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別斯林事件改編電影

俄羅斯別斯林事件改編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19 07:47:49

Ⅰ 以別斯蘭人質事件為背景的 電影名字,謝~~

《生死倒計時》

Ⅱ 俄羅斯別斯蘭事件詳情

持續兩晝夜多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市第一中學人質事件於莫斯科時間3日晚基本結束。這一事件的主要過程如下:

9月1日(莫斯科時間)

10時:一夥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進攻並佔領了北奧塞梯市第一中學,將參加開學典禮的約1200名師生和家長扣作人質。恐怖分子在進攻時與警察發生交火。

11時30分:恐怖分子通過扔出的紙條提出下列要求:俄羅斯從車臣撤軍,釋放今年6月因襲擊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們同時要求北奧塞梯總統扎索霍夫和印古什總統賈濟科夫以及兒科醫生羅沙利抵達別斯蘭。

12時:以扎索霍夫為首的解決人質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取得了聯系。

12時15分:約50名兒童從學校成功逃脫。

13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俄黑海海濱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機場立即召開了俄強力部門領導人參加的會議。

13時50分:第一次試圖與恐怖分子接觸。北奧塞梯穆夫提瓦爾加托夫和檢察長巴塔戈夫准備進入學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絕。

15時30分:恐怖分子釋放了15名兒童。

15時45分:恐怖分子通過手機發出威脅:如果一名武裝分子被打死,他們將殺死50名兒童;如果1人被傷,則將打死20名兒童作為報復。

18時50分:俄羅斯就最近發生的恐怖事件緊急呼籲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

22時50分:解救人質行動指揮部為人質親屬開通了「熱線」電話。

9月2日

凌晨1時15分:羅沙利醫生與恐怖分子進行了電話聯系。

3時:恐怖分子中斷了電話談判。

5時: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恐怖分子在北奧塞梯扣押人質的行徑。

10時30分:俄總統新聞局宣布,普京推遲定於9月2日至3日對土耳其的正式訪問。

12時:談判人員通過手機恢復了與恐怖分子的「技術聯系」。

13時50分:普京會見來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時表示,當前最主要任務是挽救人質的生命。

14時: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不會動用武力解救人質。

16時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總統奧舍夫的調解下,釋放了26名婦女和兒童。

9月3日

凌晨2時:談判人員與恐怖分子的電話聯絡再次中斷。武裝分子發射了數枚火箭彈,1名警察受傷。

8時:談判人員恢復與恐怖分子的聯絡。

11時:行動指揮部宣布加強與恐怖分子的聯絡,以便能夠向人質提供食品和飲水。

12時45分:行動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匪徒占據學校時被打死的人質屍體。

13時零5分:緊急情況部的人員進入學校運送屍體。此時發生數次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員開槍。

13時15分: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解救人質。

13時50分:部分恐怖分子竄出學校逃匿,俄軍警開始與之交火。

16時:俄軍幾乎完全控制學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時:在學校體育館發現100多具屍體。

17時40分: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軍方並沒有考慮使用武力解決人質事件,特種部隊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開槍後才開始行動的。

19時30分:據行動指揮部統計,行動中消滅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雇傭兵。

19時50分:俄總統顧問阿斯拉哈諾夫透露,死亡的人質超過150人。

4日

凌晨:普京飛抵別斯蘭看望傷員後,已於當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據俄媒體4日上午的發布的最新統計,在這次人質事件中27名恐怖分子被打死,3人被活捉。人質中至少有250人死亡,目前已經從學校運出150具遇難者的屍體,704人受傷,其中259人是兒童。俄特種兵有10多人戰死,18人負傷。

Ⅲ 333名人質遇害,俄羅斯最失敗的人質營救行動怎麼回事

這件事就是別斯蘭人質事件,確實很可惜。其實當時情況很好,只是發生了意外情況,才會有這種條件。

本來形勢大好,但是卻被家長們搗亂。家長們心急如焚啊,看著自己的孩子被綁架,而且被釋放的人質中也沒自己的孩子,那才叫一個急。於是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兇猛的俄羅斯毛子們選著不信任政府,開始自己動手。手持ak開始沖鋒,和恐怖分子交火。而這些人質則慌亂逃竄,結果被射殺。軍隊看著已經開戰,沒有辦法,只能強攻,於是最後,恐怖分子被消滅,但是人質也被消滅不少,所以說是非常失敗的。

Ⅳ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概述!

別斯蘭人質事件-簡介
發生劫持人質事件的中學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
這次事件俄羅斯談判代表有北奧塞梯共和國總統扎索霍夫、著名小兒科醫生羅沙利及普京總統車臣顧問阿斯哈諾夫等人,解決人質危機主角為阿爾法特種部隊。
到9月2日下午,劫持者一直未提出釋放人質的具體要求,學校外邊有上千名人質家屬苦候,他們主要為當地北奧塞梯族與車臣族人,為北高加索山區的強悍民族,如果他們親人遭到無辜傷害,當地民眾會有自發性的報復行動。俄官方事先並沒有做出武力解救人質的計劃,而是想繼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人質扣押者蓄意造成武裝對抗的結局。
到9月3日下午1時左右,俄緊急情況部人員經綁匪同意進入學校往外運送被打死的人質屍體時,學校內響起數聲爆炸。許多人質開始外逃,綁匪隨即向逃跑的人質開槍,另有幾名綁匪試圖混入人質中。俄軍立即朝綁匪開火,並隨即沖進學校大樓,展開解救行動。

Ⅳ 精神病院的精神病院電影簡介

這里是車臣邊境的一家精神病院,像是與世隔絕,可是戰爭卻是不肯放過的地方,一天早上醒來,醫生護士全都不見了,只剩下了這一群病人。Janna是一個漂亮的女病人,她瘋狂的迷戀Bryan
Adams並深信自己是他在俄羅斯的未婚妻,她喜歡拉手風琴,總在拉一首輕快愉悅的曲子。先是車臣的軍隊佔領了醫院,他們和病人還算和平相處,因為一句玩笑Janna就愛上了一個軍人並深信要嫁給他和他一起離開。俄羅斯人進攻了過來,車臣軍人撤退了,Janna也被拋棄在戰火中,可是她幻想中的Bryan
Adams一直都沒有拋棄她,車臣軍人為了逃生也成了這里的一個病人,我想影片的最後Janna一定覺得很幸福。
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一群病人在醫生護士消失之後,在炮火紛飛中要獨立的生存,盡管他們一開始也有過暴動騷亂,但是後來自發的由病情較輕的人領導在戰爭的夾縫里存活了下來,對於車臣這個敏感的話題俄羅斯老導演安德烈.岡察洛夫斯基並沒有明顯的傾向性,而是真正的從一群精神病人的角度看待一波一波的佔領。與此同時,那些軍人,無論是車臣的還是俄羅斯的,他們的瘋狂他們的脆弱他們的痛苦也在這個精神病院里緩緩的滲透,瘋狂的不止這個精神病院,世界全都變得瘋狂了,是什麼讓我們變得瘋狂?
在因為炮火搖搖欲墜的房間里,一直沒有說話的老人突然對著一顆落滿炮灰的青色蘋果說話:我在蘋果上看到了不同的國家,人們互相愛著互相殘殺著,終日戰斗,死去。他們充滿希望的仰視著我,你想讓我吃掉他們?我只能寬恕他們。突然我看到了躺在別斯蘭市學校地下的那些孩子們的屍體,幾百具的屍體,他們的眼裡還有希望嗎?人類還有希望嗎?僅僅因為我們信仰的上帝的不同,就讓我們背負上死亡的代價嗎?
一個俄羅斯軍官在醫生的面前痛哭流涕,他說:托爾斯泰說過,'為什麼一個人在殺死別人的時候高興?有什麼好高興的?'突然我想那些恐怖分子在向孩子們開槍和引爆炸葯的時候,他們眼裡會閃爍著快樂嗎?有什麼好快樂的嗎?當一個像自己一樣的生命結束在自己的手中的時候,真的會有快感嗎?那些虛幻的不存在的信仰、神或者上帝,真的會有手中這個活生生的生命有價值嗎?瘋狂了,整個世界都變得瘋狂了,可是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變得瘋狂了?
影片始終都在用冷冷的色調,冷冷的就像戰爭,只在Janna的幻想中,在她的Bryan
Adams出現並為她唱情歌的時候,世界溫暖的像陽光,美麗的像夢境。可惜現實始終是冰冷的,冰冷的像躺在地下的幾百具屍體,冰冷的像我們手中緊握的手槍,冰冷的像是我們瘋狂的心。只是當我們再次唱起情歌的時候,希望上帝會寬恕我們。

Ⅵ 根據俄羅斯別斯蘭事件改變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生死倒計時》
影片描寫的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和恐怖分子周旋的故事。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他在一位西方女記者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為此非常憤怒,他們緊接著又潛入一個馬戲團劫持800多名人質,要求政府答應他們的條件。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也在現場看錶演。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特種部隊與恐怖分子鬥智斗勇,最終擊斃多名恐怖分子,成功解救所有人質。「人質行動」慘敗後,恐怖分子醞釀了另一個更可怕的計劃:他們竊取大量化學物質「鈈」,計劃在北約秘密峰會當天,將一架載有「鈈」的飛機撞向大會會場,企圖把參加會議的多國國家領導人全部炸死。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又將展開。

俄羅斯電影明星阿里克謝·馬卡羅夫在《倒計時》中扮演男主角———斯莫林。這部被稱為「俄版007」的影片去年秋天在俄羅斯上映,由於影片是以政府投資作為後盾(700萬美元),因此,影片中都是「真刀真槍」,比如8架直升機、兩架Su-27戰機、4架Il-76飛機等,務求動作場面真實。

Ⅶ 根據俄羅斯那次人質事件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誰知道啊

《生死倒計時》 是200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拍攝的一部間諜動作片,根據2002年震驚世界的「莫斯科大劇院人質事件」改編的...

Ⅷ 什麼是別斯蘭慘案

朋友,你可以看看網路,我先給你找點看看:
2004年9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一夥頭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剛參加完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了326名人質死亡,從而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Ⅸ 戰爭中的孩子是怎麼生活的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斯里蘭卡的叢林中,都可以見到被脅迫拿起武器的娃娃兵。他們挎著比自己還高的槍支,並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世界上沒有一場戰爭是由兒童發動的,但面對戰爭,兒童往往是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

戰爭和沖突奪去了許多兒童的生命和肢體,使他們無法接受教育和獲得基本保健服務,並加重了貧困、飢餓和疾病。沖突同時迫使兒童們與父母分離,或者背井離鄉,目睹戰爭罪行,或淪為戰爭罪犯。

當戰火燃起時,孩子往往直接或間接地成為首當其沖的犧牲品。戰爭從許多方面改變他們的生活,即使他們沒有死亡或致殘,也可能淪為孤兒,或遭受綁架和強奸,或目睹親人死亡,或經受暴力和流浪的苦難,最終留下無法癒合的肢體和感情創傷。

與此同時,戰爭造成的社會破壞對兒童意味著失去教育和醫療等基本服務。在戰爭狀態下因失去教師和道路毀壞而造成的失學比比皆是。有時候,學校可能成為攻擊對象。在今年9月的俄羅斯聯邦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第一中學人質事件中,共有150多名少年兒童遇難。在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政府軍與分離主義武裝沖突不斷,殃及當地學校和兒童。僅2003年5月一個月間,當地就有460所學校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在尼泊爾,學校成為反政府武裝進行宣傳和招募新兵的場所,學校師生遭受攻擊和綁架的事件時有發生。

過去10年中,在戰火中蒙受苦難的兒童有增無減。盡管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日漸重視並採取了有關解救措施,但這形勢仍非常嚴峻,新沖突仍在發生。

大約9年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台了《反戰十點計劃》,敦促全世界關注和解決兒童遭受戰爭傷害的問題。如今,禁止讓兒童充當「炮灰」已經成為全球共識。2000年制定的《兒童權利公約有選擇性草案》將義務兵徵兵年齡上限從15周歲提高到18周歲,同時呼籲有關國家提高志願兵的年齡上限。在國際社會努力下,獅子山等國戰後成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幫助娃娃兵坦陳自己的戰爭經歷,參與治療身心創傷的項目。作為應急措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針對遭受戰爭傷害的兒童開辦心理治療項目。

國際法律文件的出台並不能完全解決娃娃兵問題。盡管戰亂地區有關各方作出不再招募兒童當兵的承諾,但在實際執行國際公約方面,仍存在很大問題。與此同時,新的挑戰不斷顯現。近年來,戰爭中綁架兒童事件有上升趨勢,值得有關方面警惕。

此外,對於解除武裝的娃娃兵,還需要對他們進行連續幫助和關注,防止他們重操舊業,並順利地重新融入家庭、社區和社會。在基層開展促使娃娃兵重新融入社會的工作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反對招募兒童當兵的運動同樣重要。

當過兵的兒童常常被家人和常規教育機構拒之門外,尤其是如果他們曾經被迫進行過針對親朋和鄰居的暴力行動。此外,有關方面需要對有關社區和家庭進行教育,使他們為娃娃兵的回歸創造條件,同時提供心理和生理的醫治服務。為返回社會的娃娃兵提供包括識字、生存技巧和勞動技能在內的培訓也很重要。贊同
36| 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09牧醫3班 | 三級採納率:9%

擅長領域: 宗教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0-12-4 在戰爭中的人是怎樣惜望和平生活的故事 4
2011-7-24 過去戰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
2011-4-10 非洲戰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 14
2011-4-13 戰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 39
2010-4-18 戰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作文 154
更多關於還在戰爭中的孩子的事情的問題>>
其他回答 共18條
2011-3-27 12:42 郁悶兔子 | 五級
看看《青年近衛軍》和《卓雅的故事》,講的都是小青年的戰爭經歷。 贊同
0| 評論
2011-3-28 12:19 熱心網友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在他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大多是10-15歲的孩子,他們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贊同
0| 評論
2011-3-30 18:22 hanxey | 一級
王二小是一個出生在戰爭年代的苦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還算過得去。可就在他13歲那年,日本鬼子大舉進犯中原,在短短數月間,父母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中灰飛煙滅;唯一的親人——哥哥受盡日軍欺凌,從此與二小失散,天各一方;就連疼愛他的柳老師,最後也被日軍的無情的機槍奪去了如花的生命……這一幕幕的殘忍、一次次的打擊,叫這13歲的孩子如何面對,我不禁想:如果我離開了父母兄弟,老師同學,我還真不知道怎樣生存下去呢?從此,二小的心中充滿了親人慘死的悲痛,更多的則是被日本軍欺壓後產生的憤恨。
王二小,一個13歲的孩子,如果生活在這個年代,應該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快快樂樂地回家,在父母師長的關懷呵護下他的金色童年。可是,不幸的是王二小卻生活在戰征中、生活在硝煙中、生活在槍林彈雨中、生活在滅族的仇恨中、生活在日本人殘忍的陰影下、他的親人、老師接二連三地倒下……他經歷了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他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老師,甚至在最後,為了革命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同是13歲的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可做到王二小那樣堅強,那樣勇敢嗎?不,我們不能,我們可能會被一隻小小的蟲子嚇哭,而王二小卻已是沐血的少年英雄。
電影的最後,王二小的鮮血染紅了楓葉,使紅楓更加妖嬈了。看到這兒,久久在眼眶徘徊著的眼淚像決了堤似的無聲無息地流個不停,我的內心更是洶涌澎湃:在戰爭年代有多少不堪受辱的孩子挺身而出,小小年紀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王二小僅僅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個,他憑著沉著鎮定把敵人引進了埋伏圈,他勇於奉獻,為祖國在抗日戰爭中記下了光輝的一筆。王二小是我們的民族小英雄,他死得其所。我佩服那些為國捐軀的孩子們,我為少年英雄喝彩! 王二小是一個出生在戰爭年代的苦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還算過得去。可就在他13歲那年,日本鬼子大舉進犯中原,在短短數月間,父母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中灰飛煙滅;唯一的親人——哥哥受盡日軍欺凌,從此與二小失散,天各一方;就連疼愛他的柳老師,最後也被日軍的無情的機槍奪去了如花的生命……這一幕幕的殘忍、一次次的打擊,叫這13歲的孩子如何面對,我不禁想:如果我離開了父母兄弟,老師同學,我還真不知道怎樣生存下去呢?從此,二小的心中充滿了親人慘死的悲痛,更多的則是被日本軍欺壓後產生的憤恨。
王二小,一個13歲的孩子,如果生活在這個年代,應該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快快樂樂地回家,在父母師長的關懷呵護下他的金色童年。可是,不幸的是王二小卻生活在戰征中、生活在硝煙中、生活在槍林彈雨中、生活在滅族的仇恨中、生活在日本人殘忍的陰影下、他的親人、老師接二連三地倒下……他經歷了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他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老師,甚至在最後,為了革命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同是13歲的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可做到王二小那樣堅強,那樣勇敢嗎?不,我們不能,我們可能會被一隻小小的蟲子嚇哭,而王二小卻已是沐血的少年英雄。
電影的最後,王二小的鮮血染紅了楓葉,使紅楓更加妖嬈了。看到這兒,久久在眼眶徘徊著的眼淚像決了堤似的無聲無息地流個不停,我的內心更是洶涌澎湃:在戰爭年代有多少不堪受辱的孩子挺身而出,小小年紀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王二小僅僅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個,他憑著沉著鎮定把敵人引進了埋伏圈,他勇於奉獻,為祖國在抗日戰爭中記下了光輝的一筆。王二小是我們的民族小英雄,他死得其所。我佩服那些為國捐軀的孩子們,我為少年英雄喝彩! 贊同
0| 評論
2011-3-30 18:53 楊維宗 | 一級
大家還記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嗎?那天,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又一次,在中國人的臉上,寫下了「恥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一位才三歲的孤兒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兩個。
那天,那位母親帶著孩子,來火車站給丈夫送飯,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車站的抗日游擊隊員,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飯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滿頭大汗地跑來了,「在車站附近發現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備准備!他們這次准備炸毀這里!所以,這次行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從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發了!這時的孩子,還什麼都不懂,還開心地在媽媽身邊玩石頭! 過了會兒,從候車室那兒傳來了一陣陣的槍聲,「忽」,一顆炸彈,從遠處飛來,母親的腦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把孩子投到遠處一片柔軟的草地上。 孩子,毫發無傷,可是,母親,卻被炸得粉身碎骨,屍骨無存!孩子獃獃地坐在廢墟旁,卻已不見了母親,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濃濃的煙霧,孩子傻眼了!他「撲通「一聲,攤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著,喊著:「爸爸!媽媽!」望著已成一處廢墟的火車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媽收留了,漸漸成長,成了一位小八路,為他的父母報仇。
他憎恨戰爭,渴望著和平,企盼著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沒有戰爭,只有歡樂,只有和平! 參考資料:引用
贊同
0| 評論
2011-3-31 17:43 熱心網友
就沒看過海口海關互惠共輝煌io後I工會好好過I哈哈哈哈哈估計放假噶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贊同
0| 評論
2011-4-2 19:42 熱心網友
而特瑞特熱特 贊同
0| 評論
2011-4-3 16:55 熱心網友
贊同
0| 評論
2011-4-3 17:41 李澤宇23 | 一級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斯里蘭卡的叢林中,都可以見到被脅迫拿起武器的娃娃兵。他們挎著比自己還高的槍支,並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世界上沒有一場戰爭是由兒童發動的,但面對戰爭,兒童往往是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

戰爭和沖突奪去了許多兒童的生命和肢體,使他們無法接受教育和獲得基本保健服務,並加重了貧困、飢餓和疾病。沖突同時迫使兒童們與父母分離,或者背井離鄉,目睹戰爭罪行,或淪為戰爭罪犯。

當戰火燃起時,孩子往往直接或間接地成為首當其沖的犧牲品。戰爭從許多方面改變他們的生活,即使他們沒有死亡或致殘,也可能淪為孤兒,或遭受綁架和強奸,或目睹親人死亡,或經受暴力和流浪的苦難,最終留下無法癒合的肢體和感情創傷。

與此同時,戰爭造成的社會破壞對兒童意味著失去教育和醫療等基本服務。在戰爭狀態下因失去教師和道路毀壞而造成的失學比比皆是。有時候,學校可能成為攻擊對象。在今年9月的俄羅斯聯邦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第一中學人質事件中,共有150多名少年兒童遇難。在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政府軍與分離主義武裝沖突不斷,殃及當地學校和兒童。僅2003年5月一個月間,當地就有460所學校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在尼泊爾,學校成為反政府武裝進行宣傳和招募新兵的場所,學校師生遭受攻擊和綁架的事件時有發生。

過去10年中,在戰火中蒙受苦難的兒童有增無減。盡管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日漸重視並採取了有關解救措施,但這形勢仍非常嚴峻,新沖突仍在發生。

大約9年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台了《反戰十點計劃》,敦促全世界關注和解決兒童遭受戰爭傷害的問題。如今,禁止讓兒童充當「炮灰」已經成為全球共識。2000年制定的《兒童權利公約有選擇性草案》將義務兵徵兵年齡上限從15周歲提高到18周歲,同時呼籲有關國家提高志願兵的年齡上限。在國際社會努力下,獅子山等國戰後成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幫助娃娃兵坦陳自己的戰爭經歷,參與治療身心創傷的項目。作為應急措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針對遭受戰爭傷害的兒童開辦心理治療項目。

國際法律文件的出台並不能完全解決娃娃兵問題。盡管戰亂地區有關各方作出不再招募兒童當兵的承諾,但在實際執行國際公約方面,仍存在很大問題。與此同時,新的挑戰不斷顯現。近年來,戰爭中綁架兒童事件有上升趨勢,值得有關方面警惕。

此外,對於解除武裝的娃娃兵,還需要對他們進行連續幫助和關注,防止他們重操舊業,並順利地重新融入家庭、社區和社會。在基層開展促使娃娃兵重新融入社會的工作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反對招募兒童當兵的運動同樣重要。

當過兵的兒童常常被家人和常規教育機構拒之門外,尤其是如果他們曾經被迫進行過針對親朋和鄰居的暴力行動。此外,有關方面需要對有關社區和家庭進行教育,使他們為娃娃兵的回歸創造條件,同時提供心理和生理的醫治服務。為返回社會的娃娃兵提供包括識字、生存技巧和勞動技能在內的培訓也很重要。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

Ⅹ 戰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

戰爭中的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每天提心吊膽,生怕被敵人抓去,打死,有一些小小年紀就拿槍了,家園被毀,父母和親人被奪去了生命,很可憐。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斯里蘭卡的叢林中,都可以見到被脅迫拿起武器的娃娃兵。他們挎著比自己還高的槍支,並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世界上沒有一場戰爭是由兒童發動的,但面對戰爭,兒童往往是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

戰爭和沖突奪去了許多兒童的生命和肢體,使他們無法接受教育和獲得基本保健服務,並加重了貧困、飢餓和疾病。沖突同時迫使兒童們與父母分離,或者背井離鄉,目睹戰爭罪行,或淪為戰爭罪犯。

當戰火燃起時,孩子往往直接或間接地成為首當其沖的犧牲品。戰爭從許多方面改變他們的生活,即使他們沒有死亡或致殘,也可能淪為孤兒,或遭受綁架和強奸,或目睹親人死亡,或經受暴力和流浪的苦難,最終留下無法癒合的肢體和感情創傷。

與此同時,戰爭造成的社會破壞對兒童意味著失去教育和醫療等基本服務。在戰爭狀態下因失去教師和道路毀壞而造成的失學比比皆是。有時候,學校可能成為攻擊對象。在今年9月的俄羅斯聯邦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第一中學人質事件中,共有150多名少年兒童遇難。在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政府軍與分離主義武裝沖突不斷,殃及當地學校和兒童。僅2003年5月一個月間,當地就有460所學校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在尼泊爾,學校成為反政府武裝進行宣傳和招募新兵的場所,學校師生遭受攻擊和綁架的事件時有發生。

過去10年中,在戰火中蒙受苦難的兒童有增無減。盡管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日漸重視並採取了有關解救措施,但這形勢仍非常嚴峻,新沖突仍在發生。

大約9年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台了《反戰十點計劃》,敦促全世界關注和解決兒童遭受戰爭傷害的問題。如今,禁止讓兒童充當「炮灰」已經成為全球共識。2000年制定的《兒童權利公約有選擇性草案》將義務兵徵兵年齡上限從15周歲提高到18周歲,同時呼籲有關國家提高志願兵的年齡上限。在國際社會努力下,獅子山等國戰後成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幫助娃娃兵坦陳自己的戰爭經歷,參與治療身心創傷的項目。作為應急措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針對遭受戰爭傷害的兒童開辦心理治療項目。

國際法律文件的出台並不能完全解決娃娃兵問題。盡管戰亂地區有關各方作出不再招募兒童當兵的承諾,但在實際執行國際公約方面,仍存在很大問題。與此同時,新的挑戰不斷顯現。近年來,戰爭中綁架兒童事件有上升趨勢,值得有關方面警惕。

此外,對於解除武裝的娃娃兵,還需要對他們進行連續幫助和關注,防止他們重操舊業,並順利地重新融入家庭、社區和社會。在基層開展促使娃娃兵重新融入社會的工作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反對招募兒童當兵的運動同樣重要。

當過兵的兒童常常被家人和常規教育機構拒之門外,尤其是如果他們曾經被迫進行過針對親朋和鄰居的暴力行動。此外,有關方面需要對有關社區和家庭進行教育,使他們為娃娃兵的回歸創造條件,同時提供心理和生理的醫治服務。為返回社會的娃娃兵提供包括識字、生存技巧和勞動技能在內的培訓也很重要。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別斯林事件改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
2018年12月21日新電影 瀏覽:57
魔方日本電影 瀏覽:476
高分東南亞動作電影 瀏覽:291
去泰國打工的電影 瀏覽:811
好看電影推薦青春動作 瀏覽:293
毒舌電影電視劇 瀏覽:539
電影節致敬王家衛 瀏覽:747