉。在 10 多件案件當中,他曾經試過先後殺害兩兄弟,最恐怖的一次試過把被害者的頭蓋骨鑿開,並灌入水銀。他最終被捕可說是一場意外。在 1991 年 7 月的晚上,兩名警探 Patrolmen Routh 和 Rolf Mueller 在巡邏時遇上一名黑人青年 Tracy Edwards,他告訴警察他附近的一名鄰居揚言要剖開他的心並吃掉。三人一起來到調查事件真偽,起初找錯了另一人,但最終也來到 Jeffery Dahmer 的家,並在內發現大量人頭和殘肢,雪櫃里更有切好的人肉和一個人頭!他最終被判有罪並要坐牢 1070 年,在獄中也如電影中的 Hannibal 一樣被單獨、高度監視下隔離。但他還是死在獄中,因為另一名在獄中的囚犯聲稱受上天感召,要殺死他替天行道,他的一生就此完結。
姓名:Theodore Robert Bundy
外號:「校園殺手」(The Campus Killer)
出生日期:1947 年
現況:死亡,於 1989 年 1 月 24 日在科羅拉多州 Skarke 監獄被電椅處決
殺人數目:最少 19 人,但有可能高達 40 人
殺人方法:絞殺 犯案地點:遍布全美國各省份
殺人時間:1974 年 1 月 31 日至 1977 年 2 月 15 日
定罪日期:1979 年 7 月 24 日
有關電影:《Ted Bundy》
惡行實錄:每個人都應該曾經遇上過一個這樣的人物——他品學兼優,樣貌英俊,從來不憂心沒有約會對象,曾經是男童軍,運動方面也十分優秀,之後進入一間著名的大學,同樣以優秀的成績畢業,跟著在政府內工作,高薪厚職且社會地位崇高。Ted Bundy 就是這樣的一個模範生,但在他心底的深處,卻住了一頭惡魔。他最喜歡潛入校園殺掉女學生,又或者以他的魅力邀請女學生出外遊玩,再加以殺害。最喜歡以「Hi! I am Ted!」向獵物自我介紹的他,自 1974 年 1 月 31 日第一宗案件發生之後,一直沒有被警方懷疑,直至 1975 年的夏天他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被拘捕,整個真相便開始成形。先是一個險遭他殺害的倖存者 Carol Da Ronch 出庭指證他,被判綁架罪成立的他,之後原本要出席科羅拉多州另一項謀殺指控的他,卻忽然逃走,之後一直以不同的身分和樣貌四處逃避追捕。在 1977 年 2 月 15 日他終於落網,並憑著一名被害者身上的牙印定了他的罪,在電椅上終結其罪惡的一生...
H. 俄羅斯一背包女子隔窗對黑猩猩捶胸頓足,之後發生的事為何讓人捧腹大笑
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些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事情發生,網上最新爆料出一名俄羅斯女子在外出遊玩時隔著窗戶對黑猩猩表演捶胸的動作,這一情節被不少網友拍攝之後發布到了網上,隨後在網上也是引起了不少的熱議。很多人覺得這女子的行為極其搞笑,但是事情過後,人們又覺得哭笑不得。其實我覺得平時在生活中有這些樂趣的發生,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黑猩猩一直也都是我們人類比較友好的動物,證明俄羅斯女子可能也只是為了和黑猩猩有更深一步的交流,所以想模仿其動作來吸引起黑猩猩對她的關注。
無論有些時候是在外出遊玩還是平時的生活當中,都會有許許多多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發生在大家的身邊。只要友好的對待這些黑猩猩,其實也能從他們身上發現很多不少的樂趣。所以針對網上的這一行為和現象,不少的乘客和網友也都是各有各的探討。總而言之黑猩猩是和人類非常友好的動物,所以大家友善的對待黑猩猩,也就是在好好的尊重動物。
I. 一個光頭殺手的電影 誰知道叫什麼名字 有截圖
《殺手47》
劇情介紹
整個故事來源於一部最暢銷並獲過獎的熱門電腦游戲:一個本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王牌殺手,他是基因工程的智慧結晶,除了一個冷冰冰的稱呼--「代號47」,沒有人知道他出生於何處、來自於何方。但是你只要看過他,肯定會對他形於外的獨特氣質難以忘懷,那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和近乎於優雅的殘酷,只有可能出現在與孤獨為伍的殺手身上。 「代號47」是一個神秘且復雜的男人,內心深處一直因為互相糾纏在一起的矛盾和否定而痛苦地掙扎著--雖然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組織利用基因工程克隆出來的,卻是由博愛的教會撫養長大的……所以對於他來說,也許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違背了生態平衡的錯誤。即使他很有才華、魅力超凡且非常迷人,但是他真正能夠擁有的東西卻是少之又少,連名字都成了一種奢望,而惟一能夠確認他的身份的,似乎就只有後腦勺代表數字的兩個條形碼文身了。 殺人是「代號47」一直從事的的工作,他從未覺得奪走別人的生命有什麼不妥,工作的時候也從不流露個人情感,堅定到令人發抖的決斷力,讓他以一種俯視的高傲態度看待著身邊走馬觀花般變化的一切……他的生活就好像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方程式,日復一日。然而,就算是智者也沒辦法掌握無常的命運,計劃好的生命也有可能出現「偶然的概率」,「代號47」發現自己深埋已久的道德心突然開始活躍起來,一種從沒體會過的陌生的情感波瀾也浮上心頭--而這一切變化,都發生在他遇見一個神秘的俄國女人後。
J. 求一部電影名字
英文片名
Eden
Lake
中文譯名
伊甸湖/獵人游戲/真實的恐懼
對白
英語
地區
英國
類型
恐怖
驚悚
聲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顏色
彩色
時長
91min
IMDB評分
7.0/10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詹姆斯·瓦特金斯(James
Watkins)
編劇
詹姆斯·瓦特金斯(James
Watkins)
演員
凱利·蕾莉(Kelly
Reilly)
邁克爾·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
托馬斯·圖爾格斯(Thomas
Turgoose)
布隆森·韋伯(Bronson
Webb)
傑克·奧康奈爾(Jack
O'Connell)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Rollercoaster
Films(美國)
發行公司
Optimum
Releasing(英國)
The
Weinstein
Company
LLC(美國)
Atlantic
Film(瑞典)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德國
2008年8月12日
英國
2008年9月12日
西班牙
2008年10月6日
法國
2008年10月8日
芬蘭
2008年10月25日
俄羅斯
2008年11月6日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情侶史蒂夫和珍妮去位於伊甸湖的斯來普頓採石場度假。他們在那裡與當地的一群12歲左右的青少年發生了口角。第二天,當史蒂夫潛水回來卻發現自己的錢包和車子都不見了。他斷定這一切都是那群青少年乾的。當晚,史蒂夫和珍妮潛入了那群少年的駐地。他們想要回車子,可是對方並不承認而且還發生了爭斗。在慌亂中,史蒂夫誤殺了布萊特的狗邦尼。憤怒的布萊特將車鑰匙扔給了史蒂夫,史蒂夫和珍妮立刻開車逃走了。但是,布萊特很快就改變了注意,他和他的同伴一起去追斯蒂夫和珍妮。由於史蒂夫的車燈被打壞了,所以車子撞到了一棵樹上,粗大的樹枝穿透了史蒂夫的胸部。為了不讓那群少年逮住珍妮,史蒂夫讓珍妮趕緊躲起來,而他自己卻被那群少年給抓走了。
第二天,珍妮看到那群少年在輪流的折磨史蒂夫。她用手機引開了那群少年,史蒂夫才得以逃脫。珍妮利用自己的智慧擺脫了那群少年,成功地找到了史蒂夫。但是,那群少年依然窮追不舍。
珍妮把傷勢嚴重的史蒂夫掩藏在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她一個人出去求救。珍妮在路上看見了一個叫亞當的男孩,她向他藉手機,但是等到的卻是那群少年。珍妮被抓住了,史蒂夫也被抓住了,但是由於傷勢嚴重,史蒂夫死了。那群少年要燒死珍妮和史蒂夫滅口。大火燒斷了珍妮的繩索,珍妮趁機跑掉了。
一路上,珍妮沖破重重困境,她先後殺死了庫珀和佩吉。然後自己弄了一輛車子,開走了。但是,由於過度勞累,珍妮撞到了一戶人家。原本以為這回得救了,但是沒想到這戶人家竟然就是那群少年的家,他們的家長聽說自己的孩子遇難了,而且為了掩蓋殺人的事實,他們聯手殺死了珍妮。就這樣,這對年輕的情侶在伊甸湖殘忍的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